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家别墅能穿越 > 我家别墅能穿越 第37节

我家别墅能穿越 第3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家别墅能穿越!

厨房外还有一个生活小阳台,够先进的,这是给各家各户储存煤球的地方。

上面几排的结实绳索,吊着腊肉,腊鱼,腊香肠,还有各种腊货。因为随军的原因,提前寄来大量的腊货。

一袋一袋好多袋的腊货,在阳台外,用一圈的袋子围挡着,楼下经过的人也看不到里面挂的这些腊货。

中午,彭母帮着一起做午饭。一小块块腊肉被切下来,煤炉中的火,烧的旺旺的,腊肉下锅,滋滋的响。

香味顺着另外一侧的窗户飘散出去,楼上楼下的,只要是活的在家的,全闻到了那浓郁的腊肉香味。

大葱炒腊肉,再用腊肉剩在锅里的油炒白菜。

再炸点腊鱼,用腊肉皮炖萝卜,香飘家属区。

楼上的吴琪在家里闻着那楼下传来的香味,都不断的吞吐沫,真是香。

刘林团长一路回家,也闻到了,身边还有那陶政委陶科。两人今天回家吃饭,想着中午抽空去楼下看看。

小何的家属今天来,还有他丈人丈母娘也来。他们作为领导来打个招呼。

他们其实也挺佩服小何的爱人,自身的条件好,虽然是在农村,可她每个月挣的工分还有钱,都是城里的一般工人一般科员挣不了的。

工作轻松,挣的也多,还能放弃一切来随军,人家是付出巨大的。

当初陶政委拿到小何爱人的资料时,都惊了一下。

凤山村,那可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也是全国有名的种子优化基地,在那里有奇迹也很神秘。就是那群科学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凤山村的土壤和水质对人体有那么多的好处。

蕴含了多种他们也无法知道的神秘物质,对人体有巨大好处。

在凤山还发现多种连各种史料上都没有记载的药材。都是一些各有用途的药材。

他们多少知道一点,但具体的也不会让他们知道。

能知道大概也是因为小何的爱人,她的资料上写了一些大概。

两人哒哒的上楼刘团长咽几下口水,“真香,是谁家做的肉。这味道应该是腊肉吧?”

刘团长是北方人,到现在也就吃过一次腊肉,还是在老首长家里吃到过。

身边的陶政委笑笑,“可不是,就是腊肉。我也好些年没有吃到过了,以前还是老张带到部队的,就吃过两次。”

老张是两人共同的战友,已经牺牲在解放初期国外的战场上。

说到老张,刘团长也有些黯然。

陶政委也知道说起老张,话题有些沉重,忙转换话题,“你猜猜是谁家做的腊肉?”

“不知道。”刘团长摆摆头,他才不费那个脑子,懒得猜。

又不是战术战略问题,费脑子不划算。

“肯定是小何家里。”陶政委胸有成竹,中南省可是传统做腊货的大省。

这些肯定是小何爱人带来的或者寄来的。

“是吗,这小子福气不错啊。等下吃过午饭以后,咱俩下去一趟。”

“嗯,行啊。”

说完,两人各自进家门,吃午饭。

午饭,媛媛给两个小的单独做了适合他们吃的菜。

“大宝,二宝,乖乖自己吃。妈妈给你们夹点大白菜。”

“好,妈妈,我会照顾二宝,你吃你的。”大宝像个小大人一样 ,一点也不用妈妈操心。

二宝就比大宝小一岁多点,也有四岁多了。

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也很懂事,一点也不用媛媛多操心。

二宝眨巴眨巴大眼睛,乖巧的点头,“妈妈,我会听你和哥哥的话。”

说完感觉苗头不对,又讨好的对着嘎公(外公)嘎嘎(外婆)笑,“我也听嘎公嘎嘎的,我是你们的小乖乖二宝。”

说完还比心(跟他妈学的)。

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一直眼巴巴的望着他和大宝的爸爸。

没办法,不熟,他出生以后,除开这次就见过不熟的爸爸一次。

其余的都是在家里看照片,凭着照片记住了爸爸。

不熟就不在他讨好的范围内。

无视不熟爸爸。

二宝继续卖萌讨好嘎公嘎嘎,“嘎公,嘎嘎,我和哥哥舍不得你们回去,陪我们过完年好不好?”

