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78节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7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林启生在百货商店的时候已经跟售货员请教了怎么开这个录音机。

录音机后面的电池槽在百货商店的时候已经装好的电池。只要拎开录音机左上角的一个圆形东西,就可以把录音机的电源接通。

接通电源后,林启生开始滚动那个代表换台的黑色齿轮。一边滚动着,一边调试录音机自带的收音电线。

没过多久,沙沙沙的声音就从录音机那两个黑色的小喇叭传了出来。

“有了,有了,有声音了……”

十几个老人家都站起身来,看着那小小的录音机开始发出声音来。

林启生被他们吓了一跳,接着继续动作。

很快,电台的信号就接收到了。是一个唱革命歌曲的电台。

一首充满了朝气的东方红从喇叭里面传了出来。歌声振奋,听得人心情非常积极向上。

这下,电台找到了,林启生立刻就退到边上。让这下老人家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个录音机。

好在,没过多久。老人们各自找了位子做了下来。一边听着电台放歌,一边嗑着林妈妈拿出来的南瓜子。

“启生,你媳妇呢?”

“妈,她估计累了。今天早上在车上就快要吐了。我看大队也没什么事情。等厂里的罐头卖完后,我在公社租个房子,让她过来住上几天休息一下?”

林妈妈哪里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心思。听到这话,特意调侃:“你妈我也累了。怎么不顺便把我也带去公社住几天,休息一下呢?”

林启生被妈妈这话一说,好像自己真的挺不孝的。刚想开口让妈妈一起来。结果被林妈妈瞪了一眼:“你这脑袋平时不是很精明的吗?这会儿又傻了。你跟你媳妇去过两人世界,还带上你妈我,像什么话呢?”

林妈妈说了儿子几句,又说道:“你要是有时间,也开解一下你二哥。我想着他都离婚那么久了。是不是该重新找个伴儿?总不能还想着熊麦子那个女人吧!!”

林启生一听这个,赶紧说道:“妈,你可别乱说了。我二哥是个男子汉,哪里会去想熊麦子这样的人。而且,这熊麦子可跟我二哥现在没半点儿关系。你别在外面说,让人听到不好。”

“我不就跟你说说,哪里会去外面乱说。再说呢,这熊麦子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老熊家也找过几次,没听说找到人的。”林妈妈小声嘀咕了几句。

事实上,林启生早就知道了熊麦子的下落。

他在公社上班都一年了,平时下班后也不是一直呆在厂里的。他还会在有空的时候,下班就往糖厂附近走一走。打听一下哪里有房子要卖或者要出租的。

这时间一长,公社又不是十分大。这不就撞上了熊麦子了嘛!

不过,这个他以前叫二嫂的人,他一开始真的认不出来。

实在是,熊麦子在他们林家的时候,人长得虽然不说白白胖胖,但是也有个人样。人看着就三十多的岁数。现在,打眼一看,怕是得有四十多了。也不知道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腿好像也坏了。走路一瘸一拐得。

不过,大家都没有关系了,林启生也不想节外生枝。反而,他担心对方去找夏兰。毕竟,那可是她的亲生女儿。那段时间,林启生还特意去了几趟公社初中。发现没人去找夏兰的麻烦,这才松了口气。

心想,这熊麦子再不是人,也没去找夏兰的麻烦。

现在,夏兰可是到了关键时候。要是高考能考上大学,那就再好不过了。要是考不上也没关系,按部就班上初三,考高中。反正,他们家人只要孩子能上学,砸锅卖铁也是要供的。

林妈妈不知道儿子那满脑子的想法,见说不动儿子了,只能嘀咕着管不了你们这下大孩子了。几十岁的人了,你妈妈我也不管喽,不管喽……

林启生听到妈妈的话,赶紧嬉皮笑脸地逗她开心。心里想着,下次看看外头有啥好东西,也给自家爸爸妈妈带上一份。对了,这岳父岳母也得送上一份。

屋里,程晓燕已经陷入了深层睡眠。可能是这段时间以来,工厂的事情虽然不难,但是还是给她带来了压力。

今天去了一趟市里的运输队,虽然对方还没答应采购他们罐头厂的产品。但是市里的变化让程晓燕对罐头厂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所以,现在她整个人是真的放松了下来。

双手交叠放在腹部,整个人的胸腔微微起伏。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脸颊睡得红扑扑的。

