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第4节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第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成太傅家千金!

到了学堂才发现,已经来了好几个女孩了,两个亲妹妹却没到。族里的女孩们都来问好,宝娘一一点头答应。

有两个是杨太傅叔父家的孙女,还有几个是杨氏家族里比较出色的女孩。

因杨太傅不大喜欢叔父一家子,这两个女孩和族里姐妹也没甚区别。杨氏家族底蕴薄,多少年了就出了杨太傅这一枝独秀。

别人发达后都拼命拉扯族中子弟,杨太傅不一样,他对培养族里人一向不大热心。他能走到今天,一是靠自己的才华,二是靠皇帝的信任。

他在朝中,虽说位高,却没有同党。据传先帝在时,时任御史中丞的杨太傅基本是个孤臣,除了先帝,他谁也不认。十二岁的景仁帝上位后,时任御前侍讲的杨太傅又一心跟着他,革除弊政、整顿超纲,渐渐成为景仁帝手里最厉的一把刀。

他不需要同党、也不需要家族,他眼里只认皇帝,两朝帝王都给了他尊荣和富贵。

宝娘看着寥寥无几的同学,与众人打过招呼后,先走向台上,向岳先生呈上了自己写的字,“先生好,学生这几日身子不适,耽误了些功课,这两日写了几篇字,请先生指点。”

岳先生二十来岁,长相清丽,据传年轻时是出了名的才女,还没出嫁未婚夫就死了,婆家不忍她青春守寡,解除了婚约。后来她连续定亲两次,都以失败告终。岳先生对婚姻失望,自梳后出来做了先生。

宝娘暂时对岳先生不是太了解,记忆中的信息也不多,只得先敬着。

岳先生看了看字,微微一笑,“二娘子的字越发好了,若是身子骨撑不住,也莫要强撑着。读书之道不在一朝一夕,你去坐下吧。”

宝娘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挽起袖子开始磨墨。

旁边一个圆脸姑娘过来与她打招呼,“二姐姐,你才好一些,别累着了,我来给你磨墨吧。”

这是二房次孙女兰娘,因是庶出女,嫡母刻薄,一向爱讨好宝娘,宝娘也时常给她些东西。

宝娘对她笑了笑,“我养了这些日子,身子骨都养懒了,妹妹让我自己动手吧。”

说话间,杨默娘和杨淑娘一起进来了,先给先生见礼,对着宝娘摇摇打招呼后,各自落座。

岳先生开始了今日的讲学。杨家女学上午学经史子集,下午学琴棋书画或是女工厨艺。

宝娘一个上午都在认真听课,原身良好的底子都在,她听的不费劲。唯一麻烦的地方是,她需要努力在脑中搜索,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她需要尽快把脑子里的东西整理清楚,万一哪天都没了,那就惨了。

正院中,秦嬷嬷刚刚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撸了差事,撵到庄子上去了。

秦嬷嬷顿时对着莫氏哭,“太太,老奴这一把年纪了,就这一个儿子,因他不大机灵,蒙太太厚爱,给了他这个差事。本想着以后就这样安生度日,如今却被老奴连累,丢了差事。”

莫氏没有看秦嬷嬷,自然也读不到她的唇语。但多年主仆,莫氏知道,秦嬷嬷必定是在哭诉。

她是莫氏生母秦姨娘的族姐,莫氏也一向信任她。秦嬷嬷一向护主,却有些是非不分。宝娘和莫氏冲突,她却口出恶语。

莫氏忽然有些烦躁,甩下了秦嬷嬷拽着她袖子的手,转身走了。

秦嬷嬷恶狠狠地盯着西南方向栖月阁的方向,往地上吐了口口水,呸!

作者有话要说:亲亲们早上好!

第5章 分珍珠父女论道

宝娘在学堂里认认真真学了一天,岳先生讲课时,她下笔如飞,恨不得把她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别人都安静坐着听,只有她一个人在纸上写写画画。中途休息的时候,她还逮着岳先生问了许多问题。

晌午饭就是在学堂里吃的,杨太傅养孩子并不一味精细,在读书上头,他并没有因为女儿们娇弱就放低要求。

学堂里的饭是大锅饭,宝娘觉得比自己以前点的外卖好吃多了。

吃饭的时候,杨默娘凑了过来,“二姐姐,你不怕岳先生啊?”

宝娘奇怪,“我为何要怕岳先生?”

