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掌家婆婆 > 第18章 上门问生意

第18章 上门问生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掌家婆婆!

李氏几乎是被父母推出门,怀里抱着女儿,心里不是滋味。

李氏嫂子看着门外的牛车,这李氏长的也没有比她好看多少,凭什么嫁的人家过这么舒服的日子,来回娘家坐牛车接送……

“走吧,你留下,你嫂子心里不平衡,你爹娘日子就更难过。”姜玲玲碰碰李氏。

李氏点点头。

李氏把孩子遮好,坐上牛车,速度不快,还有丝丝微风,当年娘家是拿了苏家聘礼才有钱娶嫂子连氏的,除了那柄银簪子,是纳彩,新媳妇佩戴进门,且可以传给儿女后代的,其他的陪嫁就剩箱子里粗布盖着面,底下没啥的。

就这,为了那个簪子,连氏也吵了好一架,三朝回门那天,幸好只有建高陪着,建高又是个不多嘴的,不然婆家得多不高兴。

“哟,这不是山前李家姑娘吗?回娘家看啦?”路上一个老妇打着招呼,把李氏情绪拉回。

“哎,是,大娘到买肉呀。”李氏客气的回,牛车往前走。

“是呀,我家和子前些天带了做工的钱回来,可不买肉吃。”老妇的话在后头飘荡。

“哦。”李氏答道,表示听见了。

赶车的苏阿牛转弯开始离开村子,“这阿婆是李家那混混的老娘吗?”

李氏点点头,“你说和尚吧?”

“对对对,说是让他多拜菩萨,别说在李家,我们村也被他骗过,不过之前的事了,后来坐牢了。”苏阿牛说道。

“我也离开一年多了,就知道是独子,婶子人很好的,小时候还给我瓜子吃,也不知道是儿子出来了,改邪归正了。”

“这样的人哪能改邪归正,还不知道在哪骗钱呢。”苏阿牛是不相信的。

云儿站在院子门口,看着牛车,“娘,家里来人,等了一个时辰呢!”

姜玲玲摸摸孩子的头,“好,你回屋去,外头日头晒。”

李氏先把孩子抱进屋,看见院里一个小伙子,点点头。

云儿和星儿抬着篓子,李氏也来帮忙。

姜玲玲拒绝小伙子的好意,这个小伙子正是集市上买爆米花的,没想到他能找到家里,她都没有告诉对方她住哪个村。

“…是,不好找,集市上熟人说可能是苏家村的,我问了经常往返的牛车师傅,知道卖红薯的是你家。这孩子还知道我拿着的爆米花,可不就是你家了。”小伙子说道,也怪自己做事匆忙,也不知道多嘴问一句。

姜玲玲听到对方要定爆米花,“你家是哪家铺子,打算怎么定法?”

“镇上双糕铺子,糕点还是有名的,我叫高是,今天能不能把现有的先卖给我,以后定呢,每次五斤,七百五十文,我们自己来拿,省的你往集市跑,不用等十天就能卖出去。”

“八百文吧,等不热销自然会降价的。”姜玲玲说道。

“成交,那今天?”高是本来拿到的价格就是这个价,只是想压一压而已。

“今天肯定不成了,明天一早来拿吧,定金先给两成,今天赶工。”姜玲玲胡说道。

中午出一点是肯定可以的,可姜玲玲就是不想让人知道,这个爆米花很容易做。

高是笑着点点头,没想到这个小妇人还是会做买卖的,当即拿出一百六十文。

李氏看着人走,到了姜玲玲跟前,“娘,你怎么不让等一等,这上午还有时间,我中午就给做出来。”

“做饭吧,下午再说,要是那么简单,他下次就不那么高的价钱买了。”

中午太热了,几个人在上房小桌子上吃饭,姜玲玲让几人开吃。

“娘,让小弟来吃饭吧。”云儿说道,瞥了墙角罚站的建兴。

“怎么了?”李氏喂了孩子,赶过来,看着不对的氛围,这建兴最近很乖,怎么又站墙角了。

“小弟字没写好……”星儿小声说道。

“他要是认真写,写不好没关系,没有人第一次握毛笔就写的好的,我的毛笔字也难看的很,他可到好,除了前面几个像字,后面光乱涂乱画了,浪费笔墨,一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就得一百文,一张大草纸就够你吃一串糖葫芦的,我裁了四份,那也抵得上一两颗了,我也没瞧见糖葫芦浪费一丁点,杆都添干净了!”也不是姜玲玲小气,这读书成本太贵了,孩子要是不知道,还真当自己应该享受的。

“嘶……这么贵!”李氏没想到,她知道读书花费高,没想到这么高,怪不得大李氏一听要供个上学的就反应那么大,要自己藏钱了,建高一年打零工下来估计不够读书的了,但苏家大头是田地收成,一家人吃喝再加个读书的也是负担的起的,何况如今姜氏弄些吃食卖,肯定还是为了建兴以后读书。“娘,让他先吃饭吧,我看他知道错了。”

“他是不知道咱们干活辛苦,你先来吃饭,傍晚浇菜,星儿在家看着巧儿,你不用学了,跟我们去地里,就是以后上学,回来也得做事,三岁了,该会做点事了,你云儿、星儿姐姐都是很早就扫地开始的,你才刚学会自己穿衣服……”

建兴悲催的挪步过来吃饭,小声“哦。”了一句。

“午睡醒了我们再把玉米剥出来晒一晒,今后,有人来问爆米花的事情,你们几个小的都说不知道,连玉米都不许告诉其他人,巧儿她娘,你磨些糖粉出来就行,明早早点起来爆,口感更好。”

“好。”几个人点点头。

李氏也知道,要是村里人打听做法,那都会了,这个吃的也就不稀奇了,人家肯定不会这么高价钱收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建兴在地里跑着,嘴里嘟囔着三字经,偶尔干些活,倒是欢快的很。

隔壁田地的妇人笑着孩子不知道念的啥怪经。

“你家孩子就会背三字经了?这么小就入学开蒙了?”一个小伙起身问道。

姜玲玲看着另一边田地的人,是钱家的钱佑景,这种应试的考生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就要考试了,居然也在地里忙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