林启生一进来,就看到程晓燕这安详的睡颜。

“这姑娘,睡觉都不盖被子。”林启生心里摇摇头,把挂在椅背上的毛毯取了下来,盖在程晓燕的身上。

安睡中的程晓燕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住进林启生精心准备好的房子里。现在,她正在睡梦中,心里乐得美滋滋的。

梦里,什么都有。

这次的梦是在一间宽敞的院子里面,院子里种了一棵石榴树。院子边上有一个古老的水井。整个院子一共有五间屋子。

其中一间是堂屋,摆放了很漂亮的老式家具。堂屋的墙上,挂着一个漂亮的座钟。钟摆摇摇晃晃地摆动,时针分针跟着动了起来。座钟下面放着一台彩色电视机,电视机关着,上面用一张碎花布盖着防尘。整个堂屋的电器,除了电视机之外,还有一台一米多高的绿色电冰箱。站在那里,还能听到冰箱的发动机发出的轰隆隆声音。

一间是主卧室,里头摆着一张漂亮的架子床。这木架床上居然还雕刻了些简单的花纹。床的左边是一个梳妆台,上面摆满了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护肤品。床的右边则是一个漂亮结实的实木大衣柜。

另一间屋子里面,放着一张上下两层的木架床。这木架床上下铺各自躺了个小人儿。小小的人儿看着只有两三岁的样子,一人一个床铺。盖着浅蓝色的小被子,睡得小脸红扑扑的。

剩下的屋子,一间是宽敞明亮的厨房,一间是浴室。

厨房里,没有大队常见的土灶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式的炉子。炉子下面,接着一个灰色大铁罐。铁罐用红色的字写了三个字:煤气罐。

现在,炉子上点燃了蓝色的火焰。一个女人穿着一条浅蓝色的裙子,一只手拿着锅铲,一只手握紧小铁锅,正在炒菜。而女人边上,是一条长长的桌子。

桌子边上,一个高大的男人正拿着菜刀在切猪肉。

两人有说有笑,一边商量着事情,一边做着饭。

程晓燕站在那里,看着这让人心情舒畅的场景。心里冒出了一个很奇怪的年头。这是一个梦,她无比清楚。

这时候,小屋子里面的两个小人儿醒了过来,正一边伸手揉着眼睛,一边奶声奶气地喊:“妈妈……”

第77章 美好的生活

“妈妈,妈妈……”

奶声奶气、可可爱爱的声音让程晓燕听得心都要化了。她不自觉地想伸出手,结果,下一步,眼睛就睁开了。

眼前还是那根熟悉的房梁,房梁上挂着的篮子被花窗吹进来的风弄得摇摇晃晃。看得人又想睡过去。

“醒啦……”

程晓燕转头,看到林启生正坐在书桌上,拿着根钢笔在写写画画。

“客人都走了吗?”外面已经没有睡觉之前听到的那一阵热闹声音了。

“爷爷把那录音机一提,带上一堆老爷爷、老太太去村头的皂荚树地底下去了。”

程晓燕一听,得了。这爷爷是要去炫耀他刚得到的宝贝了。那皂荚树底下的石凳上,平时可是坐满了大队那些个老人小孩的。

“你在写什么?”程晓燕撑起了身体,摇了摇睡得有点昏昏沉沉的脑袋。

“我在公社找到间屋子,挺好的。这次回去看看能不能租下来。”说着,林启生把手里还没画完的图纸递了过来。

程晓燕的思绪停留在屋子这个单词上来。

刚刚那个梦,醒过来后,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但是,那种软绵绵的,让人心花怒放的感觉,却停留在心头。还有那一声声奶声奶气地叫唤。让程晓燕一想起来,心都要化了。

低头扫了一眼图纸,发现是个房屋设计图。

“不是说租房子吗?怎么还自己设计上呢?”

