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下无妾 > 天下无妾 第61节

天下无妾 第6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下无妾!

一想到那三间店面已被安远伯府做过的那些手脚,杜嬷嬷和郭嬷嬷的神色也淡定起来。

☆、第一百四十二回

金太妃之所以给采薇这样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不喝她敬的媳妇茶,也有一多半是想先吓吓这媳妇,好以此为拿捏,让她乖乖地听自己的话把嫁妆交出来。

此时见周采薇果然温顺得跟只兔子似的,乖乖地答应马上就把正阳大街上那三间铺面的房契送到自己面前,顿时是心花怒放,便想趁热打铁,又打起采薇那一万两压箱银的主意来。

“你不是还有一万两压箱银子吗,白放在箱底做什么,又生不出钱来,不如给了我,我拿去再给你开上几间铺子,每年还能有些红利呢?”

采薇想起出嫁前,罗太夫人再三叮嘱她千万别把自个的嫁妆交给婆婆,以及给她打的那张欠条,不由眨眨眼睛,强忍住心底的笑意道:“既然太妃有命,儿媳自然遵从。”

她转头对杜嬷嬷道:“劳烦嬷嬷回去一趟,找几个小厮将我那几箱嫁妆银子抬过来,再将那个放着房契的绿檀匣子带过来。”

金太妃见这儿媳如此听话,这么爽快的就把钱给自己送过来,顿时笑得跟朵花似的,再看她儿子一句回护周采薇的话都没有,那心里就更是欢喜了。可见在儿子心里是半点也没把这媳妇放在心上,完全不在乎自己媳妇的嫁妆被她给攥到手里,虽说这儿子平日里对自己这个娘不够恭敬,可到底那心里头还是知道孝敬亲娘的。

她心中高兴,看周采薇也顺眼多了,便把手一挥,让她先起来了。

不一时,杜嬷嬷便领着几个小厮抬了四口大箱子进来,采薇将那绿檀匣子打开,从中取出三张契书送到金太妃面前道:“这是正阳大街上那三间铺面的房契。”

跟着又送上一份单子,“既然太妃娘娘不喜欢那两样针线,还请看看儿媳这一百二十八抬嫁妆里所有陪嫁之物的清单,这里头若是有您喜欢的,只管抬了去,便当是儿媳孝敬您的见面礼了。”

这倒不是采薇有意要讨好她婆婆,她只是懒得自己去检看罗太夫人给她备的这些嫁妆究竟成色如色,索性劳烦金太妃替她一并检看了事。

金太妃满心欢喜的接过了房契和清单,见那单子上列了长长的一长串,便打算先笑纳了那一万两压箱银子,再去开箱验看采薇那其余一百多抬嫁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便全都叫人抬到自己院里去。

看在采薇如此孝敬她的份儿上,金太妃一脸倨傲地点点头,“总算你还有几分眼色,回头我细挑挑,若是真有那喜欢的,我便喝了你这媳妇茶。”

她说完这话,再一看竟是只抬进了这四只箱子就再也没有了,不由心生疑惑,问道:“不是说一共有一万两银子吗,怎么才这几只箱子?”那一万两银子要全装到箱子里,最少也得十只大箱子才够吧!

采薇嫣然一笑道:“自然不是了,这箱子里不过是一千两现银,另还有九千两在这里呢。”说着,又从匣子里取出一张纸笺递给金太妃。

金太妃接过一看,见上面写了一行字,她是大字不识一个,完全看不懂这写得是什么,只知道绝对不是银票上该写的字,又拉不下脸去问儿媳,便朝她儿子招招手,“斐儿,你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斐懒洋洋地走过去,接过那页纸只瞥了一眼,便笑道:“哟,这年头嫁妆银子都能打白条了!这上头说安远伯府借了你儿媳九千两压箱银,等有了钱,一年后再还给咱们!”

采薇觉得秦斐这话说得可真妙,确定不是在架桥拨火?

