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古代二婚家庭 > 古代二婚家庭 第7节

古代二婚家庭 第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二婚家庭!

第11章 赐婚

下朝后,英亲王正打算与贤王世子去大理寺,却被皇帝留了下来。

廉王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走到太子身边低语:“大哥,最近父皇老是召见皇叔,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吗?”

太子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淡淡一笑:“不是公事就是私事,你管那么多作甚。”

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廉王眼珠子转了转,忍不住攀上太子肩膀笑道:“看来什么事都瞒不过大哥,你赶紧告诉弟弟吧?不然弟弟一天到晚老想着,这心里没底啊。”

太子扫落肩上的手,瞟了他一眼,嫌弃道:“你自己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女人,怎么不想想别人?”

廉王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大哥你的意思是,父皇要给皇叔选正妃了?”

贤王世子正好走在两人身后,听见他们的话讶异地挑了挑眉,想到皇叔的闷直性子,倒是好奇皇上会给他选个什么样的王妃。

此时英亲王面前摊开的册子上的确记载了目前京中待嫁的十来位闺秀,都是皇帝和太后商议之后精心挑选出来的,像宁国公大房的三小姐、永昌侯的二小姐、吏部张大人的千金、富安侯次女孟欣竹等都名列其上,英亲王的目光在富安侯的名字上停顿了一瞬,面无表情抬起头来:“不知陛下给臣弟看这些是何意?”

元盛帝古怪看他一眼:“你真不懂?这都是眼下京中最优秀的待嫁闺秀,无不是才貌双全,端庄大度,你挑一个娶回家吧。”

英亲王直接拒绝:“多谢皇兄为臣弟着想,但是臣弟还不想成亲。”

“还不想成亲?”皇帝无奈:“宗麟,你都三十有二了,身边没个人照顾,偌大的王府没个女主人主持内外事务像什么话?”

“这几年王府没有王妃也没有什么不便。”

见他固执,皇帝想了想,试探道:“莫非……你还惦记着先王妃孟氏?若真是如此,你看看这册子上也有个孟氏,正是富安侯府的二姑娘,虽年纪大了些,但才情绝佳,还是你先王妃的亲妹妹,你看她如何?”

英亲王神色淡漠,唇瓣紧抿,淡淡道:“臣弟与先王妃相处总共不到一个月,何来惦记一说?”

见他这模样,皇帝也有些生气,不禁道:“这也不行那也不是,但你总不能不成亲不生孩子吧?往后谁来继承王府?”

“不是有长乐在。”

“你明知他……”皇帝险些掀桌而起,可看了眼神情冷寂的亲弟弟,又只好长长叹息一声,沉默片刻方劝道:“宗麟,那些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总要向前看,总要学着去接受去改变!”

然而英亲王依然垂着眼皮沉默不语,仿佛一尊顽石。皇帝气急,狠狠一巴掌拍向御案,发了狠心:“朕不管你怎么想的,这回你不娶也得娶,区别只在于是你自己选一个合心意的还是朕给你指一个!”

英亲王脸色微白,冷毅的面容上浮现一抹痛苦之色:“皇兄,臣弟不想害了她们。”

“你胡说什么?能成为英亲王的正妃是多少女子求都求不来的荣耀,谁会觉得你害了她们?谁敢这么想?”见他僵直坐在那里漠然反抗,呵呵冷笑两声,断然道:“既然你不愿选,那朕就给你指一个,朕与太后都觉得富安侯家的孟……”

“等等!”英亲王陡然打断皇帝的话,沉默片刻,僵硬开口:“臣弟自己选。”

姜家,姜丛凤正与嫂子张氏一起应付二房带来的满屋子族老。

当天她一剑刺瞎二房一个丫头,又派人强硬带回翠儿绿儿,两房此后一直没有来往。姜丛凤要照顾张氏和一双侄儿,还要规整府中规矩,安抚人心,便没时间理会二房。哪知她们还未上门要说法,这天一早,二老爷竟领着族中七八位族老浩浩荡荡上门来,说是大房没人支撑门庭,特来商量个章程。

姜丛凤气笑了:“鸿儿已年满十岁,又有我们这些长辈在,足以执掌门户,哪里就需要劳动族中各位长辈操心!”

张氏脸色也不好看:“族中的耋老们哪有心思操心别家事务,不过是有人借机生事罢了。”

姜丛凤冷笑:“看来二房还真是贼心不死!”

