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下无妾 > 天下无妾 第71节

天下无妾 第7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下无妾!

采薇看他一眼,淡淡道:“殿下这是又在试探我吗?”

秦斐嘴一撇,抱怨道:“王妃可真是不解风情啊!这种时候,你身为□□,不该说几句什么嫁鸡随鸡、同甘共苦之类的话来跟本王表表忠心吗?”

“我只想知道殿下所谋究竟是于私有利还是于国有益?”

这位殿下若是真想谋朝篡位,那他要东北边境那上万顷地做什么?于他的造反大业可说是没有半点助益,如今女真人对东北虎视眈眈,时常派兵犯境,攻城掠地,说不准哪一天他这些地就都被女真给占了,以这人的奸狡如狐,他会甘冒这种风险去要一块没什么入息的田地?

秦斐在她目光逼视下,坦然一笑道:“本王的算盘,那自然是于私于国,都要稳赚不赔才好。至于具体是什么事,眼不还不能告诉你,王妃只消做本王的生财娘子就好。”

采薇凝视了他片刻,说道:“殿下要想一夜暴富的话,还是要走经商之道,但不是在国朝之内经商。”

秦斐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子,抬眼问道:“王妃的意思是走海运同海外之国去贸易往来,用我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去赚海外诸蕃的黄金白银、珍珠象牙吗?”

“看来殿下也早就想到了海上贸易之法,那又何必再来问我呢?”

“本王也不过是从老祖宗那儿学来的罢了,北秦和南秦时,我朝虽然军事疲弱,但在商业经济上却极是发达,国库充足,皆因那两朝一反之前朝代以农为本的抑商之策,而是以理财为重,不但我朝国土之上商贸极是兴盛,更是先后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密州等处设立“市舶司”,同海外东西洋诸夷互市,贸易往来,每年所获之利动以百万贯计。可惜到了我燕秦朝,却实行海禁彻底关闭海外互市,重行朝贡之法,纵然德宗帝时重开海禁,也不过每年只在泉州开上短短的一个月,一年下来,所得海关抽解税款不过二三万两银子,再被贪掉大半,够做什么?”

采薇点头道:“南北秦时,旁的政令且不论,单只重商海外互市这一条是极为务实的,于国于民皆有大惠。是以其时虽屡次向契丹币请和,外交政事上虽然屈辱窝囊,但比起被逼迁都或是兴兵所费,于财事上却是合算许多。而战事不起,内境平稳,又使得国中的商业经济得以欣欣向荣。只可惜当时朝庭却不知居安思危,以富余之财力整理军备,仍是重文轻武,结果……”

话到此处,她才突然惊觉自己竟然同秦斐聊起这些家国兴亡来,若是被旁人知道了,定会说她不守女子的本分。

见她住口不言,秦斐笑了笑,“本王可不是那些又酸又臭的老腐儒,王妃说得这些,本王——”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用一种极暧昧的口气吐出两个字来,“爱听!”

他见采薇有些不自在地转过头,唇角一勾,“咱们言归正传,因为朝庭的禁海令,若要同海外诸夷贸易往来,就只能暗地里私自出海,东洋诸国倒还好说,本王知道泉州一带就有不少海贼私下出海同他们贸易,要获知航路还算易事。但是西洋诸国,因少有人去,这航路就不大好得了。”

采薇冷笑道:“原来殿下是在这里等着我呢!殿下对我周家的底细也未免打探得太清楚些了吧?”

“这娶媳妇可是一辈子的事儿,总得擦亮了眼睛打探清楚门第根基才是,若不是本王功课做得足,知道你是块宝贝,又怎么会不顾脸面、费尽周折的把你给抢过来。岳父大人不但去过西兰国,还在那里待了五年,最后再回来,想是定然知道那航海之路该如何走的?”

“西洋诸国,离我国有数千里之遥,殿下何必舍近求远,若是你急等着用钱,还是和东洋诸国海上贸易周转的更快一些。”

“东国诸国虽然离得近,但咱们的东西运过去,获利虽丰,也不过两三倍而已,但若是能运到西洋,最少也是十倍以上的利润。我也不过是先跟王妃打听一下罢了,倒是泉州一带,是王妃祖籍所在,岳父大人也正是从那里出海远游的,还曾带王妃回去过。不知岳父大人可有跟王妃说起过有关出海之事,比如说在当地找哪些船工出海比较,唔,不容易迷路葬身海底之类的?”

