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33节

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第3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嫁给将军后的种田日常!

洛婵点点头,迟长青故意道:“可是我已经吃了一口了,婵儿会嫌弃么?”

闻言,洛婵顿时犹豫,迟长青便将那个青团吹了吹,送到她面前,笑吟吟道:“很好吃,婵儿要试试么?和芝麻花生馅儿的不一样。”

洛婵又看了一眼,最后实在没忍住,屈服于美食的引诱之下,红着脸凑过去轻轻咬了一口,确实好吃,小笋和鸡肉都很嫩,又鲜又香,不知加了什么香料在里面,吃起来还有一点轻微的麻麻辣辣感,十分解腻。

迟长青看她吃,笑着问道:“婵儿觉得咸馅儿好吃,还是甜馅儿好吃?”

这可难倒了洛婵,她觉得甜馅儿好吃,咸馅儿也好吃,不分伯仲,各有所长,想了半天,才告诉迟长青:都好吃。

迟长青失笑,他取来一张干净的荷叶,挑了几个青团连同柚子叶放进去包好,一边问道:“既然都好吃,那婵儿觉得夫君厉不厉害?”

洛婵脸一红,迟长青心中生出几分促狭,他略略倾身,逼近少女,道:“快说,不说的话我就——”

没等他说完,洛婵便连忙在他手心写:厉害。

末了又十分熟练地加了一句:哥哥真厉害。

这小马屁简直是拍到了点子上,迟长青顿时心满意足,他拿着那包青团,摸了摸洛婵的发顶,道:“我去送几个给满贵叔他们家,一会就回来。”

对于迟长青送来青团,满贵媳妇很是意外,打开荷叶一看,哎哟一声,道:“你这青团做的好看,真跟镇上卖的一样,他爹,快来看。”

迟满贵也看了一眼,憨憨笑道:“挺好的,长青自己做的么?”

迟长青笑笑,十分谦虚地道:“随便做的,给叔和婶子尝尝,不好吃别见怪。”

“怎么会?”满贵媳妇笑眯眯道:“一看就好吃呢,对了,长青,你们家要不要酸菜啊?我去年腌了挺多的,可阿武他年初去城里做事了,我们俩在家也吃不完,腌久了就不好吃了,不然你拿点儿去吧?”

迟长青带着满贵媳妇塞给他的酸菜回去了,穿过老杏树又过了桥,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一道人影正扛着一根杆儿,手里还拎了个什么东西在走。

迟长青心里闪过几分疑惑,那背影瞧着明显不像是迟满贵,但也有几分眼熟,总是微微驼着背,有点儿高低肩……

迟长青顿时想了起来,不正是迟满贵的哥哥迟满金么?他既是刚刚从外面回来,怎么没和自己碰面?

而那边迟满贵正站在自家院门口,看见迟满金过来了,连忙打招呼道:“哥,才回来啊,吃饭没?”

迟满金道:“没、没呢。”

迟满贵打量他一眼,见他左手里扛了根杆儿,右手提了几条鱼,疑惑道:“哥,你今天钓鱼去了?”

迟满金含糊道:“唔,去、去河湾上……上头钓的。”

他不欲多说,又道:“不、不说了,我先、先回去吃……饭了啊。”

他说完就走,迟满贵疑惑地盯着他手里的鱼看了几眼,一条鱼尾巴还噼啪甩了一下,十分响亮,尾巴尖儿和鱼鳍都带红,这明显是鲤鱼,可他们河里这季节哪来的鲤鱼?不都是鲫鱼么?

屋里传来满贵媳妇的声音:“他爹,吃饭了,你杵那儿干嘛呢?”

“没,”迟满贵回身进了院子,一边走,一边道:“刚刚看见我哥回来了,跟他打声招呼。”

他媳妇到底是了解他,只看了他一眼,便道:“怎么了?打个招呼你至于这表情么?”

迟满贵只好犹豫道:“我哥说他去河湾上头钓鱼了,可我觉得吧,他那个鱼,不像是河湾上头钓得到的。”

他媳妇摆筷子的手一顿,狐疑道:“怎么说?”

“没什么,”迟满贵埋头吃饭,道:“大概是我看错了吧。”

他不肯再说了,满贵媳妇也没追问,等吃了几口,忽然想起别的事来,道:“等等,你说鱼不是在河湾上头钓的,那不就只有鱼塘里能钓?那鱼塘现在是长青的啊,长青知道这事儿么?”

