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之计划书 > 清穿之计划书 第76节

清穿之计划书 第7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之计划书!

在给康熙皇帝汇报以工代赈的情况的时候,弘易就如实的把花费情况报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听得嘴角直抽抽,他这儿媳妇这两年又是掏银子给老十三打沙俄,又是私下给老十四银子保证粮草供应的上,前年的通州大雪他没管的情况下,也是自掏腰包。

现在这以工代赈,宫里的娘娘出了多少银子,他还是心里有数的,那投入多少,他更是心里有数,那个什么水泥厂,即使是她自己开的,也是要银子的,到现在也没见老四媳妇叫苦,弄的他都想去老四家看看他们家到底有多少银子了。

面对这个问题,弘易挠了挠头,看看左边的梁九功,右边的魏珠,两人在弘易的目光下都往外站了站,这才靠着桌子小声和康熙皇帝道,“我额娘说了,这次下来,两年的海上收益全无,从西南海上挖来的金子,还有抢海盗的银子也动用了一部分,唉,就是那些鱼干也被我给用了十分之一,不过,有了那些鱼干,我没用什么盐,也算是给我额娘省了一笔银子了。”

康熙皇帝拍了拍心口,“弘易啊,你额娘花了这么多银子,你不会觉得她撒钱吗?”

“不会啊,”弘易老成的叹口气,“反正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呗,咱们大清不就靠着这些老百姓撑起来的嘛,再说了,我额娘赚的银子大头还是在海上,像咱们大清的羊毛生意什么的小部分都用来修路啊,兵工厂的老师傅们奖励啊,还有给我阿玛修园子啊,与这些比起来,我十三叔打仗才是真烧银子,那一杆□□,唉!”

别说弘易了,就是康熙皇帝看到老十三带的那些装备都有些心动,“你说你额娘为什么那么支持你十三叔,给的东西,花的银子,比你十四叔都要多多了。”

“还有什么,不就是沙俄狼子野心,我额娘可是说了,当初皇玛法——”弘易看着康熙皇帝干笑两声,“那个,接下来这话,要不孙儿就不说了?免得您生气?”

康熙皇帝笑着捋捋胡子,“说吧,皇玛法不生气!”

弘易心中暗恨自己嘴快,不过,说就说,他娘也没说皇玛法什么坏话,“当初皇玛法都把沙俄打败了,还把土地白白送给那群狼心狗肺的东西,太让她不甘心了,以前呢,皇玛法是南有三藩、台湾,北有噶尔丹,还要防着沙俄捣乱,那是没办法,现在西北虽然有事,但是一个策妄阿拉不坦,连姑姑都能看住他,只要截断沙俄,十四叔干翻他是小菜一碟,算不上什么大事,既然如此,当然要把目标对准老是找事的沙俄了。”

行吧,原来在老四媳妇眼中策妄阿拉不坦是个小事,康熙皇帝觉得这话要是从自己儿子嘴里说出来的就更好了,嗯,从孙子嘴里说出来也没太大的差别,“你觉得你额娘说的对吗?”

弘易摆弄了下皇玛法桌上的奏折,“其实也没什么对不对的,孙儿就是觉得吧,不能总是让沙俄占咱们便宜,他们一点亏也不吃,憋屈,我姑姑可是说了,她一个固伦公主都经常被沙俄找麻烦,沙俄明显就是一群喂不饱的饿狼,还是打趴下比较好。”

看弘易轻轻松松的说出这样的话,康熙皇帝哈哈笑了起来,拍拍弘易的肩膀,“想要做成这事可是不容易啊,需要国库充盈,后方稳定,军力充足,皇玛法是做不到了,皇玛法就看你这个放大话的小子是怎么办到的了。”

至于儿子胤禛,在康熙皇帝眼中,这个国家各处的情况太多,他能把这一摊事处理的差不多,就算是个合格的皇帝了,税改就做的不错,可惜这次各地的灾情把这项进程打断了,灾情结束之后,又要重新开始。

