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进击结构师 > 进击结构师 第12节

进击结构师 第1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进击结构师!

邱逸仔细查看施工图,结构确有部分改动,不由得感叹国内房地产业的乱象。

沈怡凑过来小声知会:“大楼结构是有变化,但不影响耐久性和抗灾性。我那么吓唬他是想让他老实赔钱。两万块扣除修复连梁的费用,剩下的也够抵消误工的损失了。”

第14章

沈怡帮忙纯粹为交作业,收回报还嫌麻烦。邱逸父子却觉得至少得请一顿饭,当天时间太晚,约定周末她休假时连闫嘉盛一块儿款待。

星期天沈怡不上班,全家去欢乐谷游玩。本次出行是为闫殊颖设计的,可小朋友一路直打瞌睡,到了目的地不愿下车,哭嚷着要回家。

这全怪闫嘉盛,昨晚沈怡凌晨2点下班,到家惊见父女俩还在书房玩闹。闫嘉盛又买了一部新型的VR体感游戏机,还背着她配备了儿童款,偷偷教女儿玩耍。

这种游戏机依靠高科技的视频动作捕捉技术,将人的身体动作即时反映到游戏系统中,通过感应人体运动来推动游戏的进行,吸引力远远大过普通电脑游戏,闫殊颖玩起来爱不释手。

闫嘉盛的育儿理念同母亲一脉相承,始终围绕“惯”字诀。明知小孩儿不懂节制也一再依顺。

沈怡能忍受荒唐的老公,不能忍受女儿被他的荒唐毒害。呵令闫殊颖睡觉,再将闫嘉盛拉到卧室怒骂。

“明天是星期天,又不用去幼儿园,晚睡一点怎么了?我小时候还经常熬夜呢。”

“所以你现在才这么蠢!儿童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迟睡会影响智力,你这么做是在害颖颖!”

“我害颖颖?我疼她都来不及呢!颖颖来北京这几个月一直闷闷不乐,我想方设法逗她开心,这回终于成了。你是没看见,孩子刚才玩得可高兴了,我从没见她笑得那么欢畅。结果你一回来就惊天动地一顿乱骂,愣把人家吓哭了,搞不好会害她今晚做噩梦!”

闫嘉盛一本正经强词夺理,非但不认错还自我感觉良好,反过来指责妻子蛮横霸道。

沈怡见惯他的胡搅蛮缠,利落地使出杀手锏。

“我不跟你说,直接找你爸妈,问问他们今天这事你做得对不对!”

闫嘉盛慌忙阻拦。

“这么晚了你别打扰老人家休息!”

“我发微信,你妈明早起床就能看见。”

“那也不行!我说你这人怎么这样,不就想逼我道歉吗?那我错了还不行吗?”

他抢下手机,死死捂在怀里,皱着脸愤慨:“我哄女儿高兴还成罪人了是吧?你就知道工作加班,每天搞到半夜三更回来,颖颖经常连着几天见不着你,还以为你出远门了,跟我说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着玩,就她没有。我再不多疼她关心她,她会以为爸爸妈妈不爱她!”

沈怡连续中枪,又气又痛:“我是故意不陪颖颖,故意加班吗?公司有那么多事,我不好好工作,磨磨唧唧,随随便便,是等着人家开除我?那是我的饭碗,砸了它你让我去喝西北风?”

她无意中暴露破绽,招出闫嘉盛的反攻号角。

“你的饭碗有那么重要?少了你那份工资我们一家三口会饿肚子?你也太小瞧我们闫家了!”

又掉进恼人的车轱辘,沈怡急忙深呼吸唤回冷静,语速音量一齐减慢:“我知道你们家有钱,可那是你爸妈的钱,跟你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我是独生子,爸妈的钱迟早都归我,你说这话等于讽刺我不是他们亲生的!”

