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亡国后,她成了最强女先生 > 031外来人,当造册

031外来人,当造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亡国后,她成了最强女先生!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下旬,凉亭终于盖好了,

凉亭盖在房子的左边,与正房中间隔着一条石头垒砌的河沟,走过上面一条很短的木桥,就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十人的凉亭。

每当山上下雨或者冰雪消融,就会有清水顺着河沟流下来,在山脚下汇聚成一条比较宽的河流。

凉亭四周做成凹槽的形式,又安上了活动的门板,门板上镂雕着花鸟虫鱼的图案,夏天把门板打开,四面通风,很是凉爽。

底座全都是木头,距离地面半米多高,周围又留有蓄水的水槽,夏天的时候可以引山上的泉水注入水槽,风一吹就会形成凉气,再舒爽不过。

石三还费心的为凉亭配置了几张矮桌,每个矮桌前面放了一个草编的坐垫,正前方也有一个稍大一点的矮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

石三指着凉亭说道:“等到了冬日把木板给放下,就是一个小小的房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嫌冷的话,里面还可以加个炭炉,整间屋子都暖烘烘的。”

夏莺看着凉亭不得不佩服九郎的手艺,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她看了看凉亭四周,心想着如果在这周围再种点桃树就好了,然后再植

几株红梅,无论初春还是寒冬皆有花可赏。

如此才不负了这周围的景致。

右边还有一块菜园,以及鸡舍,夏莺已经可以想象出以后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待到春日桃花盛开,她便在桃树下教孩子们读书,朗朗的读书声倾倒了花瓣,像吃醉了酒似的掉入沟渠里,被水托着顺流而下。

水里倒映着孩子们的影子,远处就是百姓们农耕的画面,有老翁赶着牛耕田犁地,夏莺想着,等自己以后老了,便要跟自己喜欢的人归隐田园,过上这种平静的日子。

饭做好了,夏木棠也牵着两条狗回来了,虽然累的满头大汗,但却笑的很开心,抓起一块骨头往上一抛,两条狗便跳起来准确无误的一口咬中,趴在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啃起了骨头。

夏莺见夏嬷嬷还没回来,便去田里喊人,她来到田间地头,村子里的人都弯着腰在田里劳作,一把把的秧苗被他们抛到水田中央,紧接着又下到齐膝深的水田里把秧苗一把把的分开再用手给插进水里。

他们弯着腰,脊背与水面平行,头上戴着斗笠,挽着裤脚跟袖子,时不时的抬起手抹一下脸,手上的泥巴调皮的落在了脸上,随着气温的升高,变得干枯起来。

“哟,夏小娘子来了,可是喊你姑姑吃饭,你姑姑有了你这个侄女,可真有福气,啥都能干。”

村子里几个大娘见到夏莺过来,停下手里的活计,起身跟夏莺说话,阳光洒在她们脸上的笑容里,把鼻尖的汗珠照的晶莹剔透。

即使是满脸的泥水,也盖不住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村民们一向懂得苦中作乐。

这天夏莺正在教学,忽然感觉阵阵心慌,却不知这心慌是从何而来。

她天生第六感便比别人强,常常能够预感到危险,可这一次却不知危险出在哪里,就好像皇叔篡权夺位的那天,她明知道事情危急,却没办法阻止。

这种感觉实在是很糟糕,让她根本无心教学,只能让学子们提前下课。

不过很快她就知道这种危机感出现在哪。

李大娘接小石头回家,看她穿戴整齐的样子像是刚从什么地方回来。

她一见到夏莺就兴奋的说道:“今早我进城,看见官府的人贴了告示,听人人说原来是让这儿的外来人口全部去官府登记造册,凡是登记的人,还说要分给田地呢。”

“我一听说这件事就想到了你们姐弟,我就跟他们说了,我们村有两个外来人,

让他们给你留了位置,他们说明天一早让你们去官府登记。”

“官府的人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了……”

夏莺摇摇头,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儿,分明就是冲着他们姐弟二人来的,王大娘一番好意,却害苦了她。

“此事我已知晓,多谢大娘的好意,那明日就先不用来了,让小石头在家温习功课。”

虽然知道可能要大祸临头,夏莺却表现的极为平静。

李大娘只顾高兴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报夏莺的教育之恩了,却没有注意到眼神中浮上的苦涩。

夏莺看着王大娘离开的背影,思索着良计,夏嬷嬷回来得知此事,脸色瞬间就白了,半边身子变得冰凉。

“莺儿,我们怕是今晚上就要走,虽然毁了容,不容易被人认出,可姐弟俩的身份还是会引人怀疑,万一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抓人,你跟夏木棠都会有危险。”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也不会让你们冒这个险,你等着,我现在就去收拾东西,咱们连夜离开。”

夏莺倒是没那么慌乱,她叫住夏嬷嬷:“姑姑,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了个落脚之地,而且你跟九郎才刚相认不久,岂是说离开就离开的,会有办法的。”

“左右他们也不是立即就来抓人,你让我先想想。”

夏嬷嬷却如热锅上的蚂蚁,这一路逃亡,若不谨慎小心,怕是早就出事儿了,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出此计策,这样不管她们走到哪里,怕是都逃不过官府的搜查。

“我们往南走去淮南,那里是淮南王的地盘,官府的人就算再有能耐,爪子也伸不到那里,总之离盛京越远越好。”

消息来的太过突然,夏莺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夏嬷嬷见夏莺不说话,就当她同意了,立即开始收拾东西。

“阿姐,我不想离开,我们能不能不要走?”虽然在这里待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夏木棠已经喜欢上了这里。

在这里他可以每天跟小伙伴们一起读书,玩耍,还有追风跟照玉两条狗狗,在这里可以无拘无束,他不想离开。

夏莺张嘴又劝了两句,夏嬷嬷坚持要离开,到时候只要一登记,一询问,难免会引人怀疑,她带着她们好不容易千里迢迢逃到了这里,难道要功亏于溃,她如何对得起那些牺牲的人,如何对得起先皇。

夏莺知道劝说无用只好揽着夏木棠道:“我们只是暂时离开,阿姐跟你保证不出两日,我们还会回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