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嫡女黑化失败了 > 重生之嫡女黑化失败了 第64节

重生之嫡女黑化失败了 第6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嫡女黑化失败了!

“皇儿回来就好。你和袁卿这次的差事办得漂亮,寡人定要重重赏你们。”

“谢父皇……”

圣上高兴,悬了几天心的大臣们也跟着高兴,至于其中种种暗流也只在暗处继续涌动。

为了庆祝此事,圣上还特意在宫中设宴,请了此次赈灾的大臣,其中就有袁大将军。

袁大将军这几天不可谓不憋屈,连他自以为的好友都避着他。

如今事情真相大白,他算是出了一口窝囊气,宴席上得圣上敬酒后,他越发扬眉吐气,不由多喝了几杯。

圣上也不会一直陪着他们吃席,饮了几杯酒后就走了,曹尔绅倒是还在。他似被歌舞吸引,又喝了不少酒,眼眉迷离,其他人渐渐也就不再收着。

到了宴席散场的时候,不少官员都喝醉了,歪歪扭扭的被内侍扶出了宫门。

曹尔绅带了田义进宫,不必他们照顾。他虽脚步虚浮,但自己还能走,甚至还想帮着扶人。

“袁大将军就由我来扶,这可是本王的救命恩人。”

他摆了摆手,想把要扶袁大将军的人赶走了。内侍知道他的脾气,不敢跟他相争,就是他现在抽了刀子出来要砍人,他们也不敢上前。

曹尔绅正经扶着袁大将军,沿着长长的走廊到了宫门。因两人走的慢了些,远远拉在了其他官员的后面,跟着来相送的内侍知道他的脾气退到了后面不敢跟得太紧,只田义一人夹在内侍和曹尔绅中间像是随时准备着去扶曹尔绅。

“大将军这次真是好运气,要不是我找来的替身,你还不知道要替谁背锅呢。”曹尔绅淡淡说着,一双眸子甚是清明,哪有半分醉意,“你当圣上真的不知?”

袁大将军本是真的吃醉了,但也没有醉到不知人事的地方,到底是在宫里,他哪里能那般放肆。

如今的酒又寡淡,走了一路后,他的酒已经醒了三分。听了曹尔绅的话,他的醉意全消,背上甚至出了一层冷汗。

两人沉默着到了宫门前,曹尔绅把他交给等了许久的袁家家仆后,也转身由田

义扶着上了王府车驾。

袁大将军在马下默默看着王府华丽的车舆经过,中间的马车和前后的随从在灯光的映照下有些森然,总觉得像是在看送葬的队伍,不由心下发寒。

马车内,曹尔绅随便靠在车厢里,一下一下摸着身上挂着的狼牙。

“都死了才好。”他喃喃地说,轻笑了一声,又想起石柔来。

明个儿他还得进宫送豆腐方子,要是能给她多一分庇佑就好了。

他不是第一次见石柔,在他次次惨死的轮回中,他见过她许多次。

她很特别,似总想把悲惨的日子折腾出另一种活法,可惜却不成功,有好几世,她死在了他的前头;

也有他先死的,他却不觉得她能比他多撑许多时日。

她明明不记得他,重生后对他却不错,至少没有畏惧,也没有利用。不过她对许多人都不错,有些人明明曾要过她的命,也不见她做什么。

她的心太软,怪不得活不久;他的心太狠,活不久,也是应该的。

也不知这一次他能活到几时,至少本该丢官死于意外的袁大将军活下来,至于之后袁大将军会怎么选,也并不重要。

袁大将军只是变数之一。

袁大将军继续效忠圣上或另投明主都曾有过,这不足以更改他的结局,他已经不奢望自己能活过二十一岁,只想在死之前多拉一些人,最好把天捅破把水搅乱,让那些人全都生不如死。

那些人都跟着陪葬了才好,要是所有人都死了,也许石柔就能活下来,也许就不会再一次次重回春猎那一天。不看到他们倒霉,他岂不是白死了那么多次。

他还是想活得久一些,看看有他在的未来会如何。

他也想复仇,这才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待京城局势稍稳,穆瑛便要回京了。

她并没接弟弟来水月观小住,一来是接人时难免会跟着石府的下人,会暴露石柔的行踪;

二来是观里开始整修,有些乱糟糟的,连她都得提前回京。

“柔表姐,你真的不跟我回去吗?”