二宝的提议获得了亲妈赞赏的目光。

瞬间二宝知道妈妈的心思,饭也不吃了,拉着身边的嘎嘎,摇摆着嘎嘎的衣角,撒娇,“嘎嘎,就依二宝的好不好,二宝不舍得嘎嘎。”

大宝也拉着嘎公的衣角,眼泪汪汪的瞅着,不说话,泪珠儿一直啪嗒啪嗒的掉,看的彭爹一个老男人心软的一塌糊涂。

好在保国他们几个没有看到,要不然又得感叹,“爷爷,奶奶,是表弟的。他们是捡来的。”

“好,好,嘎公答应你们。过完年再回去,反正冬里也没有啥事。”

彭爹一松口,彭母就不矜持了,抱着小外孙一个劲的啃,“满意不?”

小乖乖任由嘎嘎啃,小脸上都是笑,欢喜的说,“满意,嘻嘻,真好。”

何建国的存在感低到两个儿子都不重视。

他也不觉得儿子们这样有什么不对,毕竟父子三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

他亏欠妻儿太多。能陪在他们身边就很好。

午饭后,他收拾碗筷,一个人收拾厨房洗碗。弄完一切,洗洗手,走了出来。

外面适时的响起敲门声,“来了。”

打开门,站在外面的两尊大神,吓了何建国一跳。

“团长,政委,快请进。”

陶政委看着温文尔雅,斯斯文文,还戴着眼睛。

刘团长一身的彪悍之气,铁血军人,那煞气能溢出去。

第29章 五十年代极品(29)

“好, 你小子,这下一家团聚了。”

刘团长拍拍何建国的肩膀说道。

“嗯,是,还是多亏了国家的随军政策, 要不然也没法团圆。”

三人进屋, 何建国一通介绍, 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下,认识了彼此。

媛媛打完招呼以后, 就进房间端出来炒好的花生,瓜子还有一些老家的特产,橘子,冰糖橙。

“团长, 政委,吃点橘子, 冰糖橙, 瓜子花生,别客气, 都是我们自家的。”

武德市产橘子, 还有一个柑橘大县。每个村或者很多人家都有橘子树, 冰糖橙树。

一个个鲜活水灵的摆在那儿,看的刘团长, 陶政委咂舌:

大户人家啊,资料上写的都没错,一点也没有夸大还有所保留。

“好,我们也尝尝来自凤山基地的水果。”陶政委没有矫情,率先拿起一个橘子剥开吃。

不吃,反而不好。

他塞给刘团长一个冰糖橙, “老刘,你也尝尝味道。”

多年搭档,刘团长也从善如流,接过冰糖橙,剥起来。

吃,得吃一个,他们不只是何建国的上司,还是战友。

太客气反而不好,有些生分。

在别人家,他们可能不会吃,哪家都缺水果,他们怎么好意思吃。

因为他们团没几位家里的条件能与何建国家的比。

倒不是何建国家里有钱啥的,主要是人家妻子以前在村里物资丰富。以后估计也不会缺,家里还有老父老母,还有几个哥哥,一家寄一些,也比他们的多。

人家不太缺这些,他们吃一个,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闲聊了一阵,算是认识了,两人才离开。

下楼的时候,还在感慨,“何建国那小子,福气真不错。看样子小彭人不错,蛮通情达理的。”

“第一次接触还不好说,以后多接触一段时间再下定论。”

陶政委是做思想工作的,可不是老刘那粗心的。

他不管什么事都不会轻易的下结论。做事更加的严谨。

“行吧,咱俩回去上班。”刘团长拍打几下老伙计的肩,然后大步流星的朝团部走。

“走。下午还有蛮多事要处理。”

随军的生活就此拉开。

两间房都还不小,儿子的房间放了一大一小两张床。

二老睡大床,两个小的睡小床,这是之前就安排好的,哪怕二老不常住,但以后家里来人,或者何家父母来探亲,也是可以住。

京都的冬日很冷,今儿一早难得就出了太阳,冬日暖阳。

星期天,孩子们也不用去团部的学校上学。

吃过早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出去,楼梯间还能听到孩子们呼朋唤友的叫喊声,都是:

“快点,楼下集合。”

“慢点,等等我。”

全是诸如此类的叫喊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