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88章 嬴政显得困惑不解

第88章 嬴政显得困惑不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我是唯一仙!

无关他是否愿意付出代价,而是他不能这么做。

世间贤明君主众多,难道秦天每一位都要去救助?

因此,他只能做到这一步。

若有缘得之,自然是此人与长生药有缘,赠他一次机缘,亦无不可。

可既然对方没能抓住这份缘分,那就只能说他与修仙之道无缘了。

“是否……是否可以请您再赐予我一份长生不老药……”

“或者……”

嬴政的话语愈发艰难,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请求是多么不合情理。

“或者,请仙人代我取得那不老药,卑人、卑人愿意……”

嬴政想要许诺一些交换条件,却发现他所能许诺的东西对于秦天而言并无吸引力。

他又能做什么呢?秦天又需要什么呢?

更何况,对面那位可是真正的仙人,他索要了一份长生药还不算,竟然还想再要第二份?!

就算退一步说,让仙人亲自为他取药……凭什么?就凭他是皇帝?

嬴政自觉没有这般颜面。

“让我替你取来……并非不可能。”秦天的话让嬴政狂喜万分,但他很快意识到秦天话中尚有深意。

“但是,为何?”

嬴政一时语塞。

对啊,为何?难道仅仅因为他叫嬴政?难道仅仅因为他一统六国?

一切荣耀与功绩,在仙人眼中,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然而嬴政并未因此而退缩。

经过漫长的对话,他终归平静,不再如先前那般焦躁不安。

“我深知,我所累积的功业,在仙人眼里,也许并无多少分量。”

嬴政调整了姿态,甚至不再以朕自称。

“然而以凡俗眼光来看,我的成就是非凡卓越的,不是吗?”

“我统一寰宇,推行文字、车辆的标准化,将权力集于一身,君临天下!”

“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兼具三皇之德,超越五帝之功,如此我可以称为前所未有的皇帝!”

嬴政正要继续陈述,却被秦天轻柔地打断。

“你只提及了你的贡献,却忽略了自身的过失。”

“你焚烧诗书、坑杀儒士之举,又该如何评判?”

嬴政沉默片刻后回应:“那是术士,他们竟敢以虚妄之物欺骗朕,早该预料到会有今日!”

“然而你为了稳固统治,以此事为由,无辜牵连众多儒生,这又该如何评断?”

嬴政不再辩解,他深刻意识到,在仙人秦天面前,他没有任何隐藏的秘密。

面对仙人,他毫无隐私可言。

秦天淡淡叹息:“你可知道,多少珍贵的历史典籍、文化遗迹在这场浩劫中消逝。”

“姑且算你是为了稳固统治,对此我不予置评,你是帝王,是举世无双的九五之尊,你追求绝对的权利至高无上,独一无二……”

“可平民百姓有何罪过?”

秦天再次叹息:“你似乎已忘记,秦国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一步的。”

“凭借六代先祖积累的功业,挥舞长鞭驾驭四海之内……”

秦天反复强调:“凭借六代先祖积累的功业,凭借六代先祖积累的功业啊!”

“你是否忘记了祖先们的艰辛与质朴?”

秦天摇头惋惜:“你迷失了方向,嬴政,你失去了自我。”

“当你创造了空前的伟业之后,你已无法再低头关注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

“覆灭六国的,并非秦,而是六国自身;灭亡秦国的,也不是天下,而是秦自己……嬴政,你是否理解这个道理?”

“大秦仅两世即亡,问题并不在于六国遗民,也不在于李斯赵高等宵小之辈,而在于你,这个千古一帝,这个独一无二的皇帝!”

秦天的话语如洪钟巨响,一下接一下重重敲击在嬴政的心灵深处。

“你……你为何这样说?”

嬴政心中已有猜测,但他仍提出疑问。

并非他想不到,而是他不敢去想!\

“无论是兴盛还是衰亡,受苦的总是百姓。”

“诚然,长城、灵渠皆是你的赫赫功勋,但在战火平息之后,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休养生息!即使你急于建造诸多对国家有利的事物,那么对于那些只为了装点自身威仪的大型工程呢?”