“皇玛法瞧好吧,孙儿可是很厉害的!”弘易对自己很优秀这个事实毫不怀疑。

第170章

把受灾的地方看了个遍, 处置了几个阳奉阴违的官员,确定一切进入了轨道, 总算是回到了京城的胤禛发现,他皇阿玛竟然开始放手让他看奏折, 批奏折了。

面上不动声色,心有戚戚的胤禛出了清溪书屋就找太医问了情况,确定老爷子情况还是老样子不好不坏的,才松了一口气。

就像胤禛自己说的,他打心底来说还是想做个孝顺儿子的,可惜这孝顺儿子——尤其是孝顺太子不好当啊, 太好权,老爷子就要觉得你想夺权, 不好权,老爷子又觉得你不堪大任, 和老爷子说个话,都要先在心里过个三遍, 确定没有什么歧义了再开口,他这其中把握拿捏的那个心累哟, 这次出京, 即使可能被老爷子猜忌, 可是不和老爷子当面对阵,他都觉得舒心的多。

等回了府,当头就看到府门前专门来迎的,脸上有了风霜却是满脸欣喜的大儿子, 胤禛上前拍了拍儿子结实了许多的肩膀,“你在京城过的不错啊!”

弘易一扬头,给阿玛表功来了,“我在京城赈灾来着,皇玛法还夸我做的好呢,说我比阿玛你这个年纪能干多了!”

他当年?当年他二十出头的时候,上有老爷子、太子压着,什么也不敢干,只能做老爷子手中的提线木偶,和这小子——确实没得比。

苏莹站在后面默默地翻了个白眼,有一个总是在爸爸面前作死,挑动对方敏感神经的儿子她有什么办法?

“弘易,你阿玛从外面刚回来,你先让你阿玛洗洗尘再拉着你弟弟一起炫耀。”

胤禛看到福晋和后面的老二老三老四,把弘易往一旁一拍,迎了上去,“下次别让弘易没大没小的往前走,站在额娘前面,像个什么样子!”

“知道了,听爷的吩咐!”苏莹一边答应一边和胤禛牵着手往前走。

胤禛也就是这么一说,看弘易委屈巴巴的跟在后面,看了看偷笑的老二老三,开始和小儿子说话。

一家人进了府,等胤禛洗漱完,吃了一顿团圆饭,才算是把接风、洗尘的整套流程进行完毕,完成了这件大事,几个孩子在胤禛面前各自把各自一顿好夸,然后各自得到了阿玛语言上的嘉奖,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你说你这几个儿子在家里说几句好话就心花怒放的,不会出了门也这个样子吧!以后被骗了可怎么办啊!”

胤禛正喝茶呢,闻言差点没吐出来,把茶水咽下去,发现福晋是真的在为此发愁,无奈的摇摇头,“在咱们府上,你这个额娘夸他们夸得是最多的吧!”

苏莹不满的瞥了胤禛一眼,“我和外面的那些人怎么能一样?我这个是夸奖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你看咱们几个孩子长得不都挺好的?”

胤禛叹口气,“他们的自信心都要把天捅破了,还用得着培养?!福晋,你还是继续你的挫折教育吧,爷绝对不说你虐待你儿子了。”

早知现在,当初就不应该在福晋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叫停了,这几个孩子在外面的时候胤禛倒是不担心,就是在他这个阿玛面前的时候,经常没大没小,搞的他这个阿玛在他们面前都没啥威严!挫折教育让他这个阿玛的威严回来一点也是好的啊!

“嘁,”苏莹斜睨了胤禛一眼,“现在晚了,要是现在搞那一套,你几个儿子恐怕要认为咱们两人闹矛盾了,我这个娘马上就要失宠了。”

胤禛拍拍额头,“唉——对了,你怎么又往老爷子那里凑了,老爷子可是君心难测,离他老人家远一点!”

苏莹看他满身疲惫还担心这担心那的,摇摇头,拉着他往卧房走,声音又轻又缓,“我可没凑过去,我找了额娘,赈灾嘛,当然是皇帝的名义最好用,你看,就连出去做事的都是你儿子,我除了掏钱拿东西可是一点也没沾手。”

“那也不行,以后让弘易找娘娘说去。”胤禛躺在床上嘱咐道。

“嗯,都听你的,只要你不怕老爷子觉得你儿子没主见!”

