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 >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 第23节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 第2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传闻中的家主大人!

当当当!

元墨只觉得阿九身后冒出霞光万道,完全是菩萨再世之化身,忍不住扑到阿九身边,抓住阿九的手,热泪盈眶,:“好姐姐,我就知道你人美心善举世无双!你待我这么好,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我也答应!”

“好。”阿九微微抬手,托起元墨的下巴,元墨仰头看到发丝从阿九的肩上滑下,遮在阿九的颊边,阿九的嘴角有一丝很特别的笑意,优雅矜贵之中别有一丝妖异魅惑,“可这是你自己说的。”

第二十二章

京城评花榜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平江边搭起高台,彩楼绣户,饰以鲜花繁锦,装点得十分美丽。

各地的戏班子都来此表演,两旁的杂耍摊子更是数不胜数。

百姓们扶老携幼,呼朋唤友,蜂拥往北里而来,路边早就支好了不少吃食点心摊子,更有许多卖玩意儿的、卖冰碗果浆的挑着担子在人群里出入,高声叫卖。

这一天的北里,熙熙攘攘,比过年还热闹。

叶守川带着赵力等人在附近巡逻,按照以往的经验,越热闹的地方越容易出事,小则儿童走失,中则偷盗扒窃,大则打架斗殴,桩桩件件,难以避免,能忙得捕快能头顶冒烟。

各家乐坊都在台下搭了彩楼,同时还有不少贵人豪客,专门搭了彩楼来给中意的女伎捧场。

彩楼前悬着红灯笼,上书女伎的名字。其中玉菰仙的彩楼最多,其它几位女伎难分上下,只有阿九最少,只有一座彩楼。

这位忠心耿耿的恩客,就是卫子越了。

元墨专门去彩楼拜访了卫子越一趟,卫子越笑道:“吏部外放的名册已经出来了,我不日便要去扬州赴任。天公作美,能赶上这次评花榜,也不枉我和阿九姑娘相识一场。”

夜幕降临,水面送来凉风,吹散白日里的暑气。

四下里点起烛火,将彩楼与高台悉数笼罩在辉煌的光芒下。而彩楼上影影绰绰已经能看得到粉妆玉砌的美人们,望之如神仙妃子,引得围观的百姓一阵阵欢呼。

复选者皆是才貌双全,高台上的献艺一个比一个精彩,百姓们大饱眼福,纷纷喝彩。

高台四周有巨柱,每一位女伎献艺之后,皆有精致花灯一盏盏挂上去,那就是这位女伎的仰慕者所赠,初选比绢花之数,复选比的就是这花灯之数了。

花灯比绢花贵了十倍,纯然是有钱人的游戏。

元墨把手里的钱全押了上去,倾囊换了五十盏花灯,挂在红馆阿九的名字下面。

这种花灯皆是红缎贴面,从里头透出红融融的光,可元墨越瞧越觉得这该是银光——全是银子啊。

进入复选的女伎无一不是有几位靠山的,花灯都是十盏一送,司仪高声唱出某某人送某某姑娘多少多少盏,正是给客人炫富、给女伎扬名的好时候,每一次都惹得台下惊呼连连,元墨挂上去的那五十盏很快被旁边迅速攀升的花灯甩在了后面。

就在元墨看着那可怜的花灯发愁的时候,忽然听到了阿九的名字。

“扬州卫子越为红馆阿九姑娘点灯一百盏!”司仪高声。

“一百盏!”

“天呐我没听错吧?”

“一百盏呐!”

“这是谁啊?”

“哪个是阿九?”

“这卫子越是谁?这么有钱?”

台下的人们议论纷纷,从来没有人送过这么多盏,连台上的女伎并对面的评审官们都露出了惊异之色。

一百盏!

得多少钱啊!

这是!真爱啊!

元墨感动得热泪盈眶,想为卫子越开碑立传,并设个长生牌位。

然而被示爱的阿九却连眉毛都没有抬一下,静静立在一旁,一付无动于衷的模样。

元墨原打算让阿九在今晚跳舞。

想想看,一边舞蹈,脸上的面纱一边缓缓飘落,阿九的绝世之姿显露在所有人面前,万众屏息——简直梦幻!

然而阿九直接说若要歌舞,就不来了。

元墨没办法,只好问阿九还会什么,阿九道:“除了歌舞。”

有点嚣张啊。

元墨喜欢。

白天众人在红馆排演了一出曲目,由欢姐腊梅等人先在台上跳舞,阿九在幕后吹笛,随后缓缓入场。

这一安排效果极佳。

当众人努力在群舞的众位美人中分辨哪一位才是复选者时,一缕清澈笛音响起,仿佛是来自世外的清音,尘世的喧嚣都被压了下去,阿九手执长笛,踏着灯光与月色,缓步而来。

美这种东西十分玄妙,它就像是沙尘里的金子、流水中的明珠、黑夜里的星星,无论怎么掩盖,都盖不住它的光芒。

面纱遮住了阿九大半张脸,可每一根发丝、每一道衣褶、甚至每一丝经过阿九面前的风,每一道照在阿九身上的灯光,都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美人。

