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沈家规矩多 > 沈家规矩多 第7节

沈家规矩多 第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沈家规矩多!

沈念池端上熬好的山楂糖水,每人一杯。叶亭看着大姑娘的沈念池,也是很欣慰:“咱家念念长成大姑娘了!”后面跟着叹了口气,这么多年没见,虽是经常联系,但总觉得亏欠了这孩子。“家里那摊忙不开,等你高考完了去师哥那儿住些日子,顺便帮师哥去瞧瞧你大侄子的手艺咋样。”这是在试探了。

叶亭拿眼瞄了一下师父,看见老爷子没什么动静,再接再厉道:“师父您也去看看,叶昭那小子还是差些火候,您再给指点指点。”

老爷子还是只顾喝糖水,眼睛耷拉着让人看不出神色,场面一时静了下来。叶亭知道,这是没戏了,看着高博眼里露出疑问,不是说老爷子同意念念去京都了吗?这怎么又改主意了。

高博也是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天确实答应沈念池大学去京都念,现在这样又是哪般?

“等她考完再说。”老爷子直接一锤定音,也不说答应不答应。叶亭想怎么着也算是个进步不是,自己多住两天跟老爷子好好说说,再有李艺在旁吹吹边鼓,兴许能说动老爷子一起去。结果老爷子接下来的话直接打破了他心中的幻想:“叶昭那孩子功夫是打小练的,底子扎实,就是实践不足,多练练就好了,你也别老跟他后头念叨。”这是老爷子不准备过去了。

叶亭还想再劝劝,老爷子直接摆手:“去歇歇吧!”又对高博说:“待会带娟子娘俩回去吧,晚上有他们呢。”然后起身回屋。

剩下三人也是静坐无语,叶亭叹了口气,想要跟沈念池说说,看着这孩子低眉顺眼地喝水,也是说不出话来。不论怎么劝,怎么说,债已经欠下了,别人不想收赔礼,再怎么往手里送都没用。

第19章 老北京炸酱面与哥哥的礼物

下午三点,一家人终于收拾好。高博一家三口告辞,叶亭带着老婆儿子和沈念池一起送他们出门,嘱咐道:“这些年辛苦你们了,明天你不用那么早过来,采买的事有我呢,多歇歇。”叶亭虽然离家多年,但一直在这行混,知道现在馆子越来越难做了,虽然沈园从来不愁客源,但是老爷子精益求精,所以天不亮采买,一通忙下来也是累人,趁自己住这里,让两个师弟歇口气。

“不用不用,都做习惯了,您要是让我歇着才是要我命呐。”高博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毕竟大师哥是回来看师父的,哪能把他当劳力使。

师兄弟俩推辞半天也没说服对方,李艺和罗娟也不管他们,正说着封白家小儿子的事。封白结婚的时候叶亭他们脱不开身,生孩子也是没到,就只送了礼。正好这次回来多住两天能赶上满月,也能帮着操持操持。妯娌俩约着明天去看封白他媳妇儿,顺便在城里转转,李艺多年没回,家里也没什么人了,其他朋友联系不多,有妯娌陪着也是安心。

叶时和小胖继续相看两厌,被自家老娘拽着耳朵拎走了。叶亭关门,一家四口回后院休息。

沈念池醒来,太阳已经透过纱窗照亮了卧室的大半,看一眼闹钟,四点多了,院里静悄悄的。洗把脸,换好衣服,准备出门,被叶时堵了个正着。

叶时也不见外,直接拉着妹妹的手进屋:“来来,看看我给你带的礼物。”手里拎着三个礼品袋,上午光忙着替老妈劝沈念池了,把自己的贺礼忘了。中午吃完饭回屋才想起来,正要过来,被李艺听到了动静,又是教训,什么妹妹已经休息了,怎么能吵醒她;什么念念现在是大姑娘了,不能这么横冲直撞地往屋里闯,听的他只能等沈念池醒来再说。

