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渔家调 > 渔家调 第15节

渔家调 第1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渔家调!

以往他们是三个人过来,留一个在渔船上看家,是以根本不需要交什么看守费,这次情况特殊,再加上家中有银子,颜正茂花两文钱也痛快了不少。

只是到了府城两人却茫然了,以前从没接触过中人,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中人,父子俩合计了一会儿,只好沿街问过去,这一问,倒是问出了两三个中人,他们也不知道哪个比较厚道,只好又花了一文钱向街边的商贩询问,最后才摸索到一位中人的家中。

这个中人姓吴,是个中年汉子,因为嘴角长着一个痦子,人称痦子吴。

吴家从祖上就开始做中人这行,传到痦子吴这一代,几乎可以说是广信府的百晓生了,这广信府的田地房子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消息灵通得可怕,再加上他为人还算厚道,做生意也不会偷奸耍滑,口碑还算不错,是以大多人买卖田产房屋都会过来找他。

颜璐和颜正茂到了吴家,说明来意之后,一下人领着他们去见了痦子吴。

痦子吴看到颜家父子的时候神色很是平静,像他们做这行的,常常与达官贵人打交代,自然也会和普通平民百姓有交集,看到颜家父子的穿着打扮,痦子吴便知道,今日这买卖不怎样,不过客人上门了,他还是会好好招待的,毕竟蚊子的腿再细也是肉。

倒是颜家父子坐在檀木椅子上显得很是不自在,好一会儿才想起他们是来买地的,这才稳了不少。

痦子吴笑着问道:“两位上门来可是要买卖田地房屋?”

颜璐点点头,平静了之后才缓缓说道:“吴中人,我们想在东阳湖两岸的明湖村、秀河村、清浦和东浦,这四个村落里买建房子的荒地,土地没什么要求,只要适合建房子就行,吴中人这里可有适合我们的土地?”

痦子吴楞了一下,以为这两人是来卖田地房屋的,没想到竟然来买田地房屋,倒是他眼拙,被他们的打扮给骗了去。

这么一想,痦子吴的态度立马热络了不少,依着颜璐的要求拿出一本厚厚的本子,翻阅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按照你们的要求,我看了一下,这四个村子里都有适合的荒地,如果只是买宅基地,倒是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地,普通荒地就够了。

只不过明湖村和秀河村比较小,村里即使是荒地,价格也要比清浦和东浦贵上一些。东浦靠近软滩地,那里的土质太软,适合建房子的地不多,即使是荒地只怕也要考量一番。

依我看,最适合的应该是清浦,清浦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叫东清浦,另一部分叫西清浦,这个村子的范围是其他村子的两倍大,西清浦就不说了,东清浦靠近临海山,过了一条小河就是临海山,临海山过去就是东海。

所以东清浦那里的土地不像其他村子那么平整,不过胜在土地结实,不像软滩地,建房子也稳当。再加上那里土地不平,不太适合大面积耕种,所以东清浦的人家不多,远远比不上西清浦。

最重要的一点,清浦那里是混居,没有所谓的宗祠,不过有村长,村长住在西清浦,西清浦到东清浦还要坐船,所以村长一般不去东清浦,那东清浦就像是没人管理的一样。

你们若是在东清浦买地,一个是便宜,再则那里除了地不平外,土壤还是挺肥沃的,多费些精力,还是可以开垦出田地的。”

被痦子吴这么一说,颜璐和颜正茂当即就决定要在东清浦买地了,只是他们还是要去实地看一看,若是痦子吴所言不虚,他们必定马上买下来。

痦子吴也看出颜家父子的犹豫,了然地说道:“这样吧,这个时候还早,我也没什么事情,就跟你们去东清浦走一遭如何?”

颜家父子大喜过望,连连点头,正好他们有渔船,去东清浦不是什么难事。

事情说定了之后,一行人立马往码头走去,颜正茂用最快的速度划船,载着痦子吴去了东清浦。

这清浦在哪里他们也知道,只是以前不曾想过买地的事情,所以即使经过清浦,他们也不会多看一眼,这次却不一样。

颜家父子俩到了东清浦便开始张望,等上了岸两人才意识到这东清浦还真的像痦子吴说的那样,这里没什么人家,他们走了一路也才看到七八户人家,还是那种相距很远的,每户人家的周围都是一大片田地,这些田地稀稀拉拉的,很少有连成一大片的。

第一卷 渔家小调 第二十二章 定下宅基地,府衙办事

颜家都是渔民,即便在陆地上买地建了房子也不会去置办田地,至少目前没有这个计划,是以颜璐和颜正茂看到这田地的情况下意识的直接忽略了。

痦子吴见两人没有多余的神情,心下一松,这东清浦唯一不好的就是可耕种的平地太少,若是颜家父子不介意这点,这笔买卖便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拿下。

痦子吴领着颜璐两人往村子的深处走去,越往里头走,人家也慢慢多了起来,不过密度还是很小,痦子吴指着东边连绵起伏的山脉道:“那就是临海山了,山势不高也不低,可以挡住海上吹来的海风,所以这里不像靠近海边的渔村那样风大。

