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我在大唐混国师 > 第111章 开挖大运河

第111章 开挖大运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我在大唐混国师!

哪里知道,就在李世民出现的那一刻,所有的超朝臣变得非常的严肃。

不要说吃饭睡觉了,就连交头接耳的人都没有了。

李风云不由得傻眼了,这才明白,聪明人都是别人,唯有他是傻子。

“众卿家,可有事启奏?”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老神在在地看着下面的文物百官,眼神之中充满了严肃。

李风云没想到李渊竟然直接没来了,要知道李世民可是还有三个月才登基呢!

现在这么快就不来了?

承认李世民的帝位了?

李风云不由得诧异,这和历史偏颇得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现在李渊满打满算才做皇帝五年啊!这么快就退位了?

诧异归诧异,李风云才不会闲得蛋疼去管皇家的事情呢。

这时候,房玄龄站了出来,朝着李世民一拜,然后说道:“启禀太子殿下,汴州此时已成为一片汪洋,还请殿下下旨救灾!”

“这是自然,不知道各位爱卿有谁愿意前往?”

李世民赶紧顺着房玄龄的话问满朝文武,这种救灾活动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李风云也想看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做。

“臣愿意!”

让李风云想不到的是满朝文武竟然抢着做这件事。

特别是文臣,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般,纷纷请命前往,这让李风云很是意外。

他原本还以为满朝文武会推诿,会互相攀扯呢!

却没想到他们竟然会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去,怪不得历史上的大唐会是那般的繁华与强大。

有这样一班臣子在,确实很难让国家造成损失。

然而李风云并不知道这是因为他造成的,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小年轻。

可以却因为突袭突厥人有功,并且和李银环一起打退了突厥的十三万大军。

李家父子便让他成为了冠军侯,所以满朝文武都觉得这绝对是一个能够升官发财的机会。

特别是那些文官,除了这种救灾工作,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发挥的机会。

聪明的人都知道现在是大唐初建时期,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到他们。

是他们发光发热的好时机,自然要选择这个时候立功了。

这个道理李世民自然是明白的,但他并没有。选择其他人,而是让房玄龄亲自去做这件事情。

李风云想了想,站了出来。

“启禀殿下,小臣,有一个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见李风云站出来,有话要说,以为他是想要抢这事,但这里毕竟是朝会,是不能拒绝臣子说话的时候。

“爱卿如果有什么话或者是建议自然是要说出来的,正好满朝文武都在,可以讨论一下。”

李风云见此便也不再犹豫,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北方经常有暴雨和洪灾,然而难方却经常出现干旱和酷暑。”

“那么不为何不在南方的一些高山和山谷之中挖出几个大的池子来,专门用来蓄水。”

“然后再挖一条从南方到北方的大运河来,南方一旦出现洪涝灾害,我们便开闸放水。

“把那里的水引到北方来,如此一来南北之间不就平衡了吗?”

听完李风云的话以后,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意见的可能性。

南水北调这种事情在后世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令人非常难以解决的头疼问题。

李风云将后世的解决方法搬到了现在,他也想看看这个方法在这里是否是使用的。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最先反应过来,不由得拍掌称妙。

“好好,李将军不愧是高人子弟,连这样的方法都能够想到,如真的可行,那么我大唐终将没有洪涝之危。”

“是啊,此举确实是非常可以,只是这大运河的挖掘,还有蓄水池的挖掘,绝非是易事。”

“恐怕是要劳民伤财呀!若真的是如此的话却划不来。”

高士廉站了出来,他觉得这种方法并不怎么可靠,因为挖掘大运河这种事情在前朝就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

隋朝时期就是因为这条大运河,而导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各路反王齐至,终将隋朝灭亡。

“是啊,现在是我大唐修仙演习的时候,若是真掉太多的农夫过来挖掘大运河,可能会导致民不聊生。”

“就是这种事情在前朝之时已经发生过了,李将军为什么还要提起呢?”

“难道你将军有什么意图不成?”

……

就在此时,许多大臣站出来反对,甚至有的人开始谩骂李风云是一个想要推翻大唐得小人。

“咳咳,都给孤安静下来,吵吵嚷嚷的像什么?”

李世民黑着脸,看着朝堂下的那些反对的大臣,这些人无一不是那些五姓七望的世家之人。

李风云也没想到自己第一天上朝竟然会遭到这么多人的攻击。

虽然明面上他们看似为大唐得社稷考虑,但鬼知道他们背地里是怎么想的。

“启禀殿下,臣所说的挖凿大运河工程,并不是非得征调民夫夫过来帮忙才行。”

“突厥攻打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是有着五万多的俘虏吗?他们可是很不错的劳动力哦。”

“可千万别告诉我,你们又把他们放回去了!”

李风云这一提醒,李世民这才想起来,他们还有五万多张嘴在吃白饭呢。

“好,很好,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们就按照这个提议来好了。”

“以后但凡有俘虏就全给我扔到大运河上面去挖土,把这个工程给孤挖空出来。”

李世民很显然是非常满意李风云的建议,这是从根子上解决了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肯定是要用的,自然不可能反对。

“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单单是五万俘虏恐怕是不知道要挖到什么年月去!”

魏征皱着眉头,倘若李风云说的是征调民夫的话,他绝对会反对的,但是用俘虏就不一样了。

可是南北之间共通起来可是要好几千里,这么长的一段路途,凭借五万俘虏,根本无法把它挖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