本来想去她的卧房,后来又想到老妈的话,转了个方向,去了书房。沈念池也不挣扎,由着他拉着自己坐下。“快打开看看,合不合心意。呶,这个是我的,先看这个。”说着拿出一个袋子递给沈念池,要他先看自己的。

沈念池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多推辞,将他递过来的袋子打开。沈念池知道这是最新版的职能眼镜,韩淙淙从美国回来有买过一款同样的。

“带上带上,我教你怎么用。”叶时直接上手就要给她带上。

沈念池微微躲开,“我自己来,是这样吗?”虽然她知道叶时性子率真,不拘小节,但小胖虽小话却在理,毕竟叶时也到了谈朋友的年纪,自己这个妹子又不是亲的,总要避避嫌,免得让叶时为难。

叶时却是不了解这些,也不在意沈念池躲避,津津有味地给她介绍怎么使用,又说:“有了这个就方便了,你以后做了什么菜都能拍下来,还能视频,到时候直接传给我,省得每次问你做了什么,就是个菜名,干巴巴的。”

叶时自己没有厨艺,对吃的东西也没那么多要求,能入口就行,但是跟沈念池聊天能说的不多,毕竟妹妹长成大姑娘了,自己平时跟朋友聊的很多都不适合跟沈念池说,再加上沈念池话少,所以大多时候都是他逗着沈念池说话,聊的最多的也只能是做菜了。

沈念池点头,虽然叶时没什么厨艺,但是毕竟是从小到大熏染过,又兼之住在京都多年,也是见过不少好东西,很多现代创新的京帮菜都是叶时找来的配方。对于他的小要求,自然是同意。

叶时又拉着她鼓捣一阵,确认她完全操作熟练,这才拿过其他的两个袋子。“这是大哥的。”叶昭没法回来,礼却不会少,送的是一块女士手表,很是精巧。沈念池也是道谢。

然后两人一齐将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个袋子。叶家就四口,叶亭和李艺的礼物早就给了她,叶时和叶昭的也看完了,剩下这个……

叶时一时词穷,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这个东西,只得用他娘的那招:“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沈念池却是不接,李艺带来的东西还放在卧室的桌子上,只等他们离开时还回去,现在再来这么个不说来历也能大致猜到的东西,更是不能收了,既然不想收,就绝对要让他开不了口:“哥,一个生日哪有收两份礼的道理。”

“没事,没事。”叶时还是企图蒙混过关,不过看着沈念池似笑非笑的眼神,也是头疼。既然已经托了老妈了,父子俩就不能都托一个人,再找一个算是怎么回事呀!不过想到好兄弟的难处,也只能硬着头皮再接再厉:“不是我送的,这个是我一哥们倒腾来的,失传已久的食单。”企图用沈念池的软肋来逼她就范。

但是沈念池并不接招:“既然是失传已久,一定很是难得,这么珍贵的东西,我又跟人家不认识,怎么能收呢。哥,你别看到什么好东西就往家里抢,再好的朋友也不能这样办。”

“那个,那个。”骑虎难下,却也不得不下:“没事没事,他偶然得来的,自己又不看,放着也是浪费。更何况,那家伙是独生子,就盼着有个妹妹疼,我平时老在他耳朵边念叨我家念念,他可是心里把你当他亲妹子待的。要我说这礼还轻了呢。”是的,叶时觉得自家兄弟送的这个礼真是轻了,跟那个蓝翡差太多。好吧,他还是比较务实的,人家送的是心意和文化传承呐,哪能用金钱衡量。

“哥,怪不得嫂子说你脸皮越来越厚了,还有这样算的,赶紧拿回去还给人家。”不论如何就是不肯收。

“你这丫头怎么说不通呢,哥让你收下就收下,哪那么多计较的。”叶时也是急了,他知道沈念池一定猜到了什么,所以才不肯收。但是临走时跟兄弟打了包票,这礼一定要送到才行。

两人又是一阵推让,叶时知道沈念池的拗劲,既然已经猜到,那还不如把话说开,省得憋在肚子里难受。瞬间表情严肃了起来,“念念,你是知道的吧,这个”,指了指放在桌子中间的食单。

