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17节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1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这就有意思呢!”程晓燕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有了那么一丝微妙的感觉。

第25章 帮知青的忙?

“嫂子,怎么你也过来呢?”

程晓燕抬头看去,大头正站在一棵粗壮的桃树下,后面跟着几个小年轻,正一起看着知青干活闲聊。

两拨知青之间泾渭分明,各干各的,互相之间互不搭理。而董家英则是老老实实地在男知青比较多的那一拨里面,帮忙分拣着桃子。

这些知青看到他们的到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这时候,大队长从队伍的后面走上前来:“树上的人都下来一下。”

等所有知青都集合到一起后,大队长就把这次带人过来干活的安排说了出来。

“太好了,有人帮忙的话,我们就不用干到天黑了。”

“还是队长你人好啊!”

“这样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早点下工呢!”

……

知青们听到大队长安排村民过来帮忙,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仿佛捡到便宜一般。

大队长却不准备惯着他们:“今天下午你们的工分会扣掉一半,扣出来的工分会分给这些过来帮忙的人。”

说完后,他示意身边的会计记下工分的问题后,就安排村民们开始摘桃子了。

“凭什么……”

程晓燕刚想动作,就听到知青里面有人大声嚷嚷。

“就是啊,就是啊,这可是我们的工分,凭什么分给这些人。”

每个人被分配的工作不同,每个工作对应的工分是确定的。把他们知青的工分分出去,就意味着等到年底的时候,他们分到手的粮食猪肉会变少。而在大队部不再补贴他们的情况下,现在的每一个工分对知青来说,都显得无比重要。

本来以为是来帮忙的村民,这一刻变成了从他们嘴里抢夺食物的恶人。这让所有的知青都不满了起来。

“哼,凭什么?就凭你们这些人干活慢。”程晓燕听到马爱红在她身后大声回应着知青,一脸不怕事儿大的样子。

大队长冷眼瞧着这些知青闹腾了一会儿,这才冷静地说道:“不安排人过来,你们两个小时可以把桃子摘完吗?”

眼光扫到刘江准备开口,大队长眼睛瞪了过去:“你们别再闹腾,耽误了采摘的时间。明天一早糖厂的车就来了。下午不把所有活干完,今天都不许下工。现在,赶紧都老老实实干活去。再不干活,全部扣工分……”

这时候,以洪心美为首的老知青直接凑到大队长跟前:“队长,之前安排给我们知青点的任务,我们不是一起干的。我们负责的那些树都摘得差不多了。那些没怎么动的树不是我们负责的。”

她话音刚落,刘江那头的人就不爽了。

是的,刚开始分配工作的时候,他们是仗着自己这边男知青多,怕被占到便宜,特意提出来分开干的。谁知道这树看着粗,却难爬得很。而且,他们还发现,他们这边本来挑选出来负责爬树摘桃子的几个结实强壮的,居然怕高。一爬到桃树的第一个树杈,就嚷着头晕眼花。

没办法,最后只能选了几个不怕高又能爬树的,所以他们这边的进度才会那么慢。

而洪心美的那边,跌破人眼镜的是,好几个女知青手脚麻利,动作敏捷。跟个猴子一样,刷的一声就窜上十多米的桃树。哗啦哗啦地就摘了一堆桃子。

现在,这些人居然敢跟大队长说工分不要扣她们的。那意思不就是这十多号村民的工分都要从他们九个人身上扣吗?这怎么可以!!

刘江可不允许自己吃亏,他立刻上前说道:“大队长,你别听洪知青瞎说。我们之前只是闹着玩而已。其实,大家的工作都是一起干的。可不能因为我们干得慢了点就逮着我们欺负吧!”

“哼……是慢了点吗?我看是慢了好多吧!”

不知道哪个村民嚷了这句话出来,让大家跟着笑出了声音。

程晓燕在心里给洪心美的举动点了个赞。这姑娘,现在看起来,是个敢出头。

洪心美可不管刘江的辩解,虽然她仍然放不下这个人,但是她要对其他知青负责。这事儿说来说去,能做主的就是大队长而已。

大队长看着他们这剑拔弩张的样子,想到目前知青点这两拨人的冲突,最终向洪心美点点头:“可以,洪知青你们把活儿干完后就去找会计登记。至于刘知青你们,赶紧把你们的活儿干完。不然耽误了摘果子的时间,扣全部工分。”

