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下无妾 > 天下无妾 第82节

天下无妾 第8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下无妾!

☆、第一百九十一回

麟德二十二年的万寿节,天公极为作美,一到四月初一,便放出一轮红日来,让之前饱受了十几天阴雨之苦的帝都百姓欢喜不已,而达官显贵们则更多了个向圣上献寿的好彩头。

然而在京城的一座王府中,穿戴整齐的临川王妃周采薇看着窗外终于放晴的碧蓝天空,心中却越发沉重起来。

因为她的夫君,临川王秦斐并没有遵守同她的约定,在四月初一之前赶回她的身边。

原本她对秦斐按时回来是信心满满的,和他做了这几个月的夫妻,在见识了他的种种手段,又和他共同经历过那一番生死患难之后,她越发觉得这位临川王殿下非同一般,下意识地觉得无论再难的事情到了他手中都是不值一提,便是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他也能在谈笑间让它们灰飞烟灭。是以她虽然知道秦斐在海上要做的那件大事极为凶险,可却从没想过他会不成功,甚至会回不来的可能。

因为对秦斐的这种信心,便是他没能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回到京城,采薇仍是心中半点不慌,大张旗鼓地回了临川王府,准备第二天一早进宫为麟德帝祝寿。

因临川太妃金氏生怕自己再离开一步,她舅舅就又被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妖精们给勾了魂儿,便仍在承恩公府里守着寸步不离。

至于金次妃,听说这几个月虽然再不吐蜈蚣了,但却又得了个昏睡不醒的怪病,每日里除了会清醒上一两个时辰外,都是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去会周公。当初金太妃说是要把这王府的中馈之权交到她手里,可她一直病着,自然是管不了家,理不了事,如今临川王府的一应内事皆由秦斐指派的一位冯嬷嬷在料理。

这位冯嬷嬷既然是秦斐的人,那对采薇这位王妃的话自然也是言听计从,一听王妃要先回府住着,早早的便将王妃住的常宁院打扫干净,收拾一新,又派了马车亲自去接了王妃回府。

采薇回来的极是时候,她前脚刚进了临川王府的大门,后脚麟德帝派来的小太监就进了门,说是奉圣命来看看临川王可回京了没有。

采薇早想过若遇到此等事该如何应对,镇定自若地道:“我家殿下为了要寻一件与众不同,让圣上一见就爱不释手的寿礼,已在外头亲自寻了有一个月了,前几日休书回来,说是好容易终于找着一件宝贝,定能在万寿节这一天赶回来亲自献给圣上。倒是劳烦公公特地跑一趟,这是我代殿下给公公的一点心意,还请公公千万笑纳,不要嫌弃才好!”

那小太监接过杜嬷嬷递过来的荷包,摸了两下,顿时喜得眉花眼笑道:“王妃娘娘太客气了,奴婢这就回宫将娘娘的话回禀给圣上,也让圣上先乐上一乐!”

即使在那个时候她的心里仍是坚信到了晚上秦斐一定会出现在她面前,脸上带着他一贯的那种微微嘲弄的神情,嬉皮笑脸地跟她说些没正经的话。

可是直到四月初一的辰时初刻,却仍是不见他的人影。可是时已至此,采薇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她穿戴起王妃的冠妇,打算一个人先进宫去给麟德帝贺寿。

她坐上马车,心事重重地靠在板壁上,本想强迫自己好生想想,过会进了宫被麟德帝问起秦斐时,她要再怎生继续编一个谎出来。可却总是不由自主地就猜测起秦斐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是受了伤还是又病倒了,或是遇到别的什么意外,这才让他没能及时赶回来,他现在到底身在何处,是安然无恙还是——

她忽然有些不敢再想下去,闭上眼睛,将脸埋到双手之中,竭力想强压下从心底升出的那一股恐惧来。就在此时,她忽然听见一声轻微的响动,她急忙睁眼一看,只见车帘轻晃,而她的身边已多了一个人。

那人好像一滩软泥一样摊倒在椅垫之上,没有半点王孙公子的优雅气质,可是看在采薇眼中,不但不觉刺眼,反倒觉得说不出的欢喜,因为这人正是她的夫君,她的殿下终于还是没食言,重又回到了她的身边。

“殿下!”她有些激动地轻声唤道,“你,你终于回来了!”