杨默娘小声回答,“我们都不敢去问岳先生,怕被她反问,要是答不上来,就要受罚了。”

宝娘心里一惊,这女老师还有这癖好?阿弥陀佛,以后自己还是低调些。

杨淑娘也凑了过来,“三姐姐,你昨儿请二姐姐,怎地不叫上我?”

杨默娘有些尴尬,宝娘解围,“昨儿我们临时起意的,过几天我做东请你们玩,到时候都去。”

杨默娘投来感激的笑容,杨淑娘这才满意,“我就说嘛,姐姐们岂会故意不带我玩。”

宝娘看着杨淑娘,这姑娘和她姨娘一样,一张嘴不饶人,整日想争宠,又不会说话,到处得罪人。

杨淑娘一直赖在两个姐姐身边,她总是容易炸毛,生怕别人忽视她。宝娘有些头疼,这小孩大概是安全感不足,陈姨娘又整日让她争宠,争宠不成功,一直患得患失。

宝娘想到原身受到的独宠,顿时有有些心虚。杨太傅私底下偏心眼,她只能替他描补描补,多关照关照这些未成年的弟弟妹妹们。

存了这个想头,宝娘对两位妹妹多有照顾。族里其他女孩子想融入她们姐妹三个的圈子,却总是感觉差了些什么。宝娘并不想和她们有太多往来,这也是杨太傅的意思。两个妹妹一向看她的眼色行事,对那些族姐妹们都是敬而远之。

下午学琴的时候,宝娘新奇的看着那把看起来有些破旧的琴,据说这是别人送给杨太傅的古琴。

宝娘循着记忆,反复练习岳先生教的曲子。原身于音律之道并不出色,只能勉强不丢人,比不上杨默娘精通。但对于上辈子五音不全的宝娘来说,十指纤纤调素琴,甭管水平怎么样,这感觉就让她心里忍不住雀跃了。

下学后,宝娘别过妹妹们,带着丫头们一起回来了。

才一进门,刘嬷嬷就迎了过来,“二娘子今日感觉如何?累不累?晌午莫管事送来了一匣子珍珠,老天爷,那珍珠真好看,粉的红的白的,我还以为是染色的,没成想竟然是天生的。”

宝娘眼睛发亮,这年代还有这样好的珍珠,“嬷嬷赶紧拿给我看看,让我开开眼。”

一行人进入宝娘的屋子,那匣子正摆在桌子上,宝娘把匣子打开一看,嚯,里头的珍珠个个粒大饱满,颜色各异,表面光滑,透过阳光一看,内里杂质极少,“好漂亮的珍珠!”

看完了珍珠,宝娘想起杨太傅的嘱托,连忙吩咐喜鹊,“找两个小匣子来,给三妹妹和四妹妹各分一些,也别挑了,直接倒吧。去陈姨娘那里的时候说一声,都是随手倒的,不分好歹。”

刘嬷嬷忍不住笑了,“二娘子真是促狭。”

宝娘笑了,“不说清楚,她又要觉得我们挑剩了的给四妹妹。”

宝娘作为一个成年灵魂,愿意包容这种小女孩们的小心思,亲爹不疼爱,亲娘不受宠,杨淑娘心里安全感不够,她能理解。

因这一匣子珍珠贵重,喜鹊亲自带着两个小丫头去送的。丰姨娘再三道谢,给三个丫头一人抓了一把铜钱打赏。杨默娘高兴的接过了匣子,爱不释手。

等到了陈姨娘那里,杨淑娘高兴的同时仍旧不忘套话,“三姐姐那里也得了吗?”

喜鹊笑着回答,“回四娘子的话,二娘子说珍珠这样多,一个个捡太费劲,索性找了两个小匣子,一个里头倒了一些,真要说哪份多两个,奴婢也说不清楚呢。”

杨淑娘这才高兴起来,“二姐姐办事就是大气,你回去跟二姐姐说,我很喜欢这珍珠。”

陈姨娘也笑眯眯地给了三个丫头打赏,“多谢二娘子惦记我们四娘子。”

老早以前,宝娘刚入府的时候,陈姨娘见她不得老太太和太太宠爱,还想过让杨淑娘压过宝娘。多少年过去了,杨太傅始终是个偏心眼,陈姨娘也死了心,对于杨太傅把好东西交给二娘子来分,她已经毫不在意。反正二娘子一向大方公正,并不会克扣妹妹们的东西。

