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小郎君 > 第045章:嫂嫂上门

第045章:嫂嫂上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小郎君!

肥皂产量开始增加,朱游手头逐渐宽裕。

头两天每天供货六百块,随着四个伙计逐渐熟练,每天产量可以达到一千块。

一千块肥皂每天,在三水县极其周边依旧难以满足需求。

崔大兴每天都在催促朱游扩大产能。

但朱游没有进一步扩大的意思,因为肥皂作为一种新型产物,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可说是每家每户的刚需用品。而随着肥皂销售增大,市场用户达到饱和,销量必然会下降,且逐渐趋于稳定。

毕竟一块肥皂足够一户人家使用十天左右,三水县算上周边乡镇也就三五万百姓,需求有限,盲目扩张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负担。

但朱游并非不想扩张,他现在需要新的渠道,要一条前往通州的渠道。

朱游对自身的需求很清楚,他有着无数种可以赚钱的方法,但他缺少人脉,没有渠道。

目前在三水县和崔大兴深度绑定,看似平定安稳,实则对长远的发展很不利。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朱游需要开展新的合作。

晃眼过了十天。

朱游的生活变得平静许多,林家似乎也忘了找朱游的麻烦,而朱游靠着十天积累,手头已经积攒了接近两百两银子。

最近两天的肥皂销量有明显下滑,三水县市场基本已经饱和。

而朱游来钱的路子不止这一条,油价有所回暖,米花糖也成了县中孩子们最爱的零食。

但因为朱游在大崔油行的占比不多,所以分到的钱相比肥皂的利润更少,朱游也不太上心。

十天时间,朱游从身无分文到身价两百两,传出去恐怕是没人相信。

朱游倒也低调,即便是幼娘也知之甚少。

除了崔大兴,没人知道朱游已成了三水县的一方富豪。

手头有了钱,自当是要好好改善生活的。

朱游每天从油铺回家总会置办些物件儿,小到胭脂水粉,大到床铺妆台,每天总有人送货上门。

本是空空荡荡的小家宅院逐渐变得拥挤,小屋里家具都快堆不下了。

幼娘看着当家的天天大件小件往家里搬,心疼银钱,劝说相公不要这么大手大脚。

朱游嘴上应承,却总是我行我素。

整条街的人都知道了朱家这户,人家的钱好似花不完似的,可叫人羡慕不已。

而罗幼娘成了整条街上最有名的小媳妇。

不仅人长得漂亮,命也好,嫁给了一个好男人。

妇人们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少不得要提到幼娘两句。

一天正午,罗方远的媳妇刘氏游走街上,恰巧听见有人议论。

“咱这一辈子可算白活了,以后投胎就得像罗幼娘那样,整天没事在家呆着,男人就会把金银首饰往家里送,不愁吃不愁穿,长得还好看。”

“哎,咱们要有那种富贵命才好咯。”

几个妇人聚在院里,说时羡慕不已,讲完了却又唉声叹气。

刘氏只听到“罗幼娘”三个字,耳朵就竖了起来。

她在外听了片刻,大致了解了些情况。

这条街上有一户人家的媳妇叫罗幼娘,日子过得很好,男人很会赚钱,天天享清福让人羡慕。

只是不知道她们口中的“罗幼娘”是哪个“罗幼娘”。

“诶,各位婶子,你们说的罗幼娘是哪个罗幼娘啊?”

“哪个?还能哪个?不就是街口朱家的那个?”

“朱家媳妇?”

“对啊,还能有谁?”

名字一样,夫家的姓也一样,事情不会这么巧合吧?

刘氏感觉不对劲,问了有娘住处找了过去。

”不可能……不可能……肯定不是幼娘……”刘氏一面走一面嘀咕,“幼娘不应该在上河村吗?怎么可能在县里来了?也没跟人说一声。”

心里嘀咕着,不觉间已经到了街口的小院外。

小院的青石路面一下就吸引了刘氏的目光。

院子里面铺青石的,只有大户人家才这么奢侈。

院子不大,但周正干净,四四方方的屋子是青砖绿瓦不是黄泥土坯,很是气派。

关键这院子里有一方水井,在这家的日子肯定特别舒坦。

家里没口井,平日打水去别家要看人脸色,还得给个铜板。

自家有口井,生活便利许多。

但整个三水县,家中带水井的院落不多,她可租不起。

刘氏上下打量,一眼就相中了这家院,心想手头宽裕了自己也来租这样的宅子住。

正想着,刘氏没见到幼娘,却是见了个熟悉的小丫头。

“朱小婉?”

“娘,舅妈来了。”

小碗在院子数蚂蚁呢,见到篱笆墙外的人,脆生生地朝屋里喊。

门开了,幼娘从屋里出来。

刘氏一看,眼睛都直了。

还真是罗幼娘,自己的小姑子!

这罗幼娘一声不吭到了三水县,刘氏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如今这宅院比自家的落魄院子好了不知多少,关键一看幼娘的衣饰,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

寻常人家穿的都是麻衣,宽裕一点儿的会置办一件棉衣,只有大户人家的夫人才穿得起绸缎。

半月不见,幼娘一身麻衣不见,穿的是一身白青色的绸缎罗衫,干净利落,不显繁复,完美承托出幼娘凹凸有致的身材,头上戴着银钗,打的是三朵大小不一的牡丹,花蕊还襄着翠绿。

刘氏连见都没见过,不知道那玩意儿叫翡翠。

她倒是认出了幼娘脖子上的一串珍珠项链,尽管珠子很小,刘氏却也估算出当值个三五两银子。

这五官脸蛋儿都是小姑子的,可一身华丽的装束却叫刘氏不敢相认。

“嫂嫂,你怎么来了?”

一声嫂嫂,不知怎么就激起了刘氏的火气,她这心头一酸,眼睛就红了:“哎呀,你这个没良心的!来了三水县也不跟兄嫂家知会一声!你现在倒是发达了,就忘了娘家人啊!忘了娘家是怎么把你养活的吗?偷偷摸摸穿金戴银,就是防着娘家人找你帮衬不是?”

落差太大,打击太大,刘氏心里的郁闷怎么都压制不住。

幼娘一愣,还没来得及解释,刘氏的声音更大了:”哎哟,各位街坊邻居快来看啊!这没良心的女人啊,有了男人忘了娘,只顾自己大鱼大肉,不顾娘家兄弟的死活哩!”

一声嚷嚷,街坊领居全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