采薇想了想,还是告诉了他一个名字,“殿下若是派人到泉州,可去找一个叫郑一虎的人,我和父亲在泉州之时,他是海鹰会的一个小头目,但父亲说他为人刚勇有谋,异日必会有所作为,可成大事,为一众领袖。这又过了几年,只怕他现在已是海鹰会中位高权重之人,殿下可先命人和他商议此事。”

她也没解释这海鹰会是个什么帮会,若是秦斐早有此心,他定会知道福建一带的海上走私全都和海鹰会脱不开关系。

秦斐果然也没问她,摸着下巴道:“唔,海鹰会那边倒是有了着落,但是本王这边,实在是人手不够,缺人的紧呀!”

他笑嘻嘻地看着周采薇道:“不知岳父大人可还跟王妃说起过什么可用的人材没有,本王如今可真是求贤若渴的很呀!”

采薇本想一口回绝他,却忽然想起一人来,便道:“我这里倒有一个人想推荐给殿下。”

秦斐听完那人的名字,唇边浮起一抹心下了然的笑意,“王妃这是知恩图报,感谢他当日没听他娘的安排,没去非礼你吗?”

“我不过是觉得吴重表哥为人正直,况且他也有出外闯荡的能力与才干。我这位表哥十五岁时就独自出外游走天下,他志不在科举,而是想像弘祖先生那样,遍游四方,探幽寻秘,记录各种所见所闻。只可惜后来他父亲犯了事,家道中落,他只得回家支撑门户,被母亲硬逼着刻苦攻读,想要一朝高中好重振门楣。因他母亲不善料理账目,他读书之余便帮着他母亲料理家中余下一些田地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年都有十分之二的收益,他家的产业本就不多,又多是田产,在如今的年景下,已是极为难得了。”

“想不到你对这表哥知道的还蛮多的嘛!”秦斐听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采薇听出他话中的酸意,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上回不是亲口说他和她两个不过是个挂名夫妻,他连秦旻的醋都不会吃,那怎么还连吴家表哥这种干醋也要吃。

“这些不过是他妹妹告诉我的罢了。”其实有些是赵宜芳告诉她的,因不便提起,她便说是吴重的妹妹。

“不管他母亲曾经怎样谋算于我,但他却对我心怀善意。为人需恩怨分明,人若待我好,我自然也要待人好。”

秦斐眸光闪动,“那本王一直待你如此之好,王妃是否也该对本王好上一些?每次见到本王总是冷着个脸,一丝笑影儿都没有,实在是看得本王堵心啊!”

采薇继续冷着一张脸,“我跟殿下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位公子某一日出外游玩,突然掉到了一个坑里面,原来那是山中的猎人所设下的陷阱。他落在里面,无法出来,正在心急,这时忽然有一个女土匪路过将他从陷阱里救了出来,还不等这公子向她道谢救命之情,他就被女土匪扛在肩上给强行带回了山寨,说是要娶了他做压寨夫君。”

“原来这女土匪强逼这公子和她成亲,是看中了公子的聪明才智还有他家中的万贯钱财,想要拿来一用。她之前为着同样的目的,已不知道纳了多少美少年。若是殿下就是那公子,可觉得这女土匪对那公子是好还是不好?”

秦斐摸了摸鼻子,果断转移话题,“看来王妃倒是真想给他一个在本王这里建功立业的机会!既然王妃这么看重他,先让本王看看他是否如王妃所说,值得本王一用。”

“只是他现下上有母亲,又有一个幼妹,还要考中个功名好重振他家的门楣,纵然扬帆远航、游历四方是他平生所愿,但要他冒险行这海上私运之事,只怕他未必肯答应。”

秦斐忽然朝她抛了一个笑眼,“王妃怎么忘了,只要是本王瞧中的人,可是没一个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第一百六十七回

又过了十余日,刚到二月里,忽然有一天安远伯府的二太太派了人来悄悄地告诉周采薇知道,伯府的罗太夫人,她的外祖母过世了。

而就在太夫人咽气后不到三个时辰,她的四舅舅,现任安远伯赵明硙也跟着一命呜呼了。

太夫人是被她最心爱的孙子赵宜铴给活活气死的,而赵明硙则是在为母亲哭灵时因伤心过度,去茅厕小解时脚下一滑掉到茅坑里给淹死的。

二太太派来的是她身边的一个积年的老人,吴嬷嬷,让她详详细细说给临川王妃知道。这吴嬷嬷年纪虽大,但将这些时日伯府发生的那些糟心事儿却是桩桩件件讲得清清楚楚,一丝不乱。