秦斐闭着眼睛,好半天才道:“本王向来说话算话,答应你的事什么时候没做到过!”

采薇心里有好多的话想同他说,但仔细一看,见他满脸风霜,脸色苍白憔悴,眼下深深的两道青黑痕迹,想来为了能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已不知不眠不休了几个日夜。

她心中微微一疼,便不再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再有大半个时辰才到宫里,殿下先小睡片刻吧!”

她不知秦斐听见她这句话没有,他虽没再说什么,却鼾声渐起。他原本是靠在椅垫上睡的,可睡着睡着那脑袋不自觉地就滑到了采薇肩上。

采薇被他硌得左肩生疼,双手轻轻地将他的脑袋推开,小声嘟囔道:“也不嫌硌得慌!”她嘴里抱怨着,略一犹豫,到底没狠心把他推回靠垫上,半扶半抱着他的身子让他慢慢枕在自己腿上。他能歇息的时候只有这小半个时辰了,总要让他睡得尽量舒服些的好。

马车已驶进了第一重宫门,秦斐仍枕在采薇腿上沉沉睡着。采薇本想喊他起来,见他睡得香甜,想想又忍住了,看他这么疲累,能让他再多睡上一忽儿也是好的。

等马车驶进第二重宫门,马上他们就得下车步行,已是非叫起他不可。采薇看着秦斐高挺的鼻梁,伸出两指想要用他当初在新婚之夜后叫醒她的法子来回报他一二。

哪知她双指刚碰到秦斐的鼻梁,人家就睁开了眼睛,将她抓了个现行。

采薇有些尴尬地笑了两声,“殿下醒了啊,我正想叫您来着,您醒得可真是时候啊!”

她正想悄悄把手收回来,却被秦斐一把抓住,眉眼含笑地问她,“王妃这是趁本王小睡想要对本王动手动脚吗?”

“呃,只是看殿下脸上落了一点灰尘,想帮殿下拭去罢了。”采薇急中生智道。

“既然王妃如此关心本王的仪容,那就有劳王妃替我再涂些脂米分,让本王的气色更好看些!”

他边说边牵着采薇的手伸到他怀里摸了个小盒子出来。

采薇见这盒子如些眼熟,立刻就认出来这不正是她每日所用自制的玉容米分吗,顿时有些无语。也不知这家伙是什么时候从她卧室里偷出来的,可是再一看他眼下浓重的青黑,被他叔叔麟德帝看见了,定会以为他夜不归宿,跑出去做了好几天的贼。

她叹了口气,还是认命地打开玉盒,用小指尖沾了些玉容米分轻轻地抹在他眼睛底下,把那青黑好歹遮掩了一些,想了想又给他脸上也薄薄地涂了少许。

采薇这还是头一次帮一个男人涂脂抹米分,待见她自制的这玉容米分往秦斐脸上这么一抹,立时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让他原本苍白的容颜瞧着亮眼了许多,眼下的青黑也淡了不少,整个人的气色一下子看起来好了许多,再不像他刚钻进马车时的那副死人样儿。

她见秦斐闭着眼睛一动不动,怕他又睡着了,忙轻声唤道:“殿下,殿下!”

若不是此时再没多少时间好给他耽搁,秦斐是真想再趴在采薇身上多享受这片刻的温馨。枕在她腿上本已是舒服之极,再被她身上的幽幽暗香萦绕其中,还有她的手指那样轻柔地在他脸上抚弄。那种麻酥酥的感觉丝丝缕缕地从她的指尖传到自己脸上,又一路往心口流去,让他既觉得略有些痒想要躲开,却又贪恋她指尖那一点微暖温柔,到底乖乖仰面,一动不动地由她摆弄自己的一张脸,心中头一次生出一种安宁眷恋之意。

“这寿宴就不能晚一会儿举行吗?”他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猛然从采薇膝上起来,一边整理衣冠,不等采薇问他,便附在她耳边低声说出了采薇想知道的一切。

“海上那笔大买卖谈成了,郑一虎已经洗清了他的冤屈,在将徐海的首级拿到于总舵主墓上祭奠之后,被拥为了海鹰会新的总舵主。只是——”

“怎么,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安成绪回来了。”秦斐淡淡道,眉头微微蹙起。

“黑衣卫的首领太监安成绪!”