果然金太妃立马就不干了,“什么叫等有钱了再还回来,还要一年以后?那若是这一年内他们没钱呢,那岂不是就要赖帐?这还是三等的伯爵府呢,就穷成这样,竟连外甥女的嫁妆银子都要侵吞?”

她儿子也在一边添油加醋,“就是嘛,明知他外甥女儿是要嫁到咱们临川王府的,还敢这样胆大包天的昧下我媳妇儿的嫁妆银子,这简直就是没把咱们放到眼里嘛!”

这一回,金太妃可是真怒了,最初听说她儿子要娶周采薇为正妃,她心底是老大不乐意的,也曾听了她太后姨母的话,把秦斐叫到承恩公府的别院去,想要他改主意,结果她儿子直接把周采薇的嫁妆单子往桌子上一拍,回了她娘一句,“你那侄女要是也能带来六万两银子的嫁妆,我就让她做正妃。”顿时把金太妃给堵得没话说。

她手头可是正缺银子的紧呢,为了能让自己青春永驻,她不知在那些脂米分铺子里花了多少银子,今儿这个玉容霜,明儿那个凝肤露,还有做衣裳、打首饰,在承恩公府里笼络打赏下人,哪样不要花银子?靠她舅舅贴补给她的那一点子哪里能够?

这侄女和她再亲,也是拿不出这么多嫁妆来的,她们金家就算沾了些孙太后的光,也是有限,比不得那孙家,因此家底并不如何厚实,好容易弄了些银子那都是要留给侄子的,才不会给个丫头陪嫁到别人家里去。

也正是看在采薇那一共值六万两银子的嫁妆份儿上,她才没再从中做梗,想着难得遇上个陪嫁这么多的姑娘,且还是孤女,等把她娶了来,先把嫁妆弄到手,至于她人嘛,想留了就赏她口饭吃,若是碍事了,后宅里弄死个女人还不容易?

现在人娶进来了,嫁妆倒也乖乖的双手奉上,可是这原指望到手的一万两白银竟早被人燕过拨毛,一下子变成了一千两,才一千两现银,够干什么的,定两套首饰都不够,比起她欠下的那些债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金太妃恨恨地瞪着那四口箱子,突然又发觉一处不妥的地方,这一般用箱子来装银子,或是五百两一箱或是一千两一箱,最多不过两箱就装完了,怎的这安远伯府竟用了四口大箱子来装这区区一千两银子,难道这里头又有什么古怪不成?

“来人,把这四口箱子都给我打开,这嘴上说是送了银子来,谁知道里头装得什么破铜烂铁!”金太妃喝道。

结果打开一瞧,还真被金太妃给说了个差不离,原来这四口箱子里装得全是一吊吊的铜钱,勉强也算得上“破铜”二字。

所有人看着那四口箱子都是目瞪口呆,她们这还是头一回见识到把一千两银子换成这么多铜钱装到四口大箱子里给送过来当嫁妆的。这安远伯府可真是不嫌费事啊!

金太妃看着那每只箱子都只装了半满的铜钱,疑心又生,命人将箱子里头的铜钱一吊吊的清点清楚,看看够不够一千两银子之数。

耳听着满院子的数铜钱之声,金太妃转过脸来,怒气冲冲地对采薇道:“我听说你的嫁妆是由你外祖母替你保管准备的,莫不是她上了年纪老糊涂了不成,竟然弄了这么一大堆铜钱过来,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呃——”采薇也是没想到她外祖母竟如此天才,为了多凑出两抬嫁妆来,竟然把银子全换成了铜钱,也真是够拼的啊!

只是她总不好把她外祖母这份凑嫁妆的心思说出来,无语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解释来,“许是,许是外祖母觉得她帮我把银子换成铜钱,好方便我赏人吧!”

☆、第一百四十三回

秦斐似笑非笑地睨了她一眼,开口道:“什么方便赏人,只怕是要多凑几抬嫁妆吧!母亲最好再看看安远伯府送来的其它箱嫁妆,可别都跟这几箱铜钱似的,搞不好都缺斤少两!”