“是亲生的就能理直气壮啃老?自己不求上进,还想拉着我向你爸妈乞讨,我长这么大从没当过寄生虫,不是自个儿挣的钱,我花着心里不踏实!”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古代妇女地位低,就因为完全依靠男人提供生产资料,到了现代经济能力低下的女人婚后照样得看夫家脸色。沈怡择偶时看重经济指标是希望减少后顾之忧,提高生活保障,绝对接受不了仰人鼻息的生活方式。

闫嘉盛不懂也不屑了解她的观念,可劲挑刺:“不是你挣的钱你花着不踏实,可不是你买的房子你不住得挺踏实吗?这不是言行不一是什么?”

沈怡怒极反笑:“只是住你家的房子你就趾高气扬,真要靠你家养活,我还不得像丫鬟一样成天低三下气讨好你?说我的饭碗不重要,那好,你现在给我1000万,有了这1000万我马上辞职,在家专心照顾颖颖,直到她念完小学上中学。你拿得出来吗?拿得出来吗!?”

闫嘉盛工资一般,每月还得靠母亲接济,拨开富二代光环就是个穷□□丝,卖了他都凑不够1000万,当下赌气出去了。

沈怡习以为常,洗漱完毕睡下,头刚挨着枕头,婆婆来电话了。

“小沈,刚才嘉嘉给我打电话,说你俩又吵架了,他让你辞职,你就管他要1000万……”

婆婆温良的语气盖不住计较。

沈怡脑瓜爆炸,恨不得找挺机关枪去书房扫射无事生非的丈夫,忍怒解释:“妈,您先听我说具体情况。明天我们定好带颖颖去欢乐谷玩,可刚才我下班回家,都半夜两点多了,闫嘉盛还领着颖颖在书房玩电子游戏。这事他肯定没告诉您吧?”

婆婆惊怪:“真的吗?哎呀,他太不像话了,颖颖才4岁,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带着熬夜呢?会伤身体啊!”

“就是说啊,我当时气急骂了他几句,他却反过来怪我。说我只知道工作,不管孩子。妈,我也不想加班,可我的工作性质就这样,公司和客户约定了项目进度,做不完就必须加班加点,这十一年我都是这么过来的,您和爸也都知道。”

她想争取理解,婆婆只给予同情和意想不到的“帮助”。

“是,我们都知道你工作辛苦,也很心疼,你们那行太累了,就是吃青春饭的,岁数上去就渐渐干不动了。所以我觉得,你还是趁早改行吧,反正建筑业都开始走下坡路了。新闻上说现在全国就业人数已增加到了一百三十万,比2014年多出50万,业务量却还不到2014年的三分之一,越往后环境越差竞争也越激烈,你一个女人怎么吃得消啊。”

老太太关心与家人有关的时事动向,其担忧正代表着行业现状。建筑业走过二十年的黄金时期,如今已产能过剩,日薄西山。僧多粥少注定留在业内拼搏更须呕心沥血。

但挑战与机遇并行,严峻形势下脱颖而出的强者必能笑傲江湖。沈怡自信有能力跻身上层,目前做到大公司结构所所长,怎可轻易放弃刚刚打开的上升空间?

“妈,如今大环境是不好,可我对工作前景还是挺乐观的。只要肯干,将来一定越过越好。”

“是,你这么有上进心,我们当然支持,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变好,你每天这么累,长期下去身体会垮掉的。还有当初你接颖颖去北京,说要好好管教,现在看来你根本没有多余时间照顾她,嘉嘉也没太多时间陪她,日子久了颖颖会孤单,这样对她的心灵伤害很大的。”

“……我知道这方面我做得不好,会努力改进。”

“你都说项目下来了你们就身不由己必须加班,再努力改进也有限啊。刚才听了嘉嘉的话,我觉得你那个办法不错。我们给你们一笔生活补贴,你先辞职在家专心带孩子,等颖颖小学毕业,生活能自理了再考虑要不要继续上班。当然1000万是多了点,但五六百万不成问题,跟老闫商量他肯定也同意。”

婆婆大概早有此念,逮着机会果断行事。

沈怡不慎自投罗网,头围大了一圈,赶紧捂额分辩:“妈,我那都是气话,您别当真啊。”

婆婆笑道:“虽然是气话但很有益啊。嘉嘉工资不高,靠他那点钱是不够开支。你这么拼命工作无非想让日子尽量好过点。嘉嘉不能帮你分担,我们可以,有我和老闫做后盾,你就是不上班也能保持目前的生活质量。”