忽然变得强势的大队长让准备讨价还价的刘江等人没了法子。而洪心美她们则是高高兴兴回到的位置继续干活。

这时候,程晓燕已经拿着自己的小板凳,跟着自己的搭档们坐到了树下。这附近几棵没怎么摘过的桃树,安排给了他们。

大头带着的那几个小伙子手脚麻利地爬上桃树,程晓燕她们则是跟之前那样开始准备分拣桃子。

耳边听到大队长的话,抬头望了过去,刚好看到了刘江脸色那一闪而逝的阴狠。程晓燕不由地紧了紧眉头。这刘知青不会又想干什么了吧!可惜,那本回忆录里面,对知青的着墨没多少,根本不知道知青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程晓燕沉浸在思绪中的时候,一道轻柔的嗓音把她惊醒:“三婶,我过来给你们帮忙。”

说完,来人讨好地对着程晓燕还有坐在她附近的大娘婶子们露出了微笑。

程晓燕:……

“董姑娘啊!你怎么最近没找到什么好东西呀!”马爱红一看到董家英凑了过来,立刻不客气地问道。

本来有点儿烦躁的程晓燕第一次觉得马爱红的嘴碎是个优点。她已经看到董家英的笑脸快要垮掉了。

“这……婶子,这好东西也不是遍地都是的对吧!”

马爱红一听这话,不由地撇撇嘴:“那怎么能一样!!咱们整个大队就你的福气是这个。”说着伸出大拇指比划着。

“上个月你不是随便去河边洗衣服,就找到了几条大鲤鱼吗?听说那鲤鱼又大又肥,你们知青点愣是两顿就吃完了。怎么着!婶子我也不是外人啊!你这好运怎么也得给我分一分吧!”

董家英的脸变得更加僵硬了。她完全忘掉了自己凑过来的原因,只想让眼前的人闭嘴。她以为自己不想继续捡到野兔、找到鱼吗?这不是因为珠子的力量不够,要储能吗?

马爱红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看自己有机会接触到这整个大队最有福气的人,可劲儿往她身边凑,想着沾沾她身上的福气。

程晓燕见状,感觉肚子快要笑得打结了。

她在董家英的僵硬还有马爱红的嬉皮笑脸中,跟马爱红换了个位置,让这两人可以相亲相爱起来。

而等她挪到林大娘的身边时,林大娘小声问道:“你怎么……怎么不喜欢你家这个有福气的?”

程晓燕看着光顾着跟董家英搭话而快要忘记干活的马爱红,轻轻说道:“这个福气可不是那么好沾的。”

林大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程晓燕低头认真地干活,眼角时不时注意着董家英那边的情况。

只见她试图移动小板凳往旁边挪,只是她一挪动,马爱红就跟着挪动,一点儿也不放弃她那沾福气的念头。

而随着马爱红叽叽喳喳地跟董家英打听城里的事情,程晓燕就发现董家英在往自己释放出求救的信号。

微微扭了扭头,程晓燕表示自己什么都没看到。

于是,在这短短的半个小时里面,程晓燕就见识到了马爱红死缠烂打的本领。其实,对待这种人,只要硬气起来冷着她就好了。偏偏董家英是个要面子的,只能使劲儿忍着,偶尔回答一两句马爱红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最后,估计董家英实在受不住了,起身说了句去方便,拔腿就跑了。留下一脸意犹未尽的马爱红砸吧一下嘴:“晓燕,这么个有福气的姑娘你们家怎么就让她住知青点呢?”

程晓燕瞟了她一眼:“这不是家里没地方吗?她都快16岁了,是个大姑娘了,总不能住到我们谁的屋子吧!我们家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哥、二哥家里有孩子,没地方。我那里就更不行了,她虽然叫我三婶,但是我可没比她大几岁。住到我跟启生的屋子,那像话吗?”

边上一直竖着耳朵听动静的人纷纷点头:“就是,这没有血缘关系,年纪又差得这么少,可不能让她住你屋里。万一……”

这话没说完,程晓燕就回了句:“万一什么呢?我家启生可是正派人。你没的脑袋可别瞎想。还有,马大姐,刚看你那么喜欢董家英,要不你让她住你家得了。我可记得,你家可是有四间大砖瓦房的。”

一听程晓燕提起自家大砖瓦房,马爱红立刻双手叉腰,神气地抖了起来:“确实,你把整个大队转个遍,可没有谁家有我家气派的。”

见她这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一个妇人忍不住酸道:“神气个屁,那砖瓦房还不是你小叔子的工资盖的啊!这跟你家郝大可没一丝半点儿关系。以后,谁知道这屋子是你家郝大的,还是郝二的啊!”