采薇曾听父亲说起过这位当世最为出名的大太监,据说孙太后对这名从一开始就侍奉在她身边的安公公极其信任,可说是言听计从,不但让他做了慈庆宫的总管太监,还将燕秦朝直属皇帝管辖的特殊职司黑衣卫交由他执掌了二十多年,替孙太后监视朝臣,罗织罪名,诛除异己。

“可是殿下的行踪已让他起疑?”采薇有些担心地问道,不然秦斐怎么会在此时突然提起此人。

秦斐点点头,凝视着采薇道:“如今时间紧迫,我回头再细告诉你,我只知道他如今已对我起疑,今天这场寿宴等着咱们的,只怕不会只是喝酒吃菜说些吉祥话儿这么简单。”

采薇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殿下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秦斐微微一笑,当先走出马车,一惯地不用脚踏,身手利落地从车上直接跳下,朝走出车中的采薇伸出右手。

采薇看着他眼中的笑意,不由也冲他微微一笑,将手放在他掌中,由他扶着自己步下脚踏,一道携手朝寿安殿行去。

虽不知在这寿宴上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但他们在彼此眼中看到的却没有丝毫惧怕之意,有的只是久别重逢的欢喜之情。

☆、第一百九十二回

临川王夫妇这相视而笑、携手同行的温馨一幕,落在旁边其他入宫赴宴的皇亲国戚眼里,倒让不少人在心里头感叹起来,想不到临川王夫妇在京郊的别院里住了两个月后,这夫妻间的情份倒是好了不少呢!瞧临川王看着临川王妃时眼中那份温柔笑意,这哪还是那个两个月前在安远伯府门前当众不给临川王妃脸面,把她教训得灰头土脸的京城小霸王?

想不到这临川王妃竟是个有手段的,竟连临川王这样的男人都能笼络得住,不简单啊!

众人这样想着,不由多看了临川王妃几眼,被临川王面色不善地一瞪眼睛,立时不敢再多看,赶紧步上台阶,进到寿安宫里。

秦斐拉着采薇的手,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因男女有别,即便她是王妃之尊,也不能同秦斐坐在同一张案席上,而是同其他亲贵女眷们一样,都是坐在夫主身后的屏风之后另设的席案上。

因为金次妃病着不能来,她那处席案便只备了她一人的座椅。在她左上首的那一席,颖川王的两位女眷,崔王妃和曹次妃却是盛妆打扮,一同来了,但她们虽坐在同一张席案旁,却是谁都不睬谁,见周采薇过来了,她两个倒是极有默契地一同冷冷看了她一眼。

采薇见她们丝毫没有起来同自己见礼的意思,便在她们看过来时也只是笑着朝她们点了点头,便自行坐下了。

一时礼乐齐响,今日的寿星麟德帝从殿后出来,登上御座,免了众人的参拜贺寿之礼后,先就发落起秦斐来。他最疼爱的便是这个侄子,可是这侄子偏偏越大越是不让人省心,好容易回了京城,却仍是动不动就跑没了影儿,这回又是两个月没见到他人影,气得麟德帝也不顾自己的万寿佳节,先就教训起这不听话的侄子来。

他脸一板,瞪着秦斐道:“你这些时日又跑到哪里去闲逛,若不是今日是朕的寿辰,只怕你还不想着回府吧?你当朕什么都不知道吗?”

秦斐站起来嘻嘻一笑道:“圣上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怎么就不知道侄儿这回偷跑出京,还不是为了能挑一件您喜欢的宝贝好给您贺寿吗?每年这万寿节,众臣给圣上的寿礼那都是挖空了心思精挑细选的奇珍异宝,侄儿若是不用些心,也挑一个好的,岂不被他们给比了下去?”

麟德帝这才微微一笑,“那你花了这两个月的功夫,到底找了个什么好宝贝做朕的寿礼啊?”

