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 第393章 文武争吵

第393章 文武争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二弟吕布天下无敌!

哦?

吕哲有些惊讶。

这才过去多长的时间?

吕哲仔细回想一下,典韦是年轻十二月底开始识字的。

到现在不过是半年不到的时间,居然就有能力去作先锋了?

对于徐庶的判断,吕哲自然是没有怀疑的。

只是很惊讶典韦的进步速度。

“既然元直先生都这么说了,那我给你三千本部人马,你随便找一个战场去作先锋大将如何?”

典韦本来还有一些担心主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让自己出兵打仗呢。

现在一听同意了,立马兴奋到:“谢主公!”

之后,典韦就领三千兵马去了青州。

典韦知道,别看襄阳打的凶,现在真正开疆拓土的地方就是青州方向。

这里才有他先锋大将的用武之地。

去襄阳的话,除非是决心要拿下襄阳城了。

否则的话,没戏。

至于弋阳,那就更不要多想了,吕蒙和钟繇两人一直在极限拉扯,短时间内恐怕也出不了什么结果。

主要是钟繇的防守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孙策得典韦相助,简直是如虎添翼。

稍微整顿兵马之后,就立刻挥师北上,成功拿下无大将防守的冀州。

冀州之所以没有大将防守,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原本负责防守冀州的大将夏侯惇已经死了。

曹操现在人手不足,派不出大将来防守。

第二个就是曹操已经收获了冀州的粮食,而且是毁绝性的征收。

现在整个冀州老百姓手里一粒米都没有,所以成了一个巨大的粮食负担。

曹操是故意将冀州老百姓抛给吕哲的。

吕哲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让前线将士分出粮食,然后赶紧调集粮食支援。

二十万大军分出半个月的粮食,足够冀州一百万民众吃一个月了。

这让吕哲有足够的时间从寿春等地调集粮食北上支援。

有些可惜的就是由于年久失修,扬州到冀州的运河大部分地区处于堵塞状态,甚至还有一部分地区是没有挖通的。

所以没有办法使用内陆河运将粮草送到冀州。

不过鲁肃的船队在这个时候起到了作用,他们沿着海岸,源源不断的将粮食送到渤海湾,从青州进入冀州。

如此一来,途中的粮草消耗大大减少不说,还让运粮的速度不必内陆河运差多少。

粮草问题解决之后,冀州万民感恩,很快就成了对吕哲忠诚度最高的地方,后来居上,远远超过了青州徐州两地,甚至还超过了扬州。

曹操得知吕哲居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处理好冀州的粮食问题之后,人都傻了。

“一百万,那可是一百万人口的粮食,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被他吕哲解决了?怎么可能?”

曹操的咆哮声差一点让下面的文武大臣们吓坏了。

不过好在这段时间里面曹操的咆哮声总是接连不断。

额,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或许咆哮声接连不断应该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管了,至少一众文武大臣在习惯了曹操的这些咆哮之后,开始渐渐能够在曹操的咆哮之下说话了。

程昱先说道:“主公,以目前吕哲展现出来的,主要并不是厚实的粮草储备,而是快速的后勤调动能力。”

“正式因为吕哲拥有非常强大的后勤调动能力,所以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了场面凑集到可以供给冀州百姓一个月的粮草。”

“可是这并不能表示吕哲的粮草就可以支撑冀州百姓半年以上。”

此话一出,曹操猛然惊醒:“是啊,仲德,你说得对。”

荀攸则说道:“主公,我们还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手段拖垮吕哲,只要吕哲打下一个地方,就给他留下大量的无粮饥民,一百万不够,就两百万,两百万不够就三百万,臣就不信,他吕哲能够支撑三百万人半年的粮食。”

荀彧则有些担忧。

他害怕这样的行为会直接激起民变。

“主公,若是我们治内的百姓知道我们在放弃领土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掠夺性征税,定然会造反的。”

不等曹操说话,陈群就不屑地笑了一下,说道:“文若过于仁慈了。这些贱民本来就心向吕贼,即便是我们不收他们的粮食,他们同样也会在吕哲大军到来之际造反。与其如此,何不将他们的粮食全部收来,同时将世家大族的力量撤出来。”

董昭惊骇摇头:“陈长文,岂不闻天下万民方是政体之根基,你如此这般,完全是在和天下万民做对,是在和政体做对,是自我毁灭的行为。”

不等陈群反驳,董昭就对曹操进策:“主公,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并不是放弃天下万民,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挽回天下万民的民心,民心所向,才是德之所在。”

荀彧非常同意这个说法:“主公,臣赞同公仁的建议。”

陈群冷笑一声:“荒谬,不过是一些贱民而已,他们能有什么重要的,当今乃是特殊时期,需要特殊之策,行特殊之事。”

“主公,臣以为当下最重要的是团结各大世家的力量,只有这样,才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根源。”

“陈长文,不说别的,就问你,如果没有天下万民,谁来种田?谁来当兵?”

面对董昭的问话,陈群继续冷笑,不屑地说道:“每一个世家大族农田万顷,仆从无算,更各自持有私兵不计其数,仅仅是这些力量,就足以摒弃那些贱民。”

“你……”

董昭差一点气死。

“你什么你……”

……

一场争吵就这样在曹操眼前展开了。

曹操很头疼,甚至头风也差一点发作了。

但是他却没有阻拦这些大臣的争吵。

作为一个聪明智略的统治者,他很清楚这些大臣为什么现在和会在这里吵起来。

他也很清楚,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错的。

董昭说的话都是对的。

曹操自然只是天下万民才是一切之根本。

陈群说的是错的。

他所说的那些世家大族的资源,在离开了天下万民之后,都是一些空中楼阁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