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1980:回到京城当顽主 > 第19章 套路营销

第19章 套路营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1980:回到京城当顽主!

这一周剩下的两天,胡妈带着几个老师傅每天都干十几个小时,提前30年领略了007的魅力。

但胡妈可没后世老板那么黑心,一天管两顿饭外加两倍工资,终于在周六的晚上赶制出来20辆电动自行车。

周日一大早,陈胖子和几个小弟蹬着五辆三轮车就来了。

一帮人载着崭新的电动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就奔西单去了,胡妈骑着电动车带着胡涵一路跟在后边。

西单离着胡家也就几站地,没多会儿就到了。

陈胖子在这里短租了一间临街小门脸儿房,这时候已经收拾好了,除了一辆被挂在店内当做样车外,其他电动自行车都被整齐地一字排开,码放到了店前边的马路边上,每辆还都系上了土嗨大红花。

整理停当后,陈胖子和几个小伙子挂起了大横幅“寰球电动自行车发布会”,一瞬间就成了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没多会儿就开始上人了,陈胖子前两天就给所有通过报纸订车的人打了电话,约好周日来西单试驾。

等看着人差不多了,陈胖子作为北京地区总代,开始拿着一个铁皮大喇叭发言,先是三感谢,然后就是一通胡吹,舔着脸说:“寰球电动车是美国技术欧洲设计香港生产的最新科技产品,并在国内已经注册了相关专利……”

要说这陈胖子口才确实不错,说得胡妈直跟着其他群众一起鼓掌。

胡涵则越听越心虚,话说这哥们儿可以啊,卖自行车屈才了。

这要是让人知道这车就是在南城胡同里攒出来的,还不让人当场给他啐死?

喷了半天,估计陈胖子的口水也干了。

他宣布接下来就是试驾环节,登过记的预约顾客可以排队试骑。

十几辆电动自行车由两个小弟一前一后压阵,一路从西单骑到西四,再折回来换下一拨。

这声势浩大的场面也吸引来不少路人看热闹,大家是真没听说过卖车还让试驾的。

如果你在国营商店提出这种要求,估计得让售货员给打出去。

所有人都试驾完差不多就是中午了,预约过的顾客每人发了四两二友居的肉包子外加一瓶北冰洋汽水。

俩字:管饭。

这让群众们再次感动不已,在这个花钱买东西都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时代,这种服务简直闻所未闻!

包子!还是肉馅儿的!就凭这个今儿也没白来啊!

其实胡涵就是把21世纪四儿子店的套路教给了陈胖子,后世大家习以为常的套路放到80年代初期那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都不用使出桌子底下的黑招就能把老少爷们儿给忽悠残了。

等大家吃饱喝足以后,陈胖子就抬出一个贴着红纸的抽奖纸箱子。

陈胖子宣布,今天的幸运抽奖现在开始!

特等奖可以获得半价购买一辆寰球电动自行车的机会!购买价格300元。(胡涵其实还有小赚)。

1等奖5名,可以获得八折购买的机会!购买价格480元!(胡涵批发价)

2等奖15名,可以现在就购买!购买价600元!

3等奖40名,可以获得下周购买的机会!

4参与奖60名,可以获赠毛巾一条!并可以根据序号排队在本月内购买!

抽奖这个东西是人性的弱点,所有人都有赌博心理,都想试试自己的手气。

当然,抽到的人基本都是立马付钱,能便宜还不好,本来就是奔着买车来的。

没抽到的人也有盼头,最差也就多等几天。

就连只得了安慰奖的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中午管了饭,最后还送了条毛巾。谁让自己手气不好呢?怪不得人家。

除此之外,今天这通折腾还收到了几十辆的野生订单,好多都是被吸引来看热闹的群众。

结果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胡妈的心情,连她骑来那辆车都被卖了。

这大半天下来,陈胖子都累虚脱了,但他在看见胡涵走过来后还是哑着嗓子伸出了大拇指赞道:“胡司令,您真是高!太高了!”

“不瞒您说,开始我还以为没救了呢,没想到经您这么一点拨,咱们这也算是化劣势为优势了。”陈胖子对胡涵直接用了敬语。

“这都是小意思,只要好好干,做大做强只是时间问题。”胡涵也不能免俗,被人夸了两句就有点儿飘。

不过这刚哪跟哪啊?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这连第一步都算不上。

“咱们报纸广告还继续做吗?”陈胖子问道。

“做,干嘛不做。这叫预售制,你这里的活动每周搞一次,当着新客户的面给老客户交车,然后再收取新客户的定金,实现现金回笼,雪球就越滚越大。明白了吧?”

“这……这不算是诈骗吧?”陈胖子听着胡涵画出的大饼有点儿心虚。

“你回头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不能压得太狠。最多的交付周期是一个月,超过这个客户就没耐心了。”胡涵安慰道。

其实胡涵心里很明白,现在的主要矛盾不在这里,而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之间的矛盾。

回去就得想办法扩大产能才行,不然整天靠忽悠,陈胖子这边早晚得玩儿现了。

因为胡妈那辆电动车也被陈胖子无耻地卖了,所以娘俩只能坐公共汽车回家了。

俩人刚到家里,就发现姥姥正在训人。

“你们这帮丫挺的好事儿不找我们家,遇到难事儿想起我们来了?想现烧香现找庙门啊?姥姥!”

“大娘,我们这不也是为街坊考虑吗?上山下乡回来的小青年儿那么多,又都解决不了工作,整天闲着就闹事儿。偷鸡摸狗的爬女厕所窗户的越来越多,早晚都得给抓进去。您这街里街坊的,看着就不着急吗?”

街道主任是个姓刘的中年妇女,估计刚才没少挨姥姥骂,虽然尽量赔着笑,但脸却整个儿都是青的。

看到胡涵和胡妈回来,姥姥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一下:“街道想要让咱们家多收几个二溜子,当咱家是开慈善的了。”

胡涵一听,这不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吗?

刚还在想怎么扩大产能,这就有人给送上门来了。

作为主动的一方,不趁着现在多向政府多提点儿“合理要求”,那不就亏大发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