迟满贵只好道:“我刚刚也没瞧真切,这事儿不好说,回头我再问问他就是了。”

满贵媳妇却不赞同,道:“你哥那个人,他一开始不肯说实话,再怎么问他也不会说了。”

迟满贵闷声道:“那你说怎么办?鱼身上也没写名儿,他说不是就不是,你要去给长青说么?那我们兄弟可就要闹得难看了。”

满贵媳妇叹了一口气,重又拿起筷子来,道:“你放心,没板上钉钉的事情我不会到处说的,先吃饭吧。”

……

下午时候,金色的阳光穿过桃花枝,投落在院墙上,一片斑斓,几只蝴蝶的影子纤细轻巧地在花间飞舞着,迟长青站在灶屋门口,手里拿着一根竹条,试探着慢慢地往下压,弯成了一张弓的形状,觉得正好,从松开手来,用炭在刚刚弯折的位置划了一道浅浅的印子,然后拿进了屋里。

片刻后,屋门被打开时发出悠扬的吱呀声,少女单薄纤细的影子晃过,檐下的燕子惊飞而起,发出啾啾的细鸣,振翅往碧蓝如洗的天空飞去,洛婵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四下看了看,不见那道熟悉的人影,便拨弄了一下腕间的红绳,片刻后,银铃声叮铃铃响了起来,灶屋的方向传来了男人沉稳的声音:“婵儿,我在这里。”

他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张竹弓,洛婵双眸顿时一亮,比划着问他:你要做弓么?

“嗯,”迟长青试了试竹弓的力度,微微遗憾,道:“可惜竹制的弓为最下等,易变形,射程最多只有五十余步。”

他说着,比了一个开弓的姿势,脊背挺直,双臂流畅如一条直线,威风凛凛,双眸含着几分煞气,看着桃树花枝间上下翩翩飞舞的蝴蝶,整个人像一柄出鞘的利刃,寒光凛冽,那一瞬间,洛婵几乎要以为自己看见的是那个曾经在沙场上肆意纵横,睥睨敌军,所向披靡的定远大将军!

她的呼吸下意识微微一滞,迟长青已收回了姿势,笑道:“婵儿,你可知最好的弓能射多远?”

二兄曾经也与洛婵说起过这个问题,她还有些印象,遂答:百二十步之遥。

“不对,”迟长青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他道:“若给我世上最好的弓,只要敌人在我目光所及之处,箭亦可至,虽千里之外,能取敌首,如探囊取物尔。”

大将军说这话时,眼中带着满满的自信,神采飞扬,语气铿锵,叫人完全不能生出反驳之心,就仿佛他这么说了,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洛婵忍不住想,迟长青在疆场上究竟是何等风姿呢?睥睨四方,谈笑风生间,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首级。

不知怎么的,她心中忽然生出几分遗憾来,因为那都是她未曾见过的大将军。

第54章 “死的人是谁?”……

午后的院子很是静谧, 迟长青依旧在打磨那张竹弓, 洛婵则是坐在桃树下绣花儿, 桃花间蜂飞蝶舞,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正在这时,院门被敲响了, 迟长青放下弓过去开门, 却见外面是迟松和迟柏两兄弟。

迟松爽朗笑道:“长青哥, 我和我哥来给你送鸡笼了。”

迟长青立即让开些,道:“多谢, 快请进吧。”

他们抬着鸡笼去了后院, 洛婵好奇地跟过去看, 屋檐下的竹筐里,老母鸡大约是发觉来了许多人, 有些不安,一直咕咕叫着, 浑身的羽毛都炸了起来, 像是随时要从筐里跳出来似的。

迟松两兄弟把鸡笼放好,他扭头一看,就看见了那只老母鸡,不仅如此, 竹筐便是还摆着一个盘子和一碗水,那是洛婵特意喂鸡的,看起来还挺精致。

等看清楚盘子里的米, 迟松哎了一声,有些震惊地道:“长青哥,你们家怎么拿白米喂鸡啊?”

洛婵顿时紧张起来,米怎么了?不能喂么?可是她看鸡挺喜欢吃的呀,每次喂的都吃完了。

迟长青没接话,先是看向洛婵,温和道:“婵儿去拿钱出来吧,咱们把工钱给柏哥结了。”

洛婵一听,立即点点头,转身进屋去了,迟长青确信那脚步声远去了,他才转过头对迟松笑笑,道:“这鸡不是我们家的,是管满贵婶子借来孵蛋的,来了之后不吃别的,我们怕它饿着,就只好喂了点米,别把婶子的鸡给养坏了。”

他这样一解释,迟松才恍然大悟,笑道:“这扁毛畜生,还挺挑三拣四的,孵个蛋连草糠都不爱吃了。”

几人正说着话,洛婵拿着一串铜钱从屋里出来了,这钱是迟长青之前与她商量过的,尽管洛婵对于做一个这么大的鸡笼,只需要花五十文钱仍旧觉得有些震惊。

收了工钱之后,迟柏兄弟二人就离开了,洛婵蹲在那鸡笼面前瞧了好一阵子,很是感兴趣,把上面的门开开关关玩了好一阵子,才被迟长青叫走。

两人才回到前院,满贵媳妇正好过来,探头道:“长青在呢?”

