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之计划书 > 清穿之计划书 第36节

清穿之计划书 第3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之计划书!

作为懂点其中道理的苏莹,她对母乳喂养自然是坚决拥护的,更何况,身为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孕婴专家,祖母在孕婴方面是绝对的大师,她都说这样好了,那就是绝对不会差,要知道皇后娘娘当初在祖母的建议下硬是喂茉雅琪一段时间,她身为一个郡王福晋想喂喂自己的孩子又怎么样?

面对一老一少的坚持,胤禛也只能后退一步,讨价还价之下,最终定下只能喂养半年。

胤禛有预感,从此以后,他在家庭之中的地位可能要变一变了!

第88章

作为雍郡王府的第一个下一代, 还是嫡子,小家伙的命名权自然被康熙皇帝拿走了。

可惜, 洗三过去了,名字没被取出来, 苏莹的月子都要一半了,也还是没有, 胤禛有点坐不住了。

为了儿子有个好点的名字, 胤禛没少去乾清宫蹲守, 康熙皇帝都被他守的不耐烦了, 恰好被催的不耐烦的那天书案之上放了本易经,康熙皇帝一拍掌,越想越觉得可以,就把弘易定为了小家伙的名字。

苏莹也很满意, 其实只要不叫弘历,苏莹觉得她都能接受(实际上是她也只记得乾隆皇帝叫弘历了, 其它的弘字辈根本没在脑子里占内存), 唯一见证了儿子取名过程的胤禛虽然有点不满, 但是皇阿玛和福晋都觉得好,他又不能改名字,也只能勉强接受了。

弘易出生之后没多久,茉雅琪出嫁的日子就到了。

茉雅琪在专门来看弘易的时候, 还感叹过小侄子出生的是时候,没让她这个姑姑带着遗憾远嫁。

苏莹看着笑的开开心心的茉雅琪,像以前一样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车凌三鲁普,我始终不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茉雅琪,我对感情这种事都是稀里糊涂的,就不在这上面和你说些什么了,我相信,我们茉雅琪这么聪明这么可爱会自己找到处理这段婚姻的最好方法。”

茉雅琪松了口气,“还是姐姐你说的好,我现在啊,最怕听到什么为妻之道,什么相处之道,在宫里,离我出嫁的日子越近,额娘每次看到我都会忍不住抹泪,我是不敢不见又不敢见,刚刚我还以为你也要哭呢。”

苏莹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啊,还是多宽慰宽慰额娘吧,这个世界上,再不会比额娘更疼你的人了,还有,我不是不想哭,实在是我坐月子做的都快要发疯了,你这个马上就要海阔天空的人进来,我只会羡慕你,那点伤感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再说,皇上避暑塞外也好,巡幸塞外也罢,不都在塞外嘛,到时候求求皇上,总会见的。”

茉雅琪点点头,“嗯,我去了好好发展,要是我哥对你不好了,你就来找我,本公主给你撑腰。”

苏莹忍俊不禁,“好好好,我呀,以后谁也不靠,就靠着我们茉雅琪了。”

茉雅琪有点不好意思的低头逗弘易去了。

笑过闹过,在茉雅琪要离开的时候,苏莹忍不住拉着她认真嘱托,“茉雅琪,你要记住一件事,不管你想做什么,皇上也好,你哥也好只能作为后盾,他们其实能帮你的不多,你要把自己融入到草原之中,想草原人所想,这样才没有任何人能动摇到你的地位。”

茉雅琪抿抿嘴,点了点头,并把这些话牢记心中,付诸行动,后来草原上的人都称她为长生天赐与他们的圣女。

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女固伦孝宪公主下嫁自然是规模盛大,太子以及几位郡王哥哥弟弟亲自送嫁,要不是被拦着,康熙皇帝恨不能自己亲自上,论起来,其声势比太子大婚还要厉害一些,可能仅次于康熙皇帝大婚时的盛景。

