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废太子被迫还俗后 > 第 31 章

第 31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废太子被迫还俗后!

肃安大长公主漫不经心摸着猫的手一顿,面上闪过薄怒。

“皇上这意思,是我如今连惩罚一个宫女都没资格了”

“姑母是大长公主,金枝玉叶,尊贵无双。”宣明繁声色仍是温和的,不见半点锋芒∶“宫人犯了错,我自会处置,姑母安心颐养,勿要动气”

公主自幼娇生惯养,即便到了如今这年纪,也改不了骨子里的清高傲慢。

对于眼前新帝,她算不得多熟悉,甚至可以说是陌生。

她出嫁时,他才出生不久,往后二十余年,她统共就回京过两次。

新帝尊她一声姑母,不过是看在先帝的面子。

比起先帝多疑多思,杀伐果决,新帝更显温润柔和。

但这种柔和,并不是任人可欺。

绵里藏针之下有微光锋芒。

令人心凛。

大长公主有自己的考量,不愿与他交锋∶“既如此,便由皇上处置吧。”

宣明繁转身。

总管尤礼扶了宁湘一把“还不快走。”

宁湘如梦初醒,提着裙摆亦步亦趋跟上。

公主看着他们离去,面色不郁,一旁沉默的季翩然柔声细语安慰∶“皇上体恤,不愿劳驾殿下,您当安心才是。”

"多年不见,咱们这位皇上当真是长大了。"公主幽幽感叹一句,转头瞥向季翩然,"你方才瞧清楚皇上了可还满意”

季翩然面颊生出红晕“皇上君临天下,英武不凡。

公主笑起来“你若是喜欢,我便帮你争取。”

季翩然顿了顿,眸光微动,垂下眼帘∶“但凭殿下做主。”

天子出行,宫道上人人避让。

宣明繁走在前方,身姿挺拔修长,脚步并不急,还有几分闲庭信步的从容。

宁湘垂着脑袋跟在后面,不敢跟得太近。

这里离勤政殿不远,短短路程走过去,宁湘却像是迈向断头台,满心混乱慌张。

也不知等待她的,是什么样的结局。

勤政殿近在眼前,冷风穿堂而过,袖中灌满寒霜,混沌的神思这才清明些许。

寝殿里温暖如春,宣明繁在窗下落座,佛珠缠在腕间,如玉般的指尖在桌上轻点。

宁湘掐着掌心站在几步之外。

尤礼端着热茶起来,朝她使了个眼色。

宁湘愣了愣,忙接过茶杯,给宣明繁送去。

他抬眸,眼底光影重重。

“说吧。”他终于开口。

宁湘心里趄了下,有种被凌迟的折磨,艰难咽了咽”说什么”

宣明繁静默了须臾,好整以暇看着她∶“你说呢”

宁湘装傻,敛衽屈膝∶“方才之事,多谢皇上,奴婢铭感五内”

若不是宣明繁出现,她已经被人按住狠狠折辱打骂了。

宣明繁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看着她。

宁湘被他深邃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连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

半晌才瑟瑟抬头,迎上他的目光,缓缓抬手指了指额头。

“奴婢磕着脑袋了”

“什么”

宣明繁眉心轻蹙。

面上罕见地流露出一丝不解来。

宁湘深吸口气,一本正经地说∶“奴婢磕着脑袋失忆了”

说完这句话,宁湘就感觉殿中气氛逐渐凝固,她没胆子与他对视,但也知道他此刻一定恨不得杀了自己。

毕竟这蹩脚的理由,是她进门时才想出来的。

虽然可能宣明繁连她一个字也不相信。

反正无论如何就是不能承认自己做过什么。

宣明繁要她说,是故意挖坑,等她承认了,转头就要治她的罪。

宁湘爱惜自己的小命,难道她要亲口承认是故意接近他、引诱他、下药睡了他。

他不得雷霆震怒处决了她

宣明繁眼神晦暗,平白多了几分锋锐。

良久,才淡漠出声∶“是么”

她觉得他语气隐隐透着凉意。

“皇上恕罪。”宁湘能屈能伸,在他生气之前,噗通跪在地上,用力之大,想起自己还有个肚子,下意识伸手摸了摸。

宣明繁看了眼她的动作。

“奴婢是真的失忆了。”她绞尽脑汁努力措辞,一口咬定“磕了脑袋,不记得从前的事了,您瞧,这里还有个疤”

白皙净滑的俏脸毫无瑕疵,只有右侧额头有个绿豆大小的疤痕。

浅浅的一道,毫不起眼,脂粉就能遮住。

这疤其实是她那日下船时不小心撞上的,蹭破了皮,两天就结痂了。

她满面无辜,宣明繁眸光沉沉,薄唇轻抿。

日光鬲蝶,泼在明窗上,斑驳的光点落在脚下,惊起细小的尘埃。

殿中陷在无尽的沉默里,直到尤礼敲门,低声禀报∶“皇上,丞相求见。”

宣明繁起身,见她还跪在地上,眉尾微动“起来。”