原来太夫人自从跟金太妃闹了那一场争嫁妆大战之后,虽说圣上没裁定是安远伯府私吞了周王妃的嫁妆,但一来她自己心知肚明到底是怎么回事,难免心中有愧,二来又被麟德帝找了别的借口夺了两万亩的功勋田,心痛之下更是觉得愧对赵家的列祖列宗,病倒在床。

偏生这种时候,大房那边还要来添乱,大奶奶孙喜鸾每天都要到太夫人的院儿里去来一通指桑骂槐,抱怨四老爷是个败家子儿,将祖宗挣下的家产一下子就败掉了一半,还说什么该不会是看自己儿子袭不了这伯爵的位子,便起了黑心,故意犯下差错来,好让圣上将伯府的功勋田都收了回去,留下个空架子给她夫君世子赵宜钧。

伯府嫡支这边,四老爷虽是伯爷,可素来懦弱无能,他又不能去跟他侄媳妇这一介女流吵嘴理论,二太太和五太太倒是有心拦阻,可也得拦得住才行。

服侍孙喜鸾的各种丫鬟婆子,可是有二十几个之多,她又掌理了府中这几年的管家之权,单凭两位太太身边几个忠心的丫鬟婆子哪里拦着住啊!

太夫人的病本就有些不好,又天天听她说些气死人的话,更是不好。她自知撑不了几天了,便想在她咽气前先做主把家给分了。

采薇心想这老太太虽病成那样,脑子倒不糊涂,知道若是自己死后再分家,只怕嫡支这边连半点便宜都占不到。这才打算趁她还在,还能用嫡母的身份压大老爷一头,先将家产分定。

“表,啊不,王妃娘娘,不是我抱怨,太夫人真是太疼铴哥儿了,您知道老太太想怎么分家产吗?”

“老太太躺在拨步床上说她五个儿子,如今只剩下两个,与其按子分产倒不如按孙分产。伯府还剩的两万亩功勋田是不能分的,那是得留给下一任安远伯爷承继的。至于赵家的私产,还有一百顷田地,并五间铺子,再就没有了。”

“老太太便说她如今有五个孙子,正好将那一百顷地和五间铺子,分成五份,给每个孙子一人二十顷田产,一间铺子的家当。”

郭嬷嬷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老太太这种分法,明显是嫡支这边的二房更占优嘛,大老爷那边哪儿能答应,怕是又吵翻天了吧?”

吴嬷嬷摇了摇头,“这也是我们太太当时觉得奇怪的地方,那大老爷竟然一点异议都没有,半点没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说是什么一切都听老太太的吩咐。说他儿子钧大爷是世子,儿媳的嫁妆又多,这等分法也不过就少了五顷田产,也就五百亩地罢了,值不到什么的。”

“老太太见他答应得爽快,便也放了心,便说定第二天便命人去请族长和官府的人来一齐做个见证,写定分家的文书。”

“结果老太太在当天晚上就忽然不好了,是不是?”采薇轻声问道。

吴嬷嬷点了点头,“当时已经快到子时了,我们太太都睡下了,忽然有人跑来报信儿说老太太那边不好了,我陪着太太赶过去一看,就见老太太躺在床上,床边吐了一地的血,床上还有好些,只有出的气儿,没有入的气儿。跟着五太太、大老爷还有几位少爷就都过来了,大奶奶是最后一个过来的。”

“太医是早就命人去请了的,可没等太医赶过来老太太就咽气了,可怜老太太当了一辈子体面尊荣的老封君,结果死的时候眼睛都没闭上,真是死不瞑目啊!”

采薇听得心下恻然,问出她心底的猜测,“老太太是被什么人给气死的?该不会是……”

吴嬷嬷叹了一口气,“还能有谁,王妃心里只怕也早猜到了,除了四少爷那个孽障,还能有谁?就是那庶出的大老爷都做不出这等气死长辈的事儿来!”

“哎呀,那赵宜铴现在已经不是四少爷了,我怎么还这么叫他,唉哟我可真是的!”

