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27章 陪月娘走娘家

第27章 陪月娘走娘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除夕前夕,郭盛安打好两口木制的浴桶,一口给家中女眷用,一口便是男人。

为节省热水,月娘和大丫二丫一起洗的,三丫跟着二婶小周氏洗的。

厨房热热闹闹的,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周氏却坐在院门槛儿处,看了又看平静的路面,心逐渐发凉。

还是郭昌珉将她给劝走了。

“别等了,我们默认让他还兄弟债的时候,这孩子已经怨上我们了。”

可不是怨上了?不然怎么可能除夕都不回来?

大周氏抹了抹泪,“当家的,三郎真的……”

“我们稍微公平些,他就怨上我们,不怪大郎骂他白眼狼。你将心思多放些在孙儿身上吧,指望着他下场考取到功名,还不如指望小一辈的。

大郎不就看准他考不上秀才,提前将关系闹僵,免得他真考上了,还嫌大郎二郎沾光。”

“当家的,你怎么能这么想他?”

“我怎么想他?他不就是那样的人吗?亲爹娘都能怨恨上,我们这么多年偏心还偏出好歹来了?行了,你若还为他着想,你看以后大郎二郎会怎么待你。

人心都是肉长的。”

大周氏又忍不住抽泣起来。

她知道三郎不是个好东西,孝顺没有,能力没有,脾气还见长,可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她能怎么办?

吃年夜饭时,大周氏总算收了哭声,只是脸色仍不太好,挤出的笑容也勉强。

不过其他人都在桌案上的鱼肉上。

有腊肉,有咸鱼, 还有腊肠。

新鲜肉有,是前两天去镇上市场抢买回来的,冰在屋檐下,今早才放厨房解冻。瘦肉做的丸子汤,肥肉拿来炒大白菜。

丰盛得让人没空多想。

吃完饭,家中小辈便去串巷要压祟钱,讨个彩头。

有的人家给孩子们一人发一文钱,有些人家发点瓜子花生就了事,也没人多说什么,毕竟家家户户不富裕。发东西也只图个喜庆。

大丫虽说有九岁,但他们这里的习俗是,未定亲,都可以走家串巷,图个彩头。

郭盛安送的不是钱,而是每个小孩一把炒杂粮米。锅烧干后,杂粮米倒入炒熟,会有股焦香,嘎吱脆,就是有些难嚼。

郭盛安手大,一大把抓下来,险些将孩子们的小荷包喂满了,所以孩子们都笑嘻嘻喊人,祝福语络绎不绝。

守完夜,村中一盏盏油灯才逐渐暗下去。

夜里郭盛安继续练内力,全身熏得被窝暖暖的,让月娘和两个小的,一觉到天明。

初一早上吃的白面馒头,郭盛安郭盛全兄弟俩一人一个水煮鸭蛋,再来便是菜汤。

吃过早食,午食是昨晚剩的,还炒了盘大白菜。

一天三顿,每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只字不提郭盛祺未归家这事。

反正半年期限一到,不是兄弟俩找他,就是他找兄弟俩。

当夜,大周氏准备让大房二房各提两条咸鱼走娘家,被郭昌珉敲打了两下。

“一房提六条,凑个六六大顺。”

大周氏倒抽了口冷气,“当家的,咱家还过不过日子了?”

郭昌珉看了看她,才道:“大郎二郎的亲事说得晚,当初都知道我们家要供个读书人,都不想将闺女嫁到我们家来吃苦。这些年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走娘家一直没什么脸面,往后日子好一些,拿点东西冲门面挺好的,我俩脸上也有光。”

大周氏又想哭,郭昌珉横眉竖眼道:“你给我收住!大过年的,我可不想看到你哭丧着一张脸,晦气。”

大周氏只好赶两趟去大房和二房屋里头,分别给了六条咸鱼,想了想,又分别给了两斤腊肉。

月娘惊呼:“娘,这么多啊?”

大周氏强扯出笑,“是你们爹说,咸鱼图个六六大顺。你们爹还说这些年你和老二家的走娘家不容易,所以我做主又添了两斤腊肉。”

月娘没说什么,谢过大周氏后,坦然接过。

事实上,不光这些,月娘和郭盛安私下还备了些东西。

有十斤粗粮。

原本郭盛安还想去集市买些肉,结果那帮子老娘们太厉害了,前一天就去排长队等着,他和月娘没经验,再有得避开大周氏,就错过了。

他还想上山打些野味,但月娘死活不同意,估摸着是他上次死里逃生,月娘给吓出心理阴影了。

这下,六条咸鱼,两斤腊肉,十斤粗粮,走娘家足够好看了。

月娘的娘家离得远,不像小周氏就在邻村。

天还没亮,郭盛安做好了馍馍,在竹筒里加了水,背上走娘家要送的礼,手里还抱着玉凤,带着一家子准备出门了。

往年,郭盛安月娘都是带着最大的走娘家,年纪小的二丫三丫留在家中。

二月的天,开始回暖些了,积雪还未完全退去,胜在温度不再寒入骨髓。

背上那点东西和胸前的玉凤,让郭盛安没感受到多大重量,还有功夫走神。

上一世月娘的娘家来过郭家。

岳父岳母是想将三个丫头接回去的,但郭盛祺没同意,他义愤填膺说三个丫头姓郭不姓刘。他们只好留了些钱离开。

可惜这些钱都进了郭盛祺荷包。

之后岳父岳母也来看望过几次,但路途遥远,再有侄女郭淑君吸运,岳父岳母死在某次看望的途中,被野狼啃咬得没留全尸。

郭盛安刚出事那会儿,岳父岳母来过,带了钱和粮,不多,但足够表心意。

岳父姓刘,岳母是大柳氏,生有刘月,也就是郭盛安的妻子月娘。

月娘还有个弟弟名为刘家墨。

刘家墨娶了妻,是大柳氏娘家的远房侄女,小柳氏。

小柳氏这些年一直没有所出,这也是老刘和大柳氏拿东西去郭家,小柳氏这个唯一的儿媳没闹起来的原因。

老刘和大柳氏去世后,刘家墨一时悲极攻心,卧病在床几年,生生将本就不富裕的家,吃药吃垮了。人也没留下。

刘家墨走后,小柳氏也跟着去了。

小柳氏知道,以她的身子,即便再嫁人,也是给别人养大孩子,还不如随刘家墨一起去。

郭盛安将怀中的玉凤掂了掂,看了眼天色,道:“走快些。”

月娘和孩子们应了声,加快了脚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