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芙蓉帐:东宫青梅赢麻了 > 第28章 乡贡(作话有女眷位份)

第28章 乡贡(作话有女眷位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芙蓉帐:东宫青梅赢麻了!

“好了,本宫乏了,诸位妹妹请回罢。”裴菀沁维持着脸上的笑容,下令赶人。

众人一一起身行礼退下。

一出殿门口,俞良媛冷冷扫了一眼萧绾妤离开了,任承徽友好地与萧绾妤寒暄两句后也离去了。

“施良娣、萧良娣,妾身先回院落去了。”

说话的是方才在里面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傅氏,她是正七品昭训,安东都护的侄女,年岁就比萧绾妤大一两岁左右。

傅氏肉嘟嘟的圆脸还带着婴儿肥,一双杏仁眼又大又亮,长得很乖巧,就是胆子比较小,总是缩小自个的存在感。

看着傅承徽离去的背影,萧绾妤嘀咕道:“看来太子殿下真的偏好乖巧软糯的女娘。”

东宫共有六个女子,她加上俞良媛与傅昭训都属于乖巧软糯一类型的女子。

傅昭训还好,就是俞良媛长得与她有四五分相似,让她有些膈应。

“也许是吧。”一旁的施良娣笑盈盈接过话,“萧妹妹,俞良媛只是心里憋着气,她也不是故意冲着你来的。”

“对了,我比你年长,又比你早进宫,我唤你一句妹妹,你不介意吧?”

施氏是京城新贵施家的嫡女,其祖父是彪悍的大将军,早年随皇帝东征西战,可惜三年前战死沙场,后来追封为从三品归德大将军,施家也一跃成为长安的新贵。

萧绾妤温声回了声不介意,两人正好拐出长廊拐角处,施良娣便与她分道扬镳。

回到长乐宫,青黛忍不住询问道:“良娣,施良娣方才说俞良媛心里憋着气是什么意思?”

“去打探一下不就知道了。”

与此同时,另一边芙光院的俞良媛正在屋内大发脾气。

东宫除了太子妃与两位良娣有独自的宫殿外,剩余的三位妾室都是单独划过一部分区域,建立独立院落让她们居住。

看着满地的狼藉,陪嫁婢女盼香小心翼翼劝道:“主子,您别生气了,万一传到殿下那边,那该怎么办?”

她也是很无奈啊,从给萧良娣的赐婚圣旨颁下起,她家主子都不知道砸碎了多少东西。

好不容易消停了一段时日,今儿又开始砸了。

俞良媛摔倒手里的花瓶,忿忿骂道:“什么怎么办?他如今都有新人了,哪里还管得上我这个旧人!”

说着,她宽袖一扫,又噼里啪啦地摔了不少东西。

自从得知太子殿下亲自求娶萧绾妤后,她都快要气疯了!

她入宫两年惯是得宠,她本以为凭着太子殿下的宠爱,另一个良娣之位非她莫属。

谁知,她等了这么久,太子殿下居然把良娣之位给了萧家女。

他把良娣之位给了别人还不算,他亲自求娶的那人,居然长得跟她有四五分相似,这叫她怎么能忍?

方才看到萧家女的瞬间,她就觉得这两年的宠爱就是个笑话!

“盼香,你说我这算什么?这算什么?”

萧家女是他亲自求娶的人儿,那模样相似的她是什么?

是他心上人的替代品吗?

盼香不是没往替身一事上想,心里想一回事,嘴上却不能说出来,只能小心翼翼地哄着自家主子。

魏胤珩对这些争风吃醋一无所知,此时他正与下属在书房视事,哪里有空去管小女人间的争风吃醋。

事情商议得差不多,魏胤珩问起去岁科举一事,“乡贡一事查得如何?”

“我们的人在襄州、汝州查到一些眉目了。”接话的是位唇红齿白俊美的少年郎,大魏的四皇子康王,魏胤承。

康王是孙淑妃所出,孙淑妃与郑皇后交好,康王自幼又十分崇拜魏胤珩,兄弟俩的关系十分友好。

康王已有十八岁,去岁开始入朝视事,如今在户部任主事。

五月份时他接到线报,去岁科举不少学子冒籍取解就贡。

解即解状,每届参加乡贡的学子合格后,官府会给予解状,拿到解状的学子即可在当年十月随各府都护,州刺史进京赴考。

简单来说,解状就是能参加春闱的通行文书。

本朝规定,学子需按照各自籍贯所在的县州参加乡贡,可去岁的科举中就有不少学子利用关系,用假籍贯,假名取得解状,参加春闱。

此事他与魏胤珩十分重视,科举本就是为了选举有才之士,可冒籍取解就贡,对其他学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这对于被顶替籍贯名字的人来说,这比落榜更让他们愤慨难平。

再者,售卖户籍本就是有利可图,此等贪赃枉法之事,魏胤珩身为储君自然要查明真相。

康王念了一串州刺史与县县令的名字,又禀报了一大串调查结果,总结道:“这些,是我们查到有问题的人,我们的人还在暗中查探。”

魏胤珩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左边下首第一个位置:“五郎这边呢?”

左侧圈椅上坐着位身姿挺拔的男子,男子五官深邃,面容俊朗,一双漂亮的琥珀色眸子十分引人瞩目,清冷的面容带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傲色。

郑五郎,魏胤珩的表弟,郑峋。出自太原传承数百年的士族郑家,安东郡王的嫡孙。

今年刚刚及冠,如今在东宫左卫率府任从四品中郎将。

郑峋虽为左中郎将,但东宫左右卫率府与所有兵力都被他与魏胤珩掌握其中。

郑峋面目肃然回道:“贡院与中书省暂时还没有发现,我阿耶还在追查中。”

贡院是专门负责科举的部门,虽规定由礼部尚书专掌贡院,但礼部贡院实则是中书门下的直属部门。

贡院所有事宜皆呈报中书省,而非呈报礼部。

而掌管贡院的礼部尚书则是翟玉承的父亲翟宗伯,中书省是晋王的地盘,绕了一圈又绕回对家晋王一脉头上。

郑峋父亲郑泰,安东郡王世子,乃是在实权在握的户部任尚书,兼门下省侍郎,门下省则有魏胤珩的势力。

他们既然要查科举一案,自然是要上下彻查,京外交给康王,京内交给沈峋负责,三省则交给郑泰负责。

魏胤珩面容肃然,沉声道:“切记谨慎,万万不可打草惊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