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科举人生(快穿) > 科举人生(快穿) 第21节

科举人生(快穿) 第2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举人生(快穿)!

“你这字怎么都感觉那么虚浮无力?”

叶长青不禁微微一愣,看着站在他旁边的学政大人,奇怪?他怎么会注意到他呢,一般院试的前十名才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另外一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他的学生,而十名开外的学子的待遇就都是相似的,不过等着被分配名额到县学或是府学了。

“学生见过周大人”学政大人姓周,叶长青连忙作揖行礼。

他还没说什么,学政大人又继续疑惑道:“你这手是不是受过伤?”

“是,曾经受棍棒击过,导致现在力度不足。”

“那你以后都这样了?”

“是的,以后写字久了都会这样。”叶长青虽不知道周大人为何如此关心他,但是他仍然不卑不亢的说道。

学政大人不禁皱了皱眉:“那以后若是乡试,会试,可能应对?”

叶长青只有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恐怕是不能的。”

学政大人的眉头不禁皱的更厉害了,想起他批改考卷时,唯一一份欣赏的试卷就是他的,其中有关农桑经济讲的尤其好,“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缉盗贼,解讐忿以重身命”,而论述内容却更加精彩,仿佛他是亲身经历过一样。

他本想点他做案首的,可是那个古板的巡抚大人,硬是嫌弃他的字不好看,越到后面越凌乱,以此断定他是个心思浮躁之人不堪大任,他也有此疑虑,就打消了想法。

现在见到他,他这种应答得体、沉稳内敛的气度,看起来就不像那种虚浮之人,反而跟他写的文章极配,他都有点后悔没有点他做案首了,只是想到他说的手不行,不能参加乡试和会试,他就一阵深深的遗憾。

不过这只是瞬间,很快他就灵光一闪,径直取过桌子上的毛笔,又在旁边的一个学子的手上抽取一支毛笔,双手并进,齐齐在纸上落笔,不一会儿一副“天道酬勤”的行书就书写了出来。

围在旁边的学子一个个都震惊了,没想到这学政大人还有如此绝技,可以双手合写,虽然他左手那边的字明显要差多了,但是能做到双手协调同时并进就是非常难得的了。

而叶长青看到学政大人动笔时就已经双眼发亮了,是他之前愚蠢了,他只不过是右手不行,他还有左手呢,连学政大人都可以做到双行合一,他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为什么不能?

刚落笔的学政大人,侧目就见到叶长青隐有兴奋的样子,想到,他必定是看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我这只不过是雕虫小计,真正的双行合一,左手书圣是潇湘书院的秦先生,不过……..”说到这里他的眼睛不禁暗淡了下来。

“潇湘书院每年除了仅有的十个秀才名额能入学,其它的都要求举人以上,而全国各地那么多的秀才,你不一定进的去,而且秦先生已有几十年没有收徒了。”

叶长青听完学政大人的话,虽有点失落,但是他还是很快坚定了视线道:“即使不成,学生也愿意勉励一试。”

学政见叶长青坚毅的气魄,再联想到他的策论,他是个实干派,他说愿意试,这样的人多半能成功,他忽然觉得未必是没有希望的。

“我这有一张秦先生的帖子,如果到时候书院不收你,你看能不能打动他,只要他愿意收你,山长都奈何不了的。”

叶长青听完就明白了这张帖子的分量了,他恭恭敬敬的接过,然后再三拜谢,上辈子,这辈子他虽然家庭不幸,但总会遇到欣赏他,维护他的老师。

第31章 败家子13

叶长青回到客栈,脑海不断回想着学政大人的那句话:“只要秦先生愿意收你, 即使是山长也没有办法。”

这个秦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知道现在潇湘书院的山长是本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三元及弟”的状元郎, 是先帝亲点的翰林院修撰, 但他只在哪里面待了三年把里面的藏书都看过后, 修撰了几本书后就辞官来到了潇湘书院担任先生。

先帝以国子监祭酒一职都留不住他。

之后不久他便接任山长一职,在他任山长期间,培养出有功名者一百五十多人,其中进士出身九十几人,有任官经历者五十二人以上,光是昙花籍就有百人之多,因为他的缘故, 全国各地的学子纷纷前往书院求学, 潇湘书院的学子一下子爆满。

他也一跃成为潇湘书院最牛山长, 听说也是最牛脾气的山长。

不要问叶长青为何对他记忆那么深,想当年先帝还在位时,为感念他为朝廷培养的人才、为儒学所做的贡献,特地命人从京城打造了“学达性天”的牌匾敲锣打鼓的送到了书院, 昙花郡属地的的老百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原身当然也是听过一些的, 是以叶长青才能想起来这位山长的丰功伟绩。

只是这么牛的山长却还是拗不过这位秦先生,不敢想象,这秦先生的履历是有多厉害!

