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后的转生日常 > 第9章 又活了

第9章 又活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后的转生日常!

天命元年正月,燕王王启称帝已经有一个多月之久。此时,正值征讨中原、平定山东之时,燕军,或者称大兴军,要在今年年末夺取相当的战果,才能稳定燕云的局势。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抵御来自山西的义军,还要和天王的大军展开决战。而燕王启的策略,是一战定乾坤。

至于为何速战速决,一方面是燕军常年在北线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但另一方面就是人数不足,而且缺乏来自江南税粮的支撑,不足以进行持久作战,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何况,天王军队是有意南侵,向湖广、江南进发。那里虽然有朝廷的楚王、宁王等王爷坐镇,但他们之间也互相竞争,且存在大量的流民,随时可能被天王招揽过去,撼动统治。常言道,得江南者得天下——一旦被夺取了江南,那么燕军想要再次统一,就十分困难。

“大妹,我今天就要出征了,你难道就不表示些什么?”王启看着眼前的美人,手中尽是些不安分的举动。

毕竟,这一次他要御驾亲征,不仅要为崇德皇帝报仇雪恨,而且也要凭借这次出征,尽可能拉拢各地藩王、勋臣的归附,以减少统一的阻力。只可惜,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没有儿子,而是燕王妃——皇后的安危。

皇后与英国公等人率军留守京师,王启自然是放心的。

但是,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甚至自己也可能遭遇危险——当然,他从未觉得自己会在战场上死亡,如果真有,他还有弟弟世恳。在出征之前,自己已经下了御旨,若是不幸战死,那就将皇位交由世恳继承。关于皇弟世恳,他是极为放心的。

“表示什么?你只要平安就好。”若雪回应着皇帝的撩拨,但手足间表达适可而止的意味,“只可惜没能给阿启生下个儿子,只有两个姑娘。”

想到这里,若雪就觉得头疼,自己没了儿子,那王启的心中会不会有所芥蒂?毕竟,燕王也好还是其他的藩王也罢,王妃生不出儿子,那可是要被指摘的。当然,时至今日也没人真的敢对王妃说些什么,因为每位王妃,都有自己的儿子,基本上是各藩的世子。大兴宗室夫妇之间的关系,要比历朝历代要强得多,很大程度上,是太祖对于选妃的“从心从贤”的原则。

除了名声不佳的神宗皇帝,其余诸帝从来不强行点鸳鸯谱,哪怕是最为讲究的哲宗陛下,也只是给自己的小儿子钦点了一位世家姑娘,但结局而言还算不错。王启和陆若雪从小就是青梅竹马,感情自然好,在燕藩传为佳话。所以当二人婚嫁的时候,思宗皇帝还派皇弟穆王亲自送礼,足以见得思宗对这件事情的爱好。

可偏偏,随着大兴国内不可救药的局势愈演愈烈,思宗皇帝死于乱军之中。

“等我出征归来,一定要让你给我生下十个大胖小子!”王启轻轻吻了一番若雪的鼻尖,嘴里尽说些不靠谱的话来。十个小子?你以为你是养猪场吗?陆若雪鄙夷了一下,但欣然接受了王启对自己的爱抚。“

我想想,第一个儿子立为太子,第二个儿子去辽东,第三个儿子去山东……”说着说着,王启就开始畅享自己的十个儿子到各地就藩的场景,但都不远,至少对顺天府来说。

“你想得美!”

陆若雪心道,自己才不要生那么多孩子,万一难产了,那可就完蛋了;再说了,王启身边的追求者那么多——虽然没有一个人进入了宫苑,但想想还是让她们为自己代劳吧。

嗯,生一个儿子就好了,那便是太子。其他的,陆若雪不敢奢望那么多。

靠在了王启的怀里,做着最后的思念,陆若雪便和王启告别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一次告别,持续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一直到天命三年,临到若雪坠河而死,她都没有再见过自己的夫婿。

“对不起阿启……”依稀记得,陆若雪想到了自己在坠河死前的最后一个想法,那就是再也见不到王启了。

她就不应该主动请缨,前去山东随军巡抚——只是因为当时,皇帝就在东昌进行休整,并且在那里召见了齐国公等一众旧臣。反正也不算远,而且距离战场较远,怎么可能会受到袭击?

