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过继长孙 > 过继长孙 第27节

过继长孙 第2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过继长孙!

他说完抬头看那人的脸,面熟,总觉得在哪里看过,这么模糊的印象,应该是,

“朱兄?”

正是朱沉毅,他抚着手苦笑道:“我心里有数,只是留了点血,没大碍。”

曾湖庭不赞同的说:“有没有大碍,那是大夫说了才算,你说了可不算,就这么说定了,安段下来我跟着你去医馆。”言下之意,别想躲。

朱沉毅只好点头,多谢他的好意。

前后一炷香的时间,门房又回来了,这次拉开了角门,“县丞大人吩咐,让你们先去客院休息,不可胡乱走动惊了女眷。”

“是。”

八名学子鱼贯而入,曾湖庭走在最后扶着朱沉毅。毕竟这里的十人,他就跟朱沉毅熟悉些。

客院简陋,甚至都没收拾,两人一间屋子,朱沉毅伤到手,曾湖庭包揽了打扫灰尘的功夫,倒了三趟水,这才勉强收拾出能住的地方。

“曾兄打扫起来倒是很利落。”朱沉毅说道,说完又觉得自己歧义颇多,又补充道:“我在家也经常帮我娘打扫的。”不然这话听起来像是说对方只会打扫一样。

书生里,四体不勤的占了多数。

曾湖庭压根没多想,再说了,自己能照顾自己难道不是好事?什么都不会才叫丢人。他拧干抹布,透过窗户看其他人的手忙脚乱,“我还算慢的,出门在外条件简陋,朱兄将就些。”

他还记得医馆的事,送朱沉毅去,大夫拆开手帕,看血已经止住,骨头也没问题,只开了点愈合伤痕的药粉,每天一换,十来天也就好全全。

朱沉毅感谢他的照顾,还从外头带了糕点。

他们这些学生安顿下来,第二日,湘平县的县丞出现了。

县丞脸上带着难言的愁苦,四十来岁的年纪,脸上的每条皱纹都透露着生活的辛酸,“你们跟我来罢。”

他带着学子们左突右拐,绕到外院的一处房子,门一推,霉味就钻进每个人的鼻子,灰尘在阳光下欢乐的跳舞。

曾湖庭心里一突,不会吧不会吧,这里的书册难道都归他们整理?

果然县丞苦着脸说:“就是这些,你们先整理吧。”说完他就转身离开。

朱沉毅跟几个学子正准备动手,曾湖庭往前踏一步挡住县丞的去路,“大人,湘平县原本的文书呢?我们都是新手,一点东西不会,没有县衙的文书带,大半月怎么清理的完这么多东西?”

对啊,朱沉毅反应过来,立刻站到曾湖庭背后。

县丞抬了抬眼皮:“县衙原本有两个文书,一个回家奔丧,一个老婆生孩子,都没在,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他转身又欲走,再次被挡住,这下剩下的八人也回过味来,齐齐挡在县丞后边。

“大人,试问没有旧的整理资料,我们怎么做新的户籍登记?又怎么交接?怎么确定责任?”曾湖庭叹口气,“咱们本来就是从书院刚刚借调的,跟这些东西没打过交道,实在不行就只能打退堂鼓,回去大不了被先生骂一顿了。”他做出愁眉苦脸的样子,“朱兄,咱们出师不利,跟陈知县没法交代。”

朱沉毅脑子一闪,沉声说:“那还是回去跟陈大人报告一声,让他们重新派人罢,咱们做不了。”

说完,他就第一个走了出去。曾湖庭一边摇头一边跟上,其余八人你看我我看你,一狠心一跺脚都跟上了。

别人都不怕,法不责众,他们跟上就是。

再说了,什么都不给,资料的确没法整理。

曾湖庭摸到朱红大门的门栓,背后终于传来声音,“站住!”

县丞还是那张愁苦脸,“看你们年纪小,我就帮帮你。谁让我心软呢?明日吧,我把老婆生产的文书暂时叫回来,让他教教你们。”

他说完就扭头走开。

朱沉毅看着曾湖庭,“曾兄,这下怎么办?”他们是不是厚着脸皮回去?

