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平交易(快穿) > 公平交易(快穿) 第43节

公平交易(快穿) 第4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平交易(快穿)!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歹竹出好笋。

……

阿瑶回京的第一天,就被人给盯上了。

如今正好是三年一次的官员调动,也刚刚结束科举考试没多久的时间,他这个上任的状元郎,还是六元及第,又年少的很,自然是有不少人盯着。

而这一次,四皇子都打定主意,一定要把阿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

就是太子也不再端着储君的架子,明里暗里的开始和阿瑶示好,除了阿瑶本身确实是有本事之外,再有就是四皇子这三年来步步紧逼,给他寻了不少的麻烦,让他的太子之位确实动摇了。

而且四皇子和太子难得脑电波相通,都打起了他婚事的主意。

其实不止是他们两个,京中盯着阿瑶的妇人也不在少数中,甚至听说,他人都还没有回来,就有不少妇人登门打探了。叶母接到的宴会请帖都比以往多了许多,就是阿瑶的几个出嫁的姐姐,也被人明里暗里的打听了不少,像是阿瑶的一应喜好,或是叶母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或有什么要求?

这种情况在阿瑶本人回来后,这一情况又严重了不少。

十九岁的阿瑶比起三年前,不管是身高还是气质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芝兰玉树,站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很自然的就能吸引住别人的视线。

不说其他人,就是自家亲戚都动了心。

叶母的娘家机会是最大的,但可惜她家没有适龄的女孩儿,旁支的姑娘,叶家也看不上。此外,叶老太太的娘家也有这个心,却被叶老太太一口拒绝了,叶老太太并没有嫡亲的兄弟,现任的家主是她继母所出的弟弟,不大成材,和叶老太太的感情也一般,他那几个孙女儿不管是容貌还是品性,都不算出众,叶老太太可看不上。

不说这两家,就是阿瑶的便宜大姐叶妙婉也过来探听了一回。

所说的对象便是夫家的小姑,但并不是叶妙婉夫君的亲妹妹,当然也不是那种庶出的,虽说如今叶家比柳家稍差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阿瑶本人却前途不可限量,柳家自然不会用庶出的女儿,那不是结亲而是结怨。

是隔房的堂妹。

也就是柳家现任家主柳老爷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嫡长女,年芳十六,不管是容貌还是品性都很不错。

叶妙婉即便是想要帮衬娘家,也不会坑亲弟弟。

和叶母一说,叶母是见过这个姑娘的,对其也有印象,当即就动了心。

可惜,她做不了主。

和叶老太爷略一提,就直接被驳回了。

如今叶家和柳家已经是姻亲,关系亲密,实在没必要再结上一门,太浪费了。若是孙子自己喜欢倒也罢了,但他看着孙子在这方面可还没开窍呢。

柳家对于叶家的拒绝,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快,但婚嫁不同于其他,除了略有点可惜外,倒也没说其他。

再者他们柳家的女儿不愁嫁。

“思彦,你如今的年岁也不小了。你看……”

叶母这话才起了个头,阿瑶就立刻知道她接下来要说的话了,不过他真的没什么兴趣,他现在只要一想到自己会和一个姑娘成婚生子,他的心里就有说不出来的恶寒来。

当即拒绝:“娘,我现在没有这个心思,过两年再说啊!”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只是躲过了叶母,还有叶老太太和叶老太爷的慰问,这让阿瑶充分的意识到,就这件事上,他要尽早解决了。

他自己觉得,十九岁,还小,放到现代也就是刚念大学,但放到这里,不少人的孩子都已经满地跑了。

对他来说这次去西北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恩,阿瑶的调令前几日已经下来了,和所有人预想的都不同,不是留任京城里也不是去江南繁华之地,而是在清宣帝召见的时候他申请去西北。

而清宣帝在听了阿瑶自请去西北的理由后,心中是感叹不已,那夸奖的话跟不要钱一样,朝阿瑶扔了一筐又一筐。

不过这些话,对阿瑶来说,欣然接受。

本来就是自己应得的,不是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的缘故,所以清宣帝几乎是当场拍板,任命阿瑶为兴庆府的知府,从正七品到正四品,阿瑶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功的实现了三级连跳。

等到消息传出去,又是引起不小的轰动。

虽说是连升三级,但羡慕的人却少,西北之地,这里几乎是所有文官都避之不及的一个地方,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认为,去西北的官员,大都是被贬谪过去的,基本上去的,很少有调回来的,几乎一辈子便蹉跎到那里。

叶瑶竟然自动申请过去。

他没疯吧?

