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执念,以爱之名 > 第63章 未证悟之前,所有的爱都基于自我

第63章 未证悟之前,所有的爱都基于自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执念,以爱之名!

“你是否能断绝来往?”

然后我看着世德开始焦躁,他的怒气一点点侵袭上来,是那种不明白怎么说了这么多我仍然还在最初的事情上打转的恼羞成怒与无奈和挫败。我并不让步,他的不耐烦与愤怒根本吓不倒我——也从来没有吓住过我,以往,只是我不想惹他生气、不想我们之间不快罢了。

最后,他暴怒地站起来,几乎是捶打着桌子,大声说,“我根本不想要任何人的感情!别说你了,何况她!如果不是因为还有一些个人事务要处理,我现在谁也不见,也不跟任何人在一起,那么根本不会有现在这些问题!”

我一动不动,冷冷直视他,努力不让讥刺显露出来,“昨天你还信誓旦旦说爱我。”

他重新坐下来,声音变得颓废,低沉下来。“爱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觉得我不爱任何人,过去的所谓爱情对我来说更多是性的驱使,过去的一切都是在演戏。如果可以站在街上喊我要做爱就有人肯,我愿意去做,和谁都可以。我并不需要漂亮长相,也不需要那些女人的情感,我不需要任何思想和看法,不需要观念,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对此我毫不关心。我不需要任何人,也不想和任何人在一起,和谁在一起对我来说都是负担。”

“不知这次你会隔多久否定这番话。”我嘴上淡淡说着,心却抽紧了。

他上一次说不爱任何人也不爱我时,我经历了一次重创。尽管随后他马上道歉收回,予以了否定,但已经被钉进墙面的钉子拔出来,墙上就没有坑洞和疤痕了吗。现在好了,他把一切归结、贬低为性。

我不知他的话里有几分真实。这就是我憎恨撒谎者的原因之一,你不知道他的话里哪些是真的,假的那些又是想把人误导去哪里……而我犹如一个在漆黑雨夜跋涉的旅人,不知道真实路况就无法找到栖身地,甚至不知道暗夜里是否还有其它危险的可能……

“我感觉说什么都是错的。”世德再度起身踱步,语气稍微平静了些。“自我否定是我每时每刻的功课。我现在否定一切。你为什么要对安娜耿耿于怀,如此不依不饶。对我来说,她根本不算什么。谈不上爱情,也没有认真交往过,甚至根本不和谐,她离不离婚我都没法一起生活。但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并如此在意。”

“因为你一直在撒谎,我无法确定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我只是觉得她很可怜——”

“可怜?你可怜一个人就会和她上床,不管是不是有夫之妇,不管你自己是不是有女朋友或妻子?你又何必站到大马路上喊你要做爱,只要问谁可怜就够了。还有,我又哪里令你感到可怜,以致于你过去到现在都如此爱不释手?”

我再也按捺不住。可怜,这是什么破逻辑、烂理由?

世德隔桌抓住我的手,被我甩开。他说,“宝贝,那不一样。我对她从未有过任何怜爱感,只是可怜。我对你不是可怜,而是强烈的怜爱感……”

我起身,从他身边掠过,去厨房倒水喝。他说“怜爱感”。过去我们曾探讨过,通常男人不爱一个女人时,就会觉得那个女人能干又强悍。而尽管一个女人实际上可能确实能干又强悍,但若男人爱她,在他眼里她就又柔弱又笨拙。譬如那时世德眼里的我,仿佛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他什么都要为我做,所以我也才能一路退行到几乎牙牙学语阶段。现在他对我还有这种感觉吗,我不敢问。

世德尾随而来,我一边倒水他一边说,“我过去是撒了许多谎,但宝贝你太黑白分明了,容不得灰色地带。你知道吗,我的体会是,证悟后根本没有善恶,做什么都可以。”

“对,”我睁着希望能与我的价值观同样黑白分明的眼睛瞪着他说,“证悟后是完全的自由,做什么都可以,但什么都不会做。”

“什么都不会做?”