“怕什么!我这个阿玛觉得他好就行了。”

“好,你这个阿玛最厉害了!”苏莹好笑的给他盖上薄被,等他睡着了,才去了外间,坐在靠窗的地方,继续写东西。

一般来说,不太平的灾年是土地流转最快速,同时也是无主的土地最多的时候,苏莹在知道会出现民不聊生的灾情的时候,很惭愧的,她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怎么救灾,怎么帮助百姓减轻负担。

她第一个想到的是机会来了,这是一个绝佳的把土地慢慢收到手里的机会,在这个土地集中在大大小小的地主,以及官僚手中的时代,想要把土地转化成公有国有,绝对会被群起而攻之的,苏莹也不打算做世界的公敌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既然如此,那就换个方法,先把这些土地拿到自己手里,就像现在,因为灾情,很多人农人逃荒离开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在这个时候,太子妃这个身份绝对是最好的东西,几个月的操作下来,结果就是受灾的地方那些土地,几乎没花银子的就在苏莹名下了,接下来要看的就是那些现在不缺粮的大地主大官僚们,什么时候撑不下去了!

虽然有点趁火打劫,但是苏莹一没害人性命,二没动手让人倾家荡产,算是借着天灾行事,她的目标就是让这些土地变成国有的,在国家手里,总比在那些地主手里好的多吧!嗯,百姓会在以后感谢她的!

这件事,现在,苏莹既不打算和胤禛说,也不打算瞒着他,就看他什么时候自己发现——苏莹希望这个时间点晚来一点,最好,咳咳,最好老爷子升天之后再发现好了,让一国皇帝为把土地国有化而努力,想想就觉得带感!苏莹觉得,胤禛不会拒绝这个诱惑的。

胤禛可不知道他的福晋暗搓搓的搞了个大的,他这出差回来好好的在家修养了两天,就开始到畅春园老爷子处听吩咐。

说来胤禛也是苦逼,年初刚回京没多久,就被派出去公差了,先是水灾、旱灾,再是蝗灾让他硬生生的在外面呆到了现在的入冬才回来。

在外面得到了诸多赞扬的胤禛都已经做好了被继续闲置的准备了,老爷子不按理出牌的让他在一旁处理政事了。

对老爷子只能顺着来的胤禛当然不可能表示儿子觉得您老不太对劲,还是让儿子回家呆着吧,那样儿子比较安心!

行不行的,只能往上,看老爷子准备坚持多久!

没想到的是,他在老爷子身边都从战战兢兢变成淡然自若游刃有余了,过去一年了,康熙六十年都快要过去了,中间老爷子的身体好好坏坏的,最后也没改主意让胤禛回家去。

这一年依然没有进行选秀,原因很简单,康熙六十年依然是不太平的一年,除了旱灾蝗灾之外,台湾有人反了,官员被杀,直接打了朝廷的脸,十三阿哥和固轮孝宪公主截获了策妄阿拉不坦寄给沙俄的信,其中建议——如俄国与准噶尔订立反对中国朝廷的防御同盟,准格尔部将允许俄国“探矿者”自由过境!

这直接让康熙皇帝正在反复的病情气的加重了。

策妄阿拉不坦也是有意思,在内被十四阿哥吊打,还惦记着十三阿哥和茉雅琪的防线去向沙俄求援,这直接消耗掉了康熙皇帝对准格尔部的平衡的维持之心,直接下令十三十四阿哥双方夹击,让策妄阿拉不坦直接如老鼠一样抱头乱窜,偏偏边界那里还有茉雅琪守着,连逃出去的希望都最后破灭了,最后步上了他叔父噶尔丹的后尘,自尽身亡。

这很好的震慑了刚刚平定的西藏。

余怒未消的康熙皇帝又让人递了国书指责沙俄破坏了《尼布楚条约》的条文,下令十三十四往前推进,又下令东北的士兵,蒙古的王公不用再遵守商议好的国界线,算是让沙俄经营几十年的局面彻底扭转了回去。

对于此时刚刚和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成功获取大片土地和波罗的海出海口,保卫了长期与瑞典战斗得来的胜利果实,策划称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彼得一世而言,清朝皇帝的这一行为简直是让他焦头烂额。