沈念池倒是没想到叶时会准备实话实说,毕竟连李艺都是藏着不漏,即使知道她已经很是清楚。两人一时无语。

叶时更是烦躁,实在是想不出好词。虽然当年那事发生的时候,他还不记事,但这么多年来老爸老妈漏的口风,也能猜出大概。当年那场事也是造化弄人,最无辜的人反而伤得最深,一个是沈念池,一个是沈俞,他的发小,这本食单的原主。

沈俞,沈家第三代,沈老爷子的长孙,沈初的儿子,沈念池同父异母的哥哥。两人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存在,却也从来没见过面,或者应该说是沈俞见过襁褓中的沈念池,而沈念池却对沈俞没有任何印象。

先不说上一代的恩怨纠葛,叶时不好评论长辈,但是对自己的发小却是有些心疼。就因为他爹犯错,连累他二十二了,还没有认祖归宗,整个宣城没几个人知道这位沈家大少爷。

沈念池怔忡着,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说自己不知道,那是骗人;说自己知道,然后呢?还是不会收下。倒不是她对沈俞有什么想法,她从来不怨恨沈俞,因为他跟自己一样什么也没做,却背负了重担。但是让她收下这份礼物,却也是过不了心里的坎儿,再说什么不介意都是假的,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念念,念念。”叶时等了半天也不见沈念池回应,抬头一看,沈念池面色苍白,叶时顿时吓坏了,连忙搂过她,摸摸她的头发,给她顺气:“咱不要,咱不要,哥都听你的,别生气啊,哥就是个混球,你别气着自个儿。”看到沈念池柔弱的身子绷得紧紧的,直接心疼坏了,心里又是给沈俞记了一笔,先前对他的心疼瞬间烟消云散,什么都没有自家妹子重要。又想到自己也是帮凶,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沈念池窝在叶时的怀里一动不动,叶时好话不要命地往外蹦,又拉着她的手打自己,一定要让妹妹把气撒出来才行,不然以沈念池的脾气,绝对憋在心里不会往外说,他实在怕她憋坏了。

李艺进屋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呆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刚还说臭小子不开窍,这就直接上手了,根本不用自己帮忙。想想又觉得不对,自家闺女还小呢,这就上手了,找抽呢吧!好吧,当娘又当婆婆的心态很复杂。“咳咳。”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不管,念念还小呢。

沈念池已经回过了神,轻轻推开叶时:“嫂子快来坐。”让着李艺坐到自己身边,又随手倒了杯花茶给她。

李艺坐下来就看到了那本食单,又看清了两个孩子的面色不好,也知道自己这是误会了。李艺他们回来之前,沈初一家三口是有来送行,她也瞧见了沈俞拿了个什么东西给叶时,当时满心都是怎么将玉镯送出去,这才没怎么将那事放在心上。再结合之前叶时帮腔,也知道,这是沈俞托了带礼物过来。怕是自家混小子事没办好,惹了沈念池伤心。

李艺拿眼剜了叶时,也知道这事没法说,只能转了话头。“你爷跟你师哥正琢磨晚上吃什么呢。今天你生日,必是要吃碗寿面的,你想吃啥样的,让你师哥给你做。”

沈家做寿是没有蛋糕之类的,沈念池又是小人,寿桃之类的也是没有,除了一家人吃顿席面,再有就是一碗寿面。寿面样式繁多,也没什么规矩,完全依寿星的口味。

沈念池也知道李艺的心思,顺着话说:“那就老北京炸酱面吧!我瞧着嫂子带了六必居的干黄酱和天源酱园的甜面酱。”这是老北京炸酱面的标配,这两样缺一就不是正宗。

“行,就炸酱面,咱走着,让你师兄下厨。”说完拉着沈念池出门,也不管蔫嗒嗒的小儿子。

还是沈念池心软:“哥,你不去。”

