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 >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 第23节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 第2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分手吧,我要考哈佛!!

生物老师黑着脸走了,回了办公室就和其它老师们吐槽,“你们相信吗?那个谢书尧居然想学医!我一直以为她打算学外语来着!有句话不是叫‘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么?”

“你说咱用不用劝劝,多好一姑娘,怎么就想不开了要去学医呢?一年四季没个休息的时候,要是倒霉点遇上个医闹,可能一辈子就毁了。她学生物多好啊,本硕博一口气念到头,出国镀一层金,回来进高校当老师,轻轻松松一辈子。”

班主任斜眼看着生物老师,“人家学医学就非得当医生去了?学医也能本硕博一口气念到头,也能出国镀金,也能回国进高校当老师啊!再说了,那孩子的主意那么正,性格那么拗,你觉得你能给劝过来?”

见生物老师还想再说几句,班主任直接喷了过去,“有啥想法你都憋着,咱们这些人啊,就不要拿着卖豆腐的钱,操着看金库的心了,只要盯着她的成绩不要下滑,让她考出个省状元来就行,至于她未来的路怎么走,那是她自己应该考虑的事情。”

就这样,高二四班的所有任课老师在谢书尧的学习问题上,集体采用了‘放养’政策,只要谢书尧成绩不下滑,哪怕谢书尧请一学期的假都可以。

————————————————

谢书尧原先觉得中西医结合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可是首都外国语大学那个负责给国赛选手培训逻辑的老太太不遗余力地给她科普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多么前途暗淡的方向,谢书尧自个儿也上网查了查,她发现自个儿确实太过理想化了。

现有的中西医结合并没有达到她想要的水平,反倒是因为侧重点不够明确、学生精力不够等原因,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经过慎重考虑,她打算系统地去学西医。

至于原因么,其实同她不在大学里将英语当场主要研究方向一样,有修仙界中医仙门偷学来的那一套东西,已然足够用了,备受唐婉吹捧的凝胶质神仙面膜就是例子,她只需要再将这个世界的中医同医仙门那一套理论结合起来印证一番就可以。

反倒是西医,同中医理论完全不一样,同医仙门那一套中的外伤科倒是略有相似之处,可绝大多数理论也是毫无关系的。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能够发展到现在,肯定都有他们所存在的价值,这两个方向都值得去深挖下去研究。

————————————————

七月初,李蔓枝总算下了决心,和陈润开启了第二春,陈杭与谢书尧也成为了法律上的兄妹,二人关系融洽,倒也没生出什么龌龊,反倒是关系更亲近了一些。

唐婉当初说要将谢书尧拉近年度大制作历史剧的剧组,只是提了一次,后来谢书尧一直都没等到剧本,她也就没再问,谁知刚入七月下旬,唐婉就将剧本给谢书尧发了过来。

谢书尧用一晚上的时间把剧本看完,总算将整个故事的脉络给摸清楚了。

这是一个傻白甜受尽欺凌之后,被生活的暴打一点点磨出棱角与獠牙,最终黑化的故事。

她与唐婉演的是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年纪,她演那个受尽欺凌的傻白甜,只活在剧中的黑白记忆片段里,而唐婉演的则是已经黑化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女主。

大概导演当初想的是让唐婉装嫩来演年轻的时候,可惜唐婉不愿意顶着一脸粉去强装娇俏,就像剧组力荐了影视作品成果几乎为零的谢书尧。

导演相信唐婉的眼光与口碑,便让编剧修改剧本,尽量使两个角色换脸的这个过程表现得融洽些,看着不能太突兀,导演就拿出了经典桥段——易容。

女主后期黑化开大的情节中,都是顶着□□的,所以谢书尧还得演几个带□□的镜头,这其中涉及到两个演员的眼神、情绪等的自然过渡,对谢书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导演都已经准备好了保心丸,生怕自己在教新人演戏的过程中气出毛病来,谢书尧却给了他一个惊喜plus。

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她有些不大适应剧情,还NG了几遍,到了拍摄后期时,已经能保证一条过了,就算会NG几次,那也是因为演对手戏的其他人出了问题。