这场婚礼的终点是从赐婚就开始修建,直到婚期将近才完成的公主府,而这个富丽堂皇、景色无双,无一处不精心的公主府只是为了举行一场婚礼罢了。

大婚结束一个月之后,在太子直郡王诚郡王雍郡王的护送下,茉雅琪开始踏上她余生要去生活,去奋斗的地方。

车凌三鲁普在离开准格尔部将近十年的时间之后,也终于要回家了。

苏莹也想去,可惜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实际情况都不被允许。

等待胤禛归来的时候,弘易小朋友已经成了四条腿,可以灵活的爬来爬去了。

对于胤禛来说,最大的惊喜是他的儿子竟然还愿意让他抱,要知道他路上可是听他大哥二哥三哥都说了小孩子记忆力的时限,两天不见,就可以把阿玛忘的一干二净,他离开的时间可不是三天五天,而是几个月,他一直担心他儿子一见到他就哭。

现在好了,虽然不甚亲近,但还愿意让他这个阿玛抱,胤禛觉得不愧是他儿子。

小孩子出生之后,见风就长,自从弘易会走路之后,调皮程度也是呈几何增长。

这个时候把奶妈过早的辞掉的坏处就出来了,苏莹现在完全理解了古代贵族女性生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找奶妈了,实在是面对着一个可以卖萌,一个笑脸就可以把人心融化掉的小朋友,谁都不会忍心生气啊,尤其是这个孩子还是自己的儿子的时候。

可是小孩子不可能永远都这么的可爱,如果说可爱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话,不可爱,还让人哭笑不得的时间就绝对远超三分之二的时间。

苏莹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一早干净可爱的小孩子气在半个小时之后变成一个脏兮兮的小屁孩的事实了。

最让苏莹感觉惊奇的是,这孩子竟然躲开了所有人的视线,独自完成了上窜下跳成为一个猴子的技能——最主要的是,他爬了上去还能自己去下来,并且除了身上的衣服,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看看人家的孩子,干干净净彬彬有礼,大人说什么是什么,看看自己的孩子,自从三岁从言语上把他阿玛噎住之后,他在语言方面的开发就不曾停歇,他就是玩个虫子都有一套自己的道理。

上窜下跳,每天恨不得在泥坑里滚一滚,在雍郡王府的时候还好,到了庄子上和草原上,那简直就是把孙猴子放回了花果山,苏莹是真的很不明白,她的教育方针到底哪里出错了,明明在书院的时候获得了一致好评的弘易,回了家,在她和他阿玛面前就是这么一个熊孩子的样子?

不过在爱面子这一点上倒是小小年纪的就得到了他阿玛的真传!

嗯,不要怀疑,现年八岁的弘易已经上了五年的学了。

这个上学可没有幼儿园这东西,是上了学就要开始学习文化课那种。

苏莹一直觉得这么小就被摧残着认真读书的弘易不容易,所以,她向来不曾在他回家之后催着他做功课,没想到这倒是让他玩闹的本色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还好,他五岁的时候知道了功夫的存在之后开始对功夫有了兴趣,苏莹万分感谢她练的这种属于内家真气类型的,需要打坐需要站桩需要入定,此后总算是得到了点安静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有成为武林高手,成为侠义无双的大虾这个美好的前景在前面吊着,弘易小朋友在练武这个问题上面那叫一个认真,他这个现高手的爹娘也因此得到了他的敬意,好管教多了。

对于熊孩子,胤禛倒是淡定许多,当然了,这种淡定在他儿子会和他讲道理之后那是碎的稀烂,为此,他还专门进宫和康熙皇帝抱怨,寻求帮助,康熙皇帝听了之后,不仅没有同情,还开始派梁九功打听雍郡王府父子斗智斗勇二三事,每次听了之后,当天多加一碗饭。