“去去去!”叶时见沈念池终于跟自己说话了,赶紧答应着。

第20章 莲藕排骨汤与佳节倍思亲

李艺领着两个孩子去后厨的时候,师徒俩一人一个灶,已经开始烧菜了。叶亭听着小师妹要吃他做的炸酱面,也是高兴,二话不说直接开干。

老爷子讲究早饭吃的好,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中午那顿宴席花样繁多,晚上就做些好消化的。清蒸多宝鱼,明目和胃,去脂降压;上汤娃娃菜,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干贝扒菜胆,滋阴养血,补肾调中;主食自然就是炸酱面了。再加一碗汤正好。

砂锅里正炖着莲藕排骨汤,千湖之省湖北的名吃。在湖北,素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做法倒是简单,新鲜的猪肋洗净斩段,入水汆烫撇去血沫。砂锅里放入排骨、葱段、姜片、八角、料酒、足量水,大火煮20分钟。莲藕要选老的,这样炖出来的才够粉糯,两头去蒂,纵向开成两半,冲洗泥沙,切滚刀块,入砂锅,大火煮开改成小火慢炖,及汤料变成奶白色,加入火腿片、黄酒和香葱,熄火后捞出葱段和姜片,出锅前加入盐和胡椒粉即可。吃的时候,藕断丝还连,也是一种意境。

五口人吃完收拾好,已是皓月当空,正好赏月。李艺知道老爷子念旧,就只带了五仁月饼回来,也不会多吃,权当应应景。沈念池将冷藏好的冰皮月饼拿出来,再加上一份水果拼盘、一壶山楂糖水,大家围坐一桌,唠嗑赏月。

叶亭已经听李艺说了之前的事,也知道他们是太心急了些,毕竟这么多年老爷子头回松口,他们就难免有些进退失据。现在气氛正好,更是不能提,还是缓两天再说。

叶亭从小跟老爷子长大,性子也是像极了老爷子,也是话不多,师徒三个难免有些沉闷。李艺倒是能凑个趣,再加上叶时这个活宝,倒是温馨。中间老爷子还催着给叶昭打电话,虽然孙子大了能独当一面,老人家总是挂心的。老爷子对徒弟们严厉有余,温情不足,但对再下一代就是软和了好多,毕竟隔代亲这种事,真是无法用科学解释。

叶昭和叶时的长相都随了父亲,只不过叶时不下厨,又是技术宅,所以肤色比叶昭白出了几个色度。不过哥俩的性子倒是差了不少,叶时猴性难改,而叶昭则是沉稳。透过视频,似乎还能感受到后厨里的热火朝天。叶昭拿过毛巾抹了抹脸,这才跟老爷子说话。

叶亭在京多年,也是积累了一些人脉,再加上老爷子首徒的名号,叶家的馆子在京里也是很有号召力。中秋佳节,合家团圆,老祖宗的传统没变,形式倒是变了。以前都是各家搁家里吃饭,顶多请厨行的师父来家里做一顿。现在都是在外面吃,因此以前每逢年节便冷清的馆子,现在倒是人满为患。

也不是没人跟老爷子说过这事,有些人更是直接带着支票上门,就为在沈园吃顿中秋家宴,但是老爷子愣是没答应。老爷子年轻时也上门给人做过中秋宴,不过自从沈念池出生后,中秋当天休息也成了沈家的新规矩。

李艺看着大儿子嗓子都哑了,咕咚咕咚地仰头喝水,也是心疼。不过叶亭也说了,他们能再看几年呢,趁着现在还能在后头看着,就让孩子自己去闯吧。

叶昭跟老爷子问好,话虽不漂亮,却也贴心。这是沈家徒孙辈的第一个孩子,更在老爷子身边一直待到差不多十岁才离开,他的厨艺基础都是老爷子手把手教的,因此爷孙俩感情最是好。老爷子看着孩子终于能独当一面也是欣慰,要他注意身体,便让李艺跟他说话。

一圈话说下来,就轮到了沈念池。沈家出事的时候,叶昭已经懂事,一边是待自己如亲子的小叔,一边是照顾他们母子三人的云姨,他真的不知道该向着哪边。后来老爷子发了话,他就听老爷子的。他嘴笨心实,小师姑打小没了娘,爹有也跟没有似的,他代替不了他们,却也能给小师姑更多的关爱。