穆瑛不舍得石柔,没有石柔在,京城太无趣了。她认得的小姐不多,还都是石柔带着认得的,两边到底差着年纪,许多话都聊不到一起去。她这般洒脱的性子,也耐不下性子跟她们聊刺绣针线。

“不回。你要是想来,等明年开春再来也是一样的。如今这天越发冷了,观里实在也不适合你们住。”

“表姐都能住,我怎么会不行!”

“是了,你是不怕吃苦,可是表弟呢?你也莫要在外面住久了又移了性子,把好不容易学好的规矩又给抛开了。我如今身在道门,随意些也无妨,你却还是要嫁人的。”

“我也不嫁了,以后就在这儿陪着表姐。”

“这话我且听着,等你将来嫁人,看怎么堵你的嘴——”

“定不会有这样一天,表姐等了也是白等。”

穆瑛任性说着,很快这意气过去了,她心下也知自己又在石柔面前说了傻话,不由懊恼。

可是她再懊恼,人也已经回了京城,只盼石柔能把这事忘了不要跟她计较。

她不喜那些文士,听着就觉得家中规矩重,将来若要嫁人,她定要嫁个以家国安危为己任的大英雄。

就怕连大英难,喜欢的也是那些知书达理的千金,她这般的得好好改改性子才有人敢娶。

但这世上总会有那么一个眼光独到的,不喜那些过份规矩的千金,喜欢她直来直去的性子。

少女怀着天真的期盼,在回京的路上悠悠地想着,待进了石府,这些念头又被她暂时抛开了。

她是家中长女,还得顾着弟弟,将来也得给家族助力,哪能怀着太多绵软心思。

穆瑛还想着回府后会不会再遇着那位外祖家的表哥,想不到那位表哥竟要订亲了,订亲的对象还是丹萍。

她真真是好奇死了,回院后就跟院中剩下的丫头探听,才知道丹萍竟是石府庶女。在穆瑛不在家的日子,她跟孙家表少爷好上了。

一个是侄孙,一个是孙女,老夫人虽心中恼怒,但到底还是答应了两人的亲事。

对穆瑛来说,孙家表哥迂腐木讷,不是什么良配,但却是丹萍能攀上最好的亲事。

她年纪已经不小了,离了石柔改到穆瑛身边当差后,一直不得穆瑛重用,随她出去参加宴会的机会也少。

再这么拖下去,她最好的年纪就过去了,要是将来穆瑛出嫁不带着她当陪嫁丫头,她岂不是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孙表哥这一房家底不薄,他本人也算长进,又是家中独子,她嫁过去能当家做主,比当陪嫁将来当个妾室要自在。

心下她有些嫌孙表哥还在求学不是官员,若是石柔没有出事将来嫁到什么侯府王府,她就是当个妾室也风光,要是能把石柔压在底下就更好了。

孙家也不是只有一个未婚的男丁,丹萍起了心思后便打听到一位不怎么好寻亲事的,在老夫人那儿递了话头。

老夫人不喜丹萍,哪怕是自家孙女,庶出就是庶出,哪里能配得上她那嫡出的侄孙。

但事情已经闹出来了,她不答应也不行,后面见丹萍挺有孝心,她勉强认下这事,也听进了她的提议。

第九十九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9

穆瑛听说这事时,府里已经派人去请石柔回来,说是来参加订亲宴。

她心下着急,知道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一整天忐忑不安,就怕石柔没在水月庵的事暴露了。