然而他把客栈熟识的学子、文人都问了一遍,却没有人听过他的名号,他不禁一阵疑惑,难道是深藏不漏。

不过一番交谈下来, 虽没问得秦先生的消息,却是得到了一张潇湘书院的招生公告,无外乎是要求德智体美要达标,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倒是和学政大人讲解的一致,确实只有举人才能优先入学,其他额外生只招十个,还是三年才一届,每届只有六十个名额。

所以意思就是名额是有定数的,即使你是举人出身,书院招满人后也不会录取的,既然举人都不一定有保障,更何况秀才乎?

今年刚好就是三年一届的招生时候,他虽然觉得前路必然坎坷,但还是鼓足了勇气将招生简章和那张隐隐还含有梅香的暗纹红色名帖,夹在了他新买的那本字帖里,就搭上了商队的车往家去。

只是这一路上的金贵飘香,虽然不是乡试时,但是过了院试他还是很开心的,而且现在还有了解决手部问题的方向,仿佛黑暗中点亮的火光,隐隐有了希望。

只是路过那片峡谷时,他不禁自然的就想起了叶明净,他这边是有了希望,只是他还好吗?他曾托李氏寄了三封书信给他,问他那日为何在他门外立而不进,为何会不打一声招呼的就走了?他心里是不是有事?

他隐隐觉得那事和他有关,他想帮助他解开心结,只是那三封信都石沉大海了。

他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他不禁心里有点发凉,他都做好了无论如何什么事都给一次原谅他的机会,可是他却没有给他原谅的机会。

避而不见,逃避,这不是他该有的作风,亦不是他认同的作为,他对他终究有点失望了,那个站在崖山说着,永远不会松开手的孩子,还回的来吗?

到了家,就见王氏像望夫石似的站在门外,风吹在她的脸上,吹乱了她的发丝,她刚卷起手指正准备缕一缕,晃神就看见出现在门前的叶长青,立马就像个小孩子似的跑了过来问道:

“儿啊,考过了么?”

叶长青对她笑笑:“看我的样子,你觉得呢?”

“过了,没过?”王氏不禁有点焦急,纠结着他面部的表情猜谜语。

叶长青不禁哈哈笑了几声,就拉着她往屋里去道:“当然是过了,快进来吧,你在外站那么久不累?”

王氏听到后先是高兴了一阵后,眼里却突然闪过一丝疑虑,仿佛还似有点悔恨的问道:“那会试、乡试还能考么?”

叶长青就转过身,从来没有过的认真看着她道:“你什么时候关心这些了?你不是都希望我在家里当个闲散文人就好了。”

王氏被他问的有点哑口无言,“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

“叶明净去了哪?”叶长青突然不想和他兜圈子了,直接抛了一记重磅炸弹。

“我,我不......”

“你想说你不知道?你和李氏好的同喝一杯水,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叶长青不禁有点气。

王氏想了想,他手不能写的事情也过去那么久了,现在听了也不会再受很大的打击了吧。

“他去潇湘书院求学去了。”

“潇湘书院?他凭什么进去的?”叶长青有点不可置信,他刚刚了解到潇湘书院的招生条件,虽然叶明净资质不错,但是离潇湘书院的招生条件还是很远啊,而且潇湘书院三年才招一次学生的考试还没开始呢,他怎么可能进的去。

王氏见话已经敞开了,干脆就叹了口气道:“那本来是你爹留给你的名额,我见你手都这样了,也用不上了,正好弟妹他说不如给了明净那孩子,以后他发达了也好提携一下你的后代,我看明净确实是个有前途,怕你伤心,也没有问你就给他了。”

“娘,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叶长青不禁有点想哭的冲动,他这一路上都在思考如何考进潇湘书院的,他居然就把这到手的名额白白给人了。

“先是觉得你用不上,后来是想和你说的,却没想到你的手又这样了,又怕说出来徒增你烦心了。”

“所以,我就是你那打比方中的快死的兰花,明净就是你重新选择的那盆花?”

