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是君子,见多识广很正常 > 第83章 小儿信口

第83章 小儿信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是君子,见多识广很正常!

此时,天牢的地底下有一间暗室。

暗室四壁篆刻了密密麻麻的符文。

数之不清的红、蓝、绿三色石头镶嵌其中。

正中间有一枚硕大的明珠绽放着温和而炽盛的光亮,照得暗室恍若白昼。

两个人的对话声正从明珠之内清晰传出。

而旁边,是一张澄亮油滑的官帽椅和一张半人高的小几。

一袭黑色衮龙袍的年轻天子正端坐在椅子上,目光炯炯。

另一侧,是一张长长的条案,两个书吏正低头奋笔疾书。

皇帝身后站着一名甲士,面甲狰狞。

这间暗室是先帝的玄影监听要犯所设,同样的布置在大理寺和诏狱还各有一间。

只是这位年轻皇帝登基以来还没还没得及用过。

现在天牢的这间暗室倒是迎来了头彩。

皇帝听着年轻书生和邋遢中年人的声音传来,不禁喃喃道:“可真有解决修士滥夺我朝气运之法?”

··

狱中。

中年人双眸越说越亮,让悄悄又拿起一枚鸡腿嚼着的赵青辞不禁有些感慨。

士族之士,原来也有心系大周之人啊!

须知,王朝之气运从何而来?

天生地养,以及人心所向。

虽然不见得是产额有定,但其产出速度终归比不上那些个高门大户的吸食速度。

此消彼长,偌大的王朝纵有海量气运也终有耗尽的一天。

彼时,天灾连绵、人祸不休,将重蹈八百年前大虞灭亡之惨况!

中年人语气急促道:“青苗、摊役,皆在于税。既然行商布市有税,百姓耕种有税,为何我大周朝的气运任人掠夺却不收半分税?”

赵青辞一滞,赶忙喝下一口酒压压惊。

好家伙!

这读书算是让你读明白了!

赵青辞目露赞赏,道:“有一个故事。”

中年人连忙作揖道:“还请赵师赐教!”

“洛州城中有一个县,在一次抓捕盗贼的行动中,捕头抓了五名嫌犯。

“五名嫌犯分别为甲、乙、丙、丁、戊,他们互相熟识,但真正的盗贼只是其中之一。

“眼看县令大人就要对其中一人屈打成招,出于义气,甲主动将罪名担了下来。

“不料县令大人不依不饶,仍要将其余四人画押认罪。”

“为何?难不成嫌犯甲不是盗贼?”中年人不解,“可不对啊,纵然甲非盗贼,那把真正的盗贼找出来不就好了?何苦要将几人全部定罪?”

赵青辞嘴角噙着笑,道:“看来你小子不是当官的料啊。”

“还请赵师解惑。”

“若只抓了一人,那不过是惩戒了一名盗贼;若是五人俱在,这何尝不能成为破获一桩盘踞一方黑恶势力的政绩?”

“……”

中年人恍然大悟,可旋即又疑惑道:“可这与收取气运之税有何干连?”

同时。

暗室中的皇帝也同有此问。

两名书吏闻言,对视一眼,慌忙告饶,自感愚笨。

甲士思索了一会,犹豫道:“莫非那书生的意思是……要抓住一个典范,好借机牵连全局?”

皇帝闻言,轻轻颔首。

他原也这般想来的。

可赵青辞依旧没有给出答案,反而又讲起了一个故事:

小白从外地来到上京城中当官已经十数年了,为官清廉,也不是什么修士,只是个颇为不谙人情世故的老实人。

可上京的房价年年涨,小白的俸禄却没涨过半分。

小白感慨:上京居大不易矣。

尽管他给自己后来出生的小儿子取名为居易,仍是解决不了在上京城中的住房问题。

于是他忍不住与上京本地的同僚抱怨。

不料同僚满是诧异。

道:“上京城什么时候住房压力大了?我问了崇仁坊里的邻居一圈,他们都说压力不大啊。”

故事完毕。

皇帝点点头,又迷惑地摇摇头。

上京城的居住压力确实不大啊……

一回头。

却瞥见两名书吏心怀戚戚。

不等他询问,甲士轻声解释道:“陛下,崇仁坊是上京有名的富人里坊,那位小白的同僚只在自己的圈层中作调查,又怎能通晓圈外之人的艰辛?”

皇帝一怔。

可想到自己竟落入了书生的思维陷阱里,不由得有些暗恨。

而在牢中。

中年人听过这个故事后,才渐渐回过味来。

“赵师是想说,气运之税法,不能由那些个衣食无忧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的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就制定了来,而是要确切找到真正的‘盗贼’、再跨过认知局限来有针对地施为?”

赵青辞含笑点头:“善。”

中年人感慨不已:“气运之事,本是王朝用来驱使修士为世为民的一把长鞭,倘若一味地挥鞭,反倒令一众修士背德。”

赵青辞道:“其实还有方法。”

刘无翳闻言,眼中精光暴涨,急道:“赵师快快说来!”

赵青辞笑道:“解决之法有二,一是扩大整个气运的盘子,让它容纳更多、生产更多的气运;二则无外乎,‘节源开流’这四个字。”

刘无翳一怔,皱眉不解。

赵青辞解释道:“前者很好理解,开疆扩土即可。”

刘无翳闻言苦笑,“当今大周只是面对一场北疆的妖蛮叩关便已疲敝尽显,又谈何开疆?”

赵青辞闻言也不以为意,要知道,据他所知的那些牛皮谋士在面对上位问策时,哪个不是装逼地抛出个上中下三策?

而上策谁听不觉得无稽之谈?

关键还得看接下来的。

他斟酌了一下语气,道:“为什么不试试分封?”

刘无翳面色古怪,方才与您探讨了大虞的分封亡国,怎么您转过头还来说分封?

赵青辞笑道:“可如果在分封之后再行推恩呢?”

刘无翳皱眉:“推恩?”

地下暗室中。

皇帝脸色不豫。

如今诸世家已然势大,再行分封,岂不是在嫌国亡得不够快?

小儿信口,书生误国!

却听见赵青辞清朗一笑,道:“已知修士吸取王朝的气运与其自身官阶相关联,那么当朝一品大员所得的气运难不成全由他一人所吸取?”

刘无翳果断道:“那必不可能。

“一品大员气运之宏大,纵是冬至境之上的地仙也得不眠不休吸纳数载光阴,在这期间,一品大员又不可能不问朝事。

“再者,高官所得气运,必然还会分配给予自己的家族后辈、高手供奉之流,不然,何以结成得如此大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