采薇几乎都要觉得这临川王别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吧,看似在帮他娘挑自己这个新嫁娘嫁妆的刺,可是采薇现在还真盼着他们母子能早些发现自己嫁妆里藏得这些猫腻。

单是看到金太妃那满脸的大失所望、郁闷之极、怒火冲天,她就觉得心里头畅快的不得了,再一想到接下来这对母子跑到安远伯府去讨要嫁妆的那一场场好戏,唇角不由微微弯起,要不是她突然发现秦斐正在盯着她瞧,险些就要笑出声来。

好在秦斐很快就收回目光,尽心尽力的拿着嫁妆清单,帮他娘一一核对起箱中之物来。一会儿说一句,“哎哟,这什么金厢玉如意,掂起来这么轻,别只是镀了一层金吧?”“还有这羊脂玉净瓶,这等普通的白玉也能叫羊脂玉?”“这么个破烂玩意儿也能叫古董?”

“这么大一只箱子,里头才放了这几只碗,这也太会凑数了吧!等等,本王记得岳父大人给我的那张嫁妆单子上写得是值五千两银子的汝窑瓷器,这几只箱子里装得明明就是官窑的……”

这一天余下的时间,那母子俩把那余下的一百多抬嫁妆是一一查了个遍,一直查到晚上二更时分才核查完毕。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安远伯府送来的这所谓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实在是虚假的厉害。

那箱子的底特意做得高了好几分,显得从外头看箱子挺大,实则内里的尺寸却小了许多不说,还每口箱子都只装了半满,真正的干货没装几件,塞了好些旁的东西来撑地方。

再有就是那些陪嫁的东西,和清单上写得出入极大,除了少数货真价实的真品外,大部分都和那单子上的对不上号,像那单子上写明值二百两银的金项圈,实则根本不是纯金,掺了好些黄铜,只值几十两银子。

这么一番盘点清算下来,这张单子上列得值二万两银子的种种陪嫁东西,实则只值个五千两银子,四分之三都跑没了影儿。

气得肝疼的金太妃指着采薇鼻子骂道:“你,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连自个的嫁妆都护不住!我怎么眼瞎给儿子娶了你这么个倒霉鬼,原还想着娶进来个有钱的儿媳,谁成想竟是个空架子,值钱的东西全让亲戚给贪了去,你自个的嫁妆你就不知道上点心,在一旁看着她们弄鬼,就这样由着她们糊弄你。还有那九千两银子的欠条,你当时怎么就收下来了,你就该让她们给你备齐了一万两银子再嫁过来?”

秦斐看了采薇一眼,见她还没从震惊中给缓过神来,便把她推到一边,鄙弃地道:“就她这副弱兔子样儿,能护住自个的嫁妆才怪?也怪那安远伯府太过胆大妄为,明知道这丫头是要嫁给本王做媳妇的,竟然还敢克扣她的嫁妆,连咱们临川王府都不放在眼里,那欺负起一个父母又亡的孤女还不是易如反掌吗?咱们娘儿俩还是赶紧商量商量怎么才能把这些嫁妆要回来才是正经!”

金太妃点了点头,这些嫁妆她是定要全都要回来的,安远伯府吞了多少她就要让他们再给全吐出来。

秦斐见他娘的眼神恶狠狠地盯着周采薇,便又将她推远了些,挥手骂道:“你个没眼力见的东西,还杵在这里做甚,给本王添堵不成?本王现在一看你就来气,还不快给本王滚回你的屋子去,没有本王的许可,不许踏出房门半步。”

等采薇一回到她住的清心院,杜嬷嬷便担心的问了她一句,她见采薇回来的路上一言不发,神色黯然,生怕她今日受的打击太大,一时承受不了。

采薇将头靠在杜嬷嬷怀里道:“嬷嬷,我现下一点都不好,心里头难过得紧,外祖母她,她实在是太过了……”