还在过年的时候或者其它家庭大聚会的时候和小家伙聊过几句。

可惜,弘易这小子除了在家里,在外面表现的绝对完美,尤其是他哄长辈的技能,真是让苏莹叹为观止,不过也是,能把苏祖母这个外曾祖母哄的整天乐呵呵,迷魂汤都灌的老人家愿意长期住到雍郡王府了。

康熙皇帝即使对迷魂汤有抵抗力,也压不住是一个聪明伶俐又可爱的孙子给他灌,被哄的那是大手一挥就给了一堆宝贝。

相对来说,胤禛这个阿玛一直觉得自己很憋屈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歪理这方面是真的说不过他儿子,同时,他儿子会把他这个阿玛平时的所有话都记得清清楚楚,有那么一段时间,胤禛经常处于被打脸的状态,就是因为他儿子的好记性。

可以说,胤禛被提前养成的说话算话不反悔的习惯是被他儿子养成的,整个雍郡王府,最宠弘易的就是他这个爱和儿子较真的阿玛了,偏偏他自己不这样认为。

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从有了弘易之后,他在家里的家庭地位急剧下降,陪着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说,连两人之间的切磋武艺现在都越来越敷衍了。

苏莹呵呵冷笑两声,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最主要的是弘易睡了),直接拉着胤禛暴揍一顿,这才止住了他的自欺欺人。

至于陪他陪的少,呵呵,也不知道是谁朝五晚九,还经常在休沐日加班,在他儿子从走读生变成住校生之后,他更是除了儿子放假回家的日子,就没有早点下班的。

自从弘易出生,胤禛在事业上本来得过且过的心有了质的改变,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在送茉雅琪回来之后,他进宫向皇上表现了他急欲上升的迫切心情。

对于四儿子终于在他皇阿玛面前有了表现欲,最高兴的不是苏莹,不是皇后娘娘,甚至不是胤禛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而是康熙皇帝本人。

第89章

自从康熙四十一年南巡之时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第一次矛盾爆发, 虽然后来这两人关系依旧,依然是标准的父慈子孝, 但是在次年,康熙皇帝将被认为是带坏太子的赫舍里索额图处死一事就是在父子两人之间留下了绝对刻骨铭心的印记。

索额图的死亡也宣示着康熙皇帝将太子在朝堂之上的势力触手一一斩断的决心, 果不其然,后来□□的势力慢慢减少, 到最后, 再无人敢明着投向太子, 也在无人敢在朝堂上以□□自居。

苏莹觉得, 这一系列的举动纯粹是康熙皇帝在没有了外部势力的威胁,将目光转向朝野,然后发现朝堂之上皆是不知收敛的太子一党,而太子背后站着的就是权倾朝野的索额图。

□□在索额图的带领下, 让康熙皇帝明确的感受到了锋芒在背的威胁之感,而一个皇帝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大部分的第一反应都是灭掉对方, 让对方再无死灰复燃之力。

可惜在这个以满人掌权, 汉臣为辅的畸形朝堂之上, 既有着满人八大贝勒掌权的遗留,又有着汉人太子为一国储君的老旧思想,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康熙皇帝都不能轻动他立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更何况, 对于这个他的原配发妻留下的唯一一个孩子,唯一被他亲手养大的儿子,寄予厚望二十多年的太子, 他也下不了那个狠心。

所以,即使身为皇帝,他也只能一点一点的剪除太子的势力,只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么,太子认为自己有错吗?从小到大都被捧的过高的太子思考过后的结论是没有,他根本就想不通皇上为何就突然翻脸了,他前十几年也是如此行事,为什么现在就错了?

其实,太子可能确实没有什么错,毕竟他有那么大的势力,说白了也是康熙皇帝为了抬高这个儿子的地位放纵出来的结果。

可是,康熙皇帝没考虑过当这个儿子长大了之后,他这个皇阿玛还年富力强对权力有着掌控欲的话该怎么办?