对于谢书尧而言,拍戏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别人的人生,自己的灵魂仿佛做到了置身事外,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别人所作的决定,所作出的反应……别有一番滋味。

导演默默添加了谢书尧的微信,想着之后有合适的机会就考虑一下谢书尧,他本以为谢书尧会和其他年轻的演员一样,一遇到机会就死命抓住往上爬,可事实并非这样。

谢书尧在剧组的时间里,除去必要的交流外,很多时候表现得都像是透明人,也就是能同唐婉以及唐婉的助理说几句话。

她的戏份并非主要戏份,唐婉还特意同导演强调过她平时有别的事情要忙,导演采用了密集拍摄,刚进八月中旬,谢书尧的全部戏份就已经杀青了,最后一幕戏是在西双版纳拍的,女主乘坐的马车在悬崖上失事坠崖,所有的记忆都在这个节点上画上了句号。

吃了一顿简单的杀青宴,谢书尧给唐婉留下两罐凝胶质面膜,然后从云南返回蓉城。

————————————————

高三并不是从九月一号那天开始的,往前说,高二期末考完之后,高三便开始了,若是再往前推移,高三党高考完,高二党就步入了高三,只不过这样说太过紧张了些。

忙碌了一整个高二的谢书尧回归到了平静的生活中,对于她而言,雅思智能学习计划与考研英语智能学习计划一直都在持续为她产生收益,哪怕她什么都不做,也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从智学教育获得的分红虽然还无法帮她全款付清她相中的那一套小别墅,但付首付已然足够,谢书尧不担心房贷的问题,便直接将房子买了下来。

李蔓枝知道谢书尧的倔性子,也没强求谢书尧跟她一起搬入陈家,而是找谢书尧要了一把钥匙,每天都会到谢书尧这边来帮忙打扫卫生,顺带着填补冰箱中缺的东西。

还有一层原因,那便是谢书尧买的这房子距离陈家也就隔了两排独栋别墅,根本不能算远,步行十五分钟就到,李蔓枝原先想喊谢书尧去陈家吃饭,可是她想到谢书尧对着菜谱做饭的水平都比她做了这么多年的手艺要好,到嘴边的话就变成了,“书尧,你什么时候打算做饭了,喊妈一声,妈过来蹭饭。”

“行,你记得喊上陈叔叔和杭哥。”谢书尧应答如流。对她而言,做饭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李蔓枝松了口气。

谢书尧下厨‘对照着菜谱’又做了一顿散伙饭,这顿饭吃完,母女俩就算是两家人了。

李蔓枝帮谢书尧收拾干净厨房,见谢书尧已经进了书房,便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书房里是落地窗的格局。

谢书尧坐在大窗台上,手里虽然拿着书,眼睛却没在书上,而是看向了浩瀚夜空中的星河。

她从原生家庭中彻底走了出来,准确地说,往后的她将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或好或坏,都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她不管去哪边,都成为了局外人,唯一的不同就是,若是去了陈家,可能气氛还会融洽些,若是回了坪城,可能会有一场‘血战’。

仰头的时间久了,脖子难免有些僵,谢书尧收回目光,也收回了走远的心思,她笑自己心中那点儿矫情的难过,“又不是第一次一个人生活,修仙界的千年都一个人捱过去了,还有什么不适应的?往后的每一天都得过得热气腾腾啊!”

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脖子,谢书尧赤足去厨房挑了一瓶酒,把屋子里的冷气调的足了些。

醒来后,人生这本书就是新的一篇。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一定是情节进展最快的一天……思路有点乱,我得理理。下一更和下下一更在晚上。

第30章 第三十站

‘长大’的过程究竟有多么长?

