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下无妾 > 天下无妾 第51节

天下无妾 第5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下无妾!

再说这只是选出来人选罢了,又不是正式成婚,这离大婚还有个把月的时间,若是在其间再生出些什么事儿来,说不得等到大婚的时候曹雨莲能直接以正妃之礼被抬进颖川王府呢?

想到此处,孙太后觉得自己的心情又好了些,阴沉了一早上的脸色终于放晴露了一丝笑意出来,她起身道:“既然两位郡王的正妃次妃人选都已选定,明日自会有旨意下来,虽说两位郡王年纪也都不小了,但这郡王成亲,该有的礼仪排场还是要有的,总得要筹备上个把月的功夫,大约到十月的时候再给两位郡王举办成婚大典。”

“你们四位闺秀从此刻起就已经算是我皇家的人,回府之后务必要深居简出,安心待嫁,至于宫中的一应礼仪规矩,本宫自会派两个嬷嬷去教导你们。这几个月的时日里,你们可都要给本宫谨慎小心些,可别在这待嫁前再闹出什么不好的事儿来,不但毁了自个儿的好前程,还连累了我皇家的名声。你们可别怪我把丑话说到前头,到时候要是真有这样的事发生,可别怪本宫手下无情!”

采薇等四人急忙跪倒在地,口里说了些“谨遵太后教诲,定当洁身自处,安心待嫁”等语。

孙太后摆摆手,“罢了,你们也累了半日,都先回府去歇着吧!”

颖川太妃原本想将采薇单独留下来片刻,再叮嘱她几句话,见孙太后宁肯自己晚走片刻,也要先让这些闺秀走人,只得给了采薇一个眼神,目送她跟在那三女之后,缓缓步出殿门。

采薇怕那三女万一向自己言语寻衅,便有意放慢了步子,远远落在她们后面,等她到了二门时,那三人已然登车而去,这些天颖川王府每日接送她的那辆朱缨翠盖九华车已停在门前,温嬷嬷正立在车旁笑吟吟地看着她。

采薇本以为温嬷嬷突然出现在这里,定是要传沈太妃的什么话给她,哪知温嬷嬷却只跟她说了一句,“周姑娘,今儿这辆车里装了好些太妃给你带的东西,再不能多坐人了,怕是要委屈香橙和甘橘两位姑娘坐后头跟的一辆小车。”

为何太妃给她送的东西不装到那辆小车里,倒反装在这辆九华车里?采薇心里虽觉得有些奇怪,但因这不过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便也没有多问,点头答应下来。

温嬷嬷便对香橙和甘橘道:“你两个快去后头坐车吧,我来侍候你们姑娘上车!”说完便扶着采薇踩上脚凳。

眼见采薇已上了马车,掀开车帘,正要进去,忽然身子一僵,竟就立在那车门口,再也迈不进一步。

☆、第一百二十一回

且说采薇怔在那马车边上,温嬷嬷见她半天也不进去,忙道:“姑娘可是被那里头的东西给吓到了,虽说有些贵重,但到底是太妃的一番心意,姑娘可千万别见外,只管收下就是了!”

采薇这才回过神来,急忙步入车中,将车帘放下,却一时不知道该坐在哪里才好。

因为车内唯一的长坐椅上已坐了一个人,一个她绝对意想不到的人。

老实说,便是她掀开帘子,看见临川王秦斐坐在她的车里她都不会如此惊讶,可是这位殿下,她是再想不到,竟也会做出这等出格之举的。

若说采薇觉得震惊尴尬,秦旻却比她还要再尴尬一百倍,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鬼使神差的竟请温嬷嬷帮他安排了这一出,偷偷坐到了采薇的马车里。

他忽然就有些后悔,觉得此举实在是有些唐突,他心中正自懊悔不已,采薇已然定下神来,小声问道:“殿下是特意在车里等我的吗?”