这事如今府里知晓的也就她和巧蕊,还有那日送她们去水月观的车夫。

这车夫是穆家的人,当初护送她们姐弟从幽州到京城,之后一直呆在石府,只听穆瑛调用,很有些功夫在手上。穆太守怕女儿在京城受苦又不肯说,才特意派了得用的人跟着她。

除了这位车夫,穆瑛身边还有两个能干的婆子,一个让她派到弟弟身边了。

两人平时在院中皆不显山露水,旁人还只当她们是粗使婆子,就连她弟弟身边的李嬷嬷都有些看轻她们。

李嬷嬷以前是石娥的陪嫁丫头,在幽州嫁过一回人,后来她男人办差时亡故,她又回到石娥身边当差成了穆英建屋里的管事嬷嬷。

穆瑛并不是太喜欢这位时常把京城挂嘴上的李嬷嬷,加上穆英建先前总是生病,她不由得疑心是李嬷嬷照顾得不够尽心。

来了京城后,老夫人和二夫人见姐弟俩身边的下人不多,又指了几个得用的过来,连穆英建屋里也多了两个嬷嬷,其中一个还略通医术,直接把李嬷嬷比了下去。

先前穆瑛想让穆英建去水月观小住,可她若是送信到石府,府里定会让这三位嬷嬷中的一个陪着穆英建过来。不管来的是哪一个,都会发现石柔当了女冠。

可她防得了一时,却防不了一世。眼看石柔的事要被发现了,她寝食难安,又不敢主动说破。

让她意外的是,接人的仆妇从水月庵回来带来了石柔得了会传人的病症卧床不起的消息,怕是要等年后才能好。

“小姐怎么会病了,要不要请大夫去瞧瞧?”丹萍听完婆子的话一脸担忧,像是快要哭出来了。

“庵里的师太已经瞧过了,说是多养养就好了。不过也问府里要不要把人送回来安置到清静的庄子里,在庵里只有一个下人照顾,怕这病情好的越发慢了。”那仆妇答道。

老夫人略一深思,说:“既然都吃着药了,就别折腾了,再派人送些药材过去。水云庵的师太医术不错,不少夫人都会寻她诊治,既然她说多养养就好了便听她的。”

丹萍原想让石柔回来给她安排一个比自己还差的婚事,这时一听石柔病了,她不由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沉下心想想,其实并不用她多做什么,由石柔在水云庵病痛缠身也够了。

日后等她成亲生儿育女,她再带着孩子去看石柔,就当是全了主仆情份,就不知石柔那时还在不在。

穆瑛不知丹萍的谋算,听到石柔生病的消息,不由跟巧蕊疑惑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是不是表小姐已经让人去水云庵疏通过了?”巧蕊小声问。

“或许吧……”

穆瑛应道,心下却想着另一个人更有可能帮石柔去疏通,也只有他的身份能在水云庵说得上话。

想想那位凑巧在水云庵出现的石小姐,穆瑛感觉窥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一时她心情激荡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去水月观跟石柔深入聊一聊。

但她才刚从外面回来,石柔现在又得了会传人的病,她根本找不到出去小住的借口。哪怕她现在是在幽州,一个姑娘家也不好总想在外面住。

罢了,只能等明年再说,穆瑛有些遗憾地想。

寒日漫漫,哪怕有节气之别,但一结了冰便算是冬日,只有到了冰雪消融时才算是春。

冬日地里没什么活计,许多人家都在家里猫冬,也有人去县里想找些活干。

但武阴县不大,能找到的活也就不多,若没有县里相熟的人介绍,村民也找不着活干。

这当然是往年的情形,今年县里多了许多卖豆腐的,许多人早早挑了豆腐结伴从县里出发去武阳县叫卖,也有武阳县过来进货的。

说起来,武阳县也不是没有人做豆腐,水云庵的尼僧就会做。

豆腐方子是庄王从素石道人那儿所得献与圣上,后又送去各处僧寺观宇,说是为他死而复生积福。

庄王赈灾遇险失踪又突然回京的事传出了许多版本,其中有一版是说他掉下悬崖后被仙人所救,与仙人饮宴喝到了琼浆玉液,席间还吃到了豆腐。

庄王发觉豆腐美味,问了做法,得仙人赠了方子。等他酒醉后,人已经到了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