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178章 于彷徨中的嘶声呐喊的人!

第178章 于彷徨中的嘶声呐喊的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这次会谈不了了之。

两个新旧时代成立的势力,虽然一心都为了该国的未来而奋斗、前进,鞠躬尽瘁。

可是观念不一样,理想不一样,立足的根本也不一样。

何谈立足?

会议之上,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看到了笼罩在他们头顶上方的乌云。

很浓。

“乌云在我们头顶没错,但是为什么就不能,由我们亲手将这片云赶跑呢?”

望着陈那沉默,却固执地脸庞,由心的喃喃自语着。

可这一次会谈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至少谈论了两家合作的可能性。

另外陈还在会议上看到了一个没有头发的男人。

他就这般不卑不亢的站在逸仙的身边,在后者咳嗽连连之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当陈仲甫将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他也是对其微微一笑。

没有人知道,此人金鳞不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属于他的时代也即将到来。

这个旧时代的组织,未来即将迎来大变革!

天幕中,文字继续浮现着。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陈发表文章,内藏自己的看法——《资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认知由工人罢工前的重视劳工阶层,转为重视资产阶层。】

画面展开。

深夜,一片漆黑。

只有一盏油灯燃烧着火苗。

陈看着自己写出来的文章,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是他又一个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他觉得是对的,但他却又觉得,哪里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少了那股子满腔热血。

“咚咚咚!”

这时,房间门被敲响了。

李守长走了进来。

目光深邃的望着这个坐在书案桌前出神的‘战友’。

他开口:“你与蔡合僧他们接连在机关上发表文章,批评他们幻想仅靠两广一隅之地实行北伐,以此达到革命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他们对此特别愤怒。这会阻止我们两个组织的合作的。”

陈站了起来。

“错误的合作,与其让其进行下去,不如提早制止。”

对此丝毫不避讳:“我不想再看到‘二七’那样的惨案发生了,我们都错了,工人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唯有在资本主义这条路上想办法!”

他声音虽然不重,可是李守长却看出来了他的决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是这一次,你真的错了。

谁说工人这条路行不通?

工人,也是有力量的!

其实他看出来了,无论是陈的观念,还是逸仙组织的道路,都是错误的。

“光靠理想主义,是没办法拯救这个国家的!”

他在心里默念。

眼神重新坚定起来,当中有光芒浮现。

但是他没有和陈争辩。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争辩的人。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天幕中,文字继续显现。

【同月,又一位枭雄级人物于东北之地称王,创立东北大学。】

【京城,发生军警闹军饷事件,冯玉相带人保卫主院。】

【五月,苏俄向逸仙资助两百万金卢布援助,用于接下来的活动。】

【六月一日,位于星城的东倭军枪杀平民。】

当刺耳的枪声射入无辜平民的血肉之躯,那迸溅出来的灼热鲜血,是那般刺眼。

那位平民临终前最后一眼看到的,是那些东倭士兵举着步枪,狰狞的走向下一家平民……

经过几年的沉淀,东倭终于快要忍不住露出獠牙了。

这一刻,看着天幕中血腥残酷的景象。

各朝的皇帝们,脸色都变了。

大明。

朱元璋看着无辜百姓惨死,只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同时,也有一股愤怒油然而生,气得他浑身都在颤抖。

“乱啊!”

“混乱的阶层,混乱的当家做主,还有不同的组织派系,现在连一直潜伏着的东倭都蠢蠢欲动了,这个国家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三国。

蜀国。

诸葛亮独自一人静静看着天幕,神情愈发沉默了。

“这样的时代,呐喊声在哪里?”

天幕中,文字继续浮现。

【呐喊声是会有的,无论多么昏暗的时代,都会有呐喊者出现。】

【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封信,一本书,一声怒吼,或者一个事件。】

【一个更加风起云涌的大世即将到来。】

随着这一行行文字落下,画面随之展开。

“号外!号外!两大组织宣布国内合作,先一致对外!”

京城的街头,有年轻的卖报童兴奋的挥舞着手里的报纸,大声吆喝着。

此话一出,大街小巷,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报童手中的报纸,很快售卖一空。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惊喜。

“过程虽有曲折,可总算还是成功合作?”

“这么说,这个国家有救了吗?”

水木大学。

闻一多看着报纸上的新闻,眉头却是紧紧皱起。

“确定不会有问题吗?一国不容二真理啊……”

大多数人的激动之下,总归有人是保持理性的。

闻一多看完报纸,继续拿起了笔,写着自己的东西。

那是一本诗词集,也是他第一本作品。

另一边,某个出版社里。

他终于是放下了手里的笔。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密密麻麻的翻译文字。

准确的来说,这并不是文献,而是一首歌的歌词。

完整版的《国际歌》!

他终于翻译完成了!

并且打算将这首歌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新青年》里。

这是属于他的‘呐喊’。

而很快,画面一变。

不易被发现的小巷口里,有一扇房门,已经很久没被打开过了。

以至于一开始有人知道这家的主人叫什么,可是时间一久,人们都淡忘了。

房间里没有开灯,堆满了只剩烟蒂的烟头,以及三稿。

屋子的主人静静坐在里面,满脸胡茬,看起来特别邋遢。

可是当他落下笔的一刹那,他就疯癫的大笑起来。

“成了!终于成了!”

接下来他疯一般跑出屋子,找到了自己出版社的朋友孙伏园。

“晚,持二十册《呐喊》集来!”

一本小说集呈现在他的眼前——

暗红色的封面上,浓黑如汉代碑铭拓片的‘呐喊’二字!

仿佛印证这个时代的印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