“当然回去,咱们是来做统计的。”曾湖庭迈步就朝暂住的院子走,低声道:“总之,一切小心。”

作者有话要说:统筹大法来自小时候学过的趣味小故事。

第43章

他们悠哉悠哉丝毫不心急开始做资料汇总, 自然有人心急。

朱沉毅当时没明白曾湖庭为什么发难,他却没犹豫的站在他这边,曾湖庭自然在晚上, 细细跟他分析其中的问题。

“衙门对户籍,怎么说也会有留底, 我们都是新手,怎么会没有老手带就让我们直接上?如果原始资料损毁了怎么办?跟原本的资料对不上又怎么办?”曾湖庭思忖着:“湘平县的水有点深啊。”

朱沉毅回忆看过的湘平县志,“湘平县地处偏僻,土地贫瘠, 人口也是呈州几个县城里最少的。前十年,为了鼓励开垦荒地,说好了荒地的前五年不收税。”

曾湖庭记得也看过这么一条, 一般的荒地开垦只免三年税。当时的县令向上头争取到了五年。

十年已经过去, 县令换了三任,一笔糊涂账算不清楚。县丞他们打的主意,多半是推锅到他们这些学子头上,日后再有人追查起来,便说是当年孔知府派下来的人手整理的, 他们毫不知情。

对此,曾湖庭自然不能任由被人扣锅。他跟朱沉毅商量好, 连夜开始做交接册子,把数据,书册还有最初的交接人这些全部标注出来,朱沉毅再誊抄了一份, 趁着夜色交给了其他八人,叮嘱他们务必要查验清楚才能接手。

“要不要这么严格啊?都是给上面做事,他们湘平县也不至于整我们吧?”那八人等朱沉毅离开后, 随手把册子丢到一边。

年纪最大的学子捡起了册子,默默揣进自己的怀里。他年龄大些,早就不会像这些人这么天真,多留一份心眼总是好的。

第二日,临近中午,县丞这才慢悠悠的出现,身后带着一个人近中年的书生模样的人。

县丞交代让他好好做事,中年人自我介绍,“我姓王,你们就叫我王文书吧。”

“王文书。”稀稀拉拉的叫了名字。

王文书熟练的越过书册堆,从其中一堆里抽出一本书,“这堆元康十二年的登记,五年一登记,这堆是十七年的,这堆是今年刚送来的。”

“全部都是散的?没有汇总过?”

“汇倒是汇总过,不过让头先的大人拿去了。”王文书挠挠头,“还要原始资料?”

“当然需要。王文书没有存档?”朱沉毅亮出昨夜的成果,翻到每一页的标注,他们作业详细的列出每个村的人口,性别,大致年龄段,名下田产,甚至包括夭折的幼童。十来个村子汇总,又要再整理一遍。不夸张的说,册子在手,治下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王文书看的眼晕,这工程量可就大了,他咂舌,“我什么时候写的完?”

“慢慢写,只有王文书写完我们才好统计下一步啊。”曾湖庭笑,“我们不急。”

王文书把册子接过来,“我能借用一下吗?”

“没关系,本来就是给王文书用的,我们统计好元康十七年到二十二年的情况,也要填写的。”但是他们有十个人,王文书只有一个人。曾湖庭没提这茬,面无异色的让王文书离开。

王文书揣着书册匆匆离开,默念好厉害的小孩,如果按照他的册子登记,除非从原始册子做手脚,不然一切掩饰都是白费。

他一个人做不了主,还是先问问县丞。

他前脚离开,曾湖庭后脚就站到庭院里去,那些书册都是掩饰,还那么大灰尘,他不乐意去吸灰。

等了半个时辰,王文书终于匆匆而来,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我会尽快把册子填好。”

“多谢王文书,那我就先回去了。”

别管过程怎么样,只看结果。结果就是王文书还是得去苦逼的整理资料,然后再交接给他们。

曾湖庭宅的住,他也不出门不干别的,就抱着几本户籍法翻来覆去的看。

其他的八人有点忐忑,一来人家衙门完全不做事真的好吗?要是被告一状怎么办?