说起姜家两房的恩怨,其实还要追溯到姜丛凤的祖父。

姜丛凤的祖母商氏是祖父从军途中上峰保的媒,因那时大军迁移,与京中联络不及时,他虽写了信,但等收到回信时,商氏肚子里已经怀了孩子,却又从信中得知家里竟然早就定下了一门亲事,且并不承认商氏正妻的身份,说她顶多算个良妾。

商氏受了刺激,生下姜丛凤的父亲时便有些不好,没过多久就病逝了,三年后回京述职,祖父才知道父母并没有听从他的将婚事取消,加上长子还小,最终还是与继妻宋氏成了亲。但宋家一直不承认姜丛凤父亲的嫡长身份,祖父并不在意,直到后来发现宋氏私下险些将长子折磨傻了,这才大发雷霆,并扬言要休了宋氏,宋家这才消停。

可长子已经受到影响,从小性格沉闷,好在随了自己好武,却也叫祖父更加怜惜。之后长子成年,祖父早早便为他娶妻分家,但宋氏及其儿女又怀疑祖父私下给长子多分了家产,甚至请动了族里施压要清点老大的财产,祖父彻底寒了心,索性另置办了宅子与长子搬过去同住,这才叫宋氏彻底死心。但直到两位长辈都去世了,两房关系也一直没有缓和。

姑嫂两人到客厅时,里面已经坐着七八位族老,颔下一缕短须神色严肃的二老爷也在其中。

两人见过礼后在末尾落座,二老爷面无表情看了她们一眼,淡淡道:“既然都来齐了,那便开始吧。”说着对姜丛凤道:“大侄女,为何你已与屈家和离的事不曾上报族里?”

姜丛凤恍然大悟道:“晚辈就说族中怎无人来问一问我为何和离?又是否在夫家受了欺负?却原来大家还不知道晚辈和离的消息。这倒是晚辈的错,不曾第一时间闹得天下皆知。”

二族老道:“阿凤啊,说话不要带刺,老二今天叫大家来也是为了关心你们大房。”

“哦?不知各位族老和二叔打算如何关心?是要打上屈家为晚辈鸣不平?还是向朝廷问清楚晚辈父兄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丛凤!”二老爷看不惯她这幅油盐不进的模样,冷喝道:“你被赶回娘家乃是因为犯了七出之无子;你父兄乃是因为贪功冒进被鞑靼杀了,又何须我们再多说什么!”

姜丛凤冷笑:“看来二叔什么都清楚,且听您这话的意思,错的都是我姜家父女,既如此,您现在是想干什么?代表朝廷审判我们?”

见两人愈发争锋相对,二族老忙劝和:“阿凤你误会了,老二此番是好心。如今你们大房风雨飘摇,不知什么时候上面就会降下旨意,到时且不说你们女人怎么办,鸿儿可是大房仅存的独苗了,怎么安置他你们可想好了?”

张氏压住姜丛凤的手,止住她的话,温声道:“侄媳的确担忧鸿儿前途,不知各位族老可有什么建议?”

见此二老爷朝上座的大族老使了个眼色,大族老眼皮一垂,捻着花白胡子徐徐说道:“现如今大房头顶悬着一把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为今之计,依老夫看来,不如趁早将鸿儿过继给丛阳,如此一来,万一到时发生了什么,至少可保得鸿儿性命。”姜丛阳是二房次子,成亲四年,如今膝下只得一个女儿,他的妻子正是上回将张氏气吐血的商户女郑氏。

张氏低头不语,姜丛凤眼中冒火,对大族老伸出拇指,嘲讽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您这主意真是妙极了!接下来是不是让我们赶紧将大房的财产一同搬去二房?二房果然好胸襟,不仅不计前嫌,竟还为保住大房最后一丝血脉和家产冒了如此大的风险!晚辈真是佩服二叔一家的高风亮节!”

“你!”大族老气得脸色发红,二老爷更是火冒三丈:“长辈们好心替你大房筹谋,你何须在这里阴阳怪气!果然是一介妇人,目光短浅,简直不知所谓!”

“到底谁不知所谓?”姜丛凤冷冷笑道:“当初我父兄刚传出战死的消息你们一家就迫不及待的上门,说什么帮大房主持事务,却害得我嫂嫂差点去了半条命,害得我侄儿险些淹死!仅仅两日,我大房就险些在你二房手中覆灭,说什么为我大房筹谋?我看是在替你们一家子筹谋吧!”

二老爷气白了脸,大怒道:“你胡说八道什么!”

“我胡说八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二叔你敢对天发誓不曾对我大房起歹心吗?你敢吗?”众族老见二老爷满面怒色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不由相互对视一眼,心中有了计较。

二老爷见此目光微闪,突然大袖一挥,昂首挺胸,气势凛然的冷笑:“真是愚不可及!老夫本是为了你们大房一脉香火着想,却叫你这无知妇人如此诬蔑!罢了罢了,任你大房往后如何,老夫绝不再管,只希望你们倒霉时别再求到我二房!”