秦旻原本苍白的容色此时早染上一层淡淡的红晕,幸而这车中光线有些暗,采薇又低着头不敢看他,便没发现。

他轻咳了两声,坐到坐椅的最左端,轻声道:“是小王虑事不周,唐突姑娘了,还请姑娘坐下叙话,不然过会儿马车驶动起来,怕是……”

周采薇略一迟疑,虽然脸上有些发烧,还是大大方方的坐到了那位子的最右端。

秦旻见她坐好了,便敲了敲车壁,车身微微一晃,已驶动起来。

直到马车驶出了颖川王府,二人仍没想好要怎么再次开口,一时间竟是相对无言。

又过了好半天,眼见马车都快要驶到了安远伯府,秦旻方才清了清嗓子,轻声道:“小王确是特意在这车中等候姑娘。因为有一句话想问姑娘,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这才出此下策。”

“殿下想要问我什么?”采薇好奇道。

“我知道母亲曾去找过姑娘,为我求亲,母亲固然是为了我好,只是……,只是我是短寿之人,不知母亲可将此事告诉姑娘知道?”

采薇隐隐有些明白他心中在意的是什么,忙道:“太妃同我说过的,太妃她什么都没有瞒我,她也说殿下因为身有宿疾,怕是年寿难永,要我三思而行。”

她顿了一顿,声音又小了几分,“我是想清楚了,才敢答应太妃的,若是我不愿意,太妃是绝不会勉强我来选妃的。”

但她声音压得再低,几如蚊呐,却还是被秦旻清清楚楚、一字不错的听入耳中,心神激荡之下,忍不住又咳嗽起来。

采薇待他咳声渐平,方问他道:“殿下的身子不打紧吗?先前在大殿上太妃命人送殿下先回去歇息,这会子觉得如何?”

秦旻脸上又是一红,他先前在大殿上不过是佯装虚弱,好提前跑出来谋划怎么藏到她的马车里。他可不像他弟弟秦斐脸皮厚得堪比城墙,他是面皮极薄之人,如何能说得出口,便故作不经意道:“无妨,我歇了一会子,又服了些丸药,已然好多了。多谢姑娘挂心,只是——”

秦旻略一迟疑,终究还是把他心底的疑虑问了出来,“正如姑娘亲眼所见,我虽然身长七尺,但这身子却孱弱不堪,病骨支离、年寿难永。终年与药罐相伴,便是我的书房里也闻不到半点书香,充斥鼻端的全都是各种苦药汁子味儿……”

“如今又身陷这波诡云谲的时局之中,若是你将来到了这府里,怕是再不能过你从前的安稳日子,要应付各种明枪暗箭,且我还硬被塞了个出自孙家的次妃……”

“我能得姑娘为妻,是三生有幸,前世修来的福缘,可是姑娘若下嫁给我,却是有些……委屈了。”

采薇虽然感动于他一心为他人思虑的君子之风,却也有些不解,为何历经重重关卡,两人的婚约终于定了下来,他却突然来对她说这些话。

“你我之事,难道太妃先前不曾告知殿下吗?殿下若是怕拖累委屈了我,为何当时不跟太妃提出来?若是殿下不乐意,太妃是断不会强逼着殿下答应的!”

秦旻听出采薇话中已微有薄怒,是啊,为何自己一早没能拒绝母亲的提议呢?

因为母亲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想。他甚至怀疑母亲是不是已然看出了他心里对采薇暗藏的心思,这才会跟他说想要采薇来做她的儿媳妇。

他那时也曾有过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当日在京郊长亭初见周采薇,他便对这细心体贴的少女心生好感,及至读到她为母亲所口述而成的下卷《酉阳杂记》,更是为其文笔才华而折服,若是余生能得采薇这样的女子相伴,那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福气!

所以他答应了,因为他也盼着能有一位知他、懂他的女子给他以慰藉和温暖,让他如死水一般沉寂多年的生命里能出现那么一抹亮色,而不是始终蒙着一层死灰,了无生趣!