无情无绪,不带喜怒。

还好

净闻法师修行多年,脾性向来温和,哪怕知道她在胡言乱语,也并没有发脾气的迹象。

宁湘知道自己赌对了,站起身时踩到裙摆,踉跄了一下险些又跪下去。

宣明繁一言难尽地看着她。

"下去吧。"

宁湘麻溜地退下,刚跨出门外,就看到丞相顺着台阶上来,看见她,皱纹横生的老脸满是震惊诧异。

宁湘眼前一亮,看到丞相犹如看到救星般,恨不得马上上前拦住他。

面见天子,耽误不得。

丞相没有停留,径直进了殿。

尚未行礼,就看到宣明繁面无表情的俊脸

丞相略有不安,却还是先呈上奏疏。

“涿州知州李望山抄家所获皆以充入国库,呈请皇上一阅。”

宣明繁看了看内容,眉眼平静。

李望山为官多年,可不算清廉,玉器古玩数百件之多,抄家出来的现银就有整整百万两。

涿州城里,像马筠安这样的贫寒人家,为了几两药钱不辞辛苦,受尽苦楚。

反观李望山这个父母官。

欺压百姓,敛财作恶。

他今日若没动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受其戕害。

丞相观察着他的脸色,迟疑说“底下人说,在李望山书房发现了一封密信,应当是没来得及销毁的。”

“写了什么”

"一些大逆不道的密谋。"

如何安排杀手冒充山匪,如何埋伏在半途袭击废太子。

信上虽没落款,却是以荣王口吻所写。

这朝堂之上,最忌惮废太子回宫的,除了荣王没有第二人。

好在宣明繁吉人天相,化险为夷顺利回京,否则,这宫里又不知是怎么一场动荡。

“荣王心有不轨,随时可能伺机而动,皇上定要在这之前,令其伏法才是”说到这儿,丞相像是想起什么,又道,“此番肃安大长公主进宫小住,怕是为了带在身边的那个姑娘,皇上当心”

季翩然之父征战沙场,为国捐躯,自幼便养在荣王妃膝下。

功臣良将遗孤,朝廷理应善待。

宣明繁弱冠时,先皇曾有意为太子挑一位德才兼备的太子妃。荣王妃隐晦地向先帝提过季翩然,只是那时候她尚未及笄,先帝直言容后两年再议。

此话一出,也算是默许了,几乎**不离十的事。

谁知道第二年太子就遭贬谪,剃度出家。

季翩然的婚事一再耽搁,拖到今时,宣明繁继位,荣王夫妇总算是按捺不住了。

季翩然和肃安大长公主能有多少情分,此番随侍公主进宫,显然是冲着新帝而来。

丞相敬重战死沙场的功臣,但一想到季翩然若是进宫,荣王气焰器张,必是后患无穷。

丞相忍不住说“立后不是民间嫁娶,事关社稷宗祧,万不可儿戏啊”

“立后”宣明繁转头,容色清冷,“谁说我要立后”

丞相噎住。

"您出宫修行多年不问红尘,眼下也到了适婚的年纪,立后一事应当安排了。世家贵女才德兼备者众多,改日我为皇上拟个名册来,挑几个符合心意的纳入后宫"

宣明繁在光影里落座,没有接他的话。

丞相惴惴"皇上怎么了"

他拨动着佛珠,幽声说∶“我在想老师殚精竭虑、劳苦功高。”

丞相很疑惑"臣何来功劳"

宣明繁抬眼,一言不发。

丞相暗暗揣测天子的意思,半晌都没明白过来。

直到出了勤政殿,一个宫女鬼鬼祟祟从柱子后探出脑袋。

丞相终于恍然大悟。

前些时日,常青说那个派出宫的宫女好像完成了任务。

丞相本来不抱希望,都要忘了这回事,也没把太子回宫的因由往她身上想。

方才宣明繁那句“劳苦功高”,分明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

他这是怪自己算计了他

丞相冷汗直流,看到眼前的女子,颇有几分焦头烂额。

“姑娘你真在皇上身边伺候”

此伺候,非彼伺候。

宁湘没回答,只说“大人不知道,皇上如今恨我恨得紧,宫里我是半刻也待不下去。您想法子,让我出宫可好”

丞相迟疑“这”

宁湘戚戚然挤出眼泪来,哀声说∶“求大人一定帮帮我”

好不容易遇上丞相,这可是干载难逢的机会,宣明繁今日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她实在不敢待在宫里了。

丞相当初找上宁湘也是一时之计,既然允诺要放她归家,自然不好失信。

看宁湘哭得梨花带雨,苦苦哀求,丞相心软了∶“也罢,姑娘既决定了,本官便帮你一把。”

宁湘屈膝∶“多谢丞相大人。”

”皇上登基后,有意放出一批宫人还乡,旨意应当在腊月里下来,到时我为姑娘安排。”

宁湘心中澎湃,热血沸腾。

压在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只是今天实在倒霉,那药罐禁不住摔,裂隙破损不能再用,她的计划再度搁浅。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宁湘乐观地想,只要能顺利出了宫,多的是法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