“哼,”姜丛凤冷哼一声,正要放下狠话,却这时管家突然连滚带爬的跑进来,惨白着脸道:“夫人,姑奶奶,不好了!宫里来人了,是宣旨的天使,已经到门口了!”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二老爷也极为意外,转眼却又冷笑连连看向姜丛凤。姜丛凤脸色一变,忍不住和同样神色凝重的张氏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恐慌——难道英亲王之前所说是在骗她?难道她们大房果然要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下作者菌的完结文《穿越之绾绾二嫁》,是个甜甜的姐弟恋的故事。

第12章 圣旨

皇帝听到英亲王要自己选王妃,严肃的面容下露出一丝胜券在握的得意笑容:“好,你自己选,这册子上的……”

“臣弟不要她们。”

“那你要谁?”皇帝怒瞪,以为他又在逃避。

英亲王神色痛苦,挣扎半晌,眸中闪过歉疚之色,缓缓说道:“若实在要娶,就请皇兄将镇国将军之女赐给臣弟。”

“谁……你说谁?”皇帝脑海中想着镇国将军的女儿是哪个,这时俞公公上前解释道:“回皇上,镇国将军只有一女,算起来今年二十有八,于十三年前嫁给了翰林院侍讲学士屈大人家的嫡子,不过不久前刚刚和离。”

元盛帝顿时目瞪口呆,指着英亲王不敢置信:“你,你要娶一个和离的妇人!”

皇帝被他这言论震得半晌反应不过来,但冷静之后,他自认为明白了英亲王的选择,挥手让俞公公等人下去,待殿内只剩两人,便劝道:“宗麟,朕知道你重情,镇国将军父子也的确是为了掩护你突围而亡,但这是他们作为将士的使命和责任,你不应该因此就赔上自己的正妃之位。”

做下这个决定之前,英亲王根本没想那么多,完全是被逼无奈之下的灵光一闪——他突然就想起昨日姜氏血红着眼又悲又恨质问他的场景,还有那句‘赔一个丈夫给我’,他当然知道这只是反话,但仔细想想,她已经快三十了,父兄又背上这样的名声,往后的确可能没有男人愿意娶她,既如此,他缺一个正妃,她需要一个丈夫……因此那一瞬间,他纠结片刻,便果断做了决定。

等到真的说出口,他反而平静下来,原本就答应姜老要替他照顾好女儿,现在不是正好。

“皇兄,这是臣弟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如果您一定要臣弟娶妻,那便娶她吧。”

“可是宗麟,你刚刚也听见老俞说的话了吧,那姜氏成亲十三载却没生出一个儿子,如今她年纪又大了,能不能生还是个问题,往后你这嫡子怎么办?”

英亲王漠然道:“皇兄,恕臣弟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臣弟以为,王府有长乐就够了。”

皇帝恼火,忍不住来回走了两步,又在他面前站定:“好,那不说这个,我们就说其他的,你的正妃人选可是朕与太后一起挑选的,你也知道她与富安侯夫人关系亲近,这孟氏是她特特提了的,朕也觉得孟氏才情样貌都配得上你,如今好嘛,你不仅没选择孟氏,反而挑了一个和离的妇人,你,你叫朕如何向太后交代?”

英亲王却冷冷一笑:“皇兄,若是其他臣弟倒不好多说,若是这个问题,想必太后娘娘定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是何意?”

“因为屈家之所以逼迫姜氏和离,就是因为那姓屈的私下与管宗瑶勾连在了一起。北疆战报送进京的那日管宗瑶得到消息,当天便与姓屈的设了个圈套,让姜氏亲眼看见两人同处一室,之后又上门威胁逼迫,姜氏这才不得不和离。”

皇帝瞠目结舌站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

英亲王又道:“这还不止,后来昌平与姜氏的女儿在女学起了冲突,她又找上人家,以势压人,逼得姜氏女儿再也去不了女学。”说着神色清冷:“若叫太后娘娘知道她的掌上明珠私底下竟然勾连有妇之夫,还以势压人,不知她老人家会作何感想。”

“这个宗瑶,真是被惯坏了!”皇帝叹息一声,不过到底不是一母同胞,太后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倒也不会像英亲王一般反感,毕竟说白了,天家公主以势压人才是正常。

但有了这一折,英亲王想娶姜丛凤的事便没什么可反对的了,毕竟皇帝也只是想有人能亲自照料弟弟,至于那个女人能不能生儿子,英亲王自己都不在意,他又怎会强求。

因此很快就拟好了圣旨,甚至为了防止英亲王再找借口拖延,皇帝直接大笔一挥,将婚期定在了半月之后,可见之急迫。

英亲王见此脸色一变断然拒绝:“皇兄,镇国将军父子不久前才战死,如今遗体尚未运回京城,你怎可让姜氏这时候嫁人!”