要知道就凭借他在屏县做出来的政绩,再加上叶家的稍加运作,他就能在京中谋划一个很不错的职位。

对于阿瑶的选择,大多数人是惋惜的,即便是官场上打转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一时也有些想不通,不过想到阿瑶在屏县作为,他们不认为,叶瑶自请去西北就是自毁前途。况且十九岁的正四品知府,有的人一辈子也奋斗不到这里,他倒是好,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

前途无量啊!

心里不免又一次感叹,这般人才,为毛不是自家的?

或许是因为有了阿瑶自请去屏县的事在前,对于他这次要去西北兴庆,叶父和叶母也接受良好,叶母虽然担忧,却不如上次那般,抱着阿瑶好一番大哭了。而是一得了消息,便积极的开始准备起来,吃喝住行,忙的不得了。

倒是让阿瑶有些吃惊,并且问了出来:“娘,这次你不担心了?”

“怎么可能不担心?”叶母回答说道,“…只是娘也看出来了,我儿是个有大志向的,也有那个本事,能造福一方百姓。娘虽舍不得你,但也不能拦着,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为你打点好一切。”

阿瑶听着叶母的话,心里也生出一些感叹。

“不过娘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婚事。”猝不及防的,叶母就转了话题,“我眼下最大的念想就是能看的我儿成婚生子,这样娘此生也无憾了。”

阿瑶:……不提这个让人伤感的话题,我们就还是感情深厚的好母子。

作者有话要说:

恩,被逼婚的日常!

下章结束这个故事。

第52章 嫡长孙

调令下来没多久, 阿瑶就启程前往西北兴庆。

这次不同于上次的慢慢悠悠宛若郊游一般, 这次脚程就快了一些,一个多月后便顺利的到达了兴庆府。

虽说西北素来是地广人稀,但兴庆府却还算是繁华,因它是距离边境最近的一个府城,而大宁因自身国力强盛, 也不禁止贸易的往来, 所以兴庆府的贸易很是发达,大街上几乎随处可见吐蕃, 番邦,西域等不同外族之人。

因为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所以这一次阿瑶可以说从容不迫的很。

上任后, 该做的一应事情, 计划要做的事情,在来的路上他已经想的清清楚楚,虽说计划和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但这种变化基本上都在可控制之内。

是以, 不用担心。

六年后,

阿瑶在兴庆府一呆就是六年的时间, 如今的兴庆比起她刚来的时候更加的繁荣热闹,而且是大宁朝最为出名的棉花产地,如今的西北,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种着棉花,即便不做买卖, 自家穿也是很便宜的。

而且棉花不单单可以用来御寒,还可以用来做棉布,而且用棉花做出来的棉布,不但轻松保暖,柔和贴身,透气性也强,虽说它容易收缩,也很容易皱,外观上可能不是很美观,花色的话比起丝绸也要少上许多。

但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足够。

除此之外,就是织布挑拣出来的棉籽也可以榨油,虽说不能食用,但冬日里用来护手防裂却极好,再有棉花梗晒干后可以用来做柴火,也不用再辛辛苦苦跑多远去砍柴度冬了。

总之棉花说起来,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而西北百姓对于带来棉花并且细心教导他们种植的阿瑶,好感度可以说爆棚了,不少百姓更是在家中为阿瑶设立了长生牌位,为他祈福。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阿瑶在西北的名望,说不得比清宣帝还要高一些。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离开兴庆府的时候,阿瑶走的可以说悄无声息,天还没亮,一行人就轻车简从的离开了。

回京的路上,倒是没走的很快,毕竟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一下孩子,他儿子,叶泽宁。

没错,在西北的这六年来,阿瑶除了大力发展西北的经济,积极改善这里的生活之外,繁忙之余也没忘记解决一下个人问题。

回京被逼婚神马?