我端着水杯回到床边坐下,他一直跟着我。“一个人可以杀人放火,但他不会去杀人放火——一个证悟之人不会去做违背道的事。”我耸耸肩,“但你显然认为没有什么道不道的,做什么都没区别,不分善恶。”

我咽下了后面的话:你的马哈拉吉、马哈希会因为可以和任何一个人做爱,所以就无所谓地去做吗?咽下是因为我想到了奥修,也许他会拿奥修来噎我。

世德默然一阵,才说,“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你和我说道与非道,是非善恶,我还不能够确定它们在证悟后存不存在。”

“真的没有任何准则,没有对与错、善与恶?如果是这样,那么任何事都毫无价值,无关紧要。你能相信并想象这样的世界吗?”

他不语。

我想起加缪的小说《快乐的死亡》,描写人们生活在无意义、虚无的状态中。还有《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他不断地说:“对我来说,什么都一样。”无论是参加母亲的葬礼、做爱、工作,还是在海边杀死一个阿拉伯人,他都处于完全无动于衷的状态中,存在于道德世界之外。这就是世德苦苦寻觅、想要获准进入的世界与状态?

“你对太多事情都不知道。”我侧身背对他,升起排斥感。“我觉得你是一个没有原则和是非标准的人,所以会变来变去,极不稳定,是和我完全不一样的人。我需要坦诚的交谈和交往,但我们对何为事实的看法显然大相径庭。”

他皱眉,“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变来变去的,包括我们的想法、欲望。你能说出任何一样没有变化的事物吗?”

“正因为世界是变动不居的,所以人才需要一点相对稳固的东西好暂时凭倚。我希望你至少能有些想法、观点、行为是确定的。你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什么是靠谱呢。”

“至少你曾经是靠谱的。”

“啊,曾经。”他沉默以对。

我自己也明白这样的对话毫无意义。我们都不可能停留在一个叫做曾经的地方。

“过来我这里吗?”

时隔一周没有联系,傍晚收工我去见阿巫的路上收到世德讯息,故技重施,这样轻描淡写一句,想把一切一笔带过。

料到了他会如此,一面说自己不要感情一面又不肯放我离开。不理会,把他消息调成不再提示。

阿巫也知道尤利西斯咖啡馆,但无论离她还是离我都有些远——距离世德公寓倒是很近,我们便折中选择了一间彼此都方便的咖啡馆见面。阿巫比我先到,她轻断食,不吃晚餐,但为我叫了微辣的海鲜意粉与蘑菇浓汤。我先喝一口浓汤,整个肠胃都被熨帖得热乎乎,舒服极了。

“你真体贴。”探头望了望阿巫的杯子,大晚上,她喝的仍然是黑咖啡。“等下回去还要写作?”

“是呀,会写一阵。晚上更加安静。”她示意我先吃东西,“约你来是有事相谈,你边吃我边说,不影响。”

我确实饿了,便不跟她客气,开始吃起来,一边听她说。原来阿巫打算做一个女性系列的专访,想找我拍照。我起初一口答应,但在她的进一步介绍中才发现低估了工作量,原来不是约那些受访者到工作室拍摄肖像照,而是需要在采访时跟拍。按阿巫的计划,每周访谈三个,意味着我要有至少三个半天的时间可以配合。我为难起来,询问是否可以由我从工作室派助理摄影师去拍,阿巫很直接地予以否定,“不行,你拍我才信得过。而且这个项目很重要很有价值,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做。”

我吃饱喝足,把盘子推到一边,听阿巫具体描述着项目,却有点心不在焉。尽管知道世德即便发来消息也不会再在屏幕上提示,但仍然有点失控地不住瞄向手机,险些控制不住去拿起打开,看一下他到底有没有再发来,以及又说了些什么。

阿巫一如既往的敏锐,立刻发觉了,她中断讲述,笑着说,“你可以看手机的,我不介意。你纠结得我都坐立不安了。”

