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12章 一个人的革命,推翻大清的子弹终将打出!

第12章 一个人的革命,推翻大清的子弹终将打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在新的风暴形成之前,总有一段时间的沉寂期。

看到甲午海战战败,清廷被迫签下‘马关条约’之时,各朝皇帝们还看到了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马关条约掏空了大清的国库白银,连朝廷都一穷二白,更别说黎民百姓。

百姓们吃不起饭,穿不上衣服,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娘!你醒醒啊……”

灰蒙蒙的清晨,一声嘹亮的孩提哭声打破了沉默。

只见一个孩子痛哭流涕的趴在一个女人的身边,怎么摇也摇不醒。

身边,男人只是偷偷抹了一把泪,掀开女人的衣裤。

露出来的,不是肉,还是森森白骨!

孩子被吓住了,一动不动。

接着大口大口呕吐起来。

原来,这些天为什么能吃到肉,是母亲割下了自己的肉。

“啊……”

他们悲哭,他们如行尸走肉一般,看着国不复国,悲痛大喊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饿死。

百姓们逐渐放弃了,这个时代,完了。

就是在这种年代,民心涣散,朝廷无作为。

可是,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真的没有人能站出来,统领这个民族了吗?

画面展开。

一身书生气的读书人缓缓映入帝王们的眼帘,羸弱不堪,仿佛一推就倒。

可是他们有着精气神,这让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高大。

他就是自称‘洪秀全第二’的人。

但是,他不会像洪秀全那样奢靡腐朽。

他心中有一个理想的国在勾勒。

金榜中继续浮现金字。

【这个国家真正创建前,到处都遍布了黑暗。也许偶尔会燃起希望之火,但是大多都熄灭了,有的被洋人倭寇熄灭,有的,则是我们自己熄灭的。】

【就像一个人病了,刚开始,他还是有药可救,可病人却固执己见,将良药当成害他的毒药,就这样,慢慢病入膏肓。】

文字接连浮现。

大秦,始皇帝陷入沉默。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这就是当时的该国,在废墟上完成建国之前,最黑暗的那个年代。

甚至嬴政产生了自我怀疑: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每次有潜力开国之人出现,先给希望,再给了绝望。

大唐,李世民同样陷入沉默。

许久,他回头看向旁边的魏征:“魏爱卿,你是否相信?”

相信什么?

相信后世之国能于废墟上建立!

魏征笑:“臣,相信。”

“不管该国有多黑暗,局面有多绝望,臣都相信会有带领之人,创下历史。”

于是这一刻到来。

文字继续出现。

【但还有人,愿意站出来,以命改革,将振兴振华之责,扛于肩上。】

【他们是这个国的医者。治病和治国是一样,要想治国,得先治人。】

【孙先生如是说。】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新的画面。

他长得国正方圆,一身正气,儒雅随和,可是一双眼睛却有着对国与天下的忧心忡忡。

孙先生,该国最早的开国先驱者。

彼时的他,风华正茂。

却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目睹了国家的沉沦。

这一天,天灰蒙蒙的,空气很闷,一如他所处的这个国家,看不到希望。

他曾上书给大臣李鸿章,信中内容包含号召全国全方位学习西方文化,西方经济,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他的热情。

可是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回复,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如今,已是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偌大的债务掏空国库的时候,孙先生放弃了。

他疑惑:“为什么拥有四万万苍生之众,拥有数万里土地之饶的中国,不仅不能发奋为雄,继续引领亚洲,引领世界,反而被一个东邻岛国所欺侮?”

【孙先生认为之所以国家落后到这个地步,是因为遇到一个‘落后异族’的统治,千百年来,他们形成了特殊的利益团体。】

【最终,孙先生脱下了身上象征医者的白大褂,决定弃医从政。】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治国和治病是一样,这个国家快要亡了,我要拯救他!”

【这一天,孙先生弃医从政,推翻大清王朝的最后一颗子弹,终于打出!】

【一个人的革命,继而带动整个民族的觉醒。】

【甲午同年,孙先生立志推翻清廷,号召二十多位海外华侨,组成改革组织:兴中会。】

“满洲人不足以引领中华走上现代化!”

那是他在兴中会成立后发出的第一声宣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他振臂高呼!

“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一刻,一呼百应。

四周周围,满是义愤填膺的脸庞。

他们平凡,他们知识渊博,他们海外留学归来,理应有更好的人生,可看到这个国家的腐朽腐败,满目疮痍之后,毅然决然推翻这个朝政。

革命之火,由他们燃起!

唐朝,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双目恍然。

入目处,他感觉到熟悉。

因为李家也是一步步造反发家的,自然明白这其中的苦。

眼前的孙先生,竟要‘一个人革命’,这可能吗?

太难!

太危险!

【兴中会成立后,孙先生便踏上四处筹钱之路。清廷也绝不会想到,沿袭几代的帝制,会在此人手上终结!】

很快,画面发生了变化。

各朝皇帝震撼至极!

呈现在他们眼前,是武装起义!

此时孙先生的兴中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已经开始筹划推翻清廷的事。

然而,情报泄露,寡不敌众。

“孙先生!快走!”

一位手臂缠红带的男人大吼。

他是陆皓东,兴中会的骨干成员。

为掩护孙先生被杀。

混乱、惨烈、到处都是鲜血,到处都是尸体。

陆皓东被囚十日,受严刑拷打三次,以铁钉插其手足,凿其牙齿,都没有泄露半点情报。

“处决!”

南海知县李微庸大怒。

十日后,陆皓东从容赴死。

处决前,他陆皓东慷慨陈辞:“今事虽不成,我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公羊既没,九世含冤异人归楚,吾说自验。吾言尽矣,请速行刑!”

【广州黄花岗起义,陆皓东壮烈牺牲,孙先生流亡海外。】

“唉,天下多是火中取栗者。”

北宋,岳飞看着陆皓东慷慨赴死的画面,忍不住感慨道。

“咳咳咳!”

大明,朱元璋已经苍老病重,他剧烈咳嗽着。

“朝廷虽是强弩之末,但是一个人的起义,真的太难了!”

这比他一路走来,当乞丐乞讨,加入红巾军更加艰难!

“这条路,何处是个头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