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捡了个锦鲤闺女,炸翻整个京城 > 第38章 新年的仪式感

第38章 新年的仪式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捡了个锦鲤闺女,炸翻整个京城!

夜色正浓,更深露重。

小嫣儿在摇篮里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大人们仍旧在聊天说笑。

她隐约记得中途村里的洛叔还来串过一次门。

哈!这群大人,真不嫌累。

五叔和六叔熬不了夜,早就在躺椅上睡了个四仰八叉。

三个小侄子折腾一天,一个个累得困成了狗,也老早被嫂子们拎回房间睡了。

娘亲给她掖了掖被角,旁边的火炉飘出呲呲啦啦的小火苗,热气把她的小脸蛋熏得通红。

小嫣儿打了个奶呼呼的哈欠,又懒懒地睡了过去。

……

“叽叽喳喳~~”

一大早,喜鹊就在枝头热闹地叫起来。

桃花坞村里横七竖八的小路上到处传来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村里勤快点的乡亲们早已吃好饭,开始出门拜年啦。

李小云慌慌张张把睡得和猪一样的老少爷们儿一一踹醒,催促他们收拾收拾准备迎客。

幸好早饭是现成的,昨天的水饺还剩了很多,今早热一热就对付了。

洗漱、吃饭、收拾桌子……一顿兵荒马乱之后,众人都换上了新衣服。

李小云偷偷抹了把泪,感叹这么多年过去,家人终于过年有新衣穿了。

她笑嘻嘻地穿上儿媳给她买的那套盘金彩云棉衣裙,再擦上一点粉和胭脂……

哎呀呀,这是谁家的小娘子哟。

真是又娇又媚。

仨儿媳更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全都新衣新裙地安排上。

京城带回来的胭脂水粉……虽然赵绮嫣看不上……但也派上了大用场。

白或红色的粉粉沫沫,经她们的巧手在脸上一阵鼓捣……一个个瞬间变得明艳动人起来。

迷得自家相公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他们这边刚收拾好,就有乡亲登门了。

“哎哟哈哈,新年好啊老赵!”

“嫂子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

“哎哟,二丫你这个头花在哪买的,还挺俊的。”

“啧啧啧,这就是你那从京城娶来的儿媳吗,看着真不错。”

……

众人一阵客套寒暄后,开始争先恐后地抢着抱刚睡醒、此时正一脸懵逼的小嫣儿。

她娘给她套了件俏皮可爱的白毛边大红长襟袄,上面绣着粉色的桔梗花。

再戴上一个虎头小棉帽,任谁看了都得手痒得想rua几下。

儿子们忙活着给客人拿花生、瓜子、糖果以及小板凳,大家坐下来简单聊几句,然后就转战另一家了。

往年拜年,老赵家根本没啥人来。

家里穷成那样儿,破烂屋子又脏又乱,坐都没地方坐。

好不容易找个能站的地方,破旧的墙皮扑簌簌往下掉……搞得头发上、身上到处都是。

谁来给自己添堵?!

大部分邻居也就在他家大门口吆喝一嗓子,或者路上碰见简单拜个年……这事就算过去了。

呵呵。

同样,老赵家也不好意思去别家拜年。

凡事讲究个礼尚往来。

既然乡亲们都不愿意来老赵家,那他们要是舔着脸去别家……会被嫌弃的。

铁定被骂蹭吃蹭喝蹭小零食。

所以……往年春节他们都过得很冷清,只能一家人自娱自乐。

穷人没朋友。

今年不一样了!

桃花坞的乡亲们就跟商量好了似的,一家接一家的登门……

“哎哟,这大宅子,我还是第一次来,真气派~”

“这几棵树老好了,正好在风水线上。”

“你家这家具都是老二做的?他手还怪巧哩。”

“哎哟喂,我记得去年来时,你家房梁上刚巧掉下一坨鸟屎,正好砸在我新衣服上,害我回去搓了五遍,哈哈。”

“行啊老赵,以后日子好起来了,再不用大过年的跑我家哭成狗了。”

……

这帮乡党……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栓子一边递旱烟,一边笑呵呵地应承着,那些苦日子他是一点都不想回忆了。

他好不容易快忘干净,这帮损友又在这儿各种瞎提示。

囧哒哒。

估摸着这大半晌午,全桃花坞的人净往老赵家跑了……

送走一波,又迎来一波……再送走,又迎来……

差不多快吃中午饭时,家里总算消停下来。

堂屋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磕得满地的瓜子皮、花生壳,还有四处乱飞的高粱饴牛皮糖纸。

各个凳子脚边还稀稀拉拉躺着一堆堆小烟卷尾巴。

李小云随手拿起墙角的扫帚,一边打扫一边忍不住吐槽:

“吃大户也就这样了吧。”

说归说,但大伙心里其实都特别高兴。

哎呀!过年……还是热闹点好。

连中午饭都来不及吃,一伙人简单收拾下就浩浩荡荡出门回拜去了。

赵栓子特意吩咐几个儿子,让他们去看望下村南头瘫痪在床的哑巴嫂子。

她守寡有些年头,儿子死的死,傻的傻,跑的跑,一个也指望不上。

以前她还能走路时,没少帮老赵家干这干那。

谁知去年摔了一跤,猛不丁就这么瘫了……

赵三福经常去给她针灸,但也只是让她的腿萎缩得慢点,重新站起来是不大可能了。

平时吃喝拉撒都是好心的邻居帮忙照应,可怜的很。

老三和老四、老五提着藕粉、糕点和一大袋饺子,以及自制的保健药包,麻利地赶去哑巴大娘家。

她状态还不错,脸色比前段时间红润了,看来针灸起了作用。

见老三他们进门,忍不住又是一阵抹泪寒暄。

哎,难啊。

……

按照计划,下午老赵家要去祭拜祖先。

祖坟在桃花坞后山上,村子里大部分人家的坟地也都在那块儿。

算是一个小型墓园。

李小云把白酒和饭菜放到小竹筐里,祭拜用的纸钱放在另一个小箩筐里。

等他们到了地方,附近坟上零零散散有一些来祭拜的乡亲。

赵栓子斟上几杯酒,和媳妇一起把荤素搭配好的饭菜在父母坟前仔细摆好。

孩子们在后面恭敬地一字跪下。

老夫妻俩刚开口,眼泪一下子就起来了……

“爹啊娘啊,咱家新添了个小闺女,日子越过越好啦。”

“嗯嗯,你们在天上就放心吧。”

“谢谢祖宗保佑,以后我们会常来看你们。”

……

小嫣儿被三嫂抱着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据说小婴儿不能靠这些太近。

她急得嗷嗷叫:“哦哦,拜……拜……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