秦天轻轻叹息:“水满则溢的道理,你理应比我更加明白。”

“追求长生,探寻仙道……”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莫非你以为,只有你身边的君主身边才有赵高李斯这类人存在?”

秦天冷笑一声:“不,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的出现,是因为你需要这样的人在你身边,于是他们出现了。”

“我需要……他们才会出现?”

嬴政显得困惑不解。

“因为真正的贤良之臣只会告诫你,不应追寻仙道,不要奢求长生,更不要大肆兴办工事,以免劳民伤财!”

“然而你决不会采纳他们的意见。”秦天平静地说:“因为你身为独一无二的皇帝,你渴望唯我独尊的地位!”

“你不想听到那些忧国忧民的劝诫,你追求的是独一无二的至上权威!”

“所以赵高来了,李斯也随之而来。”

“可……可我不是已经得到了长生吗?”

嬴政虽未说出,但他的思绪已清晰地写在脸上,即便远隔千里的秦天,也能洞察无遗。

“不错,你确实寻找到了长生之道,但结局又如何呢?”

秦天随意道:“你可以找到一万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追求长生是迫不得已。”

“你的时间不够,继承人还未足够成熟,六国余孽仍虎视眈眈……”

“你可以找出无数借口去寻求长生不老药,甚至可以劝服他人,因为他们是你的臣子,是你的将领。”

“然而……你无法说服我,更无法说服你自己的内心!”

“所以你愈发暴虐,愈发忽视了现实。”

“老秦人……”秦天略带讽刺:“看看如今的大秦,还剩下多少老秦人?”

“那些曾与你并肩作战的老秦人,又有多少能看到今日的世界?”

秦天的话语像是一把把利刃,深深刺入嬴政的心窝。

在无人揭露或无人敢揭露之前,嬴政或许还能自欺欺人。

但当秦天揭开这层面纱之后,他再也不能欺骗自己的内心了。

的确,秦始皇对大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到他的功劳,更要看到他的过失。

人人都可能犯错,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例外。

功劳和过失不能相互抵消,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秦始皇的确创立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也为后世皇帝树立了典范。

然而问题在于,他在晚年实在过于昏聩。

不说寻仙问道,单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骊山陵墓、阿房宫……

哪一项不是耗尽民力财力,更不用说为了巩固其伟大的基业,嬴政还需巡游天下。

原本疲弱的民生,在一次次巡游中越发衰败。

若百姓能安居乐业,哪还会有人追随别人去做那些随时可能丧命的事?

修筑长城牺牲了多少生命?

功过参半,这是秦天能给予嬴政的最高评价。

没错,他确实创建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但那些百姓呢?

那些默默无闻的百姓,那些英勇战死的士兵?又有谁能记住他们?

他们同样是别人的丈夫、儿子、父亲……

谁能给予他们公正的评价?

他们甚至不求名垂青史,他们只求温饱,为子孙后代争一份前程。

可又有多少人在付出生命代价后,能得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

秦国初征六国时或许尚有可能实现,但随着一切尘埃落定,也就再无人能获得这些了。

踏上修仙道路后,秦天眼中所见的不再是历史长河中那些转瞬即逝的伟大人物和皇帝。

他的视线更多投向了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

修仙并非是要摒弃人性,而是要用大爱替代小爱。

虽是逆天而行,但秦天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天下百姓。

一个皇帝,无论建立了多么伟大的功业,评价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让百姓丰衣足食!

史书可以撒谎,学者也可能传播谬误,但百姓的口碑却不会骗人。

真正造福百姓的皇帝,无需史书记载也能流传千古。

即便无人记得他具体做了哪些事情,但在歌谣、传说以及百姓讲述给孩子的故事中,都会有这些人的影子。

秦天望着陷入沉思的嬴政,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是我……错了吗?”嬴政显得迷茫不已。

他不知如今的自己,应该如何自处。

“既然如此,那我就让你亲自见证……”秦天轻声道:“见证大秦那……晦暗无望的未来。”

秦天轻轻挥手,一道霞光瞬间飞驰千里,来到嬴政面前。

这道霞光疾飞千里,沿途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即使是帐外的赵高李斯,也未能察觉它的踪迹。

嬴政慢慢睁开眼睛。

“朕……朕能动弹了?”