“是不是因为他气死了祖母,已经被逐出赵家,在族谱里除名了?”采薇问道。

“当时大老爷和刚过世的伯爷都是这么说的,后来因忙着老太太和伯爷的丧事,便先将他关在柴房里,等老太太的头七过了,便要请族长开了祠堂将他从族谱上除名,还有他生母胡氏和他妹妹芬姐儿,统统都要从族谱上抹掉。”

“王妃您是不知道,那赵宜铴他真不是个东西,成日价不务正业的在外头和一帮无赖子弟吃喝嫖赌,没干过一件正经事儿,我们太太跟老太太婉言提过两回,可也不知这小子给老太太灌了什么迷魂汤,老太太是从来狠不下心来管教他,只知一味宠着他,惯着他,骄纵出这么一个孽障来!就连王妃您的那些嫁妆也都是被他偷拿了去,败了个精光,倒害得老太太替他背了黑锅,为了替他弥补才硬凑了那一百多抬掺水的嫁妆,结果害得王妃您……”

郭嬷嬷吃惊道:“乖乖,老姐姐你是说我们姑娘那三万五千两的嫁妆银子和瓷器,都是被赵宜铴那个混小子给偷拿了去?”

吴嬷嬷点点头,“还有那三间门面铺子的地契也是被他偷拿出去的,他还偷拿了老太太不少东西。”

“那,那老太太怎么不管他把那些东西给要回来呢?”郭嬷嬷急道,虽说圣上赐了她家姑娘三百多顷的田产,可之前那些被伯府老太太贪了去的嫁妆可还没追回来呢!

“哪能要得回来呢?那些瓷器银子东西,还有王妃那三间铺面的地契都被他拿去跟人赌钱,全输了个精光,还欠了外头一屁股的债。”

“老太太是怎么被他气死的?听素云说是那天晚上,铴哥儿忽然跑来跪在老太太跟前,说是第二天就要分家了,求老太太在分家之前先把自己的私房多给他一些。老太太本来是不答应的,她因为铴哥儿偷拿了王妃的嫁妆,结果最后害得赵家被圣上夺了两万亩的功勋田,心里头也是气极了他的。可耐不住铴哥儿抱着她的身子不住的哭求,说是自己还欠放高利贷的一万两银子,若是三日内再拿不出钱来还,那放债的人就要砍了他的一条胳膊。”

“老太太到底还是心疼孙子,就说她还有历年来存下的一万两私房银子,原本她想给他六千两,其余的再分给其他三个亲孙子,如今就先全都给他拿去还债。”

“那赵宜铴一听老太太还有银子,正高兴着呢,一见老太太递他的钥匙,又听老太太让他去找放在衣柜里的一只小黄杨木匣子,那脸色就有些变了。把那匣子拿出来打开一瞧,果然里头空空如也,连半张银票都没有。原来老太太藏下的这一万两银子也早被他偷拿出去花了个精光。”

“老太太一见她最后剩的这一笔私房银子也早被孙子偷花了个干净,顿时气得就有些不好。听侍候老太太的丫鬟们说,她们在外头听见里边动静不对,跟着就见他从老太太房里跑出来,慌里慌张地就往外头奔,丫鬟们看他神色不对,赶紧进屋一看,就见老太太半边身子倒在床外,大口大口地往外吐血。老太太把他当心肝宝贝一样地疼了他这么些年,结果他见老太太被他气成这样,竟然连个人都不喊,只顾着自己往外跑,想躲出去,真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

采薇一直觉得老太太虽然重男轻女,但毕竟出身大家,做不出那种私吞外姓女儿嫁妆的下作事儿来,想来她生日那天,太夫人那样算计她,怕是想着既然赵宜铴花光了她的嫁妆,便让自己干脆嫁给他,这样也就不算贪了自己的嫁妆,不用再想法凑银子给自己还上了。却不想秦斐横插了一杠,坏了太夫人的打算,让她为了替她最爱的孙子遮掩,到底还是晚节不保,闹出私吞孤女嫁妆的丑事来。

其实有时候她不知道老太太到底是真疼赵宜铴呢还是被一颗爱孙之心蒙蔽了双眼,反倒忘了,“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她只知道老太太之所以心疼赵宜铴,不过是因为这个孙子是她最疼爱最得意的大儿子唯一的骨血,又长得酷似生父,这才让老太太对他一直青眼有加。但却不知道,罗老太太之所以对赵宜铴疼宠的近乎于溺爱,百般由着他的性子来,其实也是心底对她英年早逝的大儿子的一份补偿。

当年庶长子都生出来满六岁了,她才生下赵明硕这头一个儿子,她真正的长子。为了不被庶长子压下去,打小儿她就待赵明硕极为严厉,才一岁多一点儿的奶娃娃就开始教他认字,从三岁起就给他定下了一堆要学的东西。可以说赵明硕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一刻是真正放松的,就像一张弓一直都绷紧了弓弦,这也是为何他年纪轻轻才三十六岁,正值英年就因心疾而突然去世。

