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视频直播:我和古人一起旅游 > 第27章 猫猫能有什么错呢

第27章 猫猫能有什么错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视频直播:我和古人一起旅游!

唐宪宗刚收到收到韩愈的《谢上表》没多久,又听见天幕对他的肯定,想要再用韩愈。

“朕刚收到韩愈写的奏折,他是一个好臣子,对于迎佛骨的事,他也是为了大唐着想,而且他年纪大了,潮州这么偏僻,还是让他回来吧。”

但宰相并不喜欢韩愈的直言,直接出言反对,于是唐宪宗只好作罢。

没多久,唐宪宗又收到了韩愈的奏折,原来是韩愈听到了百姓的请求,他打算在那里多留几年,让潮州变得更好。

唐宪宗也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座韩文公祠真的修的很有好,台阶也很多,一步一步往上走,有种朝圣的感觉。】

【恰好今天还下了点小雨,还可以看见点绿色,有没有想起韩愈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虽然现在不是早春,但也有小雨,也有绿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他写了两首,两首连在一起看,有点像我们发朋友圈吐槽那味了。】

【我虽然现在公事繁忙,年纪也有点大了,但我还是会约你去踏青。今天的风景这么好,你居然说你很忙,年纪大走不动路,不去了?你能有我忙吗?】

【当然了,人家写没那么直白,还是稍微委婉一点的。】

[阿南:我真的觉得古代那些诗人写诗,就跟我们现在发朋友圈是一样的,只不过人家写得稍微有文化一点。]

[超人不会飞:谁说不是呢,还有那些词啊什么的,基本就是记录自己的心情的。]

正在和张籍踏青的韩愈有点尴尬:“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这是天幕上那个小姑娘说的,可不是我说的,我只是想告诉你,外面的景色真的很美,想和你分享一下罢了。”

张籍看着韩愈有点尴尬的脸色,笑了笑:“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我还能不了解你吗?”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又接着踏青了。

【好了,今天的韩文公祠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有感兴趣的小可爱们,也可以来玩玩哦,不用门票的,那我们下次见啦。】

安月直播完后就回到了酒店,躺在床上开始了每天的放松时刻。

【这是新品种的猪吗#看一遍笑一遍#猫咪合集#煤气罐罐#喵星人】

【画面一点开就是女主人的吐槽:“少吃点吧,妈妈不是养不起你。”】

【这么大点的小孩,干饭五斤五斤的干,哪里还有点小孩的样。】

天幕下一位圆润的老大爷很不满:“孩子吃多一点怎么了?能吃是福。”

老大爷的小胖孙一边拿着鸡腿啃,一边还附和道:“对啊对啊,饭菜那么好吃,当然要多吃点。”

【没过多久,“小孩”出现了,原来是一只有黑白色毛发的猫咪,小猫的头很小,但是身体却像是充了气一样,特别的胖。】

老大爷:对不起,是我的错,原来是这种孩子,确实不能吃这么多。这真的是只猫?

陆游正抱着他的猫在院子里散步:“猫猫胖了也是这么的可爱,也不知那女子是怎么养的,养的这么胖,对猫咪的身体并不好。”

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很惊讶:“原来猫还能养的这么胖?朕好吃好喝的喂着它们,可它们却没有这般胖,难不成是有宫人克扣了它们的伙食?”

朱厚煾很疑惑,立刻下令派人去查,并且告诉御膳房的人,让他们把猫的伙食待遇再提高一成。

下一个场景中是好几个女孩在角落看到了橘猫,看着头以为它是一只小猫咪,但是转弯看到了猫的身体后,都惊叫出声,这只猫好大啊。

接下来天幕又放出来其他的猫:有胖的走不动路的黑白猫,有不回过头,还以为是一只猪的无毛猫,有抱着一桶猫粮干饭的蓝猫,有挠痒痒挠不到,只能无奈躺下的猫,有吃不饱缠着主人要吃的狸花猫……

[小猫咪是怎么做到只胖身子不胖脸的。]

[医生不让我把猫养成猪,让我控制控制。]

各式各样的胖猫,让天幕下的众人都开了眼界。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见到这么胖的猫。”

“把猫养的这么胖,得浪费多少粮食啊。”

“爷爷,我也想要一只猫。”

天幕下的百姓们都觉得把猫养这么胖,太浪费粮食。

而爱猫的众人却觉得,猫猫就应该吃的圆润点,能吃是福。

安月吸完猫咪后又接着往下滑。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换来和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平#】

一刷到这个视频,安月就被第一句话吸引了。

【当一个国家发生天灾时,其他国家会趁虚而入吗?】

天幕下的皇帝们听到这个问题时,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走到门外,看着天幕上的画面。

皇帝们:这次的天幕应该会说到他们的国家吧。

清末的有志之士们也纷纷抬起头,想要知道后世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也遭遇了很大的挫折。

安月和天幕下的众人一起听着网友的回答,看着视频里播放的演习,还有各种武器的展示,她想起地震和疫情时,电视里播放的国内新闻以及各种国际新闻,突然明白,我们一直被保护得很好。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保护着我。]

[“趁他病, 要他命”这句话真不是说着玩的]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嬴政后世国家的武器非常惊讶:“没想到他们的武器那么厉害,要是朕也有这样的武器,就不需要这么急着修长城,朕的将士们也可以轻松地打败匈奴。”

李世民看着那些武器十分的心动:“这个有点像火药爆炸的情形,也不知道朕的工部能不能研制得出来,有十分之一的威力便足矣。”

朱棣也愣了一下:“这不就是燧发枪吗?也许朕可以命人改进改进。”

康熙虽然知道枪.炮的厉害,但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更加坚定了不让百姓们学习西学的决心,若是汉人们都学会了,那朕的王朝就危险了。

清末的有志之士看着那璀璨的灯火,还有高楼大厦,都更加坚定了拯救这个国家的信念,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