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亡国后,她成了最强女先生 > 039帮种地,惹闲言

039帮种地,惹闲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亡国后,她成了最强女先生!

村子里关于夏莺跟陈云轩在一起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了,这一次就算夏木棠牵着狗满村转,也抵挡不住村民嘴碎,不管走到哪,都能听见。

夏嬷嬷每次打外面回来,就要生一肚子气,对此夏莺也只是劝她不要太放在心上,自己倒不是很在意,她已经失去了所有,难道还怕这些流言蜚语吗?

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再经历一次也不会怎么样。

这天休沐,九郎不用去衙门当差,学子们也不用来上课,夏嬷嬷就说地已经犁好了,要去地里把落花生的种子给点上,夏莺觉得自己左右没什么事儿可做,就提出要去地里帮忙。

种花生需要用到耧车,家里有牛的可以用牛拉,家里没有牛的就要靠人力,这就需要一个人在前面拉绳,一个人在后面扶着,还得有一个人在旁边看着,随时准备添种子。

若是一个不注意种子没了,就等于白跑一趟,事后还要再把漏掉的地方一个个的填补上,那将会是一件麻烦事儿。

这是一个很重的体力活,夏嬷嬷为怕夏莺累着,死活都不肯同意。

可那么大一块地,这活,她一个人怕是也干不来,夏嬷嬷准备让九郎帮忙,他力气大,

可以帮忙拉耧车。

不然她自己一个人只能一颗一颗花生的种,不但麻烦,腰怕不是要给累断。

可夏嬷嬷也知道九郎现在跟她的关系又僵了起来,也不好再开这个口。

而且家里还没有耧车,还得去村民家里借,借倒是其次,就是这牛,整个村子就只有李阿婆家里有。

可李大牛一早就赶着牛车去帮别人犁地去了,所以她不得不一个人忙活。

夏莺见状觉得这可能是缓和两人关系的好机会,于是她自己找到九郎说道:

“九郎,今日我们一起帮姑姑种落花生可好,这活姑姑一人怕是做不来。”

九郎蹙了下眉,不过看在夏莺的面子上他到底是答应了。

夏嬷嬷天不亮就起床下地了,九郎想了想觉得这事儿光靠人力不行,比较费时费力,没有牛,家里倒是有一头驴,可以用驴来拉耧车,至于耧车,只能去村子里问问看看谁家有,先借一个来用着。

“若是知道你们要回来种地,我就让石三帮忙造一个出来,这活他最拿手。”

夏莺回屋装了半袋子花生准备背在地上带到地里去,听了九郎这话就说道:“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是

佃户,应该有好些家都有耧车,不如我们去小石头家问问?”

夏莺的话得到了九郎的赞同,夏莺没来之前,他倒是不怎么去村子里走动,家里也不种地,更是不用跟村民打交道,所以就没甚留意这件事。他见夏莺背着种子,就把布袋接过来背在了自己肩膀上。

夏木棠听说夏莺要去小石头家,就说自己也要去找小石头玩,小石头这个时候肯定在帮家里放羊,他可以带着狗狗一起去。

夏莺想了想便同意了,九郎走到门口让驴驮着种子,三个人一起来到小石头家,夏木棠在门口喊起了李子凌的名字,奶声奶气的叫人听了想笑。

李大娘听见声音出来,见是夏莺几人,看见九郎牵着驴,手里拿着农具,就笑着说道:“你们这是要下地??九郎,你也太不知道心疼人了,莺儿哪里是干农活的人,没得把人给累坏了。”

夏莺却笑道:“无碍的,我只是帮着姑姑点花生而已,累不着什,李大娘,你家里可有耧车,我们想要借来用用。”

李大娘道:“有,有,自打娃他爹没了,就一直搁在屋子里,你们要用只管拿去就是。”

说着打开门让两人进去,带着九郎去屋

子里,把耧车给扛了出来,上面落满了灰尘,李大娘找来破旧巾帕一擦,检查了一番,倒是没坏,还能用。

夏木棠没有见到小石头,就问李大娘,小石头去哪了,李大娘道:

“小石头去放羊了,你找他有啥事??”

夏莺道:“我跟九郎要下地帮姑姑干活,木棠不愿意一个人待在家里,就说要来找小石头玩,哪知小石头不在。”

李大娘一拍大腿道:“这有啥,我带木棠去找小石头就是,他就在这附近放羊,你们只管忙你们的,不用挂念。”

夏莺见李大娘手里拿着针线,就怕给人添麻烦,李大娘就说道:“添啥麻烦,不过是做点针线活而已,给人缝缝补补,耽误不了什么。”

李大娘都这么说了,夏莺也就放心的把夏木棠交给她,然后跟着九郎离开,往村口走去。

村口依旧是几个闲人坐在大榕树下聊天,有光脚汉子,也有年过六十的老者,还有几个挎着菜篮子拿着针线筐的长舌妇。

他们一见到夏莺跟九郎过来,互相用胳膊肘戳了戳对方提醒,齐齐扭头朝两人看过去。

倒是几个妇人看夏莺跟九郎的眼神带着不屑,小声的嘀咕

起来,“这夏小娘子跟九郎整天待在一起,廊前屋下的,你们说他们两个私底下有没有那个??”

另一个妇人一脸奸笑,“我看不能,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夏小娘子长的那样,谁能下得了嘴,反正我是看着怪渗人的。”

“你知道啥,这吹了蜡烛还不是都一样样,左右人家那身段好啊,我看咱这十里八乡都没有这么好看的。”

一个正在纳鞋底的妇人抬头说道:“最近不是听人说夏小娘子跟那刺史大人的儿子走的挺近的,这怕不是红杏出墙,你们说着九郎的脸往哪放?”

夏莺跟九郎两人还没走远,九郎听见这话脸色一沉就要上前跟她们理论,夏莺却拦住了他,让他稍安勿躁,她深知流言不是一场暴力就能止住的。

那边妇人还在说道:“那陈郎家世好,长得又俊,又有文采,他岂会看上一个乡下丫头,况又是那般丑的,人想要什么样的大家闺秀没有,我看他也就是喜欢跟孩子们待在一起,所以才常去。”

几个妇人一听觉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儿,于是又纷纷议论起要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夏莺那去,如果能够认刺史大人的公子当先生,将来能够飞黄腾达也说不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