所谓的生活质量只包括衣食住行,完全没考虑儿媳的抱负、追求。

沈怡猜婆婆故意“短视”,这种故意来自定式思维:女人一旦结婚个人意志便不再重要,应该无条件向婚姻献祭全部。任何基于自我感受的需求都将被理解为自私和不负责任。

婆婆正是这般虔诚的殉道者,自身早已麻木,故而觉得把别人推入火盆也不会引发痛楚。

她温柔而直接地否定了沈怡除“妻子”、“母亲”身份外的其他价值,性质如同羞辱。

沈怡谅解老一辈受陈规陋习毒害,思想落后,也知道靠劝导无法令其觉醒,她实在太累了,倦怠仿佛蟒蛇紧紧缠绕,只盼尽快脱身。

“妈,您的意思我懂了,我会考虑的。今天太晚了,明天我们还要出去,我已经困得不行了,很想睡觉。”

婆婆忙说:“那你快睡吧,身体要紧,明天带颖颖出去好好玩,至于嘉嘉就别理他了,我会骂他的。”

言下之意是劝她别再跟闫嘉盛吵架。

沈怡挂机躺下,黑夜如海托出心中的孤独,狂风般的困扰,激浪般的阻碍同恶共济,紧锣密鼓逼她解那无解的难题。

那么多名动中外的杰出女性都被冠以婚姻失败者的标签,吃到事业的熊掌,失去了家庭的鱼。

可这不见得全是她们的错呀,家是夫妻双方的,当这群外出打拼的女人无暇看护家庭时,她们的丈夫又在做什么呢?

多半都些懒惰自私和闫嘉盛半斤八两的货色,不管在外面多会装孙子,到家就只想当大爷,认为女人只该在家埋头苦干,视丈夫为神明,孩子为生命,不榨干她们最后一丝精力最后一滴心血,家就不算完整的家……

简直和奴隶作坊没两样。

沈怡怀着这一想法,犹如赤脚走入雪地,周围肆虐着三九寒天的北风。她尽了最大努力扮演各种附加角色,已做到殚精竭虑,可两个人的婚姻凭什么由她独自守护?相对柔弱的肩膀,凭什么要挑双重的担子?最可怕的是,明显不合理的情形旁人竟毫无异议,假如把婆婆刚才的建议公布出去,铁定赢得大片赞誉……

做女人怎么就这么难呢?

作者有话要说:入V啦,等下还会更新一章~

第15章

女儿没精神,游乐计划只得终止。

一家人打道回府,到了停车场闫嘉盛让张姐抱闫殊颖上楼,对沈怡说:“今天没事干,让邱逸早点请我们吃饭吧。”

邱逸约定的时间是晚上7点,临时让人家提前未免失礼。闫嘉盛却说反正都要请客,早晚都一样,两家关系这么好,用不着客套,不顾沈怡反对,擅自打电话让邱逸将饭局提前到中午12点。

他和邱家真熟,见了邱正清也有说有笑,俨然亲叔侄。

“叔叔,你以后是不是就留在北京养老了?”

“是啊,邱逸他妈妈下个月退休就回这边了,我不过来哪个照顾他们嘛。”

沈怡从他们的对话中知悉邱逸父母将随儿子在北京定居。

此前据闫嘉盛介绍:邱逸的母亲是成都建筑科技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退休后接受返聘多干了十年。邱正清原系设计院司机,有幸迎娶高级知识分子,将老婆当菩萨供奉。

邱母工作忙,没时间顾家,婚后家里的大小杂务都由邱正清料理,随着孩子出世和妻子职位提升,他的任务日益繁重,索性在四十出头时辞职当起家庭煮夫,全心全力伺候妻儿。

“邱逸他爸是我见过最怕老婆的男人,在家就像头老黄牛,从早到晚不停做家务。我每次去他家,他爸不是在熬汤煮饭就是在洗衣擦地。他妈在家从不干活儿,连来大姨妈弄脏的内裤都扔给他爸洗。在外面还时常遥控他爸跑腿办事,让干啥干啥,出点差错就当成孙子骂,别提多威风。”