纵然她早知经了安远伯府的手去替她采买嫁妆,多少会被人顺走一些,她也不以为意,就当是人家为她准备嫁妆的辛苦钱了,可饶是如此,她也没想到那伯府里的人竟是狮子大张口,一口就吞去了她这一大半的嫁妆银子。

这一下,对于金太妃母子可能会去找安远伯府的种种麻烦,采薇真是一点歉疚之心都没有了,凡事有因必有果,不作死就不会死,外祖母她们既种下了因,硬是要侵吞她这孤女的嫁妆,那就别怪有人要打着替她出头的旗号去找伯府理论。

秦斐的手段,采薇可是已经领教过了,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如今看金太妃这样,头一回见儿媳就开口要人家的私产嫁妆,看来也不是什么善茬。既然这两家人对她都没安好心,且都盯上了她的嫁妆,那就由着他们去斗个昏天黑地好了,她乐得在一边悠闲看戏。

十月初一,安远伯府在老太君的吩咐下,早早的就开始忙活起来,准备迎候嫁到临川王府如今成了临川王妃的外甥女周采薇的三朝回门礼。

罗老太太先前最怕的便是那临川王事到临头又突然变卦,不许采薇来伯府回门,那她那些难以启齿的话可就真没法儿说给采薇听了。等到昨儿上午接到临川王府送过来的口信,说是王妃明日到他们伯府回门,让他们好生准备,这才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便按那临川王府的吩咐,多请了些亲朋好友到府上,将这回门宴办得热闹一些。

好容易等到临川王府的仪仗车驾到了门首,不想来的却是临川太妃金氏和她侄女金次妃。

罗老太太瞅着金太妃姑侄俩半天没回过神来,这三朝回门,不都是女婿陪着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走亲戚吗?采薇这婆婆怎么也跟来了,还带了个小妾来正妃的娘家,这是哪家的礼数?

金太妃见这老太太还在朝她身后张望,冷笑一声,“别看了,今儿这回门礼就我和我侄女来了!”说完也不等主人招呼一声,便大摇大摆往里走去。

其实秦斐原是要陪着金太妃一道来找这安远伯府的晦气的,他们母子俩发现嫁妆不对的当天晚上,就商量好要趁三朝回门这一天,上那府里去大闹一场,这才命人特意传了口信让他们多请些亲友来参加临川王妃的回门宴,为的就是想要在众人面前闹他们一个没脸。

不想,早上的时候安顺伯世子派人来给秦斐传了个口信儿,这位荒唐王爷立刻就对讨要自己媳妇嫁妆这事儿没了兴致,派了十几个侍从护着金太妃去安远伯府,自己则带了两个小厮一溜烟儿的跑到安顺伯府去看斗鸡大赛了。

被儿子放了鸽子的金太妃气得骂了他足有一刻钟的功夫,便把她侄女金翠翘带上好陪着自己,在一旁给自已帮腔。到安远伯府的这一路上,金太妃的嘴巴就没停过,喋喋不休的跟她侄女抱怨这世上的男人个个都是靠不住的,亲爹靠不住,老公靠不住,就连自个生的儿子都是个靠不住的货。

安远伯府为了招待今日回门的娇客,早已开了府上的正厅安庆堂,且沿路张灯结彩的。金太妃姑侄俩一进了安庆堂,就当仁不让的在上首两个位子坐了下来,都是竖起一双描画的细细的柳叶眉,一脸不善地看着伯府众人。

罗太夫人见临川太妃一脸来者不善的神气,心中忽然忐忑起来,勉强镇定心神问道:“太妃娘娘,今儿是我那外孙女三朝回门的日子,怎么不见她回来,可是她身子有什么不适么?”

金太妃冷笑一声,“像你们这样薄情寡意,欺凌弱女的娘家,还回门来做什么?回来继续被你们欺负吗?”

太夫人咳嗽了两声,“敢问太妃娘娘何出此言,我那外孙女自她父亲去后,在我们府上养了三年多,我们府上待她可算是尽心尽力,怎么就成了欺负她一个弱女了?”