杨太傅对外的理由冠冕堂皇,老太太年纪大了,太太不方便,杨大娘出嫁了,宝娘是家里最大的姐姐,妹妹们的事情,合该她来操心。

故而太傅府里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格局,老太太虽说管家,但几个孙女的事情,她插不上太多话,大事杨太傅做主,小事宝娘做主。太太就更是个佛爷了,因她生了嫡长子,府里也没人敢小瞧她。

宝娘分过珍珠后,歪在躺椅上想事情。

太傅府后院目前格局平稳,老太太陈氏和太太莫氏井水不犯河水,且二人因为都喜爱大姐姐,某些事情上倒是能相互达成一致。丰姨娘受宠,但老实的很。陈姨娘因是老太太娘家侄女,虽跋扈了一些,却并不受宠。各方势力平稳,杨太傅不愧是帝王心腹,连后院的事情都要使权谋心机。

一妻二妾,符合士大夫标配。妻妾们和平相处,她们这些子女,并没有因为生母相争而斗的头破血流。

宝娘对这样的局面很满意,她初来乍到,不想一头扎进后院纷争中。况且,她并不得生母宠爱。

想通了这些事情,宝娘给自己定了目标,好生学习,多学些本事,到哪里都不吃亏。

宝娘坐了一会儿后就起身去了书房,先是练琴,又画了副画,然后写字背书。

她能感觉到,残存的记忆似乎有些不稳定,她要赶快把这些东西吸收过来。

平心而论,如果原身能回来,宝娘不介意自己做个傀儡。这几日,她一直在身体里努力搜索,除了那日在正院有些激动,其余时间得不到半点回应。

放下笔,她在心里暗自发问,宝娘,你还在吗?

过了半晌,内心毫无波澜。

她忽然有些难过,你放心吧,我会替你好生活下去,若来日你能醒来,我定不和你争。

夜里杨太傅回来后,让人来叫宝娘。

宝娘点着灯笼去了前院书房,行过礼之后,坐在杨太傅身边。

杨太傅忍不住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今儿去学堂如何?”

宝娘点头,“都好的很,先生和善,姐妹们好相处,阿爹放心吧。那一匣子珍珠,女儿自己留了一些,其余的分给两位妹妹了。”

杨太傅点头,“我儿办事公正大气,为父放心的很。”

说完,杨太傅起身,拿起旁边的一本书,开始给宝娘讲课。

宝娘连忙找了纸笔,一边听一边记。

杨太傅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讲起书来比岳先生水平高了许多,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到最后干脆放下了书,和女儿一起论道。

宝娘觉得这课听的真是酣畅淋漓,父女两个面向而坐,你来我往,把那书中的道理说得不能再透彻了。

中途,宝娘有时候有些迟钝。她需要想一想,才能调动记忆。但只要被她搜出来的记忆,立刻就跑不掉了。

父女两个说了小半个时辰,宝娘主动停了下来,“阿爹,时辰不早了,您忙了一天公务,早些歇着吧。”

杨太傅摸了摸胡须,“我儿病了一场,学问倒没丢下太多。”

宝娘再次给杨太傅行礼,然后告辞回了后院。

转天早晨,天还没亮,喜鹊就摇醒了她,“二娘子,今儿要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宝娘瞬间睁开眼,这是府里第二大BOSS,不能得罪。

梳洗罢,还没用早饭,宝娘立刻往陈氏的慈恩堂去了。

才一进屋子,发现陈姨娘已经带着杨淑娘到了。

宝娘给陈氏行礼问安,陈氏笑着问她,“宝娘身子骨好些了没?”

宝娘也笑着回她,“多谢阿奶惦记,我已经好多了。”

话音刚落,莫氏来了,后面跟着丰姨娘和杨默娘。

她进屋后默默给陈氏行礼,陈氏摆摆手让她坐在一边。

两个女孩也给莫氏行礼,莫氏也摆手让她们起来。

场面顿时冷清了下来。

陈氏主动开口,“过几日,你们大姐姐的孩子满月,我带着你们一起去。”

莫氏一直盯着陈氏,看懂了她说的,顿时也笑了起来。她的头一个外孙,在莫氏心中份量极重,多少年没动过针线的莫氏还亲自给孩子绣了件肚兜。

说了一会子闲话之后,陈氏就把她们都打发走了,只有陈姨娘和杨淑娘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亲亲们早上好,明天就周末啦,开心^__^。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