可是人心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得不着时在心里心心念念的盼着想着,生怕选妃选到最后,并不能和自己的意中之人得成比目,落得遗憾终生。可如今好容易尘埃初定,鸳盟已成,他心里却又患得患失起来,生怕自己的病体,微妙艰难的处境反会误了心上人的终身幸福。

可是自己心底这千回百转的一段心思又如何才能宣之于口?

采薇静静的等了半晌,才终于等来秦旻的一句:“因为初时,小王也同姑娘一样是愿意的,可是现在,也不知怎的,忽然心中……莫名的害怕起来……”

采薇听着身旁这个男子的呢喃低语,忽然就明白了他心里在怕什么。

此前她每一次见到这位殿下,他虽然都是一脸病容,容色苍白,但她却从不觉得他是一个病人,她只觉得他美好的如同天边明月、山间修竹,清雅无匹、超逸出尘。

而此刻,看到这谪仙一样的男子竟也有这样脆弱无助的时候,顿时让采薇明白了,原来此前她一直仰望的这个男子其实也同她一样,不过是个凡人,也会因为情之一字而生出喜乐忧惧,也会不顾礼法规矩悄悄藏在马车里只为了问她一句话。

她悄声问道:“殿下是怕会连累我,还是怕我虽然现下愿意,但日后却会嫌弃会连累到我的你?”

她这话说得有些拗口,但秦旻却瞬间就懂了她的意思。见采薇并不用他多说什么就明白了他心中所忧所惧,他愈发觉得采薇于他而言之可贵,而他今生能遇上这样一个知他心意的女子又是何等的幸运之至!

采薇也不用他回答,自顾说道:“我父亲曾告诉过我三句话,其中有一句只有两个字,便是‘不悔!’。他说人生在世,若要万事不萦怀、开心洒脱的过一辈子,只消做到‘不悔’二字就够了。人生本就苦短,若是再整日忙着后悔,岂不是又少了好些读书弹琴的好时光。”

“自从那日在竹林里,殿下为我吹了那一曲箫曲后,我心里一直感念殿下当日的宽慰之情,竟用一首箫曲就轻而易举的解了我心中的郁结伤心。殿下既有此绝技,便是将来我当真后悔了,殿下只消再把你那管暖玉箫放到唇边一吹,什么嫌弃呀、后悔呀立时便会烟消云散,再不见个影儿了!”

她越说越是欢快,秦旻听她语气之中确是没有丝毫勉强之情,真切动人,心中又是好一阵激荡,怕她担心,强忍着喉间的咳意,静静听她说着,只觉他一生之中从无如此刻这般欢喜宁静。

只可惜,欢悦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马车忽然停了下来,跟着就听到香橙和甘橘在车外道:“姑娘,咱们已经到了伯府了。

采薇看了看秦旻,他也正转过头来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都是心中一动,又忙都别过眼去。采薇小声道:“殿下,那……我先下车了。”

横竖这马车是颖川王府的,秦旻只要继续躲在里头不出来,转一圈也就回去了。

秦旻低低的应了一声,见她已走到车门边,忽然又道:“这几个月,你要当心!”

采薇明白他话中之意,她虽已被选为颖川王妃,可谁知道孙太后那起人会不会就此消停下来,而是又生出别的什么鬼主意来。大婚前的这几个月,自己万不可掉以轻心,怕是比之从前更要小心上几分。

“殿下放心,我晓得的,殿下也要……也要保重身子!”采薇说完这一句,急忙快步走出车门,下了马车。

香橙见自家姑娘刚一下车,那马车就调头走了,不由奇怪道:“姑娘,不是说那车里装了些颖川太妃送给你的东西吗?怎么……”怎么这东西还没搬出来,马车就驶走了呢?

采薇脸上一红,忙道:“是我看那东西太过贵重了,不好收下的,便仍放在里面,请她们带回去还给太妃。”

甘橘笑道:“姑娘可真是面软,既这会子不好意思收东西,那再过几个月呢?到那时太妃再给这些贵重东西,姑娘是收还是不收呢?”