迟长青立即道:“婶子有事?”

满贵媳妇笑笑,道:“倒也没什么大事,长青啊,我就是想起来给你说一声,你那鱼塘还没打理么?”

迟长青嗯了一声,解释道:“还要等一阵子。”

满贵媳妇便道:“是时候该准备起来了,婶子的娘家堂兄养过鱼塘的,大多就是在这季节前后放鱼苗了,早一点养,鱼就养得肥。”

迟长青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多谢婶子提醒。”

满贵媳妇笑笑,又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养鱼塘要多费心思,虽说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没什么坏心眼的人,但是到底也要注意些,鱼苗都是钱呢,你到时候也记得要多去塘边转转。”

她这一说,迟长青顿时就想起了今天中午看见扛了一根鱼竿的迟满金来,心里有了数,笑了一下,道:“行,谢谢婶子,我明白的。”

……

三月时候,江南地方已是花暖春深,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地则仍旧冬寒,几辆车马辚辚驶过长街,在一家铺子前停下来,店里的伙计连忙迎出来,笑道:“伍管事运货回来了啊。”

一个蓄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唔了一声,指挥着随车的伙计们开始卸货,那店伙计殷勤寒暄道:“走了川南这一趟,您老又能多歇几日了。”

那伍管事笑了,道:“哪有歇的空?川南那边事儿还未完,赶明儿又要去一趟。”

“哎哟,那您可别累着了。”

伍管事忽然想起一事来,道:“对了,川南那边有人托我带了信给公子,他今儿会来铺子吗?”

那店伙计想了想,道:“今儿怕是不会来。”

伍管事一掸袍子,道:“罢了,我亲自去送一趟吧。”

店伙计殷勤笑道:“区区送信,哪儿用得着管事亲自去?我替您跑这一趟腿。”

伍管事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笑了:“这信怕是不能让你帮忙送,盖了章的,回头公子要是知道,非得拧掉我的头。”

店伙计讪讪:“谁的信,这样慎重?”

伍管事不欲与他多说,岔开了话,等几车货都卸完了,他才让人套了马车往朱雀街而去。

得意楼是京师里最好的酒楼,相对而言,也是最贵的,若非达官贵人,王侯国公,大富之家,怕是都不敢轻易踏进这酒楼里,二楼的雅间里传来谈话声,隐约带着几分笑意,席间大多数都是弱冠之年的年轻公子们,说着京师里的趣事,哪个侯府家的小姐要许人了,昨日又是哪个京官被弹劾了,触怒了帝王,被当庭拉出去杖毙了。

一人啧啧道:“当时血溅了一地,实在吓人得很。”

旁边的人笑道:“说的你好像亲眼见着了似的。”

那人道:“我是没见着,但是我舅舅那时就在宫里当值啊,他亲口与我说的,皇上还下了圣旨,行刑的时候要大臣们从旁围观,不许低头,吏部尚书当场就吐了,险些没厥过去。”

“死的人是谁?”

“户部尚书刘荣。”

众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一人低声道:“听说他与洛、洛稷是世交,洛稷一死,皇上早就想治他了,这回大约是有人递了刀子。”

之前那人忽又压低声音,神秘道:“那你们知道是谁递了这把刀子么?”

其余人说了几个名字,都是平日里与这刘荣有些嫌隙的,但那人频频摇头,道:“都不对,我给你们说,你们千万别透露出去。”

他这样神秘,众人一时间都来了兴趣,唯有席间偏上位置的年轻公子没表态,他穿着一袭深蓝色的袍子,自顾自喝酒,很是安静,听那人悄悄道:“是洛淮之。”

这个名字一出,所有人都嗬了一声,皆是满面惊愕,像是没听清楚似的。

有人很快反应过来:“洛淮之,他不是还在大理寺么?怎么……”

“他出来了?”

之前那人捏着酒杯,低声道:“就在这几日了,听我爹说啊……京师要变天了。”

席间众人皆是静默,片刻后,那人大约是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多了,连忙转开了话题,笑着举起杯来,道:“来来来,喝酒喝酒,这些事与咱们也没什么干系,天塌下来自有高个的顶着呢。”

有人笑着道:“你们看看陈二,咱们说话,他一个人在这喝了半坛子,酒都没了,来人,再拿一坛新酒来。”

雅间里再次热闹起来,那被叫作陈二的蓝袍公子笑笑,大方道:“今日这一顿算我账上便是,免得你们说我是来蹭酒喝的。”

有人做东,众人又高兴起来,聊了别的事情,话题不知怎么就扯到了那个曾经的定远将军身上了,陈二持杯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仔细听了几句,没听出什么新消息来,大部分人仍旧是在感慨迟长青被美色迷了心窍,连十万兵权都能拱手送出,又有人在猜想那洛稷的小女儿生得怎生个天仙模样,叫英雄气短,只顾儿女情长,最后送了性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