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六零:婆婆把我当亲闺女宠 > 第34章 挡不住的好运

第34章 挡不住的好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六零:婆婆把我当亲闺女宠!

村里人见没便宜可占,又想着去别处碰碰运气。

全都嘀嘀咕咕地离开,各自心里却打着小九九。

为了尽快赶到镇上去,除林珑外的人全都下水去摸鱼,看得林珑在边上直咋呼。

不时的惊呼和大笑,让这小小的水坑好不热闹。

王石头挑着大木桶过来时,远远便听到林珑的咋呼声,笑得嘴都合不拢。

他刚出门时,便遇上回来报信的四孙子,这才带着大家伙来。

一路小跑过来,将身后跟来看热闹的人甩得远远的。

“林珑,又发现什么好货,快让爹看看。”王石头笑呵呵地道。

“爹,又有大黄鱼,咱今儿的运气真好。”林珑指着小水坑兴奋地道。

头发丝上的水顺着脸落,一身湿得像落汤鸡一样狼狈,可脸上的笑容却很有感染力。

“哈哈哈,还是林珑的运气好,你是这个。”

王石头由衷地对林珑竖起大拇指,家里的好事儿是一件接一件,他感觉人都年轻了几岁。

“爹的运气也很好,海龙王给咱家送大礼来了。”

林珑看一眼后面跟来的村民,小声道。

“爹,今天能换不少钱吧!”

王石头用力地点头,同样回以小声道。

“那是肯定的,中午包猪肉馅虾饺吃,再来盆海鲜大乱炖,保证嘎嘎香。”

一早收获这么多蟹和鱼,王石头很大方地给林珑承诺。

“好吔,我要吃一大碗。”

林珑一想到曾吃过的美味饺子,口水直流,恨不得现在就能吃到嘴里。

王石头见她那孩子样儿,笑着打水装鱼,他得尽快赶去镇上。

两条一米多长的大鱼,都在六十斤左右。

特别是那条大青衣,全身呈暗青色非常漂亮,比出海捕捞到的青衣大许多。

林珑见大黄鱼,比她拿出来的要小上许多,约有七斤左右有点可惜太小了。

但看王家人高兴的样子,说明这三条鱼能换不少钱,她也跟着开心。

王石头笑眯了眼,小心地将大黄鱼与大青衣放在一起,还弄些海草盖着。

有了这三条鱼的收获,一家人也不准备继续赶海,小水坑里的小鱼也看不上了。

一家大小的衣服全打湿了,但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相当于初升的朝阳耀眼。

王石头在前面挑着大木桶走得飞快,一路盘算着要怎样将这些大货送到镇上去。

杨丹红牵着林珑手急急往回走,她赶的半桶海鲜则被王建国提在手里。

“快点回去换衣服,当心着凉。”杨丹红担心地道。

他们皮糙肉厚,大热天的不怕着凉。

但林珑落海后在水里泡过,身体一直比较虚,大夏天的手脚冰凉。

林珑小跑才能跟上杨丹红的步伐,海风一吹全身发凉,鼻子有些发堵,没事儿人地道。

“娘,我身体好着呢!”

“还说,你声音有些闷了。”

杨丹红一下子听出林珑的声音不对头,心里有些着急起来。

一想到她前几天烧得人都迷糊了,啥东西也吃不进。

人看着就瘦成一把骨头,一阵大风都能将人吹走。

杨丹红来不及跟碰到的村人多话,拉着林珑走得匆忙。

跟着后面的王明朗两口子,对村人的问话随便几句搪塞过,也紧跟着向家走。

出来得晚的村人,只见到王石头挑着大桶飞快地回家。

但还是有知情的人,将王家又得了大货的事说出。

谁不眼红嫉妒。

顿时,村里又炸开了锅。

没想着去赶海的人,纷纷拿上家伙往海边跑,都想着去碰碰运气。

万一他们运气来了,也像王家一样捡到大货,一家人全年的开销就有了。

全村人再次集体赶海,还真让一些跑得快的人捡到大货,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

杨丹红一回家就将林珑推进屋,急吼吼地道。

“快去换身衣服,娘给你烧热水,熬姜汤来。”

林珑刚在太阳下还不觉得有什么,这一到阴凉处便全身发冷。

忙进屋关门闪进空间洗头、泡澡,又皱着小眉头艰难地喝下一包中成感冒药。

刚擦干头发上的水,便听到外面的敲门声,林珑咻地闪出空间。

匆忙套上补丁衣服,连扣子错位都没发现。

“娘,来了。”

林珑慌脚忙手地整理一下衣服,光着脚去开门。

“先擦擦身子,姜汤很快就好。”

杨丹红放下半桶热水和新布鞋,又脚不沾地的离开。

林珑听到院子里闹哄哄的,全都在惊叹今天的收获。

想到要去镇上,林珑生怕慢了会被人嫌弃,重新整理好衣服。

将换下来的衣服丢在热水里搓几把,她见过刘桂花洗衣服也是如此。

提着湿哒哒滴水的衣服出去,却不知该怎么晾,只得求助。

“娘,湿衣服晾在哪儿。”

正在熬姜汤的杨丹红,站到窗边往外一看。

那哪是湿衣服,分明就是刚从水里提起来,水都没有拧干。

她无奈地想抚额,这洗衣服的速度也太快了,道。

“放回桶里去,等娘从镇上回来洗,你别管那么多。”

佛系的人一听不用她管,很是听话地将衣服放回桶里。

“哈哈哈……”

围着鱼货看热闹的小屁孩儿,被林珑这神操作逗得不行,都肆无忌惮地大笑出声。

王石头和两个儿子也笑着摇头,他们知道林珑不会家务活,但没想到连洗衣服也不会。

不知明轩那个冷脸天天头痛,会是什么样子。

父子三人都很好奇,也很期待那个画面。

谁叫明轩一天到晚冷着个脸,怪吓人的。

王石头赶着队里的牛车从王家出发,村子里静悄悄的,连淘气小子都不见一人。

集体赶海的村人,正在对海边进行大搜索,根本没人注意到王家人赶着牛车出村。

一大块草垫子盖在牛车上,林珑和杨丹红两大护法,一左一右侧坐在牛边两边。

林珑头戴破草帽坐在左前侧,她还是第一次坐牛车,对此非常新奇,一上去就东摸西看。

颠簸中闻到一股臭味儿,眼睁睁地看着拉车的老牛拉粑粑。

惊得她小嘴微张,忽地紧紧捂嘴,生怕牛粑粑会被牛尾甩到嘴里。

“嘿,老伙计怎么一出来就拉,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王石头心情极好地笑骂一句,停下牛车。

只见他从牛车上拿出木铲和木筐,唰唰两下将冒着热气的牛粑粑铲进木筐。

林珑紧闭的小嘴再次张开,赶紧双手捂着,不解地道。

“爹,粑粑多脏啊,你怎么还要装起来,那不得污染咱们的鱼货。”

“哈哈哈,你这就不懂了吧!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料当家,沤肥更离不了牛粪。

这可是好东西,也是村里的规矩。”

王石头笑着将木铲、木筐放回牛车,继续上路。

林珑坐在牛车上,不时看一眼木筐,再看一眼前面甩尾的牛屁股,全身僵硬不知该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