罗老太太许是隐约知道儿子的心疾由何而起,在赵明硕死后,深觉自己对不住这个最是成器,让自已在赵家站稳脚跟的儿子,觉得在他幼年时逼得他太狠了,从没让他享受过一日孩童该有的天真快活。是以才会在得了赵宜铴这么个孙子后,把对儿子的那份愧疚疼爱补偿之情全都投注到了孙子身上,再也不像之前对儿子那样严加管教,而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他娇纵宠溺的不像话,结果既害了这宝贝孙子,更是让自己一条老命也断送在他手里。

☆、第一百六十八回

送走了吴嬷嬷之后,杜嬷嬷问采薇,“王妃,这回安远伯府的这两起丧事,只怕姑娘还是得上门去吊唁的。”

枇杷不忿道:“老太太那样对咱们姑娘,还有四老爷,他这个做舅舅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做什么还要姑娘去祭奠他们?”

“杜嬷嬷说得对,一来死者为大,二来,我毕竟是晚辈,若我不去,只怕又会落人口舌。”

“那姑娘回王府的时候要不要请王爷陪着您一道回去?”郭嬷嬷实在是在伯府里呆怕了,生怕自家姑娘独自一人回去又会吃亏。”

采薇摇了摇头,“殿下若是去了,只怕反会坏事。”

“姑娘这话怎么讲?”甘橘有些不明白。

“若是殿下陪我一道去了,只怕安远伯府就得让我进去祭奠老太太和四老爷了。”

“那姑娘的意思是……?”

“我会尽到我身为一个晚辈在世人眼中应尽的礼节,但大老爷却会无礼的将我拒之门外,不让我进府去祭奠。”

“可是大老爷他敢这么做吗,您现在可是超品的郡王妃啊?”

“他有什么不敢的,如今京城谁都知道临川王是个没前途的,而我这个王妃又是不得临川王喜欢的,被流放到这郊外的陪嫁庄子上,连圣上都发话要我到离京城更远的西山去养病。只怕在大老爷眼里,如今做了孙右相小妾的赵宜菲都比我这个郡王正妃更有身份地位些!”

“更何况先前嫁妆之争时,他曾说过赵家再不认我这个外甥女,那他若是放了我进府让我以亲戚的身份祭奠亡者,岂不等于他先前说过的话全都不做数。

而赵家若是又认了我这个亲戚,等老太太的丧事一过,大老爷嚷嚷着要分家的时候,嫡支那几房有了我这么个亲外甥女多少总会对他不利。是以,他应该是不会让我进府吊孝的,这样也好,等到往后他倒霉的时候就不用再被他这种恶心的亲戚再缠上了。”

“那大老爷会有倒霉的一天吗,芭蕉怎么觉得大老爷这些年是越过越顺风顺水呢?如今能压住他的嫡母没了,四老爷也没了,他儿子马上就会袭爵当上安远伯,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倒霉的样子啊!”

“我那四舅舅死得实在太过蹊跷,只怕就是大老爷做下的手脚,不然怎么会那么巧,老太太前脚刚咽气,她仅剩的亲儿子也丢了命,顺当地给他儿子把伯爵的位子腾了出来。人在做,天在看,他做下这么多坏事儿,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且让他们大房先得意着,等他烈火烹油之后,便该走下坡路了。”

这报应如今已先连累到了他女儿芳姐儿身上,只怕离他儿子和他自己也不远了。

等到采薇一身素服,带着杜嬷嬷她们亲自登门想吊唁罗太夫人时,果然被拦在了门外。

大老爷亲自出来和颜悦色地跟她解释,说是虽说伯府已不再认她这门亲戚,但王妃既然有心前来吊唁亡者,本不该拦,无奈因她先前只顾帮着夫家的举动伤透了老太太的心,加重了老太太的病情,她老人家才会这么快就过世了。她老人家临终留下一道遗命,说是不许周王妃来她灵前上香,她是再没有这个外孙女的。

他身为孝子,自然要遵从母亲遗命,不能在母亲尸骨未寒之时,就让害她早早病死之人来她灵前祭奠。即便周采薇身份尊贵,身为郡王妃也一样不能请她进去,还请王妃见谅等话云云。

周采薇虽知赵大老爷定会将她拒之门外,却也想不到他竟会扯出这样一个借口来挡她,可怜太夫人已魂归西天,竟仍是被她这庶长子硬拉出来替他背了个黑锅。

她看着面前重又紧闭的伯府大门,心头既觉悲凉,又觉得有些释然,她命郭嬷嬷拿出早就备好的香烛之物,就在门外遥遥祭奠了一番,然后看了一眼杜嬷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