“小师姑,生日快乐,礼物喜欢不?”别看叶昭已经二十有七,但却没谈过恋爱,平时都是呆在厨房里,不是做菜就是做菜,真没怎么接触过异性,所以对于挑礼物这活真不熟。本来打算和叶时一起买的,反正这小子跟小师姑熟,又是个会哄人的,买的绝对错不了,结果人家不带他。只能去问后厨的那帮帮厨小子,惹得他们以为他瞧上了哪家姑娘,各种馊主意。实在没法去问了度娘,这才买了手表。

“喜欢呀!”沈念池将左手太高,衣袖滑落,皓腕上正是叶昭买的贝壳手表。看的叶时一阵眼热,没想到这么个榆木疙瘩也能买对礼物。智能眼镜再怎样也不会每时每刻都带着,手表却是可以,顿觉失策。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叶昭看着小师姑已经带上了,也是开心。送礼最重要的就是收礼的喜欢。

沈念池又问了他中饭、晚饭吃了什么,有没有人陪着,叶昭一一作答。还是叶时看不下去了,这才切断了电话。

李艺看着天也不早了,老爷子习惯早睡早起,就招呼大家去休息。叶时还想着那本食单,想跟沈念池再说说,叶亭拽着他直接回屋了,这死小子越来越不会看脸色了。今儿是沈念池的生日,还给她添堵,也是该揍的,好吧,他一家三口都该揍,而最该揍的那个没在眼前,虽然那个是被揍了也会欢喜。

沈念池回屋看着那个木盒,直接拿着来到书房,那本食单还静静地躺在那里。沈念池知道这是宋版书,能够传世已是难得,更何况这本食单记录了几个已经湮灭的方子,能够寻来绝对不易,可见送的人心意诚挚,只是……沈念池把东西收进百宝箱放好,打定主意,等叶亭他们回京时再让他们退回去。

说是百宝箱,其实是个嫁妆箱,纯铜包角凤穿牡丹樟木箱,沈念池的曾外祖父池海大师给池云留下的嫁妆之一。虽然池老爷子没看到池云出嫁就闭了眼,但是已经把她托付给自己最可靠的徒弟,也是笑着走的。只是造化从来弄人,明明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却让自己的孙女万劫不复。而沈老爷子也为此活在愧疚中,也快十五年了。

沈念池拿出棉布,仔仔细细地擦拭了一遍又一遍,这是沈念池打小养成的习惯。小姑娘也是有心事,她知道因为自己的身世,大家都让着她关心她,有时候甚至有些过度,所以即使她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不会回家来抱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可以粘着母亲撒娇,她也想,却不敢跟老爷子说,所以这个箱子就成了她的慰藉。

池云去的早,沈念池对她的印象就是墓碑上的那张照片,双十年华的娇俏女儿,粗粗的麻花辫,看不出颜色的碎花裙,一张黑白的静默的照片。

池云留下的东西不多,毕竟当年池海是得了急病,等沈崇收到消息赶过去,家里能卖的差不多都卖了。虽说有朋友帮忙,但池老爷子也是个骨头硬的,不能平白无故地受别人的情。更何况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这欠下的情只能由惟一的孙女来还,可是那时候池云才不到15岁,虽然白案手艺出众,但毕竟是个女儿家,老爷子实在放心不下,这才托人捎信给沈崇。

等把池老爷子安葬,沈初让池云收拾东西要带她回沈园。从陕西到宣城,当时的交通还很是不方便,沈崇就嘱咐池云只拿贵重的,其他生活用品来了再添。只是等池云收拾好后,他才知道这姑娘遭了多大罪。

池老爷子病重不过两月余,池家的家当已经去了大半,沈崇如果再晚到几日,只怕老爷子就无钱安葬了。最后收拾出来的就只那个樟木箱装了半箱子,里面有池老爷子收藏多年的食谱、他自己写的心得、池父池母的遗物,再有就是一套大红嫁衣,那是池老爷子发妻去世前给孙女儿亲手缝制的。