这也不能怪康熙皇帝,毕竟他们爱新觉罗氏到他这一代,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少年继位,鳌拜专权,到了能生孩子的时候,孩子又多有夭折,恰逢三藩之乱,南明朝廷也死灰复燃,种种乱局让康熙皇帝本人都时时害怕出现什么危机,继承人自然要早早确立,并要确保皇权在他出现什么危险的时候可以平稳的传递下去。

最后就造成了现在的皇太子权势过大的情况,大到什么程度呢?皇太子可以自行下谕旨,而地方官员不用请示皇帝就照办。

大概任何皇帝都无法忍受这种权力脱出控制的事态,更让康熙皇帝本人感觉不爽的是,这种情况还是他本人一手造成的。

对于皇太子胤礽来说,他最失于考虑的是,他不可能永远都是一个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包容的孩子。

同样的打人动作,小孩子做出来只有可爱和好笑,而由一个成人做出来,就让对方有了威胁感。

康熙皇帝对太子有了不满,又不愿意对太子动手,就只能剪除他的势力,同时还开始扶持成年皇子,使之形成对立之势。

胤禛的请求恰好符合了正在清除太子势力的缺少人手康熙皇帝的需要,自此之后,胤禛终于脱离了打酱油的身份定位,开始了忙忙碌碌的四处奔波生涯,说白了,就是一块万能的砖,康熙皇帝需要他到哪里,他就得到哪里。

苏莹对于所谓的九曲十八弯的政治斗争一向不怎么开窍,所以,她也懒得在上面费什么心思,而是转向了借助海上商路以及陆上商路建立一个情报系统。

还有一个需要提到的是歌舞剧苑,自从歌舞剧苑形成规模,慢慢发扬光大,还慢慢的开始邀请几大派的戏剧班子去表演,杂技表演、幻术(魔术)表演更是难得成了固定的表演项目,甚至本来只作为配乐的乐师们也在王乐师的□□下可以以乐团的形式来一场听觉盛宴的演出,这种种,让歌舞剧苑成了一个百花齐放,让这些行当都以登上这个舞台为耀,也吸引京城百姓,甚至让京城百姓可以日常吹牛的地方。

据说京城百姓有那么一个吹牛的方式是,我曾经把歌舞剧苑的所有项目都看遍了,周边人一听这话,绝对投来艳羡的目光,还会拉着人求票。

可以说,不断的推陈出新,形成经典,让京城的百姓对歌舞剧苑念念不忘好评不断,最终成了一个艺术的圣殿。

尤其是歌舞剧苑的后台让它免除了很多麻烦,不曾经受磨练就会处于一种比较纯净的环境之中,也不会对外来的事务太过排斥,这也让外来的各种精彩节目有了公平竞争的空间。

苏莹曾经随着胤禛跟着康熙皇帝南巡,曾经讲过南方享誉四方的青楼楚馆,还看到了那些被专门培养出来的扬州瘦马,不得不说,一颦一笑皆是完美的无一点缺陷,机械的过于完美就是虚假,看着同为女子却要成为货物一样的存在,苏莹实在很难高兴的起来。

尤其是后来看到九阿哥十阿哥竟然和八阿哥凑到一起准备弄些扬州瘦马带到京城之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一次,是九阿哥十阿哥第一次见到四嫂的可怕之处,一根鸡毛掸子,打人不见血,却痛得要死,甚至这种疼痛延绵了三天三夜。

这兄弟俩从此算是接受了教训,知道了什么东西不能碰,就是碰了,也坚决不能被四福晋看到,至于四哥?呵呵呵,他不帮着他福晋打他们就算是够义气了。

还好被揍是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的,周围的围观者除了四哥以及一群四个的人之外再无其它,不然兄弟俩绝对会恼羞成怒的,为什么被揍不会?这不是被茉雅琪欺压惯了嘛!再说了,当初他们在雍郡王府受训的时候,就是这个四嫂监督的,在她面前,他们还是怂点比较好,毕竟他们四哥对福晋不管是惧还是宠,都代表了四嫂是惹不得的人物,就是不管四哥,不是还有一个大姐大茉雅琪?

