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蛰不住鸣 > 贰拾捌.万年青与频伽鸟

贰拾捌.万年青与频伽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蛰不住鸣!

董淑慎想骂他,但是这次是他免她落入那种境地,遂抿了抿唇,低声道了声谢,从屏风后出去。

梅鹤卿听见这声谢轻笑出声,随后合上折扇,跟在她身后。

席上的众人皆想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他们等了好些时候,又有的去别处逛了逛,歇息了半晌才又过来。

南洋使臣虽看过董淑慎的绣品,却不知道那是什么,想听听天朝说法。

齐帝坐在主位上,吩咐身边的人,“去,把二位的答案揭开。”

王公公应下,从上下来,先揭开梅鹤卿的画,众人皆望过去,又都互相对视。

齐帝首肯,“爱卿此画,正是题意所指。”

董淑慎在布帛揭开那一瞬间也惊讶了,果然,是一样的答案。

可是,虽他是画,她是绣,却在布局构图上,如此相像,让她不由抬眸看了一眼梅鹤卿。

他像是一直在注视着她,在她目光投来的时候,朝她微微弯了弯唇。

“那,世子妃的绣品,不知可对了?”

王公公听着圣上发话,揭开了董淑慎的绣品,众人目光跟着,皆是一惊,居然也是一样的。

而且明明有屏风阻隔,画面上呈现的居然有七分相似,放在一起,竟一时间分不出高下。

王公公回禀,“陛下请看,两者皆是,万年青和频伽鸟。”

此言一出,周围人开始议论纷纷。

“这……”

“万年枝上太平雀,竟然就是万年青和频伽鸟?”

赵朗看向董淑慎的绣品,摸了摸自己的腰带,他自己当时倒是没注意,如今细看董淑慎的绣工真的了得。

而且他看着,两幅作品摆在一起,倒还真的,相得益彰,难分伯仲,莫名的有一种心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这种感觉一出来,赵朗心惊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只是作品太好了罢,哪有别的什么。

梅鹤卿看了一眼董淑慎,跪下,董淑慎亦跟着跪下。

“圣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平枝乃是万年青,常青不败,频伽鸟乃佛国神鸟,出妙音声,如是美音,身形似鹤,微臣恭祝太后娘娘福寿绵延,我朝太平长青。”

梅鹤卿倒是会说,这一番话又极漂亮,齐帝大悦,众臣皆拜,“愿太后娘娘福寿绵延,我朝太平长青。”

拜完后,董淑慎又拿来了自己的绣品,原本送与老夫人的寿佛图。

凌霜,如雪展开,这幅很大,一面屏风长宽,寿佛姿态祥和,悲天悯人,活灵活现。

南洋人这才大开眼界,方才那个果然只是小菜,这才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不离很近去看,哪里能看出来这是刺绣,还以为是画上去的呢。

余下的人皆震惊,齐帝亦然,站起来感叹,“世子妃,朕都分不清了,这是画的还是绣的。”

又转头看向梅鹤卿,“爱卿,你看看,比你有过之而无不及。”

梅鹤卿笑着道,“臣不敢同世子妃争辉,臣只会玩弄些笔墨,不比世子妃,墨稿想必也是超然,方能绣出如此巨制。”

董淑慎因着礼制回复他,“梅大人谬赞了,妾身不敢担当。”

“哪有,世子妃实至名归。”

她不接茬了。

董淑慎之所以知晓这两样东西,是因为她的姨母。

太后大喜,一连赏赐了两人很多东西,二人谢恩,赵朗也跟着跪恩。

本也应该散了,王公公匐在齐帝耳边,“陛下,贵妃娘娘又晕倒了。”

齐帝倏然拧眉,“怎么回事?他们怎么伺候的?”

李皇后看了过来,齐帝面上有些不自然,叫了声,“皇后。”

她柔和笑笑,“陛下去吧,臣妾会同母后说明,想来母后不会怪罪。”

齐帝这才笑了笑,“多亏皇后了。”

遂皇帝一走,大臣们也就都要散了,也有些细细碎碎的议论声。

“陛下真宠爱贵妃。”

“那是,这贵妃几年前入宫,无家室无身份,甚至听闻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了。”

“贵妃美貌倾国倾城,不是我等能议论的,就是李大人不高兴,恐威胁到……”

“嘘。”

两人看了一眼李榒,纷纷噤声不语。

*

宴席散后,董淑慎并未随着赵朗回府,而是跟着太后娘娘去了园林里闲逛。

到了风仪亭,董淑慎便给太后跪下认罪,“太后娘娘,妾身有罪,没有保管好给您的寿礼。”

太后面色柔和,叫身边的玉嬷嬷把人扶起来,叫到身边,“慎儿,谁人都有个意外,不必如此,哀家知晓你的孝心。”

董淑慎心里更愧疚了,觉得对不住太后的信任和爱护。

“好了,今日你不是表现的很出色嘛,哀家倒是觉得你那小象更好呢,与那,”

“哦,对,梅鹤卿,不分轩轾,在南洋使臣面前给咱们长脸嘞。”

“多谢太后娘娘夸赞。”

太后拉着董淑慎的手,慈爱的抚过她的颊边碎发,“要是柔儿有女儿,也就比慎儿你大几岁。”

嘉柔帝姬是孙太后唯一的女儿,可是在那场大乱之中,北方金人南下,到汴京城中一通烧杀抢掠,掳走了不少皇室子弟,其中就包括已经成婚的嘉柔帝姬。

太后知道嘉柔必定没有什么好结果,到了那金人帐中,定然被百般凌辱,受尽折磨。

每每想来就是钻心刺骨的痛,嘉柔还有个女儿,不知去向,至今都不知道在哪儿受苦。

这事算不得什么秘辛,董淑慎宽慰着,“太后娘娘,殿下女儿定然活的好好的,有您这样一位祖母心疼挂念着,托您的鸿福,定然顺顺当当的。”

孙太后望着董淑慎,抬手摸了摸她的鬓发,看到董淑慎发间插着的一支桃花模样的簪子,倏地一愣。

“这支簪子,可否让哀家一观。”

董淑慎面带疑惑的看向孙太后,太后笑笑,“哀家看到这支桃花簪子,想到了嘉柔,她也喜欢桃花。”

她把头上的簪子取下来给太后看,太后看着这支银制的簪子慢慢摩挲,“桃花好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董淑慎应和着,“妾身也喜桃花,有艳外之艳,华中之华,先前妾身的名便是这夭字,阿姐是桃字,皆唤阿姐桃娘亦或桃姑,却唤妾身夭夭。”

太后听了笑意更深,“你是家中二女,自然要宠着些,夭夭,桃花最繁盛,此名甚好,比慎儿更有灵气。”

她边说边把簪子再次戴回到董淑慎的头上,董淑慎抬手摸了摸头上的簪子,这是她阿姐的簪子。

齐人喜荼靡,蕊白色花瓣,开花的时候旺盛繁密,芳香馥郁,饶有生机,雅致至极,只是荼靡花柔弱需嫁接,总是要攀在别的架子上才能生长。

不比桃花,一开春来到,看见桃花,就放佛看见了春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