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谋士界的扛把子 > 第45章 大生产运动

第45章 大生产运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谋士界的扛把子!

严芝姑娘一来,陈故便将收拾田地疏通河道的事扔在脑后了。

反正这些活儿该怎么干早有定计,只要按计划执行就行了。

农具除了三县匀出来的,还有水东里老人们带来的。

水东里的农具是出了名的好,省力又省心,一匹小毛驴也能拉的动犁盘。

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严老丈被军中书记安排了海量的任务,全是制作犁、耧等物,以至于严老丈都没有时间照看闺女。

“嘿,老严啊,不是说你啊,见不到人家陈故吧,骂人家没良心,如今人家跟阿芝要点空间吧,你老跟着添乱,活该给你派了这么多活儿干!”

老胡叔放下了几块犁铧,打趣的道。

“哼!这小子如今有能耐了,据说是军师,又是杀黄巾又是练兵的,好像眨眼间就了不得了……我也是怕阿芝这个傻闺女吃亏啊……”

“呸!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老货!”

老胡叔啐了一口,转头就要走。

严老丈眉飞色舞的,一点也不像他话语间的那股恨劲儿。

“欸,别走啊!我给你讲讲那小子有多能耐……”

老胡叔脚步一顿,随即加快了几分,溜了。

“啧啧,”

严老丈啧了啧嘴,颇有一种没吹成牛皮的遗憾感。

看了看手下诸多架未成品,不由喃喃道:

“哎呀老喽,干活儿也知道累了啊……还是赶紧让他们晚婚,然后老头子我也就能休息休息了。”

严老丈自言自语道,猛然间一回头,发现陈故和严芝就站在自己帐篷院子里。

不同的是,陈故一脸尴尬,严芝一脸娇羞。

“严伯,嘿嘿,我已经请了主公,择日上门提亲……”

严老丈眼力闪过一丝欣喜,咳了一声,故作淡定的说道:

“提就提呗,反正某也不一定答应!”

陈故一愣,随即尴尬的笑了两声,而后上前帮着严老丈整治木料,小意的陪着笑脸。

严老丈时刻注意表情管理,绷着个脸,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只是不多久,便赶起人来:

“孝远啊,你没别的事做么?!这些活儿哪是你能做的?!快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吧,别瞎捣乱!要是真有心,替我寻两个年轻的手脚麻利的来,我教几个徒弟,也算个传承。”

陈故连忙笑道:

“那好,我倒是见过不少年轻人,改天选两个机灵的,来伺候您。”

严老丈矜持的点了点头,随即还是将陈故赶跑了。

以他的话说,这些粗活儿就不应该是陈故这样的人做的。

陈故拗不过他,也只能作罢。

开荒,垦地。

有了严老汉牌的农具,开荒的速度大大的提升了。

三县的县令抢着送种子送粮食,只为了能播种更多的土地,将来分地的时候,也好占个大义:

你看,这些地上的粮食都是我们出得种子,你怎么好意思跟我争?!

所以,县里派了专门的吏员来,时刻记录着开地、播种的信息。

老人和妇女也没有闲着,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活儿。

趁着刚刚入夏,太阳正是浓烈的时候,土坯便时刻不停地准备起来。

这里的人员如此之多,要盖陈故提出的集体宿舍,土坯可是少不了的。

其余的人便开始跟随三县的劳役,共同梳理河道。

挖深河道,加固堤坝,拓宽河面。

挖水渠、排水沟,修路,打井……

人人都不闲着。

直到此时,陈故才见到了一点盛世景象。

如果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活力,该多好啊……

当然,要想保持百姓有这样的活力,那就必须有人端起枪来保卫家园。

刘备的三千本部军马就是这样的人。

陈故训练出来的第一批教官,已经真的成为教官了,这支二百人的队伍,最终还剩下了一百二十人。

按刘备本部军马来说,每个人要训练三个什。

而按照陈故的指示,体力劳动是锻炼体魄的优秀方法……

于是在一片片热火朝天的制土坯、挑河沙的“工地”上,时不时便有“人民子弟兵”出现,一遍一遍不住的播撒着汗水。

当然,三千人乃是倒班休息,倒班训练。毕竟还要留出足够的预备队员来,免得给潜在的敌人可乘之机。

自古修整河道就不是个简单的活儿,何况同时修整两条河道一座湖泊。

三个县里虽然出于争夺良田的目的,都踊跃支持,但人数还是太少了。

直到一个月后,土地被平整出了二十五万亩,并都种上了粟米,直到这时,地里干活的这些青壮加入到整治河道和湖泊的项目中来,人员才刚刚够用。

但这时,粮食也渐渐告急。

用作二十多万亩田地的种子就有八千多石,这两万人保持着最低消耗,一月间也消耗了五千石。

从博昌和利县送来的粮食,已经告罄。

幸亏东安平、寿光、益国三县有利可图,都拼命的支持,各自运来了三五千石粮食,这才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些粮食,足够刘备支撑到秋收了。

刘备没了粮食压力,治理河道之事也有三县派来的专业官员管理,一时间便轻松下来。

然后陈故曾经说过“提亲”之事,就上了心头。

以汉代奉行的婚俗,一对新人喜结连理,总共要经过六个步骤,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也就是提亲、问姑娘名字生辰、占卜吉凶、下聘礼、定日子、迎亲结婚。

这六礼中,最重要的就是纳征和亲迎。

这个习俗直到后世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车子、房子、票子,这不都是聘礼中的要求么!

既然现在就有时间,刘备便带了一对大雁,与简雍、关羽一起,来到了严老丈的新家。

作为水东里的老人,尤其又是陈故的准岳父,严老丈自然住进了第一批新房。

而且是最宽敞明亮的那一批。

双方叙了礼,刘备将大雁递上,当然还有布、米、油、鱼、肉等等二三十样的礼品,这都是提亲的时候应该准备的。

天子提亲甚至得二三百种礼品,大臣也有数十种,不过现在陈故挺穷的。

即便是刘备也不富裕,也努力搜集了二三十种,以此来展示自己对陈故的看中。

“陈故,表字孝远,年方二十三岁,文武双全,智计百出。文能治世,武可安邦,实乃不世出的奇才。

某闻老丈家有小女,年方二八,正待字闺中,二人郎才女貌,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双,老丈意下如何啊?”

“咳!”

“呃,啊!小老儿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严老丈第一次见到两千石高-官,早慌的一批,心里正暗暗给自己鼓着劲儿呢,刘备垂问意见,却是没有反应过来。

还是老胡叔咳了一声,这才回神,连忙应承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