这种事情阿瑶表示绝对不能再发生到自己身上。

因为来的时候他就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这次跟着他到西北的人,除了十二和樱桃这两个贴身伺的心腹中的心腹,不过即便是十二和樱桃,就孩子这件事上阿瑶也没说。至于跟过来的其他人,因为要发展农业所以他带着过来的都是伺候田地的一把手。

来到兴庆府不久,就被阿瑶直接打发到庄子上,棉花和白羽鸭是不同的,白羽鸭先前就有,只是对于鸭绒众人多数不在意,但却不缺少种鸭,但棉花不同。它算是外来植物,就只有他手头上的那一匣子,不到一百颗的种子。

且不说百姓对新植物的推广会不会配合,但是种子,他就拿不出来。

所以,来到兴庆的前三年,他都是让人玩命的培养和改良棉花的种子,随后才正式的开始推广起来,也是因为如此他在兴庆一呆就是将近七年的时间。

虽然说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但成果也是很喜人的。

……

“阿宁,想什么呢?”阿瑶看着拖着下巴,一副沉思表情的便宜儿子,不由的勾了勾嘴角,揉了一把他的小脑袋,开口说道。

三岁的叶泽宁,即便是生长在西北这种环境恶劣的地方,他的肤色也是白皙干净的,眼珠黑白分明,看着就是个机灵的小子,眉眼生的极其秀气,对你软软一笑的时候,别提有多讨喜了。

当初阿瑶之所以会点头答应他的生母,照顾他,并不是因为她几近悲惨的身世命运打动他,又或者是她人快要死了,临终遗言,不得不应。

首先,是因为她长得漂亮,阿瑶从不掩饰自己是个颜控的事实。再者还是因为她的容貌,眉眼温婉,完全没有西北女子的爽朗英气,反倒是如江南女子一般温柔似水。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相当聪明。

“爹,你说祖父祖母他们会喜欢我吗?”叶泽宁开口问道。

阿瑶笑道:“当然会喜欢,我们阿宁这般讨喜。”就凭是他儿子这一点,叶父叶母也不会不喜欢他的。

关于叶泽宁的身世,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就再不会有人知道,即便是心腹如十二和樱桃两人,阿瑶也瞒着,这个秘密将伴随着自己入土。叶泽宁就是他的儿子。而且大概真的是吃一家米的缘故,伴随着年岁渐长,叶泽宁如今眉宇间还真的和阿瑶有三分的相似,特别是一对黑白分明的眼睛,说他们是父子,真的是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真的吗?”

“真的,爹什么时候骗过你。”

叶泽宁听到这话瞬间眉开眼笑起来,确实,爹从来都不会骗自己的。

阿瑶看着这软软糯糯的小团子,心下是真的觉得,养上一个小团子,真的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了。

阿瑶这次离家多年,再回来,看到叶父和叶母发间已经有了些许的白发,心下也生出一丝感叹来,他们如今也已经是五十好几的人了,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就更不用说了,头发已经花白,但所幸他们的身子都还好,精神也不错。

在叶二叔和叶三叔调任回京后,便只在家中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叶二叔和叶三叔这几年来发展的也不错,尤其是性情较为变通的叶三叔,已经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

所以阿瑶这次回来,不同于上次只有叶父叶母还有祖父祖母,叶二叔和叶三叔如今也都四十多的人,儿女大都已经成家生子,最大的孙子都已经快要十岁了。他们的子嗣虽比不得叶父七女一子来的多,但加起来也超十个,所以阿瑶要认识的人还真的不在少数中。

就着还没有把已经出嫁的女儿算进来,不然更多。

认人的流程也就那样。

认了人,叙了旧。

这一日也就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