在国内好不容易停止了西方的战斗,有了好好休整的机会的时候,东方又起战火,就连发起战火的借口都是彼得一世无法反驳的,他当然不怕东方的皇帝,但是在此时北方已经开始大雪纷飞的时候,清朝的皇帝发起了攻击,让他措不及防,也让一直以来习惯了武器差劲,没有成组织的被反击的士兵们遭遇了噩梦。

这个时期正在备受沙俄欺辱的土尔扈特部见沙俄莫名其妙的就和清朝皇帝打了起来,直接拉起队伍加入了队伍之中,可以说,相对于此时沙俄战力还在西方的瑞典那里防备着瑞典翻脸的情况,在东方的防卫力量是严重不足的。

就这么滴,沙俄丢掉了以北海为界的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这一仗,对于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来说,开始打的莫名其妙,胜的也莫名其妙,接下来?接下来他们面对的是一片白茫茫,只能停留在北海过冬了!

第171章

在茉雅琪嫁给车凌三鲁普之后, 准格尔部形成了由茉雅琪实际控制的东准格尔部以及由策妄阿拉布坦实际控制的西准格尔部。

现在西准格尔部以策妄阿拉布坦的兵败自杀,再加上十四叔的来回碾压, 把策妄阿拉不坦一系的血脉杀了个干净,西准格尔部彻底宣布汗帐不复存在。

康熙六十一年的新年, 康熙皇帝举办千叟宴,据苏莹听说的小道消息,为了这个宴会,一群老的没牙的老头子从各地赶到京城,其中有很多在半路上就嗝屁了。

对于这个,苏莹只能感叹果然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为了面子工程不要命的, 皇帝的面子工程所费自然不菲,在苏莹这个每天都在撒钱的人看来, 这些东西拿来送到前线给兵士们吃,或者运到灾区给灾民多好!可惜了!

这些朝中之事, 只和胤禛这个太子有关,苏莹也就在家里吐槽两句, 不过,新年刚过, 还真有一件事是有关太子府的。

本来还在哥哥弘易后面玩的高兴的乌日宁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到了一份圣旨——他的准格尔亲王世子转正了!

开春之后, 新任准格尔亲王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挥别了阿玛、娘、哥哥和两个弟弟, 还有一对双胞胎踏上了回准格尔的路,他那两个不知离别之愁的弟弟,还在那羡慕他可以上战场杀敌,哼, 说的好听,乌日宁贵心里清楚,他回去其实就是给还在前方和老毛子打仗的额娘和十三叔十四叔保持后方安稳的。

本来乌日宁贵是特别不服气的,可是看看阿玛和娘为他一个人的离开愁的跟什么似的,连阿玛身边专门训练的让他眼馋了很久的护卫都给了他一队,再不服气,他也只能憋着,他可是个好孩子!

他唯一可惜的是不能看每天的弘安教训他的龙凤胎弟妹的戏码了。

他的龙凤胎弟妹是额娘出发去打沙俄之前专门让人送到京城来的,跟随的还有这对弟妹的父亲派的一队男奴。

这对弟妹是他额娘和别的男人生的这一点他当然清楚,本来是很别扭的,但是,乌日宁贵觉得他娘说的对,他额娘要是守着他那个阿爸一辈子,想想都憋屈啊,再说他现在都十九了,他的这对弟妹也才四五岁,唉,熊孩子一对儿,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和熊孩子较劲,确实是很掉面子的一件事。

他娘也是的,把这两个熊孩子扔给他照顾,男孩子好说,这女孩子——要他说,回准格尔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不带这俩弟妹回去。

对于额娘把这对弟妹送到京城的真正原因,乌日宁贵也心知肚明,其实就是怕有他们在,他们的父族起什么坏心,说到底,无非就是爵位而已。

其实对于这个爵位,他娘和他说的很清楚,这是皇玛法当初为了稳固胜利果实,以及避免策妄阿拉不坦占有整个准格尔部采取的一种措施,他在这个位置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换一个人,除非额娘愿意再和他阿爸再生一个去——想也是不可能的啊!