皇帝无赖一笑:“无妨,热孝期内把婚事办了,姜氏能有个比之前更好的归宿,想必镇国将军父子并不介意。”

英亲王还是不同意:“但臣弟还在彻查贺兰山的案子,您现在让姜氏嫁给臣弟,背后之人定会察觉不对,那之前的安排不都功亏一篑了吗?”

皇帝听他这样说更觉是在找借口拖延婚期,于是负手在后,淡淡一笑:“宗麟,大军回来后一直未曾对姜家父子‘贪功冒进’一事下旨定罪,若左军迟援背后真有幕后指使,这样的人物会不曾怀疑?而且你回京第二日就接任了大理寺卿一职更是指向明显!”

英亲王哑然,皇帝得意一笑:“朕见你如此关切此事便一直没有多做干预,不过案子是你自己要查的,姜氏也是你要娶的,如今两厢矛盾,你自己看怎么选吧。”说着背着手悠悠然踱步到窗下放着的白底釉上彩美人瓶边欣赏里面的一簇晚开绿梅。

说白了,皇帝还是有些看不上姜氏的出生,想着看看能不能借此机会扭转弟弟的选择。不过他一向固执,皇帝知道让他改变是很难的,那就看他怎么权衡了。

好半晌英亲王出声道:“皇兄,臣弟想好了。”

皇帝挑眉,回头看向他:“哦?”

英亲王道:“如果皇兄实在不愿意更改婚期,便请您再下一道为镇国将军父子平反的旨意吧。”

“现在给他们父子平反?你不想查幕后主使了?”皇帝很是意外,难道那姜氏真的比一万将士的命更重要。

“皇兄误会了,就如您所说,迟迟不就姜家父子‘贪功冒进’一事做出决议,想必那幕后之人早就怀疑,既如此,不如乘此机会先洗清镇国将军的污名,臣弟也在半个月内与姜氏成婚,如此,那背后之人也会摸不清头绪,同时放松警惕,等臣弟大婚之后再秘密查探,想必也容易找出蛛丝马迹。”

皇帝凝眉想了想,虽觉得没能换个更好的王妃有些遗憾,但也不得不说他此举的确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便无奈点头:“好吧,就如你所言。”

英亲王行礼致谢,想着至少在姜家父子遗体运回京城前替他们平反,也能给他们一个交代,同时……他下垂的睫毛颤了颤,也算给了她一个交代。

皇帝叫来俞公公研磨,又下了第二道圣旨,内容大意是当初那封战报信息错误,姜家父子不仅没有贪功冒进,反而为了让被鞑靼大军包围的主帅英亲王突围而英勇战死,特下旨正名,并追封原从二品镇国将军姜正雄为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原正四品明威将军姜丛朔为正二品骠骑将军;特恩荫姜家独子姜尹鸿为正六品云骑尉、并特准入学国子监。

因此当姜家人提心吊胆跪在地上时,却听到姜家父子平反并追封的消息,一时喜出望外,姑嫂四人忍不住抱头痛哭。

宣旨的天使见此理解的等了片刻,眼见她们情绪好了许多,便又宣布了第二道圣旨。

当时姜丛凤双眼红肿,脸上眼泪未干,听见旨意内容后整个人都呆住了,愣愣问道:“公公,这,这弄错了吧……”

天使笑道:“这是英亲王殿下亲自向陛下求来的赐婚圣旨,又怎会弄错?”说着将明黄的圣旨交到她手中。

张氏见她傻在那里,忙上前招呼天使,打听了几句,然后封了厚厚的红封将人恭恭敬敬送走了。

姜丛凤僵着脸问张氏:“嫂嫂,你替我看看这圣旨内容,是不是写错了?还是送错了地方?”张氏心中也震惊不已,忙双手接过圣旨一字一句看起来,末了抬头看她,肯定道:“没错,的确是你。”

“可……这,这怎么会呢?我,我刚刚和离五日啊,这怎么可以呢?英亲王也知道的呀,他怎么会这么做呢?”姜丛凤语无伦次,一时混乱之极。

张氏又道:“上面还写了,半个月后完婚。”

“这,这简直是胡闹嘛!”姜丛凤忍不住站起来来回踱步,脸色发青:“父兄遗体尚未回京,家里还有重孝呢,这怎么半个月后完婚?简直胡闹!”

张氏也不知道这背后有什么意义,但见小姑子气得坐不住,脸色十分难看,便出主意道:“我刚刚问过天使,听他说的确是英亲王亲自向陛下求的你,不如,你去问问英亲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