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 第52章 送您一顶白帽子

第52章 送您一顶白帽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殿下心中的志向,自己清楚,何须贫僧名言呢?”

“殿下如果雄心还在,贫僧可以送殿下一顶白帽子。”

朱棣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大胆!道衍你是想干什么?”

“你想置本王于火坑之中吗?”

朱棣连忙看了看四周,见没什么异样这才放心下来。

“看来殿下还是甘心屈居人下。”

“殿下就当贫僧刚刚什么都没说过。”

“告辞!”

说着,转身离开。

朱棣看着道衍离去的身影,脑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

“等等!”

“殿下还有何吩咐?”

朱棣紧紧盯着道衍。

“你刚刚为何要说出那番话?”

“大明有父皇,大哥在,百废待兴,国泰民安。”

“你为何还要说出那番话?你究竟是何居心?”

“你是锦衣卫的暗探?”

“父皇派你来试探我的?”

朱棣紧紧盯着道衍。

“哈哈哈哈!”

“看来纵横漠北的燕王,是个胆小鬼。”

“殿下放心,我不是什么锦衣卫的暗探,更不是陛下派来的。”

“您大可放心!”

说着,继续往前走。

“等等!”

朱棣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你凭什么说送本王一顶白帽子?”

“放眼整个天下,除了陛下和太子,没人是你燕王殿下的对手。”

“再加上贫僧,何愁大事不成?”

朱棣闻言却是不屑。

“你是不是太高看你自己了?”

“先不说父皇如今身体如何,我大哥入籍正值春秋鼎盛之际。”

“下面还有雄英,刚刚你也是说了,我那大侄子十分聪明,本王上面还有秦晋二王。”

“有这些人在,如何成功?”

道衍闻言却是不以为然。

“殿下你说的确实没错。”

“可是如果这些人都不在了呢?”

朱棣闻言大惊失色。

“和尚,你在胡说什么?”

“殿下,贫僧可没有胡说。”

“先说说秦晋二王吧!”

“他们俩的为人,你应该清楚吧?”

“秦王幼年聪慧,严毅英武,成年后却多行恶事,荒唐无度。”

“晋王多智而残暴,他们两人出身高贵,作恶多端,注定不会长命。”

“而太子性格仁慈宽厚,对你们这些弟弟们也是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可是他离开京城之时,我看他脸色可不太好,依我看他是看不到应天府的城墙了。”

“大哥他生病了?”

朱棣大惊。

道衍点点头。

“就算他们不在了,可是还有雄英啊!”

“你说太孙殿下?”

“呵呵!他刚刚不久经历了刺杀,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证明还有人对他不满意啊!”

“而且贫僧刚刚也是了,这天下只有陛下和太子是殿下的对手,太孙虽然聪慧,但是现在年纪尚小,翻不起大浪。”

“陛下一旦驾崩,如此一来,谁还是殿下的对手?”

朱棣听着这些话陷入了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

“你是让本王将来起兵造反?”

道衍确实摇摇头:“不不不!”

“祖训有名,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有奸恶之臣,殿下是奉命清君侧。”

朱棣却是摇摇头,道:“大师,大明有魏国公、曹国公、永昌侯等将在,本王又岂是他们的对手?”

“殿下多年以后他们早就垂垂老矣,而殿下正值壮年,还打不过一群老头?”

“再说,魏国公可是你的岳丈大人,他怎么可能不帮着自己的女婿?”

“还有依陛下的性子,如果太子不在了,将来要传位于太孙,太孙年幼,主少国疑,这可是大忌。”

“太孙能压得住那些骄兵悍将吗?”

“大师难道不知道雄英是开平王的外孙?”

“雄英想使唤那群悍将,轻而易举。”

道衍笑了笑:“这个我当然知道。”

“可是这始终是一个隐患,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不会留下这样的隐患。”

“当年周世宗何等信任赵匡胤?结果呢?”

“黄袍加身,抢了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

“就算那些悍将不想,他们的手下会不想吗?”

“权力使人疯狂。”

“殿下你翻翻史书,史书浩如烟海,就四个字,争当皇帝。”

这一系列分析下来,朱棣对着如今的形势仿佛有了透彻的了解。

“如果殿下依旧有雄心壮志,道衍可愿随殿下去北平共谋大事。”

朱棣看着道衍久久不说话,道衍也不急,静静等着朱棣下决定。

“你当真能助我成就大事?”

“殿下,贫僧方才那些话还不足以让您信任吗?”

“在陛下眼里,除了太子殿下,您不会有机会,就算太子殿下不在了,也会是他的儿子,绝对不会是你们这些兄弟。”

“更不会是你燕王殿下。”

“殿下如果想就心底的志向埋藏心底一辈子,就这样做一个为大明镇守边疆的塞王,一辈子郁郁而过。”

“那就当贫僧这些话从来没有对殿下说过,殿下也不曾见过贫僧。贫僧也不认识什么燕王殿下。”

.................

次日!

御书房内!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谢父皇!”

“要走了,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尽是不舍之意。

“都收拾好了。”

“父皇,儿臣带天界寺的一僧侣前往北平,日夜为父皇、母后和大明祈福,不知可否?”

朱元璋笑了笑:“难得你有如此孝心,带着吧!”

“多谢父皇!”

“父皇,增寿想随儿臣一同去北平,为大明镇守边塞,不知父皇能否应允?”

“徐增寿?”

朱棣点点头。

“当初天德镇守北平,他去也算子承父业,行吧!咱准了!”

“谢父皇!”

“那儿臣走了,父皇要保重身体!”

朱棣眼中充满了不舍,朱元璋点点头。

“去吧!”

“一路注意安全!”

“是!”

朱棣转身离去。

朱元璋看着朱棣的身影,心中尽是不舍。

............

长安!

朱标和朱雄英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

秦王朱樉率长安全体大小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