所以啊,对于爵位他从来不担心。

在京城呆的时间长了,乌日宁贵对皇玛法的封爵心里也有点谱,看看那些叔叔的爵位就知道,皇玛法干什么都喜欢搞平衡,搞平衡之外,一要看爱,二要看功劳。

即使不看皇玛法,就是看阿玛……嗯,在这方面,阿玛的意见还没娘的意见来的重要,这么些年了,乌日宁贵也算是弄明白了,这家里,他娘想干个什么事,那是直着来也好,曲着来也罢,总是要达成目标的,不能达成的话,他娘就不会去做,这一点,他尤为佩服。

他阿玛在这一点上就不行了,主要是他阿玛做一件事总是做着做着就会被娘发现各种问题,然后就开始各种罗列优缺点,再然后,路线就开始偏移,自此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反正到后来,阿玛做事都会避着娘,就是因为他娘的挑毛病,其实主要问题不在挑毛病,而在于这挑毛病的人一挑一个准。

他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的容易怜惜弱小,他刚来的时候那是又弱又小,从弱小变成后来敢压着他哥指东指西的,他娘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他长这么大,他娘唯一压着他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练武,剩下的,其实都是阿玛在管。

相比于他这个弱小,他的弟妹就只占了小,其他方面,不但不弱,还是超常发挥的那种,性格那是相当的霸道——其实看到才几岁就霸道的敢让人打人,还要一直打死的弟妹的时候,他就明白了额娘把弟妹送到京城的另一层原因了,这两个要是继续这样养下去,那才是真的毁了。

在把那队男奴隔离的远远的之后,这对弟妹没了靠山才老实了许多,当然了,后来有一次他们在看到弘安一个人打倒了几个人之后,他们自此成了弘安的迷弟,才算是好管了许多。

——再次为不能回准格尔的弟妹欢呼一把!

康熙皇帝身为皇帝还是很有原则的,他打了一辈子仗,就没有输过,所以,这次对沙俄有了开头,他就决定打到尾,目标就是守住现在的以北海为线的边境线。

其实就是《尼布楚条约》不算事了的意思。

冰雪消融之后,在境内的沙俄居民以及士兵被驱赶着离开,胆敢反抗就地处决,这种一点也不软弱的行为让习惯了清廷退让的彼得一世极为不适,可惜事实已经如此。

在西方欧洲的战场上,沙俄可以因为贸易因为金钱而开战,但是与清廷这个干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占理的国家打交道久了,彼得一世也极为注意这一方面,私底下的小动作归小动作,大方向上,绝对是要掌握主动权的。

好不容易称了帝,局面就变成了现在这样,长老会对他这个皇帝的意见不是一般的大,让彼得一世也是极为烦恼。

陷入被动的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进退不得,打呢,刚刚结束西方的战场,转过来就和东方干仗,即使是一头熊也是会疲惫的吧!不打呢,又不甘心把占据了几十年的土地重新吐回去,也就只能这样磨着,同时开始贿赂清廷的官员,谋求转机,清廷的官员多么没骨气,整个沙俄都知道。

进入夏日,前方战局趋于平稳,康熙皇帝的身体随着好消息的传来,也有了见好,老爷子身体好多了,下面的皇子也好,官员也好,绷紧的神经总算是能有点松懈了。

康熙六十一年依然是一个不太平的一年,除了北方进入对峙的清军俄军,依然延续了上一年的天灾人祸,蝗灾旱灾继续肆虐,比上一年好一些的是,连续三年的养鸡鸭预防蝗虫还是让一部分粮食得到了保证,总算是遏制了流民大军的继续增加,再这么下去,苏莹这个储粮大户都要头疼了,感谢这些鸡鸭,为了安慰自己,陈安连做了一个月的各种以鸡鸭为题材的饭菜。

这一年,因为康熙皇帝好好坏坏的身体,选秀依然停办,弘易只能继续做大龄男青年的一员,还好的是,因为选秀一直不办而造成的大龄男青年女青年多得是,也不差他一个,娘可是说了,他现在还长个子呢!

台湾的小乱子被扑灭也给整个朝廷加了几分笑意,胤禛总算是清闲了几天。

胤禛生女儿的计划没持续几天,就接到了一个让他心情复杂的消息,他从来没有想到,一直被他认为是肱骨之臣的大臣竟然是这样的。

把自己关在书房半天之后,胤禛还是拿着从情报系统接到的消息去求见了康熙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