秦斐拍了拍巴掌,立时有一个太监双手捧着一个鸟笼走到秦斐身边。

麟德帝一见那鸟笼便心中一喜,果然还是这个侄儿最知他的心头好。原来麟德帝从小便喜欢养各种羽毛艳丽的鸟儿来赏玩,这可算是他此生最大的喜好。

他十余岁时得到一只极是漂亮的绯衣绣眼,因爱不释手,去御书房读书时也笼在袖子里,恰好被无意中到御书房查看皇子学业的先帝瞅见,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命人将他养的那些鸟全都砍了脑袋,再不许他养这些东西。

等到后来他登基为帝,虽然又重新养起了鸟,到底因为曾被先帝训斥过,不敢于养鸟一事大肆张扬,每每让亲近的内侍悄悄去替他寻访些稀奇罕见的鸟儿回来偷偷赏玩一番。

如今见这侄子投其所好,要送他一只鸟儿做寿礼,顿时心痒难耐,可偏偏那鸟笼外罩着一块藏蓝色的绒布,遮得严严实实,秦斐又在那里大吹特吹,让人更是好奇那里头装着的到底是只什么样的稀罕鸟儿。

秦斐拎着那只雕花鸟笼,走到大殿正中得意道:“圣上,这笼中之鸟极是罕见,可说是在座诸位从没见过的一种漂亮鸟儿。侄儿为了寻到这等与众不同的珍品,靴子都不知磨坏了多少双,可说是费尽千辛万苦,才亲自将它捉到手。”

他吊足了麟德帝及众人的胃口,这才将那鸟笼上的蓝布取下,众人忙睁大了眼睛去瞧那笼中的稀罕之物,大殿上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秦斐献上的这鸟的确极为漂亮,头顶上的羽毛红如宝石,喉部的羽毛却是一抹极为漂亮的水蓝色,两翼蓝绿色,腰及长尾毛色浅蓝,□□浅绿,全身上下的颜色极是鲜亮多彩。

在座的这些显贵里头,也有几个喜好养鸟之人,却也从没见过这等艳丽别致的鸟儿,有心将那鸟笼拿到手上仔细瞧瞧,早被麟德帝先给抢到手里,仔细赏鉴起来。

“斐儿,你捉到的这鸟,竟然是红顶蓝喉!”麟德帝有些激动地叫道。

顿时阶下几个真正爱鸟之人也激动起来,“红顶蓝喉!那可是在《相鸟经》里位列第一的珍品啊,《相鸟经》上说此鸟之所以排名第一,一则是因其毛色之美,二则是因为此鸟极为罕见。《相鸟经》上说此鸟在上古之时原比麻雀还要多,但因其天□□美善妒,喜欢自相残杀,故而到了燕秦之时,已是世间难得一见,这物以稀为贵,便将它选为榜首。

“此等世所罕有的鸟儿能见到一只便已是极为难得,你竟然捉了一对来献给朕!”麟德看着笼中那一对宝贝鸟儿,欢喜不已。

秦斐笑笑,“这好事成双嘛!何况侄儿刚娶了王妃成了亲,得一佳偶携手一生,相伴终老,又怎忍心将这鸟儿捉来孤零零的一个呢!是以侄儿便又多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想方设法捉了一只雌鸟来陪先前那只雄鸟。就是为了让它们也能凑成一对,彼此做伴。这才误了时间,直到今儿早上侄儿才返回京城,匆匆换了衣裳进宫来给圣上贺寿,倒让圣上又替侄儿操心了。”

麟德帝打量了他一眼,点头道:“难怪朕一见你,便觉得你气色有些不好,可见这些时日在外头实是太过奔波劳碌了,你有这份心意便足够了,往后切不可再这样只为了给朕准备一件寿礼就如此折腾,将大好光阴都浪费了。”

秦斐嘻嘻笑道:“只要圣上喜欢侄儿送的这份寿礼,再多给侄儿赐些奇珍异宝的赏赐,那这两个月的光阴如何能说是浪费了呢?”

麟德帝瞪他一眼,“想想你都做了些什么,你还敢要赏赐?”