有人说,一个人要是长大了,那肯定是经历了一段暗无天光的日子,熬过了左右彷徨的岁月,舍弃了很多明明最割舍不掉的东西,接受了之前想象一下都觉得无助的事实……如同石灰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而后才能长大。

可谢书尧却觉得,长大的精髓在于‘懂’,在‘懂’的那一瞬间,人就长大了。在‘懂’之前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都是因为‘不懂’,那时候‘还未长大’。

她懂自己的心,也懂李蔓枝必须开始一段新感情来填补前半生的遗憾、充实后半生的色彩,所以她能接受李蔓枝二婚的事实,并且发自内心地祝福李蔓枝‘新婚愉快’,如果可能的话,她还祝李蔓枝‘早生贵子’。

谢书尧希望李蔓枝能再拥有一个孩子,一个只属于李蔓枝和陈润的孩子,毕竟对于她和陈杭来说,那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家庭都不再是原生家庭。

酒未喝完,人已经微醺,趁着醉意还未完全吞噬理智,谢书尧将那半瓶酒收回橱窗里,倒头睡下。

第二天醒来时,披散了将近半年的头发就被她用一根黑色的皮筋扎了起来,绾成一个俏皮的小丸子,人称‘丸子头’,实则在修仙界,这个发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道姑头。

扎起这样的发型,就代表自己将要走上一条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路,往后心中所存所想,只剩下自己的道。

以一种形态的东西来充实自己,这也是最有效的派遣寂寞的方式。

————————————————

哪怕对高考已经有了九成九的把握,谢书尧都没有掉以轻心,她又重新捡回了高中的知识,除去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都保质保量完成外,她还从书店里淘到了市面上能见到的几乎全部参考书籍,一道题目接着一道题目刷了过去,一旦发现某个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立马回头再重新理解一遍,并且将相关的知识点都重新复习。

谢书尧又回到了学生生活中,唯一不同的,就是她的作息时间更为规律,晚上不会再向其它考生一样废寝忘食地刷题,她有时间去看那些买回来的现代医学的书籍,也有时间下载一些国内外的医学论文来看。

因为她还没有确定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所以她的涉猎面很广,几乎是追踪着国内外医学顶刊z最近发表的全部论文来看的,发现哪篇论文中有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立马就根据参考文献去找更详细的解释,一路刨根问底、追根溯源的学习下去,虽说进度推进得有点慢,但实则学到的东西更加通透,也更加具体。

而且研究这个东西,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做得了冷板凳’,能耐住寂寞、静下心思搞研究的人,才能实现从未知到已知、从无到有的蜕变。

李蔓枝每天都会过来给谢书尧的冰箱进行补给,谢书尧每天都会自个儿做些东西吃,早晨的话就简单些,晚上做好面点,早晨随便吃一些就好,中午的话一般是去陈家吃,到了晚上,因为她是下了晚自习后才会吃,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放学后再做,要么煲个汤,要么吃碗面,做饭的空当里再看几篇论文,生活过得充实而自在。

她是自在了,可那些习惯蹲守微博的网友就失去了吃瓜的乐趣。

“小谢老师去哪儿了?怎么好久都不见小谢老师上热搜了?”

“歪!歪!歪!小谢老师能听到我说话吗?小谢老师请回答,你啥时候讲高考英语啊,我们全家都等了好几个月了!”

“小谢老师,你先别急着讲高考英语,托福英语了解一下?我急需要托福智能学习计划来拯救一下!”

这条召唤谢书尧出来讲托福的微博得到了一众网友的赞同。

前段时间,因为国内主流雅思教育界的核心理念出现了‘剑走偏锋’的情况,就等于是一群培训老师不教学生正派武功,而是带着学生练起了‘葵花宝典’,实属误人子弟,再加上雅思官方一直都在推行‘去技巧化’,故而雅思基本上变成了考一场就上一次热搜。

谢书尧带领着雅思智能学习横空出世,救一众被错误方法误导的考生于水火之中,只要跟着雅思智能学习方法踏踏实实备考的学生,都考出了出人意料的分数,雅思官方从热搜榜的钉子户变成了过气‘网红’,托福考试却被顶了上来。

雅思托福并称留学界的雌雄双煞,这俩考试一合体,几乎将所有留学党的头发和钱包给薅了一遍,现如今眼看着考雅思的学生都成功上岸,考托福的考生还没个影儿……这些考生就着急了。

原先还没人想过找谢书尧求助,可有人这么一说,立马就迎来了无数的拥护者。

对啊!

这是个好主意!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谢书尧能讲雅思能讲考研英语,顺带着讲个托福也不过分吧!