“不急,他们都不急,我们急什么?”真的出事,反正有人顶上?他不是想出风头吗?他不想挣什么功劳,平平安安过渡就行了。

王文书折腾了四五天,终于是填好了册子所需要的信息,眼下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终于交出了资料。确认无误后,曾湖庭签下名字。

王文书走出去的背影还有点踉跄,他这几天为了加班赶工,硬生生每天只睡几个时辰。不过嘛.......他摸摸怀里腰带的银锭,十分满意。这些钱,至少够他喝上十次花酒了。

面对厚厚重重的书册,一摸一手灰,其他几人不知不觉的拿眼睛看着曾湖庭,他从其中一堆里抽出一本,“我们需要统计的就是十七年到现在的吧?开始动手吧!”

“湘平县有十个村子,正好,我们一人负责一个村子的资料,没问题吧?”

为示公平,他让其他人先选择要统计哪个村子的,然后他捡了最后剩下的。

那些书册堆在他的书桌上,曾湖庭翻看第一本,现在,户籍统计才算是正式开始。

这些东西记载的极其杂乱,往往只写了某某年某某村,有一名老人过世,有一名幼童出生,有女子嫁入。

他每看到这么一条,便在备注上划一横线,翻完一整本,便统计清楚整个村子的情况。

再把那些数字分门别类的填写好,画上大大的表格填写。

其他人在他的强制下,很不习惯的填写表格,还时不时问问某处该怎么写,曾湖庭还得抽时间给他们讲解,饶是如此,他的速度也更快。

花了七天,曾湖庭统计完手头的村子,他便先开始写最后的统计。先统计元康十二年到十七年的数据,还做了对比。分别是老者的生存率,新生儿的出生,外嫁的人口,嫁入的人口。

这些统计做完,其他的学子们才刚刚统计完手头的资料。

赶了一个晚上的工,他终于统计全部的数据,便让门房去找县丞,说是他们全部统计好资料。

至此,他们已经在湘平县待了半个月。

抛开想表现的心思,他们难得离家,此刻都充满了归家的急迫。

曾湖庭跟着朱沉毅,还有一个年纪最大的钱修杰,一齐去找湘平县知县。自从他们到达后,从来都是县丞出面,都要走了,知县总要露个面吧?

他就不,最后还是县丞出现的。照样愁苦的一张脸,接过那些整理后的资料,扭头就走。

曾湖庭也不在意,反正他该做的已经做完。

收拾行李,回家去。

县丞派的人一路看着他们出了湘平县的城门,这才转过来报信。县丞点了点头,吩咐道,“拿火盆来。”

“这么热的天,拿火盆干嘛?”下人虽然疑惑,还是照做,不一会儿,热腾腾的火盆就端来,房间里的温度很快上升。

县丞每每想到这个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运气实在很好,他拿起册子想要烧掉,被微风吹的翻开书册的最后一页。

那是所有数据的汇总,偏偏也是独立的一张纸,上面用标准的馆阁体写着,经过近十年的数据对比,怀疑有隐瞒田产现象,证据有如下几条。

县丞惊了个魂飞魄散,怎么会!?他们明明大门都没出,怎么看出来的?县丞急匆匆的抱着书册去后院找知县,这等大事已经要商量清楚。

毕竟收钱的大头在知县手里,他只拿了点过路钱,有风险不能他背吧?

湘平知县看完册子,脸上神色变幻莫测,他合拢册子,手一挪,那张写着结果的白纸轻飘飘的飞下来,原来它根本没有跟书册装订在一起。

知县手里的力度几乎捏破那张白纸,他犹豫不决,几经变幻,终于把白纸放在桌面上,长长叹息一声:“你先下去,让我想想。”

县丞低头说了声是,默默关上门退下。

坐上了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回了福城县,马车走的是官道,半天时间就到了。因为就住在城边,所以曾湖庭和朱沉毅最先下车。

他们两在巷子口,小声说,“知县能懂我们的暗示吗?”

“我希望他能懂吧。毕竟要是上告,咱们两也没好果子吃。”曾湖庭暗道,能当上知县的,总不会舍官不舍财吧?

湘平知县一直以来,都在隐瞒开垦荒地,只需要给出原本税赋的五分之一,就能正大光明的隐藏农田。这些钱自然进了知县的腰包,且额外开垦的田地还不会影响税赋。

知县肥了腰包,当然不希望被人发现他的外财,对于孔知府派人来整理资料,他是能拖就拖。

拖不过,还是被发现。那张白纸的意思是,希望湘平知县自己往上报,至少还能控制事态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