唉,好不容易挨到了茉雅琪远嫁了,现在又多了个四嫂——更可恨的是,这还是他们自动送上门去的——这日子还真是惨!

之后,这哥俩就成了康熙皇帝指定的南京歌舞剧苑的负责人,说是负责人却一点权利也没有,却只是看着不被人找麻烦罢了,实际上的权利都在带队来此负责筹建的已成夫妇的刘三哥和花莲手里。

被特殊照顾了的九阿哥十阿哥愤愤不平,却不能打击报复,也是郁闷的可以,尤其是九阿哥,他在京城的时候就对歌舞剧苑好奇的不行,可惜他只能不限次数的去看,可是想要插一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在好了,他倒是可以插手了,却发现歌舞剧苑里的各种规矩多如牛毛,其中有很多对苑里女子的保护条款。

在听那个刘三哥的解说下,他才算是知道了这些变态条款全是四福晋订的之后,他才算是对四福晋释怀了一些,毕竟当初四嫂曾经有言在先,他们一起做什么都好,有一点是绝对绝对不能碰的,那就是人口买卖,他们这次点背,被四嫂抓了个正着,被打得不亏。

一南一北的两个歌舞剧苑,沿袭的是一套管理模式,不过在南方没有诸多权贵压着,而在京城虽然有皇帝撑腰,但是京城说得上话的权贵也很多,所以相比起来,歌舞剧苑在南方显得发展得更快了起来,因为对人身的保障更为全面,以及对工作人员年老体衰之后的妥善安排,让听闻京城的歌舞剧苑如何崛起的秦淮河畔的名妓们纷纷动心动意。

秦淮河的青楼文化自然不是京城八大胡同能比的,它里面走出来的名妓也曾是名震天下级别的,比如陈圆圆,董小婉,柳如是。

时隔十几年后,继京城的八大胡同纷纷破产之后,秦淮湖畔也迎来了新的改变。

不过,秦淮河畔的青楼里也有早年从京城八大胡同来的,得到消息之后,直接去找歌舞剧苑进行了谈判,经过商榷之后,被歌舞剧苑接纳,成了歌舞剧苑的一部分,被其它青楼知道后,更是纷纷效仿,也算是和平演变了整个秦淮河。

而苏莹也借助刘三哥之手把情报系统发展到了歌舞剧苑内部,当然,并不是这些内部的舞女歌女乐师或其他表演者,而是歌舞剧苑的保安们。

对于自己暴打了一顿九阿哥十阿哥一事,苏莹过后就觉得自己下手重了,所以,在这个情报系统建成之后,苏莹直接寄了一个海盐盐池的建立方法。

盐铁,自古以来就是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眼中的重中之重,到了康熙皇帝也是如此,不过江南盐商早在明清之时就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势力圈,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九阿哥十阿哥自然也知道,但是这两个人身为皇帝的儿子,本身就是除了他们老子谁也不怕的角色,在接到了盐池的图纸后,他们找专业人士询问过后,确定了可行,就直接找了投他们的门客,让门客去做,然后就成了。

还好九阿哥十阿哥在北方做羊毛生意做惯了,还时刻记得做生意要给他皇阿玛交税的,不仅交了,还交的足足的,本来觉得儿子在国之本上插手有点胡闹,也立马改了想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下好了,九阿哥十阿哥简直是人在家中坐,金银从天上来,倒是让一干盐商们叫苦连天起来。

他们干的好好的,现在好了,闯进来个愣头青,足量交税,便宜卖出,这简直是破坏行业规范的行为,还偏偏硬是没人管得了,至少江南没人愿意管,后来他们到京城大面积塞钱,终于得了八阿哥牵线给这个愣头青的后台进行说和。

不管过程如何,总之,后来九阿哥十阿哥让他们的门客加入了盐商行会,并把盐价硬是降到了他们的水平,好处是,盐商们不用再过多的走门路要盐引了,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第90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