采薇不由嗔道:“快别贫嘴了,咱们快些进去吧,只怕外祖母已等得急了。”

她刚进了二门,就见她二姨妈已满面笑容的迎了上来,“哎呀,薇丫头你可回来了,老太太都念叨好几回了!今儿选的如何?”

采薇也不好直说,只得道:“一切还得等明日的圣旨。”

原本郡王册妃,都是当朝天子亲发明旨的,不想第二日关于颖川、临川二位郡王册妃的旨意竟不曾发下明旨,诏告天下,而是传了孙太后的一道口谕了事。

随着这道口谕一道到安远伯府的,还有两名宫中的教养嬷嬷带了四个大宫女,说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特来教导未来的颖川王妃一应皇家的规矩礼法。

☆、第一百二十二回

孙太后派给周采薇的这两个教养嬷嬷一个姓荣,一个姓桂,荣嬷嬷周采薇虽不曾见过,但桂嬷嬷她可是见过的,知道她是在孙太后身边侍候的。看来这位太后娘娘对她还真是上心啊!

而被孙太后如此关照的后果就是,这两个嬷嬷先是嫌弃了一番周采薇竟连独住的三间厢房都没有,还是和人挤着住,跟着便巡视了一圈安远伯府,挑中了另一所三进小院,立时便要让周采薇搬过去。

可那处院子久无人住,仓促之间哪能住得了人,非得花上十几天功夫重新修葺打扫才能住人。二太太便说让周采薇住到她院子里去,如今她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东西厢房都是空着的。

荣、桂两位嬷嬷却不答应,说定要给周采薇找一处独院住着,这样才清净。最后太夫人只得让二姑太太赵明香先搬到煦晖堂跟她住着,吴婉和吴娟搬到二太太院里住了东西厢房,把秋棠院腾出来给采薇和这宫里出来的两尊佛爷住。

那两个嬷嬷见周采薇不愿去住正房,半点也没客气,当仁不让的就住了进去。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把周采薇喊起来,说是要给她教规矩。

其实周采薇身边的杜嬷嬷本就是宫里出来的,有了她这几年的言传身教,周采薇的礼仪举止可说是高贵娴雅、动静得宜,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

可那荣嬷嬷却硬要鸡蛋里挑骨头,说她走动时的步子太大,腰扭得太厉害,直接给她头上顶了一个大碗,左右两肩也各放一个小碗,里头装满了水,两边裙角上各系两个铃铛。

但凡她走动时那碗里的水洒了出来,或是铃铛发出声音,不但早饭没得吃,还要挨十下手板子。

初时采薇倒是走得稳稳的,原以为只要她不出岔子,端端正正的走上几个来回,荣嬷嬷挑不出什么错处来也就过去了,哪知那老婆子是存心要搓磨周采薇,无论她走得再端庄规矩,也不喊停,就让周采薇那么一直走下去。

这样走法,本就累人,更何况这时候一长,采薇走得累了,哪还能再保证那水一丁点儿不洒出来,铃铛一下不响,立刻被一边坐着喝茶的桂嬷嬷逮着错处,狠狠的抽了她十下手板,早饭连一口稀粥也不给她喝。

用早饭的时候,荣、桂二位嬷嬷端坐在正房明间的椅子上,给了周采薇一本厚厚的宫规,让她站在一边大声的诵读,说是这厚厚的一本她全都得背会,早上先背前五十页,到了晚上就要考她,背错了一个字,还是挨十下手板。

这两个老婆子在周采薇的朗朗读书声中无比惬意的吃完了早饭,漱过了口,又开始换了个花样来折腾她。

桂嬷嬷命她带来的宫女搬了两张椅子放到廊下,又让人在阶前的青砖地上铺了个垫子,开始训导周采薇三拜九叩之礼。让她不停的跪下、磕头、再起来、再跪下……

足足折腾了她一个上午,到了午饭的时候,纵然这回那两个婆子没再罚她不许吃饭,她也累得什么胃口都没有,匆匆吃了两口,就躺倒在炕上,想好生歇息一会儿。

郭嬷嬷见自家姑娘才一上午的功夫就被折腾成这副可怜样儿,真是要多心疼有多心疼,抹着眼泪道:“这哪是来教咱们姑娘礼仪规矩,分明就是拿这个当借口来故意折磨姑娘的,这两个恶婆子要是天天这么折腾下去,就算咱们姑娘身子骨还算结实,也经不起她们这么故意使坏搓磨人啊!”