“这算什么设计图。我上次去看过那屋子,五间屋子。院子宽敞,有树有水井,而且离公社的小学初中都很近。等我跟屋主那边磨一磨,要是对方愿意卖的话,就直接买下来了。”

程晓燕越听越觉得林启生口中的屋子跟自己梦里出现的屋子好像。难道,这个梦跟刚结婚那个晚上的梦一样,都是有预示的梦吗?那样的话,那两个孩子……

想到这里,程晓燕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平坦正常,自己也没有人家说的那些预兆。估计是自己多想了。摇摇头,程晓燕把图纸塞回给林启生:“那你先看看,要是对方真的想卖的话,你再让我过去看看呗。只是,家里的钱怕是不够了。”

夫妻两人的钱,大头都拿来买录音机了。这时候买房子,估计要好几百块。这样的话,只能动用那些银元了。

“不急,慢慢来……”

夫妻两这边商量着在公社找房子的事情。

另一头,知青点的知青们正加班加点地在知青点看书学习。

自从找到了复习用的资料,又赶上农忙结束。这些知青索性全都不出门,整体都呆在知青点看书学习。

学习的资料是知青自己凑出来的。你一本数学,我一本语文这样凑的。大家这会儿也没了那些隔阂。都想着努力努力再努力,只为了能抓住回城的机会。

红星大队在知青高考这方便,给知青们大开方便之门。

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干脆都不让知青下地了。而且,因为红星大队管得严,没有出现知青跟本地村民结婚的事情。所以,这一出来高考的通知后,知青们都顺顺利利报上了名。

不像有些大队,因为本地村民跟知青结了婚。双方就参不参加考试闹得不愉快。很是让公社批评了那些大队一番。

这些事情知青们也都看到了眼里,心里对这个呆了多年的小山村更是添上了两份感激。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了一个星期,程晓燕这边就收到了一份市晚报。报纸是放假回家的郝二带回来的。

他这次回家,不止是单单带了这份报纸,还从南方带了很多便宜漂亮的电子手表过来。这电子手表的表带花花绿绿的,而且跟传统的手表比起来,轻便又好看。最最惹人眼睛的是,这电子手表,一块只要十五块。

这个价格跟动不动就要一百多的钢质手表价格相差了快十倍。

所以,郝二带回红星大队的几十个电子表,很快就被村民们一抢而空。

程晓燕没有去参与这次狂热地抢手表热潮,反而把视线看向了手中的市晚报。

报纸的内页特意劈了一个板块,把皮鞋厂的事情交代了一下。

当然,里面很多细节性的东西,在报纸上并没有透露。不过,关于吴厂长、高主任这类主犯,上面就有清楚记载了这些人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判终身坐牢跟没收非法所得为主。

从这个案件,还牵扯出了皮鞋厂使用非法粘合剂。其中,就有三个负责皮鞋粘合的老员工,得了急性血液病,没熬多久人就没了的。

这个事情以现在的医学水平,很难证明跟皮鞋厂有关。不过,大部分人心里都觉得是有关系的。

现在犯人又都被揪出来了,皮鞋厂内力的勾当都消除了。不过,这皮鞋厂也从暂时停产进行改革。报纸上写着,皮鞋厂会改变主营生产业务。从生产皮鞋转向生产服装。

放下报纸,程晓燕心里感叹。其实,生产服装也挺好的。今年的风向就已经变了。大街小巷都开始穿红挂绿的。再过段时间,衣服的款式跟颜色会更加的丰富多彩。这服装生意大有所为。

“晓燕,晓燕。别看了,我们刚说得话,你听到了吗?”

程晓燕被郝二的声音催着,抬头不解看向林启生。

今天郝二过来,不止给他们带了报纸,顺道还给家里的三个孩子一人送了一支电子手表。

“我说,你要不干脆别在咱们大队的罐头厂干了。你看看我这次,去一趟南方回来。就带了几十只手表,一转手,就赚了九十多块钱。”

程晓燕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这不就是现在政策松动了。不然,你小子还敢这么大张旗鼓地拿东西回来卖啊!”

郝二嘿嘿笑了两声:

“我这不是自己发财,还想带你们夫妻一起发财啊!你们是不知道,那南边的东西跟不要钱一样。而且衣服鞋子电器,全都是些好东西。现在管得不严了,我们这次出车,大家都带了很多好东西回来。我是没什么本钱,就带了这么点东西。我们的队长,你是不知道,车上都被塞得没地方坐人了。”

“那你也被太高调了……”林启生斜斜地看了这发小一眼。觉得这人赚了几十块钱就要飘起来了。

“一天没有出台政策说可以这样干,你小子一天都得老老实实起来。”

郝二被启生这一说,人总算是清醒了些。不过,口中还是不忘自己看到的那些繁华热闹景象。

“等明年,我们再看看情况。别着急,一步步来。”

郝二点点头,又问道:“你们家的房子什么时候盖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