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 第五十章 替女收尾好父亲

第五十章 替女收尾好父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俞三郎这个呆发的比较久,挂在自家爹爹手上的俞红豆无聊之下,想起爹爹的话,开始观察起房间来。

房间跟他们现在一家四口住的厢房差不多大,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间,俞红豆的心顿时就飘扬起来。

隔断得有,不能一进门就是她的床或者是炕,这样隐私不好保证,但用墙砌隔断又有点占地方。

说起隔断……俞红豆想到背包里的拔步千工床,仔细估量估量,尴尬的发现,好像屋里放不下啊!

算了还是买个简单版的架子床吧,古典雕花低调奢华有内涵,南边打炕,冬天不睡炕不行,北边放个床,这边用木板做隔断,那边放个书案和架子……

俞红豆胡思乱想中,俞三郎终于回神了。

刚刚跟女儿进门之前,他还因为盖了这么大这么气派的房子,被乡亲们捧的有点飘。

现在就跟被人砸了两块冰转似的,又冰又沉重,让他过热的头脑迅速就冷静下来。

“红豆,你跟爹说,你在哪挖到的,有人看到没?”俞三郎一脸严肃的把女儿提高到自己眼前。

问完这话忍不住又愣了一下神,他上次跟女儿是不是说过同样的话?

俞红豆知道这是自家爹担心自己,如果想让爹完美给她善后,那就得把事情交代清楚。

为此在决定把账本名单交出来的时候,她就想好了说辞。

她就把今天跟爷爷上自家山坡那片去挖药草,然后在挖霍香的时候,发现了两个被干草叶包裹的本子说了。

“我没告诉爷,爹,上面写的啥啊?是不是藏宝图。”俞红豆交代完,假意问她爹。

以她现在的受教育情况,目前只在认识和会写自己的名字上,所以根本不认识账本和名单上的字。

“不是,但对咱家来说挺重要的,你谁也别说,包括你娘,回头爹再给你带几套首饰回来,将来给你做陪嫁。”俞三郎细细的叮嘱女儿。

俞红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看着她爹把她放下开始把两个册子往怀里塞。

两本册子不算厚,但大小堪比后世的A5纸,塞到俞三郎胸前看起来怪怪的,俞三郎也感觉不得劲儿,无奈之下只得学着女儿一卷一个塞到袖筒里。

“你个小家伙,就给我找麻烦,好了,玩去吧,最近自己出门。”俞三郎抬胳膊感觉看不出异常,才无奈的拍了拍女儿的头。

待晚上,泥瓦匠和乡亲都走了之后,俞三郎让妻子多留下一会儿。

他跑去自家那半片山刨了一堆的艾蒿,又在女儿说的挖到账本的地方扔了好些艾蒿的根须,把刨过痕迹变得更大。

他这一来,即便有人知道自家爹和女儿去过那边,也不会怀疑是这一老一小挖走了两个册子。

……

白天下过雨,夜晚的天空显得特别明亮。

二袋山山顶几个少年围着篝火而坐,高声阔论着前朝的香艳往事。

“庆史记载,末帝宠妃出自富商陈家,宠妃入宫后,陈家三兄弟都得到了重用,老大陈敬更是坐到首辅的位置,世人怕是想不到,其真身竟然是个山匪。”

“没本事,偏又坐高位,难怪做出那么多的荒唐事,庆朝之衰不冤。”

谭燕临摇头感叹,庆朝本就千疮百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不是这些陈氏这些鼠辈集结在一起,庆朝应该还能延续百年。

“说起来,我倒是对那位道士挺感兴趣的,能偷梁换柱,改换国运,也不知他的下场如何。”谭蒙骜一脸兴趣的环顾四周后,转头看向俞松。

俞松浑然无觉,自顾沉思,前面谭十一说起的末帝宠妃出自富商陈家,再想起昨晚爹爹讲的故事,联合井中壁画,他大概猜出其中真相了。

“如果那四个土匪作为宠妃的亲人进朝做官,那么宠妃原本的亲人……”俞松细思极恐。

“仔细品品,还真有踪迹可寻。”谭燕临听了俞松的话,在脑子里仔细想,还真从看过的几本书里找出些蛛丝马迹。

“庆末二十六年,都城南发生雷暴,据传某一区域被天雷集中劈了半个时辰,死伤数百人,其中就包括陈家,这是司天监的记载。”

“陈氏女,出生便得高人相看,说其长大必定倾国倾城,但陈家福薄,受用不起这份富贵,所以必要将此女舍出去,由仙佛养大方可,这是庆朝全传中写的。”

“联合壁画中的画面,这个陈氏也是苦命女,怕是从小被家人嫌弃,才送去给老道当道童,一个跟着老道云游四方长大的姑娘,骤然回到富贵骄奢毫无底蕴的陈家,怕是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不能肯定,但我猜将陈家劈得家破人亡的雷暴,定与这宠妃陈氏有点瓜葛。”

俞燕临巴巴的给俞松解惑,他发觉俞松这个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反应极快,怪不得五哥和尚师的赏识。

“十一弟,你这将来不得个状元,哥都受不了落差。”谭蒙骜对着弟弟竖起大拇指,转身跟俞松吹牛。

“我这个弟弟,从小就被誉为神通,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你将来多跟他请教请教准没错,哎哟~”谭蒙骜被一个松塔击中,惨叫一声倒地。

俞松目露神奇的看向才十岁的十一公子,难怪他什么都知道,竟然是个天才。

“天才?天生我才?这词用来夸人倒是新奇。”谭燕临叫哥哥夸的赧然,正不好意思的时候,听见俞松喃喃的两个字,不禁面露惊奇。

“啊?啊!”俞松反应过来才发觉自己把话说出口了。

懊恼之余,也想起了自己听见这词时的反应,忍不住笑了:“我家小妹道听途说的,她才认字,平时听见大人们聊天说个一鳞半爪的,就瞎用。”

“我倒觉得应用的再对不过了,《颜氏家训?勉学》说过:必有天才,拔群出类。小十一可不拔群出类么。”倒在地上装死的谭蒙骜接话。

谭家三代,也就这么一个能读书会读书,有状元之才的小神童,可不真真的拔群出类么。

谭燕临用眼白看他傻乎乎的七哥,不愿与白痴说话。

转而又问俞松,那黄毛小丫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词的。

他总感觉俞松说出来跟那小丫头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俞松的表情有些古怪,看着一脸追究的谭燕临,再看看同样面露好奇之色的众人,心里默默的编了半天,实在编不出来,只能默默的对着妹妹说了声对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