你们再看北边,那边隐隐约约也是高山,那里是葛山,有一个村子叫做葛山村,这个葛山村的村民是真的靠山吃山,他们不在水里讨生活,靠着葛山日子过得也还行,至少荒年的时候不至于饿死人。

所以我说这东清浦其实也是不错的,若是你们想去山上找吃的,坐船到对岸去,一大片临海山够你们转悠的,若是想捕鱼,村子一出来就是东阳湖,往东再走一段就是东海的入海口了,去哪里都方便,就是去府城也近的很。”

痦子吴说的颜家父子都知道,这会儿两人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颜正茂环视了几圈,斟酌着问道:“吴中人,若是我们在东清浦买宅基地,可是能自己选择?还是要听从村长的安排?”

痦子吴愣了一下,想着这两人估计是从没买卖过田地,便解释道:“你们要到清浦买宅基地落户,要给清浦一笔落户费用,不贵,不过对清浦的村长来说,可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而且清浦不缺这些宅基地,所以村长不会在这事情上为难你们的。再加上你们买地的地方是东清浦,村长就更加不会有意见了。”

说不定那村长知道了这个事情还会热烈欢迎颜家在东清浦安家落户呢!毕竟东清浦的人家还是太少了,住在东清浦的人家家境都比较困难,所以这里也比西清浦贫穷许多,若是能多些人家搬进去,他这面子上也好看不是。

颜正茂心下一松,和颜璐对视了一眼,当即拍板道:“吴中人,若是真的如你所说,那我们就决定在东清浦买地了,只是这地的价格……”

“这个你们放心,这里的宅基地肯定不贵,要知道明湖村和秀河村的宅基地可是一亩八贯钱,你们是外来户,若是去买的话,那两个村的村长抬个价,一亩少说也要十八贯钱,少不到哪里去。

就是那西清浦,你们去购买的话,一亩地怎么说也要十六贯钱,可是这东清浦不一样,若是你们要买宅基地,大概十四贯钱一亩就能置办下来了,再加上落户费用一贯钱左右,完整办下来大概十五贯钱。”

痦子吴早就把这附近土地的价格了解得无比透彻,张嘴就来。

被他这么一说,再对比一下何家村的荒地,颜璐心里也清楚这个价钱确实挺公道的,他们家有一箱银子,买个两亩宅基地应该不成问题,这么一想,颜璐当即定下了两亩宅基地。

“吴中人,我们打算买个两亩宅基地,您看这手续怎么置办才妥当?”

痦子吴没想到颜家父子竟然要买这么多宅基地,一般普通八口之家买个半亩宅基地就够用了,他们一下子买了两亩,这样算下来可是要二十九贯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痦子吴心下疑惑,面上却是不显,稍显热情地说道:“这个都是小事情,你们若是决定要了,把你们看中的地方圈起来,等会儿我们去一趟西清浦,见一见村长,让村长带人过来丈量一番,之后村长带着你们一起去府衙把地契给办了,你们交些费用,把宅基地的费用付了,就成了。若是你们着急,甚至可以把落户的事情一起给办了,还能省下一笔费用。”

毕竟衙门开张也是要吃饭的,进去办事要是不给点好处,事情办下来总是要麻烦许多,还得处处看人脸色,这一趟能解决的事情,还是别折腾成两趟了。

颜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也明白痦子吴是好心提醒他们,便欣然应允了。

父子两把东清浦走了一圈,在东清浦的东边,靠近河边的位置挑了一块两亩的宅基地,这个地方地势不低,边上就是河流,河流对面是临海山,不过因为这里地势抬高,水位很低,是以没人在这里开垦田地,也没人在这里建房子,一大片都是荒草丛生的荒地。

痦子吴看了颜家父子选的土地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他们做了个标志,一行人立马往西清浦赶去。

正好村长没有出村,也认识痦子吴,看到痦子吴就知道颜家父子的来意,又听说他们是要在东清浦买地,村长的反应真的和痦子吴说的一样,高兴地见牙不见眼的。

而且颜家父子也没跟他讨价还价,村长痛快地招呼人手到东清浦丈量土地,才刚刚到晌午就把事情办下来了。

一行人看着天色还早,打算直接去府城把这地契的事情给办了,正好村长也想着早点拿到这笔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要去府衙置办这些事宜还要落户,少不得要回颜家一趟,拿银子和户籍证明。

痦子吴和清浦村长也知道这个流程,并没有想太多,上了颜家的渔船之后就一路看着沿湖的风景,靠近颜家的另一条渔船时,颜正茂独自跳了过去,麻溜地进了船舱,很快便背着一个大竹筐从里面出来。

对上痦子吴和村长疑惑的目光,颜正茂解释道:“我家媳妇说家里没什么粮食了,让我们等会儿顺便去府城一起带回来。”

两人对于颜正茂的解释不置可否,却是不再多加关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