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 第6章 九字方针

第6章 九字方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游了两次神机妙算,不经意间,吕哲已经在丁原的并州军中,建立起相当威望,他的计策一出,立刻上下承和。

本来入京勤王,诛杀十常侍就是关键,虽然被董卓取得先机,但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他们作为外面的军队,本来就不该在洛阳久呆。

返回并州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一干大臣将如何反应,那就不在吕哲的考虑范围了。

时机已至。

不是被陷害,但丁原的死,恰巧符合了历史的车轮,如没有他这个变数,现在的并并州军,应该同吕布归于董卓帐下了。

说到真正的军中威望,吕布虽然官职不高,但因为勇武,号令上下,威望十足,其中,张辽,高顺等人,可谓是吕布的铁杆粉丝,这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当初归顺董卓,也没有遭到逆反。

实际上,董卓的国贼身份,虽然在吕哲心中了然,可除了真正的大臣之外,目前而言,许多人对于董卓停留在洛阳,虽颇有微词,但还是敬佩居多。

想想就明白了。

董卓为什么能够来洛阳?

那是因十常侍是犯上作乱,阉党干政,内戚执言。

明面上,董卓立的是大功!

他们这些人能够知道,是因为虽然不属权贵,却与权贵接近,丁原军队,又同在勤王序列,知道的,当然早。

国贼的名号,不过在大臣之间流转而已。

吕布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与吕哲将它单独叫了出来。

“什么?大哥,你不和我一起去并州?”

吕哲瑶摇摇头。

“为什么呢?大哥,既然已经有董卓国贼呆在洛阳,洛阳必乱,既然前往并州,可以海阔天空,大哥,为什么……”

不等吕布话说完,吕哲轻轻摇了摇头。

“别急,我自有安排。”

倒不是吕哲不愿意和二弟说清楚,其中关节,只是,如今乱世将起,后期历史,知道的人越少,对它的效益越大。

再者,吕布是武勇,但从小长大,吕哲知道二弟是个二杆子,就算说了,他也不一定能放在心上。

不如不说。

“我的事情,你暂且不用过问。但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一定要细细的记在心上!”

吕布神色一震,道:“大哥,请说!”

吕哲认真道:“此去并州,你欲何为?”

“我?”

“你乃丁原义子,此去并州,上报丁原消息,切不可说董卓所杀,是言病故。皇帝诏令,难以到达,你可以州人推举,自领刺史,此事顺理成章,无割据之嫌。”

吕布面色大惊,道:“我?刺史?”

吕哲轻轻点头,道:“此事一行,你切勿要改变曾经莽撞急躁的性子,遇事隐忍三分!”

吕布面色认真了下来,

一州刺史,那可是封疆大吏,放在以往,吕布万万不敢想象。

但他脑子也不是转不过。

如今,洛阳多变,皇命自顾不暇,难以下达,谁手中有兵,谁就有话语权。加之丁原无子,就他这么一个义子,内有忠义之名,外有武勇之威。

吕哲一说,他就知道此事可为!

“名义如此,等你到达并州之后,莫管其余风波,只需龟缩于太原郡内,以九字方针自立!”

“九字方针?”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九个字,可后世一代大帝朱元璋,却正是靠着刘伯温口中九字,傲立山河之巅。

吕哲不贪图吕布能够悟透,只要能遵守就行!

看着吕布明灭不定的神情,吕哲从袖子里面拿出一张纸来,递给吕布,道:“到太原之后,将这张纸裱起来,挂在卧室,时刻警醒,万不可有别的举动。”

吕布一愣,当即接过。

盯着吕哲,纵使有千言万语,到嗓子眼又咽了下去,因为这些话的信息量已经够多了,再多说一些,温侯的CPU,就受不了了。

“可是大哥你…”

见吕布目中含有担忧,吕哲微微笑道:“你放心,我们二人关系,知道的人不多。董卓不会注意到我。我乃是大儒门生,近期或许就能入仕。”

吕布闻言,这才面露笑意。

大厦将倾,国祚将灭。

对吕哲来说,一切都是既定的。

现世人可不这么觉得,洛阳再乱,大汉还是大汉,文士还是受人钦佩。

吕哲若能入仕出任洛阳文官,那才是吕家之福。

如此一来,哥哥不走,就能说过去了。

“保重!”

一声保重,见证了两人不渝的兄弟情义。

吕哲也露出一丝微笑。

没有等到白天,吕哲趁夜返回长安城内。

丁原军撤退,此时朝内,董卓的消息已经逐渐扩散,刘备,曹操等人,各有准备,各路诸侯前来讨伐,局势已定。

吕哲虽打算在三国之内闯出一番名号,但也知道不能太过着急,历史有自己的惯性,况且一旦打乱轨迹,他先知先觉的思想,用处也就小了。

因此,20余年潜伏,他潜心学习,论文采经典,已不下与当世儒生,却从未做出半点准备,就是因为两个字,时机。

棋局已经平稳的铺开,他也应当进场了!

如无意外,恩师卢植与大儒蔡邕,应当正在商量自己与蔡文姬联姻之事,自己左右恩师卢植,右有岳丈蔡邕,官场天胡开局的牌,就握好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执金吾,领并州刺史丁原病逝,其义子吕布,率领并州军回返祭祀,一时风云大变。

就近唯一能够掣肘董卓的军队撤退,但正值少帝被废,汉献帝刘协继位,朝内乱麻麻一片,无法做出回响。

真正发号施令的董卓,巴不得并州军能够回去,这件事,算是大局已定。

冬深,天气极为寒冷。

吕哲平静地跪坐在阁楼之内,身边的火盆散发微光,手中捧着书卷,一字一句读过。

外面的风云际会,似乎与他毫不相干。

巳时,有仆人前来拜会。

“吕朗,太守大人呼唤,邀请您午时并在学宫用餐,特命小人前来传话!”

见到是卢植的亲信,吕哲起身来低揖,忙道:“请回复恩师,学生必不殆时,随后便来问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