我不好意思,却仍旧不碰手机,欲言又止。

阿巫哦一声,“有心事?”又看我神情,点头,“明白了,你家世德。”

我抱歉,“对不住啊,你和我谈正事我这魂不守舍的——”

“正好,我原本也要问你们的近况。你那恋爱谈得惊心动魄,分明是修行、炼心,我每每想到就觉得皮肉一紧。只要想到你和世德,我就会停下手中事务为你祈祷两句。我写爱情写了这么多,还没有遇见过你们这样的,也是一个难得的范本。当然,如果我要写的话会先征得你同意。”

我自己从书本、从别人的故事与经历中获益良多,怎会介意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助益,当下摆摆手,郑重说,“能够对你有价值我很荣幸。但是,”我望着阿巫,“祈祷?”

阿巫微笑,“亚里士多德主张反思或沉思能带来最高程度的幸福,因为这比我们做的其他任何事都更接近神性。我所谓的祈祷,其实就是默默祝福,譬如,请让嘉叶得偿所愿。”

我的笨拙每每在这时暴露无遗。真正的至情至性之人,或许会起身给阿巫一个拥抱,要么用言辞来表达感激,而我所有的伶牙俐齿反应快捷,似乎都是被设计用来反抗和攻击的,反而感受到善意时便失能。我觉得必须说点什么,然而实在又不知说什么,于是吸一口气,坦诚告诉阿巫我的自我剖析——我面对善意时的失能。因为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她讲给我《春心荡漾》里的情节:原本任何事都是可以坦白直言的,不必太多内心戏,更不必做事时弯来绕去,怎么想便怎么说就好。

阿巫的眼睛亮晶晶的,她说,“我也是。如果让我用笔表达,我会毫无障碍,但如果用说的,往往许多话我说不出来。”

“那你至少比我强,还能用笔。我总不能用相机吧?”

“怎么不能?”阿巫想一想,“为什么你不试试用笔,我是说,写下你的故事,你和世德的爱情经历。”

我们才在说如何表达感激和回馈善意,她脑子竟然转到这里。我骇然,“先别说我是否有写的本事,就算有,恋爱里发生的事是如此琐碎,大约都是’今天他没有联系我’、’我心情不好,因为他如何如何’之类,对别人来说简直平淡乏味至极。只有当事人才会浸淫其中无法自拔,别人谁会认为这是个故事?说到底,更像是记录自我反应的流水账或日记——我的快乐、忧伤、感受、理解、痛苦甚至疯狂……”

“每位艺术家都是一个不幸的恋人。而凡是不幸的恋人,又个个都希望倾诉他们的故事。”阿巫如是说。“只是有人是对朋友倾诉,有人是诉诸笔端。我是后者。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引起巨大反响。”

我深思着。这是一种可能。

“写作也是遗忘。”阿巫说。

“不是为了记得?”

“不是。我把那些自己不再想记得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抛诸脑后。这是与它们决裂的最快方法。”

我从未想到写作还有这样一个面向,竟然是为了遗忘。作为摄影师,这是我目前难以理解的东西。我拍照,人们拍照,都是为了记得,我无法想象自己拍一帧照片是为了遗忘它。但是也许——

“如果有朝一日我想忘却世德,也许会尝试着写一写。”我说。

“发生什么了?”阿巫说。

我便说了与世德的近两次矛盾,但下意识略过了与钱相关的部分。来不及去想为什么要隐瞒,以及该不该对阿巫隐瞒,就径直隐过不提了。

“你觉得你爱他吗?”阿巫听完,若有所思地望着我。

我羞于说那个字,只是点了点头,语气却不大敢肯定,“我觉得——是吧。”