可是,陆若雪的固执还是遭到了报应,在那里不仅遇到了天王的残党,还差点被他们所俘虏。陆若雪知道,这些残党并非穷凶极恶之徒,可自己落入敌手,势必要拿来当做筹码。为了护住陛下的安危,陆若雪决不能做出如此苟且偷生之事。坠河自裁,是她所认为的最好选择。

……

“醒了姑娘?”在独孤若雪的身边,太子妃正在亲身照料着她,手中已经生了些有油腻的汗水,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说真的,太子妃惊讶于若雪的决绝,仿佛是什么重要的亲人一样死在了她的面前,而后选择了自裁。可是,这几天她已经召来了独孤信和夫人杜氏,没从中得到有关的线索。这也就是说,皇帝与独孤若雪,在外人面前并没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是皇帝的私生女——

但这样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太子妃的否认。天命皇帝的妃嫔不少是不假,但除了淑、敬、顺、康四妃,其余的宫廷女子要么是属于尚宫局的女官和宫女,要么是北漠、辽东那些臣属于朝廷的汗王之女,属于联姻对象。

皇帝与她们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只是走了形式而已。

“太子妃……”独孤若雪刚刚苏醒,身子还比较虚弱,说话并不完整。也是,若不是独孤若雪的自裁没有直击心脏,而是偏离了几分,不然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她。

好在,有善于外科手术的御医在宫中待命,将独孤家的女儿给救了回来。这样的情况,着实把独孤信和杜氏吓了一跳。二人纷纷要求入宫照料女儿,结果被太子挡了回去。

他倒不是心狠,不让官员探女,而是越来越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美人,心底下总是瞒着一些事情。那这件事,也许是姑娘自裁在于宫廷的重要因素。“刘志,命人将白衣卫的档案拿过来,孤要查些东西。”

“奴婢领旨。”

只是,不等白衣卫的档案取来,就听见了檀香殿的一番骚动。接着,内务总管曹连急忙干了过来,说起了一件让太子又喜又忧的事情:“太子殿下,陛下……陛下……陛下活了!”

“活了?”太子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但很快又有两名内宫管事跑了过来,向太子发来了喜讯:“太子殿下,陛下吉人自有天相,从榻上醒了!”

短短一天的功夫,包括太子、太子妃在内的宫内众人经历了皇帝驾崩、皇帝复活的消息,实在是令人震惊不已,接着,对某些人来说,又是一番激动和欣喜。

在太医院内,那些技艺精湛的老御医们,见到此情此景也不知道该作何解释。没有办法,御医、宫人以及妃嫔们纷纷走入了檀香殿,看着眼前失而复得的年迈皇帝,眼中夹杂着无数的情绪。

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皇帝“死而复生”,自是天命庇佑;忧的是皇帝居然没死,那自己在私底下的小动作,会不会遭人忌恨。

太子和太子妃听到此讯,皆是震惊不已,但从来没有表露出自己的不满和抱怨——皇帝和皇后的位置,只有在陛下死后,他们才能坐稳;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件事的时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尽管多数人思绪万千,但面对皇帝的现状,众人都表示,此乃上天庇佑,皇天加身。

好在,皇帝驾崩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临近的府州,于是礼部和通政司下令,暂缓消息,若是情况稳定下来,就取消邸报的刊载。至于在京师的说辞,礼部这边已经想好了措辞,决定以“陛下自有天命护佑”为名,昭告天下,且暂罢了改元、登基的诸多典仪。

“父皇!”太子、太子妃和永清公主看到了活生生皇帝,皆涕泗横流,激动不已。尤其是永清公主王莯,没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到身体恢复的皇帝。

太医这边也在皇帝苏醒后不断诊脉,虽然陛下的身体仍然虚弱,但显然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候,若是安心静养,想必活个十年八年没有问题。这个结果,让心情激动的太子稍微抽了下嘴角——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