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医处相思 > 第2章 问路

第2章 问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医处相思!

小姑娘哭着抹泪,众人虽目露同情,但是也习以为常。

在药食短缺的情况下,一场风寒就可以夺走性命,谁也不希望风寒到了自己身上,谁也不希望自己被人感染。

咳咳……咳咳咳……

忽然又一阵咳嗽声传来,众人同时一惊,面露害怕之色。

只是这次咳嗽的不再是那位妇人,众人循声望去。发现竟然是躺在小姑娘另一边的一位男子。

那男子背对着众人,蜷缩在地上,长长的头发垂落在脸上,看不清全貌,肩膀随着咳嗽,微微起伏着。

身上的白衣,眼下黑一块白一块,但是有眼力见的人,还是一眼看出,这衣衫的料子质地上乘,价格不菲。

朝男子的背部望去,众人不由得大骇,只见男子背部纵横交错着数道剑伤,整个背脊已经是猩红一片,衣衫下摆,更是被染成了绯色。

听闻外面喧闹,几个年轻女子寻声从棚内走出,突然其中一个姑娘尖叫一声,颤声道:“血,血,好多血……”!

女子的脚下,蓄着一滩血水,而那个女子正惊恐的的跳起脚,试图离那些血水远一些,整个人吓得花容失色。

而那滩血水,正是缓缓从白衣男子的身上流出的。

无星,无月,山雾朦胧,挂在茅草棚下的几盏油灯,明明灭灭。

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正准备合力将半死不活的白衣男子扔出去,却突然听到一阵悠扬清脆的歌声。

歌声空灵,如泣如诉,像从远古而来,缥缈如雾。

几个抬尸的年轻人吓得浑身一抖,也顾不得抬着的白衣男子,纷纷紧缩着瞳孔朝歌声的方向望去。

小姑娘趁着众人怔忡之际,一手拉着自己的娘亲,一手握着生死不知的白衣男子,像是抓住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生怕别人夺了去。

凝雾国之所以有此名,正是因为国界边有道天然的屏障,雾障。

满城的雾气,带着一定的毒素,吸进腹中,会让人眩晕无力,而雾气的解药,便是只生长在莽城的橘莓。

因为这道天然的雾气屏障,凝雾国成了整个苍鼎大陆的一片净土,百年前,鼎帝洛九重雄姿英发,一统诸国,也因雾气难越,骨河湍急,故而放弃。

这片净土上的百姓,不知人心可怖,不知战事何物?沉迷在太平盛世的梦幻中,凝雾国的皇帝推崇诗词歌赋,全国人皆崇文厌武。

更有“才子耀门楣,莽夫三更鸡”的民间笑谈,意思是懂诗词歌赋,就能光宗耀祖,习武练拳,那些都是莽夫,会沦落到半夜三更入户偷鸡。

崇文弃武,导致国力薄弱,凝雾国的皇帝,每年都会向曜日国、盛月国缴纳贡品,来换取来年的太平。

而这悠然的歌声,便是从雾气中传来,凝雾国山多花多,自然也有不少的山魈精怪,经常会有怪事发生,谁也不知道雾里会走出什么东西?

听到这阵突兀的歌声,年轻的女子都缩进了茅草棚子里,与自己的母亲依偎在一起瑟瑟发抖,脸上写着恐惧和害怕。

当然也有胆子大的,好奇的人虽吓得头皮发麻,但还是忍不住将眼睛往雾气中瞟。

“袅袅炊烟兮,日落西山倚,垂髫小儿爬桌几,爬桌几,风袭来,雨落滴,刹那间满目疮痍……”

慢慢的,雾中现出一个轮廓,来人约莫十三四岁,撑着一把青色油纸伞,将晶莹剔透的雪花隔绝在伞外。

一袭宝蓝色圆领袍服,外罩一件紫色大氅,然而这么暗沉的颜色穿在她的身上,却让人有一种高贵圣洁的感觉。

向上望去,一张脸却是普通至极,肤色偏黄,鼻子微塌,两条眉毛竟隐隐有连成一线的趋势,唯一值得人多看两眼的,是那双眼睛。

众人中间的一位教书先生望着那双眼,讷讷念道:“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提着油灯的老城主,听不懂教书先生的意思,他只觉得这双眼睛似乎看透了生老病死,却又像迎春花一样绽发着蓬勃生机。

正在众人愣神之际,撑伞人竟已走到身前,明明十几丈的距离,却好似被她三两步就走完了。

洛枝将手从袍袖中抖出,缓缓伸出伞外,接了几朵雪花,确定雨停了,这才慢慢的将伞面合拢。

她露出一个微笑,冲着提油灯的老头笑道:“老伯,我可否问个路?”

老城主温和的回了个笑容,微微躬身,示意洛枝跟他来,然后慢慢的往茅草棚子里走去。

先前以为是精怪的人,见来人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女,纷纷长舒一口气,但在见到少女肩头的包袱,眼里又露出不知名的亮光。

茅草棚里,早已人满为患,老城主进去后吩咐了几句,几个身子骨稍强的妇人忙识趣的起身,朝棚子外走去。

错开洛枝时,眼睛还不经意的向洛枝身上的包袱瞅了两眼。

虽然天气寒冷,食物冷了后没有那么浓郁的香味,但是对他们这些饿了好几天的人来说,对食物的味道相当敏感。

走出棚子的其中一名妇人,朝着刀疤和几个男人嘀嘀咕咕的说着些什么,风雪太大,听不清对话,但眼里闪着的贪婪之光,在昏暗的油灯下,尤为刺目。

老头让洛枝在茅草上坐下,棚子里显然要比外面暖和一些,棚子的中间用几块板砖围着几块正在燃烧中的木头。

在这种雨雪天气,木头当然不是干燥的,燃烧起来冒出浓烟,时不时还传来噼啪声,溅起几点火星,味道虽然呛鼻,但是火堆旁,还是坐满了人。

洛枝淡淡的扫了棚中众人一眼,皆是些老幼妇孺,个个头发枯黄,面色憔悴,愁容满面,显然这些日子受了不少磋磨。

有几个孩子饿得已经只剩下皮包骨头,靠在娘亲的怀里,眼睛瞅着诺之的包袱,嘴里嘟囔道:“娘,我饿……饿……”。

还有一个哺乳的妇人,眼见实在挤不出奶水,孩子又哇哇大哭,眼圈通红的咬破自己食指,给婴儿喂血水。

一副凄凉之景……

借着棚内昏黄的灯光,老头又打量了洛枝一番,在雾气中隐隐约约只能看见个轮廓,近了又瞧见她做男子打扮,还以为是个少年。

如今,借着光才发现问路的是个少女,头发简单地分成两股,在发尾处用青色发带系住,顺滑的发丝服帖的垂在背部。

原来这少女不止有双漂亮的眼睛,还有头如缎的长发,倒是跟她长相不符。

老头暗自心想,指挥着妇人端来了两碗热开水,递给诺之一碗:“姑娘是要问什么路?”

洛枝也不客气,端着热水一边取暖一边道:“老伯可知道凝雾大军现在撤至何处?”

未等老城主答话,一个中年妇人说道:“小姑娘,你打听凝雾大军作甚?眼下打仗,四处兵荒马乱的,你一个小姑娘家还是不要到处乱跑的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