“到时候怕是还没等到大婚,就得先病倒在床上,只怕这起子恶人存的就是这个坏心思?唉,这可怎么好啊,杜姐姐,你快想个法子出来,咱们可不能就让姑娘再这么继续受苦啊?”

杜嬷嬷也是紧皱着眉头,“如今姑娘是出不了府的,就是不知道咱们这些人能不能出去,若是没人拦着的话,我明日就想法子去求见颖川太妃,咱们个个人微言轻,如今也只有去求太妃想想法子了。”

幸好那两个老婆子中午也要小睡片刻,采薇这才能略喘了口气,等到那两个嬷嬷一起来,采薇就又被喊到院子里顶着大日头,开始一遍又一遍的练福礼。

这福礼虽不用像跪礼那样一会跪下,一会儿起来的,可那样半蹲半立的,也极是折磨人。

采薇从小到大,哪受过这份罪啊,真真是苦不堪言,正想着怎生想个法子让这两个恶婆子也吃些苦头,好让自己能轻省些,忽然听见“哎哟”的一声,就见一个臃肿肥胖的身子从台阶上滚了下来,“嗵”的一声砸到地上。

原来是那桂嬷嬷坐在太师椅上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周采薇在底下被她折磨的满头大汗,身子都开始发颤,心里头觉得舒爽无比。因茶喝得有些多,一时内急起来,便起身想去解个手,哪知她才走了一步,正好一个宫女走过来给她送新泡的茶水,忽然脚下一滑,撞到她身上,她正好就站在阶前,立时朝后一倒,就滚了下去。

更巧的是,那宫女也跟着摔下台阶,正正好好,不偏不倚的砸在桂嬷嬷身上。

那宫女倒还好,本来人就年轻,底下又垫了个肉垫,除了蹭破点皮,再没伤到哪里。至于桂嬷嬷,那可就惨了,本来就摔得不轻,又被那宫女砸了一下,不但扭伤了腰,更惨的是左腿直接给摔断了,疼得她不住的在那里鬼哭狼嚎,哭爹喊太后。

因这位桂嬷嬷乃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她这一受伤,安远伯府顿时也是鸡犬不宁,赶紧命人去请太医,荣嬷嬷寸步不敢离的守在她身边,见她伤得厉害,也赶紧派了个宫女回去禀告太后。

结果这一番忙乱下来,宫里来的人全给折腾得人仰马翻,周采薇倒是偷得了浮生半日闲,见那两个恶嬷嬷再顾不上她,赶紧也回房去歇着了,虽然侥幸能歇上这半日,可明日呢?

采薇开始居安思危起来,觉得虽然桂嬷嬷摔断了腿,不能再爬起来折腾她,可孙太后若是诚心跟她为难,还怕再派不出别的嬷嬷来继续折磨她吗?

果然当天晚上孙太后就派了位马嬷嬷来接替断了腿的桂嬷嬷,载着马嬷嬷来的那辆马车顺便就把桂嬷嬷接回宫中去养伤。

孙太后虽然觉得桂嬷嬷这伤得实在是有些蹊跷,怎么才训了采薇不到一天的功夫就给摔断了腿,可因为当时青天白日的,好多双眼睛都亲眼看见,是桂嬷嬷身边的宫女撞倒了她,完全和周采薇扯不上半点关系。

她也只得训斥了安远伯府几句了事,又给马、荣二人多派了四名大宫女,命她们好生侍候这二位嬷嬷,再不可出半点闪失。她就不信了,这种意外还能接二连三的发生在她派去的人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