笛声暂停,人群中爆出潮水般的欢呼。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阿九的花灯数目飞一般往上升。

元墨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满足,就像一位亲眼看着孩子金榜题名的老母亲。

有卫子越那一百盏打底,眼下唯一能在灯笼数目和阿九匹敌的,只有玉菰仙。

玉菰仙在万众瞩目之际缓步出场,手持芙蓉扇,头戴玉琼望仙冠,那冠子精工细雕,高雅不凡,丝毫不见青楼气象,把她衬得如出尘的仙子。

阿九依旧是寻常打扮,宽袍大袖,长发披身,远望俨然是一位山林逸士。

此时大家都发现了,这两位最出色的女伎,打扮得都不像是女伎。

元墨原本还想将阿九好生打扮一场,此时忽然明白了一个真理:不像女伎的女伎,才是最让人们喜爱的女伎。

台上两人微微颔首,彼此见礼,一派和气。

而两人身后的花灯不停往上挂,你追我逐,杀得不可开交,难分胜负。

看客们指指点点,年长一点的感慨道:“这红馆果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没落至此,到底还有几分手段。”

年轻便好奇问:“这红馆是哪家啊?没听说过啊。”

“哼哼,昔年红馆双璧艳绝天下之时,你们这群毛头上子还没出世呢!”

“那您老大哥就给我们说说呗……”

议论声中,欢姐等人轻抚云鬓,娴雅非常,有压不住的娇矜。

红馆曾经的辉煌,乃是红馆众人的骄傲。

只是元墨这会儿却没功夫高兴,她紧紧地盯着阿九与玉菰仙的花灯。

两人的花灯眼下看起来虽是并驾齐驱,但阿九没有正经恩客,这会儿所得到的花灯或三五盏,或一两盏,而那边玉菰仙的花灯却是十盏二十盏的大数,显然都是大恩客,且还有夏婆子在后面狠命砸钱,只怕要不了多久,阿九很快便会被玉菰仙甩在后面。

玉菰仙显然也知道这一点,笑得优雅笃定,风姿若仙:“上次有幸目睹了妹妹的琴技,今日又能聆听妹妹的笛音,看来妹妹很擅长韵音律呢。”

元墨暗怒。这分明是嘲笑说阿九只懂音律!还击,阿九!用你凉嗖嗖的语气,不带一个脏字地把她骂成猪头!

阿九却只是站着,淡淡“嗯”了一声。

元墨顿足。你的战斗力呢姐姐?难道只用来骂自己人吗?

“但世间最美的音律应该在文字之中,不知妹妹肯不肯和我切磋一二?”

元墨但见玉菰仙姿态娴雅,每一个吐字、每一个表情都有讲究,声色俱佳,叫人心醉身迷。而反观我方阿九……

阿九:“嗯。”

元墨捂脸。

“要切磋,总该拟个题才是。”玉菰仙思索了片刻,道,“有了,如今江畔荷花开正好,不如就以‘赏花’为题如何?”

元墨腹诽:江畔荷花开得是不错,但在这里压根儿看不到。根本就是早就想好了题目吧,阿九,不要让她占这个便宜,赶快另拟一个!

阿九:“嗯。”

下人陈设书案,铺好笔墨,玉菰仙略一沉吟,提笔一挥而就。别的不说,就冲这份捷才,立刻就赢得了一大片叫好声。

下人接了墨宝,送到众位评审官面前。古世子先看时,脸上已经有一片赞叹之色。

台上,玉菰仙低低唱道:“几日赏花天,月淡荼小。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她开口清唱,别无一样配乐,但声声宛转,缠绵悱恻,叫人只盼她不要停,一直唱下去。

元墨虽不懂这词作得是好是坏,但玉菰仙唱得这样好听,评审官们又一个个点头赞叹,显然得好得不得了了。

一定是作弊!早就请高手写好的!

元墨愤愤然想。

古世子问:“阿九姑娘,可得了?”

阿九搁下笔。

下人依样送给评审官。

元墨伸长了脖子去看,一看之下,心凉了半截。

虽然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但雪白的纸上统共才十来个字,便是一首最简单的词都凑不出来。

竟然是没写完!

评审官们也十分意外。

虽说对乐坊女伎的诗文水准要求不能太高,但敢来评花榜,写不完这种情况还是头一回见到。

玉菰仙一脸关切地问道:“妹妹可是有些紧张?不如再宽限些时辰?不写完,如何显得出妹妹高才?”

欢姐在底下咬牙道:“这阿九怎么这么不中用?胡乱写几句也好,交半截子出去算怎么回事?”

腊梅小声道:“不能怪阿九姐姐,诗确实难写啊……”

这是句公道话,红馆一屋子文盲,闻言顿觉心有戚戚然。

元墨看向两边的花灯。

玉菰仙那一边已经有三百多盏,红融融一片,灯火辉煌。

阿九这边,元墨细心数过,一盏不漏,总共两百二十三盏,看上去气势也很是不弱,但比之玉菰仙,已是输了一大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