一说到马爱红的小叔子,大部分人眼睛都要红得滴血了。

第26章 刘婶子神助攻

这马爱红嫁的是大队一户少姓人家,那家人姓郝,据说祖上从北方过来的。本来这年代家家户户都在土里刨食,每家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偏偏郝家在这一辈出了个厉害的人。

这个人就是马爱红的小叔子,红星大队唯一一个在市里上班的人。不是在公社,而是直接在市里。听说是市里运输队的,虽然是个临时工,但也是个拿公粮工资工人。

工人啊,红星大队几千号人就出了这么一个。

这郝家小子自己发达了也不忘家里的父母兄弟。这不,干了两年司机,存了几百块钱,直接把郝家那破破烂烂的茅草泥砖房给推倒了,盖了间整个大队都没有的红砖瓦房。这可是件顶顶重要的大事情。用老人家的话来说,这是老郝家的祖坟冒了青烟啦!

马爱红本来还得意洋洋的,一听人家提起家里的砖瓦房以后不是自家的,就跳脚了:“呸,你这烂嘴巴就是妒忌我们家的砖瓦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家那破茅房一下雨就漏水。怎么着,还不让我家小叔子能干不成?”

“嘿,说你胖你还喘上呢!你说你家那砖瓦房是你的,那你可以做主让人家董姑娘住到你家啊!反正,房子是你的。你又这么喜欢人家董姑娘,让她住进去你们不就能整日呆在一起吗?”

马爱红一听这话,傻眼啦……

这……这好端端的,怎么就扯到这里呢!刚刚不是在炫耀自己家的砖瓦房吗?

马爱红这一刻只觉得有点头大。

这家里是有四间大砖瓦房。

可是,一间家里老头老太住,一间她们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住,一间是小叔子的屋子,剩下一间是小叔子的书房。虽然她很不爽为什么小叔子一个人可以占两个屋子。只是想到盖房子的钱都是小叔子出的,她这才闭上了嘴巴。

这些人平时再怎么酸都不能改变她是整个大队第一个住上砖瓦房的人。十里八乡谁不羡慕她马爱红有福气。

只是,现在,这臭娘们的,居然说什么让她邀请那董姑娘住进来。

开玩笑,她是想沾人家的福气,可不想为了这么点看不到摸不着的福气得罪那在市里的小叔子。

程晓燕竖起耳朵听了这一场闹剧,心里为那酸言酸语的胡婶子点了个赞。

她今天算是看明白了,董家英想脱离知青那个泥潭了。而自家就是她最好的退路。可是,她程晓燕却不会让她如愿的。既然这胡婶子出了这么一个妙计,她可要把握好机会。

“马大姐,胡婶子的话有道理。你想想,你这不是说董家英是个有福气吗?这么一个福娃娃,要是住到你家里面,那你家这不是要跟着沾光吗?”

程晓燕说着,小心观察着马爱红的脸色。

只见她从刚开始的气愤,到之后的沉思,最后脸上是一片纠结的神色。

估计有了胡婶子跟程晓燕的带头原因,很快,边上的其余大娘婶子们纷纷跟凑热闹一般,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了劝说的队伍里面。

“马爱红,别的不说,就说这董姑娘到了咱们大队后,她捡了多少好东西到知青点。我家就住知青点附近。唉哟,可真是羡慕死我了。每天不是拎鱼就是兔子,偶尔还捡到什么山鸡蛋啊、野果子啥的。嘿,要不是我家没地方给她住,我都巴不得把这尊福娃娃迎进家门。”

“那也是啊!听说知青都是一起开伙的,这不就能沾点荤腥吗?要是住你家去,你家人口少,到时候一条鱼,你家肯定能占半条鱼的便宜。这一天天算下来,哎呦,可不得了了。”

“真的吗?刘婶子,你家住知青点边上,他们真的天天吃肉吗?”

刘婶子一听有人捧场,立刻涛涛不绝起来:“那不是真的还是假的不成。你们没住知青点边上不清楚,这知青的日子可过得不赖。自从董姑娘住进去后,三不五时的吃上些红烧兔肉、红烧鱼,上次董姑娘不是捡到个受伤的野猪吗?好家伙,她居然把大队分给她二十斤肉直接拿了出来。啧啧,真是大方的姑娘啊!”

刘婶子一边感叹一边摇头。

不等旁人继续追问,她接着说道:“你们是不知道,这知青真不是过日子的。二十斤肉啊!要给我的话,我肯定把肉都用盐腌好,晒干。哪天真的馋肉了,就割上那么一小块,加些水跟粉葛一炖,可不就是道好菜。这样全家人都能沾上肉味了。”

这话说出来,大家都跟着点头。

刘婶子满意地看着大家伙的赞同,接着话锋一转,批判道:“但是,你们知道知青怎么处理这二十斤肉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