金太妃见这老太太背着牛头还不认账,气得怒喝一声:“来人,去把咱们带来的那几只箱子都抬进来,让这厅堂上的人都看看堂堂安远伯府做下的好事!”

☆、第一百四十四回

临川太妃一声令下,不多时就见十几个青衣小厮把几只披红挂彩的大箱子给直接抬到了厅堂中间,将箱盖打开后除了两个人立在边上外,其余小厮又都退到厅外。

众人见那六口箱子里装的分别是金玉首饰、陈设玩器,、绸缎布料还有瓷器古董,只那最后一只箱子里却是装了半箱子铜钱。

金太妃指着那几只箱子说道:“这些箱子都是三天前从你们府上抬到我们王府的我那儿媳的嫁妆,还请诸位都看看这箱子是什么样儿的,外头瞧着又高又大,实则那箱子底板装得极高,箱底一点都不深,能装的东西本就不多,他们还只装成半满的样子。不但这八只箱子都只装了半满,伯府里送去的那一百二十八抬嫁妆里就没有一只箱子是装得实实在在的,几乎都是半满,最多也不过装上个七八成。”

“你们还不给众人展示一下这安远伯府是如何用以少充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些下作手段侵吞了人家一个孤女的嫁妆的。”金太妃朝那两个立在箱边的小厮说道。

那两人躬身道了一声是,一人从怀里拿出份明细清单先绕着大厅走了一圈,让众人知道这单子确是安远伯府给周家小姐准备的嫁妆单子。然后便开始一样一样的报名字,他每念一个品名,另一人就从箱子里取出他所念的东西来再在每个人面前走上一圈,好让大家看看这实物同清单上所写到底一不一样。

在座的众人都是生长于富室之家,见惯了金银珠宝、古玩珍器这些好东西的,眼睛一瞄就看出那箱子里装着的那些所谓的金银玉器、古董陈设确实不是什么上等货色,甚至有些就是那西贝货,绸缎布料也都是些陈年的旧货。这临川太妃说他们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还真不是信口开河的乱说,众人不由小声议论起来。

罗太夫人听着厅上那一阵嗡嗡之声,又见许多人的眼光不住的偷瞄过来,急道:“太妃娘娘,想来这里头怕是有什么误会,咱们有什么话不妨关起门来再坐下来慢慢说,何必要闹成这样,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金太妃冷哼一声,“哟,现在知道面子上不好看啦?怪我当着你们家这么多亲友的面打了你们安远伯府的脸啦?我呸!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们安远伯府知道要面子,那我们堂堂郡王府呢?明知你外孙女是要嫁到我们府里来的,竟还敢克扣她的嫁妆?你既做下了这样缺德的事,就别怪我上门来闹你个灰头土脸!”

罗太夫人被她唾沫星子喷了一脸,也顾不上拿帕子先擦一把,那声音里带了些恳求地道:“太妃娘娘,这里头定是有什么误会,咱们还是到里头去说——”

“误会?证据都明晃晃地摆在这里了,你老还有脸来跟我说是误会?呵呵!”

金太妃从袖子里拿出来几张文书往桌子上一拍,拿起一份单子说道:“我那儿媳她爹一共给她留了值六万两银子的嫁妆,其中的三所宅子和十几顷地,在几年前倒还能值上一万五千两银子,可现如今地价跌得厉害,房子也是年久失修,连一万两银子都值不到,且都是官契,因此倒是没被人给侵吞了去。”

“倒是一处最赚钱的铺子和两处位置极好的店面,每年能有三千两银子的入息,就因为是私契,结果就被你们这没良心的舅家给侵吞了去。昨儿我们拿着房契到了那铺面上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三处房产铺子早在两年前就被人把房契偷出来卖给了别人,我们手里这房契都是假的,再也不是我儿媳的产业。”

“还有值五千两的瓷器古玩,单子上写明了当初从眉州送到这伯府的是上等的汝窑,可是大家伙儿看看,那箱子里装着的是汝窑吗?根本就是不值钱的官窑!”