沈崇看着这个面色苍白、身体瘦削的孩子,更是一阵心酸。他知道池老爷子是没办法了才会求到自己跟前,更是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这孩子当亲闺女待,绝对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只是最终他食言了。给她最大委屈的就是沈家,是他亲手教出的儿子。他有时候也在想,如果当年自己再晚到一步又会怎样,毕竟当年不是没有人跟他抢着收养池云。只是当时他就察觉了那人是看准了池家的厨艺,想着把池云当成童养媳,沈崇当时嗤之以鼻,然而,最后他不是也这么做了。虽然是池云自愿,但却为此赔上了性命,不过6年,那个孩子便撒手人寰。

沈崇不止一次后悔,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坚持,池云去了那家,虽说不一定锦衣玉食,但是池家在陕西余威犹在,怎么说也要留几分薄面,更何况想学池家秘技,更是要小心奉承着,说不定现在池云已是富太太样。当然,这是老爷子自己的想法,世间诸事没有如果,命定的缘分,不管是善是恶,总是避不过。

第21章 海鲜羊排煲与满月宴

中秋月圆夜,本该是欢欢喜喜,结果五个人都是没睡好。叶亭回屋没多久就接到了沈初的电话,电话那头想问又不敢问,电话这头想说又不知怎么说,两兄弟相顾无言。李艺原本想着怎么也要骂他一顿,现在这样也开不了口了,哎,只能叹一声造化弄人,冤孽呀!

叶时那里倒不纠结那么多,直来直去地跟沈俞说了当时的情形。沈俞比叶时大两岁,叶时打小能闯祸,他哥比他大太多,学校里完全没法看着,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沈俞的肩上。沈俞也不推辞,他也算是独生子,毕竟他娘只生了他一个,虽然有个妹妹,却也没法朝夕相处,舅舅家倒是有几个表哥,但是他爹跟他舅舅们不太对付,所以反而跟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要好。

沈俞也是为自家的事儿头疼,认不认祖归宗他倒不是很在乎,只是老爷子年纪大了,自己这个做孙子的还没在跟前尽过孝道,虽然责任不在他,也是不该。至于沈念池,他倒是真心疼这个妹妹,他一直觉得当年池云早逝,也是有他的原因,因此只要叶时有沈念池的任何消息,他都要第一时间知道,尤其是看到沈念池跟叶时关系好,心里也是醋过的。毕竟明明是自己的亲妹妹,结果反而跟别人更亲。

这次收到叶亭的消息,说是老爷子松了口,同意沈念池来京都念大学,他也是激动的。沈初当年买房的时候就想着老爷子能原谅他,带着沈念池跟他一起住,所以买了复式。一楼住老爷子和他夫妻俩,二楼就是沈念池和沈初。沈初直接把楼上的主卧让了出来,这么多年虽然沈念池从没来过,但也时时让人打扫。沈初更是买了一堆礼物,从小姑娘的花裙子到大姑娘的小礼服,用的玩的堆了一堆。知道沈念池遗传了沈家的好厨艺,更是搜罗各种食谱,书架上摆的满满当当。

其实这次的生日礼物完全可以在以前存的东西里挑一样,但是沈俞觉得还是不够,托了他表哥,愣是从一个老藏家那里抠出了那本食单。现在听到沈念池的反应,也是有些可惜,估计是要被退回来了。不过没关系,反正再过不到一年,妹妹就要来了,总有几乎送出去。

叶时听到自家兄弟没有太过伤心,也是放了心,互道晚安,挂了电话。

叶家三口一气儿在沈园住了十多天,其间帮着操持了封白儿子的满月宴。小孩子的脸已经长开,长相肖母,看的叶时直呼这小子会长,要是像封白,以后可怎么找媳妇儿,气的李艺又是一顿胖揍。

封白倒是不在乎,只要是自己儿子就行,至于长相如何有什么在乎的,又不是闺女,长不好还要担心嫁不出去,长得好还要担心被哪家臭小子叼了去。回头瞅见沈念池在逗儿子,又是一阵担心,典型的岳父心理发作,好吧,他其实忘了自己根本不能算作岳父,只能算大舅哥。