这个侄儿不但又是擅自离京,竟还每天呈上一封书信骗得自己真以为他是安心在西山别院休养,若不是安成绪跟他禀报说是在福建一带看见了临川王,他还真被这侄儿又给骗了过去。

“你这两个月写给朕的书信,朕都看过了,你那信上不是说读了一堆孔孟之道吗,那就再给朕写上五十篇千字之文,详细说说你从中都读到了什么微言大义。”

采薇想起秦斐给麟德帝写的那些只有一句话的读书札记,觉得这处罚对秦斐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让他再应付差事,敷衍了事?

她正在偷笑,忽听殿上一个又尖又细的嗓音道:“临川王殿下想要赏赐,这还不容易,为了给圣上祝寿,增些酒兴,老奴倒有个提议,这以往一到宴会助兴的节目无非就是些个歌舞丝竹,这看得多了未免有些不大新鲜,不如咱们今儿也学学古人,请上两位善于舞剑之人在场中斗剑,为圣上助兴,再请太后娘娘和圣上对比剑赢了之人赏赐些彩头,不知太后娘娘和圣上觉得老奴这主意如何?”

孙太后抢先道:“安公公这主意不错,老是看歌舞什么的,实是有些腻味了,本宫倒是挺想看看你们舞剑的。”

麟德帝见他娘都同意了,也便无可无不可地道:“嗯,这个倒也是以前从没在宴席上弄出的花样,倒也正好让诸位爱卿展示一下你们的剑术。哪两位爱卿先来一较高下啊?”

采薇微蹙起眉头,北秦之前的中原贵族男子,除了要学君子六艺外,更是人人佩剑,习学剑术以为强身健体,战时更可保家为国。

但北秦的第一位皇帝因是兵变夺得的帝位,深恐带兵的将领手握军权也和他一样来个皇袍加身,除了一力削减军权,限制武将外,便是在民间也发布了各种兵器的管制之令,不许京都人士及百姓私蓄兵器。最严的时候甚至连民间祭祀、社戏时所用的仪仗刀枪都被禁示,只能用贴上锡纸的木头形状来冒充一下。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原的男子们开始失去了传承千年之久的尚武精神。到了燕秦,也仍是重文轻武,这数百年下来,导致男子们喜欢武枪刀弄棒的越来越少,埋首苦读的书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武事废坠,民气柔靡。

秦斐却仍是唇角含笑,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牵动受伤的右胸处隐隐做痛。他缓缓摇晃着手中的金杯,看着里面那一枚红色的丸药渐渐消融其中。

虽说这殿上的众人之中,只怕会些拳脚功夫的就没几个,可说是凤毛麟角,但既然安成绪故意用了这个法子,那就肯定会有一个人跳出来点名要找自己斗剑。

他知道安成绪故意提出比剑目的何在,不过,他既然敢进宫,也不会是无备而来。他将杯中的药酒一饮而尽,他方才偷偷放入酒中的丸药可以使他在两刻钟之内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可以自如地舞刀弄剑而不怕被人看出他有伤在身。

只要他在两刻钟之内能结束这场比剑,他自信对方就绝不会发现他右胸所受之伤,那他在泉州所谋之事也就暂时不会露了行藏。

但是当他看见那个站出来向他请战的人时,虽然唇角仍是在笑,心中却是微微一沉。

☆、第一百九十三回

寿安殿上,不闻丝竹鼓乐之声,只有金戈之声声声入耳。

所有在座之人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那两个斗剑的男子,临川王秦斐虽然仍穿着他那一衣宽大的紫色锦袍,却丝毫没影响到他手上的动作,剑去如风,剑来似电,将手中一柄青锋剑舞得花团锦簇,极是好看,甫一开场,便占了上风。

但和他对剑之人也并非庸手,乃是黑衣卫正三品轻车都尉刘勇,功夫极为了得,乃是大内侍卫中首屈一指的剑术高手。他的剑法虽不如秦斐那么花哨好看,只是那么平淡无奇地左挑一下,右刺一剑,却渐渐扳回劣势,反将秦斐的剑势笼罩其中,逼得他一步一步向后退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