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蛰不住鸣 > 贰拾柒.万年枝上平安雀

贰拾柒.万年枝上平安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蛰不住鸣!

在座的皆看向梅鹤卿,不知他这又是何意?

“爱卿,你?”

上座的梅挚瞪了他一眼,转过身去不看他,惯会卖弄些下三滥的点子。

梅鹤卿继续道,“臣不才,得陛下宠爱才得以沾太后娘娘寿辰之辉,愿为陛下、娘娘献画,以供太后娘娘娱情赏玩。”

太后似乎也明白董淑慎那边怎么回事,大约是绣品出了问题,不过梅鹤卿此言倒是叫她想到了个好主意。

“皇帝啊,何不让梅鹤卿做一幅画,让慎儿跟着绣,不需太大也不需绣完,只让南洋使臣瞧瞧我大齐的绣工,也是一桩风雅乐事,如何?”

齐帝一拍大腿,自从梅鹤卿入了大理寺之后文人写意画几乎没有,反而日日精进工笔,只是画的都是海捕文书,在逃罪犯,毫无观赏艺术可言。

他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他作画了,当即应下,“朕准了!”

“不过,梅卿,这次朕要出题,你答得上来作画好的话,朕自然有赏,可若是差强人意,那朕可就要罚你了。”

梅鹤卿笑笑,“陛下尽管出题,臣自尽力。”

“好!去,叫世子妃出来,告诉文绣苑把物什置办好。”

梅挚瞥了一眼梅鹤卿,不知道这小子又想干什么,上次是不是打的不够重,这么想着眼神倒是不时的看看他,却不肯与其对视。

董淑慎接到皇上旨意之时有些惊讶,陛下太后这是给了她一个台阶下,只是这主意……

他要作画?她来绣?

不知道梅鹤卿到底是何意,董淑慎跟着出去,竹姑姑把东西都带了过来,只是旨意有变,她带着几个姑娘布置着。

“世子妃,您看看,高度如何?”

董淑慎应了一声,看着眼前的人,他已经开始执起笔来,身边的宫女帮着研墨,洗笔。

恍然间梅鹤卿扭头,董淑慎心里一滞,掉入他眼里,他对她笑笑,似乎是在示意她安心?

为何他要这么帮她?

来不及多想,他已经开始画了,董淑慎坐下,把袖子微挽,手里执针,看着眼前红色背影的人在画布上落笔。

齐帝的题目是,“万年枝上太平雀。”

在座的人都纷纷议论,“这可是宣化年间,当时陛下出给画院的题目,当时无人可解。”

“这万年枝,太平雀,是何物?”

“下官才疏学浅,至今不明。”

“那,梅鹤卿知道?”

“且看吧。”

梅挚向来不喜欢梅鹤卿作画,他认为此为玩物丧志,消磨斗志,更是要以前为鉴,放在正事上才是。

可那一方画屏前的人,手里执笔,仔细认真,倒叫他愣了一瞬。

董淑慎忽听得题目,众人皆以为她不解题意,或许要等着梅鹤卿画出大意来她方能跟着临摹。

她却站起身来,向着皇帝和太后跪下,“圣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臣妾恳请请一道屏风,将我与梅大人隔开。”

“什么?”

齐帝不解,问她,“世子妃,你可要想好啊,你不临摹梅鹤卿的画,便是自己要解题了?”

她点头应道,“是,臣妾想绣出小象,供使臣观摩,也请诸位得个乐趣,究竟是梅大人解题正确还是妾身。”

太后当即应下,“好好好!难得慎儿有此心,哀家准了。”

梅鹤卿停笔看了她一眼,董淑慎难得对着他笑了笑。

他持笔道,“那世子妃,拭目以待,本官很期待。”

她欠了欠身,“好。”

屏风隔开来,赵朗立于董淑慎身后,声音压低,“淑慎,你有把握吗?不要逞能。”

董淑慎不语,拿着绣针,身后是几位南洋使臣围观着瞧。

头一次为了卖关子,董淑慎甚至没有在绣地上打墨稿,竹姑姑叹道,“世子妃真是好功底。”

非是多年功力,谁能在一块布上,光凭感觉绣花样,可见平日功力之深。

能以针为笔,落针如笔,运用自如。

那边,齐帝坐在二人正中,两边都能看到,只是董淑慎这边看不到绣地,绣或比画要慢些,可是梅鹤卿那边倒也不急,齐帝觉得他今日耐心更足。

一画一绣,往来人观赏,各得意趣。

董淑慎首先绣这“万年枝”,针法很多,常用有齐针,抢针,套针,扎针,铺针,刻鳞针,肉入针,打子针,羼(chan四声)针,接针,绕针,变体绣……

珍禽异兽一般施以施针,滚针,花卉则多用抢针,乱针多用人和景,鳞针绣动物羽毛可得肖像,打子用来绣花之蕊。

绣地不大,南洋使臣看着董淑慎落针,眼睛一眨不眨,都想看这女子如何在布匹上作画。

作画倒是不肖一个时辰,齐帝看着面露惊色,他离董淑慎远些,看不清她绣地上的图案。

太后则是同董淑慎于一边,看着出了形状的绣品,大约猜到皇帝题目的答案了。

但是她没有看到梅鹤卿画里的内容。

南洋使臣看的津津有味,凌霜带着如雪回来了,盒子里捧着从窦老夫人那里好说歹说,哭天抢地拿来的寿佛图。

梅鹤卿画完,绕道屏风后,看着董淑慎绣地上快要成形的图案,折扇展开轻摇,倒是未敢影响她。

不过与赵朗目光相撞,梅鹤卿倏而来了一句,“世子好福气。”

赵朗只觉得他可能平日说话就不着调,并未深想,应了一句,“梅大人谬赞。”

约摸又过了两个时辰,董淑慎有些眼睛疼,手上有些湿,手指显些发僵,正想拿旁边的帕子,触及一双略带凉意的手,俯一抬头,梅鹤卿。

她赶紧把帕子接过来,道一声多谢。

赵朗已经踱步去另一旁了,总不能时刻盯着女人刺绣。

又过了多时,南洋使臣纷纷惊叹,“哇哇哇,哇喔,这就是用针作画吗?”

他们揉着眼睛不可思议,到底是哪一步错过了。

“好厉害!大齐刺绣,果然名不虚传。”

齐帝听得这边声音,叫宫女把董淑慎和梅鹤卿二人各自的作品用布帛蒙住呈上来给诸位大臣观赏。

太后拍了拍董淑慎的肩膀,低声道,“慎儿,绣的真好。”

董淑慎连道不敢。

众人皆出,唯留董淑慎因着绣的太过专注,从凳子上起来有些头晕,轻晃一下,身后的人抬手撑着她。

董淑慎赶忙拉开距离,梅鹤卿低声轻笑,“慎儿,无人看见。”

“梅鹤卿!”

“慎儿,你我,心有灵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