阿巫盘腿坐在椅子上,厚重的黑发覆额,偏她今天还戴一根编织的红色发箍,看上去真有点巫女的气质。她缓缓地,吐字如兰,“宗萨仁波切说,根据佛法,在证悟之前,我们所有的爱都是基于自我,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爱都需要回馈。当你认为你在爱的时候,事实上,你一直在试着维持收支平衡,因为我们有自我,我们的自我需要喂养。这让我们无法专心地爱,无法心无旁骛地爱。我们和对方拥吻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计算器。一旦我们觉得自己在爱情或家庭方面收支不平衡,我们所得到的就是不安全感,我们的自我就感到威胁。身为未证悟实相者,即使我们想,我们也不可能有超越这种爱的爱。但这不是真的爱,这种爱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真正考虑别人的感受……”

我听得入了神。这正是一直以来我隐隐明白的东西。

尽管做不到,或者偶尔做到一下下却无法持久,但我知道真正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去疗养院探望一醒那天还历历在目,从山上下来时我做了挽回世德的决定,我打算并向世德承诺的抱持,正是阿巫——宗萨仁波切说的那种真爱。至少我想要那样做——我以为我能那样做。然而时光荏苒,也才不过三个多月,我的所谓抱持早已一如风中飘摇动荡的枝头黄叶。

真的,坐而言与起而行,完全两回事。太难了。

阿巫完全了解。她饮下今晚第二杯咖啡,对我说,“寻常的恋爱都已经很难了,找到一个能够相爱的人——如果不单纯为利益交换的话,更何况你这种。即便单纯的利益交换也没那么容易,还有是否收支平衡一说。所以你看,我对爱情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是明智的,既然没有金刚钻,我就索性不揽那瓷器活儿。”

我扯嘴苦笑,“我又哪里有金刚钻了?不过凭一股孤勇。”

“嘉叶,你也别太妄自菲薄。从人类层面来说,你算距离真正的爱比较近的了,至少你是一个亲身践行者。宗萨都说了,身为未证悟者,即使我们想,也不可能有超越普通那种爱的爱。所以可想而知,那种爱是那些圣人才会有的,恐怕只有佛陀才能达成,你何必太难为自己?”

我振作下,开玩笑,“说不定哪天我真证悟了呢。我有预感,要么他证悟,要么我证悟,总之我们中总得有一个人证悟,不然这段感情恐怕难以为继。”

“别说,我还真觉得你有这潜力。最好你们两个一起证悟,超越这些世俗男女的权衡利弊和斤斤计较。”

我怅惘神往,多么美好的境界,但谈何容易。

问阿巫,“你呢?也读那么多灵性书籍,总不会对此全无兴趣。”

阿巫却摇头,“我是当哲学书来读的。一个人喜欢哲学,却不一定非要去钻研。我还是想踏踏实实做点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好能够用一己绵薄之力对环境或世界造成点什么有益的改变之类的,也算不枉此生。说起来,我想找你一起做的那档女性访谈,就有点这个意思。至于开悟那些,对我来说终究太虚无缥缈了……”

我迫不及待伸出手去和阿巫相握,迫不及待地表示同感。她说的正是我的心声。

“确定你和大平是没戏了?”我依旧不死心,要问一句。

阿巫微笑摇头,“恋爱关系是照妖镜,逼迫人现出原形,我既然已知契合我的男性凤毛麟角,又何必一再试错去看别人和自己的丑恶嘴脸?独自生活是安全的。何况我跟大平,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合作共事倒是可以的。”

“也好。爱了人,就是堕尘的开始,我倒情愿看你一直这样淡定从容,不要如我般满面尘灰烟火色,自己嫌弃也讨人嫌。”

我们坐到咖啡馆要打烊,才惊觉时间流逝。阿巫坚持送我回来,我坐上她的牧马人,路上又聊许多。很喜欢和阿巫的交谈,她不会随我陷入细节,纠结于那些琐屑的小事,而是跳出对与错的争执判断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看待。最后下车道别前,尽管明知自己目前根本没有精力和心力去跟阿巫一起做那个女性项目,但不想她失望,于是说我会考虑。我想我只是需要时间去思考出一个解决办法。

到家后打开手机,果然世德又陆续发来许多信息——此前与阿巫的畅谈竟然使我不再惦念这回事。大多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话,唯独一句引起我的注意与好奇。

他说,“我终于解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