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苏思青的回信

第二百四十七章 苏思青的回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二百四十七章苏思青的回信

“你确定?”杨成章表情复杂,“我还没正式给你背书,就算走我的关系找红龙,写你的名字,可不一定能进画廊。”

“试试吧。”

“先画出来。”

“那当然。”李颜点点头,“这张画可能比较慢。”

“好好画,没人着急。”杨成章笑着又拍拍李颜的背,“一个初中生怎么有这体格的,拍你跟拍我儿子似的。”

嚯,辈分还涨了。

“要多运动,师父。”

杨成章哈哈大笑,“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就散散步了。”

画画当然不是说干就能干的事情,揣着一叠红票的李颜走回到校门口,又琢磨起了如何处理这笔钱的问题。

杨成章特地换成了钞票,大概也是考虑到李颜未成年人的身份,在银行搞任何操作都非常麻烦。

装网文稿费的银行卡操作权其实在自己老爸老妈手里,所以李颜目前花钱主要都是依赖报刊稿费,留着这十万当各种启动资金好像也不错,现金总是更好用的。

信封……他摸着裤兜里锋利的牛皮信封边缘,心念一动,决定去一趟小胖的秘密小屋。

上周日小胖跟舍友出门玩,也没回去,掐指一算多少也该发表新一批文章了,说不定还能看到苏思青的回信。

他对这个大作家的印象还不错,确实很有交流的欲望。

看着有点凸起的信箱盖子,李颜愣住了。

他已经不用其他乱七八糟的笔名投稿了,只以两个主要笔名发表高质量文章,走精品化路线,发表量已经暴跌了。

“现在的小广告这么猖狂吗,也没见别人家的信箱被塞爆啊……”

他也懒得在昏暗的楼道里翻阅这些东西,一股脑都给装进小背包带回了宿舍。

宿舍里空无一人——废话,全都在上课呢。

李颜先是把十万块锁到抽屉里,然后伸手往包里一封封信摸过去,摸到皱巴巴软塌塌的毛边信封,满意地点点头,抽了出来。

果然是苏思青的回信。

那也就说明“梦生悠士”或者“唐飞”又发表作品了。

依旧是赏心悦目的字迹,这次苏思青用的纸更厚实更高级一些,洋洋洒洒写了五大页。

是写给“唐飞”的。

“唐飞兄,近来无恙?本已写了回信,等待唐飞兄新作发表便联系出版社一并送去,却见《临江文艺》刊登《论网络文学》,拜读后感触良多,临时改了信件,今日方才送出,切莫误会思青……”

大佬,你这么真诚,我压力很大啊。

不过苏思青这年纪这地位,还能对谈网络文学的文章“感触良多”?他难道还会上网看文章不成?

李颜的文章从网络文学的定义与诞生的合理性、必要性出发,从网络文学的诸多品类出发,分析了迄今为止网络文学的发展情况。

“唐飞兄所言自由度,于我颇有启发。互联网进一步打破了权力对资讯传播的垄断,编辑们发表作品的特权受到威胁,传统纸媒的时效性遭受冲击,从作品选择读者到读者选择作品,这几点都是当下存在的情况,也是日后的趋势。”

李颜看得频频点头。

“我以为,‘网络文学是野蛮生长的’此话不妥,不论在任何载体中,文学都有其野蛮生长的一面,此即生命力。若是所谓‘传统文学’只剩教条式的‘创作’,则等于异化为文学之外的东西。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这两个概念,我并不赞同分开。载体不应是分类标准,网络诗歌与纸媒诗歌无异,倘若因载体不同便有了高低贵贱,诗人岂不是也分身份?”

苏思青对李颜的文章有肯定也有辩驳,但整体看下来非常舒服,娓娓道来,很有老学者“不谈情绪不谈立场,只谈观点本身”的气质。

突然,一句话闯进李颜眼睛:

“我也拜读了《南宫少年》一书,甚是精彩,建议唐飞兄有空也可一阅。”

这以后要是给苏思青知道李颜是三合一惊喜大礼包可咋办呐……

李颜在文章中对“网络”进行了一番探讨,认为不该因为网络的风格、受众就给出所谓“低级”的评价,文学不是属于個别文人骚客的阳春白雪,是属于人民的。

他还以为苏思青这种做了一辈子研究的老学者,多少会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还做足了准备看看来自大作家的反驳会有什么力度。

结果却见苏思青只写了一句话,“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足矣。”

李颜对这老头的好感度直接爆表了。

怎么回事,先天忘年交圣体啊?

苏思青这封信写作水平非常高,甚至让李颜觉得放到苏老的散文集里都没问题。

这年纪这地位,能对网文保持一种学习、接纳的心态,真的了不起。

李颜看得是文思泉涌,提笔就写下了回信大纲,上一封信他肯定了网络文学的价值,这一封信他却要强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文学确实属于群众,但太过自由也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苏思青畅想的散文诗歌平台红红火火的未来,恐怕并不能实现。

今日的网络文学百花齐放,未来的网络文学可能单指。

网络会成为部分文体的发展利器,但也注定不是另一部分文体的生存土壤。

想得正兴奋,李颜看到苏思青的最后一段话,直接傻眼了:

“唐飞兄,思青难有聊得如此畅快的笔友,不妨给个地址,方便日常交流。”

追上门来了啊!

想想也是,苏思青地位多高,第一封信就给了地址,结果要回复李颜还得天天翻报刊找刊登的文章,联系出版社一块寄送。

确实显得自己架子太高了哈。

苏思青这次只回复了唐飞,因为梦生悠士的城市系列新篇章《新安速度》前两天才扔出去,没那么快有回应。

而且写着小胖的家,只要苏思青不登门拜访,也没法知道这俩笔名的主人到底是谁。

到了真有机会见面那天,大不了李颜就来个三震苏思青。

反正信也交流了,观点也交锋了,不至于因为是个初中生就觉得曾经的高山流水作了古吧。

趁着脑子里观点横飞,李颜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就把回信写了出来。

不过他还准备好好雕琢一下,大作家的诚意快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他也得表表自己的态度。

信写完了,看一眼其他信封到底都是什么玩意儿。

临江文艺的稿费单,小胖楼下超市的宣传单,某网上期刊的稿费单——妈的,一个半月前投稿的了,现在才送到,还只有五十块,给小报刊社投稿体验是真差啊。

刚把稿费单扔一边,一个精美的信封就露了出来。

“临江省作家协会‘大美临江’征文大赛组委会?”

他又翻了后边两个信封:

“新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五一杯’全市征文大赛组委会”;“全国第七届‘天星文学奖’征文大赛组委会”。

草……李颜嘴角上扬,难道后边这一叠东西,是获奖证书?

去年年底跟今年年初的一些征文比赛,确实是基本在二三月份就截稿了,这么一算公布结果还真是五六月的事情。

扎堆来啊。

他想到了什么,突然变得有些紧张,快速翻阅着手里的信封,终于是看到了他最在乎的寄件人信息:

“第一届超新星出版社国际推理文学奖组委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