王氏见他声音冷淡,不禁抓住了他的手,有点害怕:

“长青,我们过我们的日子就是了,给了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你觉得没有关系吗?”叶长青不禁苦笑一声,也懒得和她再纠缠了。

如果当时明净那孩子主动找他要,他不知道左手书圣的事,也不一定不会给他,只是他们却这样偷偷摸摸的私底下就办了,明净走的时候还连一声招呼都没打。

他是觉得愧疚还是不愿意在他伤口上撒盐?只是他们这样隐瞒不说才更使他难受啊!

“让小花明天收拾好行李,我们一起去荷花府的潇湘书院,我要去参加他们三年一度的入学考试。”

王氏愣了愣:“你要去潇湘书院?为什么?”

“我现在要凭我自己的实力进去了,娘啊,你糊涂。”叶长青却没有回答她的话,径直说道。

“儿啊,我不知道这样的,怪我糊涂没问过你的想法,你想去潇湘书院,我就去找弟妹把名额要回来。”

她激动的不得了,刚说完就准备真的往府外跑,叶长青连忙拉住她道:“你以为还要的回来吗?给了别人的东西,吃进去容易,吐出来难!”

“还是收拾东西明天就去荷花府吧。”

王氏呐呐一阵后,还是哭道:“不行,儿啊,你是不知道那潇湘书院有多难进,你爹当年以举人的身份考了几次都没进去,何况你这样的怎么进的去,我必须去帮你把名额要回来。”

“好,你要怎么要回来?”叶长青平静的问道。

王氏却又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了。一副可怜小白兔的模样,红红的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难道是男人当久了,叶长青如今也变得见不得女人的眼泪了,他握了握她的手:

“娘,你不要担心,相信你儿子的实力。”

看着两只交握的手,还有儿子眼里坚定、自信的目光,王氏终是撇撇嘴笑了出来。

第二日叶长青先去书店领了这几期的稿费,就在车行租了一辆马车,带着王氏三人赶往荷花府。

当四日后叶长青一行人赶到荷花府的时候,才发现城里已经是车水马龙,人流不断,沿路都是身着儒衫的学子络绎不绝,就连路边的小贩也多了起来,街市的店铺更是鳞次栉比。

这些学子应该都是特地选择这时候来参加潇湘书院入学考试,只是这盛况远超过了叶长青的想象,看来这潇湘书院确实是天下文人趋之若鹜的向往。

就连坐在马车里轻摇团扇的王氏也是不停的感叹这荷花府的繁盛,时不时的掀开帘子看一看路边卖的花环、美女图等。

自古以来文化和经济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地方的文化兴盛自然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反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达同样影响着文化。

他们找了几家客栈都都没有空房间,每一家不是爆满,要不就是被赶考的学子事先预定了。

叶长青无奈干脆拉着王氏去了牙行,在潇湘书院所在的花雨山山脚附近租了一个小院子,当天就让小花和婆子购置了物品,打扫了出来,晚上就住了进去。

不管这次有没有考过,能不能进潇湘书院,他都打算在这住下了,如果最后还是进不了书院,那他就拿着学政大人的帖子一日求见他十回,反正他住的近,也不在乎这几步路。

这样想着,他也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含笑进入了梦乡。

第32章 败家子14

睡了个好觉,第二日叶长青就早早的起来赶去荷花府的书肆, 他想买一本潇湘书院每年入学考试的试题集子。

“你说什么?我没听错吧, 潇湘书院入学考试的试题集?”当掌柜的听到他的要求后, 居然好笑了起来。

“您是第一次来我们荷花府赶考的举人老爷吧, 还不了解这潇湘书院的考试情况?”

叶长青被他一声“举人老爷”叫得居然有点心慌,虽然上辈子他确实是个举人,但是这辈子他还是个大龄秀才啊,被人叫高了一级,难免害臊。

掌柜见他的神色似是真不了解,于是又道:

“不知道也情有可原,因为这潇湘书院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 它从无固定的试题模式, 也根本就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 全看里面的各位先生的眼缘了,和学生的应变能力了,如果先生看中了你,你就能入学, 若是没有被哪一位先生看中, 您的学识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叶长青一听居然就放心了下来,感觉这考试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般,考察应变能力?他可是比别人多活一辈子的人,而且还以举人之身为一方县令父母官,还和文人、大儒私交笃盛,如果他这样的条件都不能被先生选中, 那不知道是要感叹先生有眼无珠呢,还是要感叹入潇湘书院的考试竞争之激烈。

“那掌柜的你这里可有书院各位先生的喜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叶长青仍不死心的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