一群人在那儿望眼欲穿地等谢书尧出来,然而谢书尧的微博都已经长草了,动态还停留在怼绿绿老师团队那条。

大概是这些托福考生心里的呼声太高了,也可能是有凑热闹的网友故意推波助澜,甚至不排除是某些对家故意给谢书尧招黑,谢书尧就这样躺着上了热搜。

#谢书尧去哪儿了?#

现在的高中生,哪个不带着手机?有几个不玩微博?

有一个与谢书尧同班的同学看到了这条热搜,默默保存了班群盛传里的表情包,然后发到了微博中来。

“你们呼唤的小谢老师正在备战高考,忙着刷题呢!”

吃瓜网友这才想起来,谢书尧貌似高三了……

还是智学教育的公关部及时发现了这条热搜,同谢书尧取得了联系,问谢书尧有没有兴趣再开一门托福课的直播。

谢书尧想了想自己最近的时间安排,很难抽出二十天的时间去讲托福,而且她之前只是简单了解过托福的题目,要是开讲的话,肯定不能拿着雅思或是考研英语那一套东西来糊弄考生,单单是准备教案和PPT这一部分就得费掉很多时间了,再三犹豫下,谢书尧婉拒了智学教育课程部的请求。

课程部的那人有些不甘心,追问道:“小谢老师,那您能给托福教研组的老师讲一下您对托福备考方案的看法吗?您把握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课程内容该怎么讲,由托福教研组的老师来负责,以及相应的智能学习计划,您也可以提一个大致的方向出来,等教研组的老师做好之后,您进行一下审核就可以。”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谢书尧考虑了几秒钟就答应了下来,然后,她登上了长草已久的微博,翻了翻评论区以及私信,被一条‘万人血书求小谢老师讲托福’给逗乐了,她想了想,动手编辑微博。

“最近确实很忙,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也在为将来的大学学习方向、研究方向等做考虑,所以考研英语应当是我主讲的最后一门线上直播课程了。”

“因为时间冲突,托福英语我不会去主讲,但智学教育不会停下托福产品的研发,悄悄泄露一下,四六级、专四专八、CATTI等多门外语考试的教研老师也已经招募到位,这些老师都是相当优秀的教学名师,具体名单等官方@智学教育来公布,我就不泄密了哈!”

“所有教研老师都正在快马加鞭地干活儿,我会担任教研组组长,对智学教育的产品进行长期把关,确保智学教育的所有产品都有最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及最高效的备考方法。”

“我会对所有面向备考生所公开的资料进行审核,关于质量问题,大家大可放心。我这吹毛求疵的性格,如果产品不过关的话,你们觉得我会允许他们跑到前端来吗?[吃瓜][吃瓜][吃瓜]”

智学教育公关部紧跟着谢书尧的这条微博就放出了托福教研组的名单,一共二十位教研老师,个个都是原先在其它机构担任一线教育任务的名师,甚至有不少考生都上过这些老师的课,现在看到这些老师的名单,顿感亲切,再看智学教育官方微博上公布的那份‘托福智能学习计划亮点’,立马主动跳坑了。

放在之前,这些老师都是一个人可以讲一整个系列课程的,但到了智学教育,这些老师每人都只给安排了一个课时,只是针对托福考试中的某一个题型或是备考关键点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的讲解,讲义却高达四百多页word,由此可见,这课程浓缩了多少的精华在内。

虽然谢书尧不会亲自来讲,但既然谢书尧用自己的声誉为‘托福智能学习计划’作担保,这些托福考生大多数还是信了。

智学教育公关部借着这股东风就放出了课程预售的链接。

一时间,托福培训市场草木皆兵,不知道多少家培训机构对智学教育恨之入骨,恨不得天上掉一块流行下来,将智学教育的总部给砸了,可惜这太不现实。

当然,绝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明智地走上了新西方的老路,积极引进智学教育的产品,再将自家线下课的优势列入课程中去,搞一个‘线上+线下’的新教育噱头出来,重点放在逼那些不自律的学生努力备考上。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勉强强在英语培训市场的凛冬之中站住了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