“我那亲家翁当年一共留了三万两现银给我儿媳,其中两万两让你们帮她添置些各色嫁妆,一万两是压箱银子。你们只消瞧瞧这几只箱子,就知道那送到王府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到底值不值二万两银子,我们一番察验之后,竟连两千两银子都不到!”

她故意将伯府送来的好歹也值五千两银子的东西给说成了两千两都不到,便是想借机让这安远伯府也出点血,就当是利息好了。

“还有那一万两的压箱银,这府上的老太君直接给了我儿媳一张欠条,说是先借她九千两银子,等往后有钱了再还,那要是这府上一直哭穷说没钱呢?是不是就不用还了,这不是明白着想要借钱不还到时候好赖帐吗?”

“就是那给送过来的一千两压箱银,还是换成了一千吊铜钱,硬是装到四只大箱子里多凑了两抬嫁妆给送过来的!

“当年那从眉州往京城送嫁妆的人可是雇了好几十辆大车,抬了七八十只箱子到这伯府上的,这事儿好多人都是亲眼见到的。结果那几十箱的真金白银在你们府上存放了这么四年,就一下子变成了三千两,你们家是吃银子的啊?”

“再算上被你们吞了的那三间店面铺子,我儿媳一共六万两的嫁妆,被她外祖母、舅舅保管了四年,就少了五万两银子,六分之五都没了啊,剩下的都是些不值钱没什么入息的破烂产业,连一万两都不到。你们还有脸说这是误会?”

罗太夫人见这金太妃把这笔帐越算越离谱,竟把采薇那些因地价贬值而缩水的银子也算成是被他们给贪了,急得出了一头一脸的汗,正想跟她分辩一二,那金次妃又来添了一嘴。

“姑妈,您还少算了一万两千两银子呢?那被人偷卖掉的三间店面铺子一年能有三千两银子的入息,这四年下来,总也有上万两银子了吧?”

罗太夫人见她们姑侄俩就跟滚雪球似的,把这笔帐越算越多,急忙抢过话头道:“这帐可不是这么算的,当年我那姑爷把女儿送过来时曾说过,说是这三间铺面每年的收益就当是他女儿的脂米分钱,也算是谢我们替他教养女儿。”

在门外偷听的大老爷心内冷笑不已,他这嫡母当年是怎么说的来着,说是他们堂堂伯府岂会要一个孤女的脂米分钱,还说要将这每年三千两的收益银子都给周采薇存起来到时候置办嫁妆,结果呢?还不是自食其言,贪了人家孤女的银子,可见这老太太平日常说的什么礼义廉耻都是放屁,真到了这利益相争的时候,照样敌不过心内的欲望。

对于老太太在周采薇嫁妆上做得那些手脚,大老爷自然是知道一二,采薇那三间被偷卖掉了的铺子里头还有着他一份功劳呢,不过他是早把自己给摘出来了,既拿了好处,还把这脏水给泼到了别人身上。这会子倒是好整以暇的坐在这里看临川太妃来找他嫡母的麻烦,还在心里头寻思着如何能再从中取利。

就听那金太妃阴阳怪气地道:“哟,这在您府上养一位小姐一年倒要花上三千两银子的脂米分钱啊?那也就是说,我那儿媳并不是在你们府里白吃白住了四年,人家是给过钱的,可不欠你们什么。且我还听说,当年周老爷将女儿托付给府上时,可是给府上送了共值二万两银子的重礼呢,既受了人家的好处,人家也给了你们养女儿的钱,你们竟人心不足蛇吞象,还要再侵吞人家女儿的嫁妆,府上这事做得也太不地道了!”

众人一听,都觉得若是这临川太妃说得都是真的,那这伯府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有些过份,这样欺负人家一个孤女,若那周小姐是嫁个普通人家的话,被这样欺负了也就欺负了,偏生人家可是嫁去了临川王府,那临川王母子可都不是好惹的,安远伯府竟敢从他们口里抢食,这胆子可也太大了些,得,这下好了,被人家找上门来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