嬴政满心欢喜,但这份喜悦很快转化为深深的恐惧。

不知为何,他竟然变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满头白发,皮肤干瘪,手指犹如枯枝般毫无光泽。

尽管嬴政已近五十岁,身为一国之君,虽忙碌却不至于像贫苦百姓那样,在烈日下辛勤劳作。

虽有少许白发,但大部分仍是浓密的黑发。

然而此刻,嬴政抚摩着头上稀疏的白发,心中万分恐慌。

他确实醒了过来,但为何这具身体会变成这样?

“还在愣着干嘛,老头子,快走吧!”

“走?走去哪里?”

还没等嬴政发问,他就被人群簇拥着向前走去。

通过周围人们的只言片语,他才了解到,原来他们是躲避徭役的流民。

一路颠簸,他甚至滴水未沾,衰老虚弱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折磨。

仅仅半天的行走,他的双脚就磨出了一个个血泡。

然而他无法停下脚步,因一旦被捕,面临的唯有死亡!

可是,何去何从?出路何在?终点又在何方?

无人知晓答案,也无人问津,他们只是机械地前进,追寻着一线生机的微茫希望。

脚下的血疱反复破裂,肉体的疼痛却远不及内心的折磨。

因为他察觉到,这些背井离乡的民众并非战俘、奴仆或罪犯,

他们不过是大秦统治下,原本安居乐业的平民百姓。

然而,连年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加上大秦对生命的冷漠无视,频繁的大规模建设早已耗尽了可供驱使的人力资源。

然而,皇命不可违抗,那些本应由奴隶、囚犯、战俘承担的任务,逐渐转嫁到了平民、农民肩上。

伴随着嬴政年岁的增长,距离寿终正寝越来越近,民间疾苦也随之加剧。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又有谁能甘愿离乡背井,沦落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如今,在确认自己所要面对的试炼终究会与秦始皇的命运交织——或者说,是与秦始皇统御的大秦帝国紧密相连之际,秦天亦欣然接受为对方提供一些助力。

确切来说,他不得不这样做。

因为他若未能助秦始皇渡过难关,那他自身所面临的试炼又将在何处安放?

对此,秦天并无丝毫抵触情绪。

只因他诞生于这个纪元,他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因此他的试炼与这个时代的核心——大秦帝国紧密相联,确属情理之中。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秦天仰望皎洁明月,唇边漾起一抹淡然微笑。

修行的本质在于逆反天命,此言不虚,天地不容许永生的生命存在,更不允许凌驾于天道之上的生命显现。

故而,修行被称为逆天而行。

然而,“逆天”并非指令修行者盲目对抗天地、任意挑战一切,亦非鼓励修行者放纵内心深处的邪念。

逆天并非仙途的终极目标,修行之真谛,关键在一个“修”字。

重点在于过程,而非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结果。

逆天、超越天地、超脱天道,只是修行道路上相伴而生的结果,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自我,寻求至高无上的自在境界。

简单来说,你无需比天道更为强大,无需比任何人都厉害,只需比昨日的自己有所进步足矣。

比昨日的自己更进一步,这便是修行之路上踏出的最为坚实的步伐。

同时,这也意味着修行者不必对人世间的所有事务,乃至天道持有过分强烈的对立态度。

理解天道,遵循天道,领悟万物发展规律,遵从其规律,就如同修行一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唯有如此,方能一步步接近巅峰。

这些领悟玄妙深奥,似懂非懂,秦天仅能领会其中内涵,却难以将它们详尽表述。

待到他能清晰阐明心中的道,解析出自己修行之道的那一刻,或许他离真正的飞升成仙,已不远矣。

秦天未曾料想,仅仅是通过一场黄粱美梦般的经历,就在修行之路上收获了如此丰富的顿悟。

因此,他愈发坚定了投身世俗、实践修行的决心。

“此事了结之后,便计划下山,步入俗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