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15章 家中薄产37两104文

第15章 家中薄产37两104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古往今来,当官,往上爬,才能成为人上人,才不会被人欺负。

他知道科举之路难走,如今他岁数大了,也懒得去和小年轻们争,所以把目光放在唯一的儿子——郭玉轩身上。

考科举消耗家中银钱大,他要做的一是赚取银两;二控制赚的家底,避免被划为富商;三便是维持名声,以免玉轩孩儿未来做了官,被对手弹劾。

官场上得步步为营,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不过,现在想来还早。

先脱贫吧。

对于郭盛安的话,王员外自然乐呵得应下。

开玩笑,如今一个木雕师多难寻?更别提雕刻得栩栩如生的。

郭盛安那副棺材上雕刻的纹理,可比宣纸上画的精致多了,细节处处尽显。

乃至于王员外高兴之下,那副雕刻工具当场就送了出去。

以后为郭盛安牵桥搭线,也等同于为自己扩展脉路,也就不难解释如今这副客气的模样了。

离开了王员外家,郭盛安逛了下小镇,买了十斤猪肉300文;看到鸭蛋10文能买4枚,他又买了40枚,花费100文。

又去看了眼答应三丫的糖人。

糖人制作过程有口对着吹,无论是摊主还是郭盛安自己,他都无法让孩子们吃旁人的唾液,恰好有卖麻糖的摊子,就敲了两斤的麻糖。

麻糖是按两卖的,一两得要两文钱,买了两斤就花了40文。

想了下,家还没正式分,买些吃的没什么,买布匹棉花这些就太遭人眼了。

如今是盛世,天家开明,临水村又处在物资富饶的南方,所以物价不算太高。他们家一家人看着瘦,是出了个读书人,全家供着才如此。

他又去医馆李大夫那里开了药,花了一两银子,顺带询问针灸针多少钱一套。

“你问这个干嘛?”李大夫好奇道。

郭盛安:“实不相瞒,我家大女儿在医馆这段时间,对药理格外感兴趣,除了针灸针,我还想替大女儿买些医书回去自个儿琢磨。以后嫁了人,也好在夫家有个仰仗。”

“你大女儿会识字?”

“不识。但医书上有不少草图,她喜欢看。”

李大夫看郭盛安顺眼不少。他家也有孙女,实属不理解那些重男轻女的,不过乡下庄稼汉穷,自家都吃不饱了,男子是壮劳力,女子出嫁就等同于他姓,家中不重视闺女也正常。

李大夫对郭盛安刮目相看同时,也报了个数,“针灸针可不便宜,得几十两,不过几本基础医书,我倒可以借你几本。你买了纸张抄下来,将原书归还于我,能省下不少钱。”

说到这里,李大夫又道:“后生,你会写字吗?”

郭盛安:“跟着我原先的师父,倒是识过几个字。多谢李大夫了。”

李大夫摆了摆手。

他挑了最基础的黄帝内经。

古代书籍装订是人工,一般是原书出来后,经过判定标准,具备参考价值,才会印刷出版。广为人传的版本,如若页面多,还会分开装订。

就好比李大夫这儿的黄帝内经,共四百页,分了上下两册装订。

古代普遍的纸张薄,只能单面印刷,到如今双面印刷的只在京城脚下广泛流传。

他买一张素纸得10文钱,四百页就是四千文,四两银子了啊。

读书人最费钱啊。

幸得这次赚的银两多,除了黄帝内经,他又选了本神农本草经和难经,难经侧重于脉学和针灸,另外两本是打医学基础。

知道医书的珍贵,更别提李大夫还是无条件借给他。

他慎重地朝李大夫鞠躬,“多谢李大夫。”

李大夫看了眼他挑选的,笑道:“你倒是会挑。”

郭盛安哂笑。

郭盛安又去了一趟书房,买了10刀素纸10两银子,一支毛笔30文,墨半斤120文。

到手40两银子,共花了11两590文,剩下28两410文。加上月娘手头握的,他们小家私房钱还余下37两104文。

大头出在文房四宝上,难怪供读书人不易啊。

这十两素纸还不知够不够抄写三本医书。不过他粗劣翻阅了下,黄帝内经和本神农本草经,有不少画了草药,难经有人体脉络。

到时可以让孩子们先认认字,再用烧过的炭在地上画图,让孩子们认识,实践的话得等来年开春了。这样一来可以省下不少素纸钱,至于人体脉络,画在墙上,时常睡醒睡着看一眼,能熟记于心。

这么些东西,他又腿脚没好全,实在不想走动,也幸得撞上运气,在镇口等了会儿,还真叫他等到村长的牛车。

将东西搬上牛车后,付了两文钱,才回到临水村。

一路上,东西多,他自然备受瞩目。

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只月娘和大周氏在家中,忙帮着把东西放在院里,和村长道了别,郭盛安才问及家中其他人情况。

月娘:“码头来了船只,二弟有了活计,吃住都在码头呢。只晌午一顿是弟妹送饭过去,爹则去了趟镇上。”

去镇上干嘛?

当然是敲打敲打郭盛祺,免得还钱一事懈怠了。

大周氏翻了下郭盛安带回来的东西,看到那十斤猪肉和40枚鸭蛋,眼皮子直跳,又看到10刀素纸和笔墨,忍不住倒抽了口冷气。

“大郎,你买笔墨纸砚干嘛?”

郭盛安:“买笔墨纸砚干嘛?当然是为我的子女。具体要干嘛,娘你还是别问了,我怕你知道了会呕。”

三个闺女一个会识字的都没有,他还得一步步来。

金宝倒是去认过字,但坐不住,家中长辈便放任为之了。

若是让大周氏知晓他花了十多两银子是为闺女们识字读医术,只怕大周氏会沉不住气闹起来。

乡下就没听说女娃娃读书识字的。

“你知道我会呕,你还买!花这些钱还不如存着……”

“那也好过把钱花在未出世的隔房侄子身上。”

郭盛安一句话堵得大周氏哑口无言。

大周氏气焰一下子被浇灭。

她垂了肩头,多理直气壮的话,在对上大儿子不饶人的视线后,没了底气,提起那十斤肉魂不守舍地往厨房而去。

月娘看着看着,有些于心不忍:“安哥,这样说,会不会太伤娘心了?”

“不伤她的心,她反而不会放心上。这些话就得我这个做儿子的说。”见月娘还想说什么,郭盛安叹气:“月娘,你就是性子太软。爹娘那边无需你过多交涉,解决不了的,还是由我来罢。

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这个小家,还是为了让爹娘看清,别再像以前一样越了线,一味觉得我们性子好,我们的孩子也能被作践。

行了,你去厨房看着,让娘除了抹盐做腊肉,再割出三斤来包饺子。鸭蛋也别放着,给每个孩子每天煎一枚,补补身子。”

月娘张了张嘴,觉得三斤猪肉包饺子有些多,但见郭盛安态度坚持,便没反对,提着四十枚鸭蛋往厨房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