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修仙:我有一颗聚灵珠 > 第37章 李意

第37章 李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修仙:我有一颗聚灵珠!

提问散修听到回复,识趣地没再继续问下去。

他讪讪地笑了一笑,感到有些尴尬。

小风波过去,众人继续跟着赵重往会客大厅去。

一路上,只有脚步声不断。

林庸跟随大流,王宗源走在其旁,两人处在人群较后方。

回返路中,又见着了明月泉,经过了竹楼小院。

最后到一处陌生之地。

这地方有些奇怪,有悬崖峭壁,有飞泻瀑布,有竹海,有小屋,有平地,还有雪。

众人就走在平地上。

走着走着,走在前方的赵重和他身旁的侍卫,居然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众人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一时惊疑了起来。

有人向四周大喊:“赵重公子,你在哪儿,怎么把我们留在这儿了?”

有人带头呼喊,身旁的人也随着他,唤起赵重的名字来。

无人应答。

回音声萦绕耳畔。

陡然,四周起了白雾,遮挡了视线。

那片竹林中的竹子往四周移动,全面包围了众散修。

白雾迅速渗透飘进,众人还未反应,就吸入了雾气。

旋即,眼神呆滞无神,不出片刻,倒在了地上。

林庸没有出乎意料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他眼皮仿佛变得有千斤重,头脑也是迷迷糊糊的,他挣扎着使力睁开眼睛,不过无济于事。

他失败了,困倦不已地闭上了眼睛,暂时断绝了与外界的感知。

一一一一一一

林庸成了一名叫李意的凡人。

他居住在一个叫做黄牛村的地方,家紧挨着村大门。

外人进入村庄,入眼的第一栋房子便是他家的。

他有父母,有一个妹妹,他是家中长子,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村外有几亩祖传下来的旱地和水田。

在那种上稻子,秋天收获一年的口粮。

每年官府都会在秋收之后,派人来黄牛村向农户征收粮税,征三留七,剩下来的口粮,勉强维持李意一家的生活。

若是遇上天灾,禾苗长势不盛,收获减少,加上官府定期征收,剩下的粮食无法满足一家四口。

缺餐少食的情况下并不少见,每隔几年便会有一次。

每次到这个时候,李意父母都会止不住地忧虑。

他们坐在饭桌旁说话,不时唉声叹气的,满脸忧愁,做起事情也是无精打采。

李意还记着小时候他凑过去摇着母亲的胳膊问:“阿娘,你怎么了?\

母亲勉强露出笑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她说:“小意,阿娘没事。”

“昨日父亲给你做了个木蜻蜓,就放在厨房的架子上,你拿了去,去后院平地上玩去吧!”

李意听到有木蜻蜓玩,就蹦蹦跳跳、开开心心地去厨房找去了。

两人支开小李意,又继续轻声细语地谈论。

小李意也不知道家中发生了什么,不过在饥荒年代他很少饿着肚子。

他不知道父亲在那时候除了种田,还在外做些木匠活,他不知道母亲晚上趁他睡觉起来熬夜织手帕。

两人的辛勒劳动成功使他们扛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后来连续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黄牛村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李意母亲在这段时间诞下一个女儿,取名为李婉。

李婉诞生时李意已经十二岁了,再过几年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

这会儿他已经经常去田里帮父亲干活儿,也明白了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因为什么愁眉苦脸。

他才明白了父母有多疼爱他。

李意非常疼爱小妹,每次去山上砍柴,若是遇到了野生果树,定会多摘一些野果带回家给妹妹。

若是碰上了当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他也不时会掏钱买下几块糖。

他的小妹年纪还小,最喜欢吃糖,每次去镇上时都嚷嚷着要吃糖。

待李意再在长大些,他母亲李王氏开始给他议亲,请村里的王婆说的媒。

王婆子就是当世月老。

村里人就是那么夸她的。

李王氏很信她,先给了她一百文钱,并说好在事成之后,会再给她一百文钱。

两人说好这门事,王婆子便开始着手办了。

之后李王氏告诉李意王婆子正在给他说媒的事,李意心里也有些期待着。

半月后,王婆子高高兴兴地来他家,进门就对李王氏说恭喜恭喜。

李王氏把王婆子接到客厅招待,奉上茶水点心,请她慢慢说。

李意也安安静静地坐在李王氏的旁边听这王婆子讲话,眼中流露出急切。

他并不如他想的那么平静。

王婆子拿起盘中的一块糕点,一口全吃完,又喝了一口茶,抬手使掌心朝向他们示意两人先不要着急,容她慢慢讲。

她说:“这回我可给你说了个好亲事,十里村你知道不?\

李王氏点头。

王婆子继续说:“这回我给你说的是十里村黄富平的三女儿黄英,黄英是他们家的小女儿,已经及笄,这会儿也到了嫁娶的年纪。

我王婆子这回可是费了不少力气才说成此事,黄富平的那小女儿相貌不错,品行也不错,看她在家中的模样,想来是个孝顺的。

她女红也做的不错,我看了她绣的花,着实精致美丽,可以比得上镇上的一些绣娘绣的花了。

若是你家儿子见了她,定会对她动心的。”

王婆子的最后一句话是朝着李意说的,李意听到这话,瞬间羞红了脸。

王婆子掩面咯咯笑着,对一旁的李王氏说:“不过这事只是口头说定,你家先准备准备,过几日去十里村上访他家吧!

若是黄英姑娘满意,与你家儿子瞧对了眼,那这亲就铁定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