封白的老婆李叶儿,是沈家老食客李老的晚来女,今年31,比封白还要大两岁多。封白出师宴后,就留在沈园帮老爷子。他本身有污点,又破了相,即使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也是没人敢上门提亲。老爷子为此愁白了头,好吧,老爷子的头发当时已经白了,只是夸张,但老爷子跟封白感情深确实真的。封白跟父母关系淡漠,在亲事上他父母也说不上话,又想弥补,只能托到了老爷子这里。

老爷子人脉广,当年几个徒弟找媳妇儿,除了订了娃娃亲的五徒弟刘明皓、至今未婚的四徒弟何然,其他人的亲事,他都是出了力的。轮到封白这里,直接犯了难。其他几个徒弟,那是有人争着抢着要嫁过来,老爷子稳坐钓鱼台,千挑万选。到了封白这里,媒人一听就犯难,又不好直说,支支吾吾,老爷子也瞧不上眼。我徒弟怎么了,不就是坐过牢吗!那不是年少不更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懂不懂!心烦得要命,直接将媒人赶走,媒人自是千恩万谢。这做媒也有生命危险呀,惹老爷子不痛快了,有千万种方法让你去死一死。

老爷子赶走了媒人,就坐在大堂里喝闷酒,封白也是听到了,直接说让他师父别忙活,他现在这样挺好。老爷子听了不是觉得安慰,反而更憋气,你个死小子,这都是为了谁。老爷子在厨艺上可谓锐意进取,最是鼓励年轻人打破成规,但是生活上还是传统,这么大一小伙子不成家像什么话。

封白和老爷子的话,正好被坐在旁边一桌的李老听到了。李老,全名李全,宣城本地人,当时是宣城港口管理处的二把手。李家在宣城也算是有名号,不然李老怎么能在油水丰厚的港口管理处混得好。只是青年得志并不是大喜事,老年顺遂才是福气。李老一辈子眼看就退休了,过得也是顺风顺水,结果在闺女这碰了个大钉子。

李老快三十才得了这么个宝贝闺女,如珠如宝地养大,打小秉着女儿富养的原则,结果自食恶果,好吧,这个词儿有点不恰当。眼看着闺女就要迈入三十大关,结果愣是没往家带过一个男朋友,就连偷偷瞒着家里交往的也没有,可把老两口愁坏了。

李老发动亲戚朋友赶紧给自家女儿安排相亲,更把港口管理处里所有单身未婚男性的资料瞧了个遍,一口气从年头排到了年尾,一定要在今年给闺女找个人嫁了。李叶儿为了不让老两口忧心,也就乖乖去,反正吃个饭而已,跟谁吃不是吃呢。结果,一连吃了半年,愣是没看上一个。

李老觉得事情更严重了,被老婆子埋怨得要命,只能硬着头皮再去问闺女,“到底是怎么不行呀!你看了这个说不好,那个说不合适,总能找出毛病来。要不这样吧,你直接给个模板,我跟你娘就照着这个样的去给你找”。

还别说,李叶儿还真的有模板。“姑奶奶呦,你心里有样不早说,净瞎耽误功夫了”。李叶儿倒是有话,“您也没问过我就直接去找了,怨谁呢”。问她想要什么样的,闺女说想要话少的、性子冷清的、有男子气概的,最好是面瘫脸。好吧,这姑娘估计是小说看多了,尤其是霸道总裁文。

李老实在是难以理解闺女的喜好,但是也没办法了,只能又发动大家继续大海捞针,这一捞又过了俩月,终于今天捞着了条大鱼。大鱼封白还不自知,被他师父赶回了后厨。

李老跟沈老爷子也算旧时,经常来沈园吃饭,看到封白走了,直接凑到老爷子跟前,三下五除二,麻溜地把话说了,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我闺女今晚有空,您看能不能让你家徒弟晚上歇歇,俩人见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