闫嘉盛描述这些情景时态度复杂,表面鄙视邱父懦弱邱母专横,却又夹杂着一星半点的向往。

沈怡明白是自身家庭对比造成了他这一矛盾心理。

闫家和邱家的父母关系好似左右反转的镜像,在婆家公公是霸主,婆婆和丈夫战战兢兢臣服于他的权威。闫嘉盛畏父如畏虎,当然羡慕邱逸有一个温柔可亲的父亲。

她想邱逸的好脾气定然来自邱正清的言传身教,父亲对儿子的性格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邱逸明显接收了充足的正能量,而闫嘉盛则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公公事业有成,却在教养子女方面一败涂地。

邱家把她当成宴请主角,邱正清与闫嘉盛稍事寒暄就将聚光灯投向她,对闫嘉盛真诚夸赞:“这次多亏小沈在,我们才能搞定那个物管,小沈实在太能干了,肚里有货还能说会道,办起事来有条有理,妥帖得不得了。你小子就是福气好,我都跟我们邱逸说,以后他娶的老婆能比得上小沈一半,我睡着都会笑醒。”

凭沈怡那天的表现,这些赞誉受之无愧。

闫嘉盛心里也美,可捉襟见肘的情商促使他用扭曲的方式表达感想,当下不屑而笑:“她哪有那么好,脾气大,动不动发火,邱逸这么老实,真娶了这样的女人,肯定跟你一样这辈子都直不起腰。”

一句话得罪三方人,沈怡着恼自不必说,更替邱逸和邱正清尴尬。而那对父子早已习惯闫嘉盛的脑残,反倒顾念她的心情。

邱正清先纠正:“你还没喝酒就胡说八道,小沈说话细声细气,斯斯文文,性格明显很温柔,哪像随便发火的人?”

当着亲友,闫嘉盛越发没眼力见,硬要博得认同才有面子,强辩:“那是因为你们没跟她长时间近距离相处,她就是个两面派,在外边装得很得体,在家就是只母老虎,每天不骂我一顿心里过不去。”

中国人好谦虚,当别人对自己或配偶子女表达赞赏,总要来番否定才合乎礼仪。

但闫嘉盛明显“谦虚”失度,当众对沈怡构成诋毁,她的心已像小猫爪子下的毛线团乱七八糟,定力却还稳固。

此刻发作只会印证丈夫的诬陷,辩白须靠行动而非语言。

她应对得法,旁人自能分清黑白。邱逸悄悄伸腿去踩闫嘉盛鞋尖,暗示他住口,不料错碰了沈怡的脚。

沈怡领会其意,假装不知,心里又添了一层别扭。自己的老公不懂事到要靠外人教导,也不知她和闫嘉盛哪个做人更失败。

她假借上厕所离场寻求喘息,邱逸目送她走远,调头埋怨闫嘉盛。

“你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咋能说沈姐是两面派、母老虎呢?我听了都生气。”

闫嘉盛眨眼一怔:“我又没说错,她本来就是啊。昨天晚上还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到现在耳朵里还嗡嗡嗡的。”

邱正清心想他所言或许属实,以过来人的经验规劝:“她在家骂你,在外面没有撒,你看你刚才那样说她,她都忍着没发火,真的够意思了。人家给你留面子,你也不能让人家脸上无光嘛。”

闫嘉盛立刻叫苦:“叔叔你不晓得,这个女人真的很凶,我以前觉得成都女人脾气大,不想在老家找对象,结果跟她结婚以后才发现北京女人脾气更大。还有,我不晓得我爸为啥那么喜欢她,她随便告我啥状我爸都信,一接到消息就要收拾我。这五年她就像我爸派到我身边监视我的特务,硬要我看她脸色行事,我过得太惨了,真像人家说的,结个婚像坐牢,还是无期徒刑。”

邱母也是北京女人,父子俩终年活在“暴、政”下,清楚悍妇的真面目,凭沈怡方才的举动断定闫嘉盛在信口雌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